粉塵的預防措施有那些

來源:文萃谷 1.71W

粉塵爆炸是可以預防的。在採取預防措施之前,必須瞭解哪些生產工藝和設備容易發生粉爆事故。

粉塵的預防措施有那些

容易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生產工藝有:物料研磨、破碎過程,氣固分離過程、除塵過程、乾燥過程、氣力輸送過程、粉料清(吹)掃過程等,這些過程使粉塵處於懸浮狀態,只要有合適的點火源則極易發生燃燒爆炸。集塵器、除塵器、氣力輸送機、磨粉機、乾燥機、筒倉、連鎖提升機等生產設備也特別容易發生爆炸。

預防粉塵爆炸的關鍵,就是消除“燃料”“火源”“氧化劑”這“燃燒三要素”中一個或多個要素。

消除火源的措施有可靠接地、選用粉塵防爆電器、消除明火、防止局部過熱、不用鐵質工具敲擊等。據統計,引起袋式除塵器內粉塵爆炸的火花主要是粉塵與濾袋摩擦、撞擊產生的靜電火花。如果在濾袋中織入金屬導線並可靠接地,就能使靜電及時釋放,避免積聚到放電的水平。如果可燃性粉塵覆蓋在失效的工業軸承或電動機表面上,容易點燃粉塵,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鐵質工具敲擊產生火花,點燃粉塵雲引起爆炸的案例很多。2010年2月24日秦皇島驪驊澱粉廠爆炸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用鐵質工具清理、維修產生機械撞擊火花點燃粉塵雲發生初始爆炸,緊接着發生二次爆炸和多次爆炸事故的.案例,事故造成導致20人死亡、49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

消除燃料的措施主要是保持工作面、設備表面清潔,採用正確的清掃方法,目的是防止粉塵雲產生。可燃性粉塵車間宜採用負壓清掃、濕式清掃(活潑金屬粉塵除外),而不應採用壓縮空氣清掃。

消除氧化劑主要方法是用惰性氣體如N2、C02等替代氧氣,使內部空氣惰化,可在密閉條件好、內部無人作業的筒倉等設備中使用。像旋風分離器、乾燥器、粉塵收集器等設備則不適合採用惰化的方法。

預防措施不可能百分之百奏效。為了減少爆炸造成的損失,應採用泄爆、抑爆、隔爆等措施,進一步控制爆炸事故及其後果。抑爆是在爆炸初始階段,通過物理化學作用撲滅火焰,抑制爆炸的發展;泄爆旨在爆炸壓力尚未達到圍包體的極限強度之前,通過泄壓膜泄除爆炸壓力,使圍包體不致被破壞;隔爆是在爆炸發生後,通過物理化學作用撲滅火焰,阻止爆炸傳播。通過採取合適的泄爆、抑爆、隔爆技術,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爆炸損失。

  粉塵爆炸的基本原理

粉塵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塵在助燃氣體中懸浮,在點火源作用下急劇燃燒,引起温度、壓力明顯躍升,從而發生爆炸。粉塵爆炸包括5個條件:可燃性粉塵、助燃氣體(一般指氧氣)、點火源、擴散(形成粉塵雲)、受限空間。前3個條件一般稱為“燃燒三要素”。可燃性粉塵雲的燃燒速度比堆積的粉塵燃燒速度要快得多,會在瞬間產生大量的燃燒熱,氣體温度迅速升高,體積劇烈膨脹,如果空間受限,就會發生爆炸。

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原因很多,即有粉塵物質自身物理、化學性質等因素,也有點火源、點火濃度等外部因素。通過消除粉塵燃燒爆炸的外部因素,可預防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增加隔爆、抑爆、卸爆等裝置,能減弱粉塵爆炸造成的損失。

一般比較容易發生爆炸事故的粉塵大致有鋁粉、鋅粉、鎂粉、鋁材加工研磨粉、各種塑料粉末、有機合成藥品的中間體、小麥粉、糖、木屑、染料、膠木灰、奶粉、茶葉粉末、煙草粉末、煤塵、植物纖維塵等。這些物料的粉塵易發生爆炸燃燒的原因是都有較強的還原劑H、C、N、S等元素存在,當它們與過氧化物和易爆粉塵共存時,便發生分解,由氧化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或者氣體量雖小,但釋放出大量的燃燒熱。

粉塵爆炸極具破壞性。除“初始爆炸”外,還會發生“二次爆炸”及多次爆炸,往往是火災和爆炸同時發生。象煤塵、塑料等粉塵燃燒爆炸時還會產生一氧化碳、氯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往往造成爆炸過後的大量人畜中毒傷亡,必須充分重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