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專項應急預案

來源:文萃谷 6.78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突發意外事故,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通常會被要求事先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震專項應急預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專項應急預案

地震專項應急預案1

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類型

一般性地震、嚴重破壞性地震、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

1.2危害程度分析

地震會直接造成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間接危害包括火災、水災、毒氣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災與水災最為普遍。我國地處世界最強大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構造複雜,地震活動頻繁,是世界大陸地震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地震絕大多數是構造地震,次為水庫地、礦震等誘發性地震。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 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件險情時,由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啟動本預案並實施;

2.2 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

2.3 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阻斷危險物質來源,防止次生事故發生。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系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項目部行政主管領導和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與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安質環保部、財務部、施工單位應急組織機構的負責人組成。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指揮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搶險組、救護組、疏導組、保障組、善後組、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質環保部,值班電話:15594290926。項目部事故應急自救辦公室應設在辦公室,明確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和固定電話。

搶險組:安質部和工程部組成。

救護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事故所在地醫療機構組成。

疏導組:辦公室、設備部組成。

保障組:由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必要時邀請技術專家參加。

善後組:項目辦公室、計劃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

調查組:由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 負責人組成。

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由現場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組成。

3.2.2職責

A 事故應救援急指揮部職責:

a負責抗震救災總體工作和臨震和震後搶險救災、恢復生產的指揮;

b 負責搶險人員組織,搶險和應急救助、防護用品的配備,及時向上級彙報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c 組織指揮震前或震中人員的疏散,向下屬各單位發出臨震指令,並與上級有關部門保持震前、震期和震後聯繫,瞭解有關信息,彙報有關情況,接受進一步指令;

d 地震發生後,收集災情,組織搶險,控制次生災害。嚮應急指揮部彙報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

e 在臨震和震後應急期,統一調動人員、設備、車輛、物資、能源等,並對生命線系統和次生災害源實行強制管理。震後及時和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聯繫,為各單位提供抗震救災所需物資,負責供應和運輸搶險救災物資,並幫助各單位儘快修復因地震而受損的供電、供水和其它必需系統,避免次生災害發生;

f 對抗震救災成績卓著的人員或違紀人員給予獎懲。

B副總指揮的職責:

a 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b 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項目應急行動程序,督促檢查主管部門搞好培訓、演習;

c 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並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d 組織指揮善後現場恢復。

C應急辦公室職責:

a 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下負責處理抗震救災日常工作;

b 負責臨震和震後指揮部和各單位的聯繫,協調工作、傳達指令;

c 震後迅速瞭解、收集、彙總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及時向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d臨震和震後應急期負責指揮部會議安排,協調抗震救災各項工作。

D 搶險組職責:

實施應急處置時,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並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救助遇險人員。

E 救護組職責:

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F 疏導組職責:

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G 保障組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並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後勤保障。

H 善後組職責: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

I 調查組職責:

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並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並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

4. 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A 加強與地震部門的聯絡,隨時掌握震情信息;

B 根據震情發展和受災程度的預測,發佈避震通知,必要時組織避震疏散;

C 向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震情和災情,必要時發出緊急支援的請求;

D —旦發現疑似地震異常的自然現象(如:井水陡漲陡落、變色變味、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動物的習性異常,臨震前的地聲和地光等),向地震部門或政府報告,讓地震部門的專業人員調查核實弄清事情的真相。

4.2預警行動

根據地震局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廣告宣傳窗、公告、傳真電報等形式發佈臨震預防、震後救災預警。同時做好平息謠傳或誤傳工作,保持生產和工作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5. 信息報告程序

A 在接到當地人民政府的臨陣 遭受破壞性地震後,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如下內容:地震發生時間、地點和震級;地震破壞和人員傷亡情況;生產(工作)運行和職工生活等情況;

C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繫,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採用電話、傳真等;

D 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

6. 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地震分為三級:

A 一般破壞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指標低於嚴重破壞性地震)的地震。

B 嚴重破壞性地震:指造成人員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到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1~5%的地震。在100萬人口以上的 大城市或地區發生大於6.5級、小於7.0級的地震,或在50~100萬人口的城市或地區發生7.0級以上的地震,也可視為嚴重破壞性地震。

C 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指造成人員死亡數超過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以上的地震。在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區發生7.0級以上的地震,也可視為造成特大。

6.2 響應程序

6.2.1 遭受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A 根據震情災情安排慰問工作;

B 根據受災單位的申請,組織內部物資支援工作。

6.2.2 遭受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A 主動與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協調搶險救災工作;

B 組織企業內的救援工作和恢復重建工作。

6.2.3 遭受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A 派出人員,參與地方人民政府或受災單位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應急救災工作;

B 組織應急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

6.3 處置措施

6.3.1 震前應急

A 做好宣傳教育。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避震、自救互救能力;

B 加強樓道擁擠等安全工作的管理,各單位應在樓道內設置安全出入指示牌;

C 認真做好房屋設施、電氣設備、取暖設施、易燃易爆物品、食堂、圖書室、宿舍、實驗室等一切可能形成安全隱患的場所、物品的安全防範工作,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設施、設備要限期維修、更新,對一時不能及時維修、更新的應加設警示標誌,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要設立隔離區,嚴禁任何閒雜人員進入;

D 建築物周圍要留有一定的開闊場所,嚴禁建築物通道口附近設置各類宣傳欄、標語牌等設施;

E 加強壓力容器的防震安全使用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

F 加強施工場地外的安全防範工作。施工場地應設立隔離區,設置警示標誌,並應有專人每天監督檢查,要落實責任,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上述場所。

6.3.2 臨震應急

臨震應急期一般為10天,必要時根據項目指令再延長10日。

A立即召開指揮部會議,根據震情預報決定重點部位應急措施的啟動,檢查落實防毒、防爆、防火的應急措施,做好醫療救助程序啟動準備。

B 根據震情預報、震情發展趨勢、建築物抗震能力、次生災害源的位置及抗震能力,做出人員的避震安排,必要時經報請集團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批准後組織避震疏散。

C 對生命線工程採取緊急防護措施。

D 各級指揮人員晝夜輪班值守,警惕震情變化,發現異常,立即全面停工,採取應急措施。

E 抓好各類搶險隊伍的落實,並安排晝夜輪班值守。

F 落實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做好應急準備。

G 車輛和搶險救災設備就位,確保地震發生後能可靠、及時進入救災現場。

H 加強治安保衞防範,強化防盜防火工作。

I 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保持穩定。

6.3.3 震期應急

A 各級管理人員和各級預案確定必須堅守崗位的人員,採取就地避震措施,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其他人員一律按各自預案組織人員緊急撤至安全位置。撤離時必須完成預定工作(如斷電、斷水等)。易燃易爆等重要部位工作人員必須在適當位置監控。

B 指揮成員必須在30分鐘內趕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掌握情況,向上一級指揮部彙報,並全面啟動預案。

C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要迅速與政府應急指揮部聯繫,瞭解震情及趨勢,為決策提供依據。

D 各抗震救災人員迅速到次生災害源、生命線工程和必須堅守的崗位檢查,根據現場狀況採取相應搶險救災措施。

E 立即啟動醫療救助程序。

F 立即指揮自救互救,主要是搶救未能及時撤離而被困在建築物內或被埋壓的人員,同時設法搬運出已儲備的各類抗震物資。對造成危害的部位採取各種搶險救災措施。當多處出現險情造成危害時,優先加強次生災害源、生命線工程搶救力量。

G 對已被撤離危險區和搶救出的人員要儘量保證物資供應。對受傷的人員要做好搶救工作,並配合衞生防疫部門,做好防疫工作。並立即切斷電源、水源,對可能繼續引發安全事故的設施,要採取果斷措施,及時處理。對不能 處理的,要及時上報。

H 做好治安保衞工作。重點保護好電話、水源、物資供應倉庫、檔案室、易燃易爆、劇毒和貴重物品。要採取果斷措施,堅決制止一切不法行為。

6.3.4 震後主要工作

A 要在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集中力量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努力解決職工後顧之憂。

B 進行震害調查,分析震害損失,記錄地震第一手資料,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作為今後恢復重建、抗震防災的依據。

C 在抗震防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編制恢復重建計劃,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及時上報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經審批後儘快實施。

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安排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

7.2 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相關專業主管部門審核彙總後,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保障組,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並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和物資儲備見附件4。

7.3 各部門、各單位應根據項目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

地震專項應急預案2

一、演練主題

師生地震避險和緊急疏散。

二、演練的目的意義

通過本次演練提升學校地震應急避險及疏散演練的組織和管理水平,強化師生安全意識和地震應急避險及疏散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地震應急行為習慣。

三、演練科目

本次演練共三個科目:

1、地震避險。

2、震後疏散。

3、搶險救護。

四、演練場景設置

本次演練設定為上課時間發生有感地震,相繼進行師生地震避險和緊急疏散演練。

五、演練時間和地點

1、時間安排:x月x日

2、地點安排:校內。師生在教室或辦公室內進行地震避險,然後疏散至操場進行集結。

六、參與演練人員

全體師生

七、演練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1、應急疏散演練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現場總指揮):

成員:

職責:

1、全面負責應急疏散演練工作;

2、執行上級有關指示和命令,領導小組成員按其分管或負責部門的職能、職責各負其責;

3、合理劃定學校及周邊應急疏散場地(避險場所)、疏散通道;明確應急疏散信號方式;教育學生熟悉和掌握應急疏散的流程和紀律。

2、應急疏散演練工作小組

(1)組織協調組

組長:

成員:安全辦公室相關人員

職責:

1、負責演練方案的制定;

2、做好演練過程的'協調指揮;

3、做好校內信息的上傳下達,負責對外與上級主管部門及社區相關部門的聯繫溝通等;

4、負責科學編制學校應急疏散路線圖、班級應急疏散路線方案等。張貼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識;

5、組織開展疏散演練質量自評工作;

6、負責演練的考評和總結工作。

(2)宣傳報道組

組長:

成員:樓層值班

職責:

1、負責安排演練前的宣傳教育和知識培訓;

2、負責演練的攝影、計時、記錄等。

(3)疏散引導組

組長:

成員:各級部組長各班主任樓層值班

職責:

1、組織、引導師生進行安全有序地疏散;

2、及時扶助摔倒及受傷師生;

3、及時報告疏散過程中的重大險情;

4、疏散完成後協助其他各組工作。

(4)搶險救護組

組長:

成員:

職責:

1、負責第一時間組織實施校內自救互救,搶救遇險師生,視情況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

2、如發生意外事故,負責將受傷師生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域,並撥打120聯繫急救中心;

3、檢查師生身心狀況,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之前,進行臨時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導。

(5)後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樓層值班

職責:

1、製作準備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識;

2、佈設演練場地:對集結場地進行區域劃分和標示;

3、負責治安及警戒工作,維護演練秩序,保障演練安全;

4、負責通訊、廣播、救助等演練所需物資器材的準備;

5、負責演練信號音源的採集與發佈;

6、演練結束後檢查、恢復學校水電、通訊等後勤保障設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