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方案集合5篇

來源:文萃谷 1.37W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改進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改進方案集合5篇

改進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區教文體局、區教研室相關文件精神和教育、教學工作會議要求,為客觀地掌握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知、能狀況,準確把握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癥結所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克服艱苦環境以及板房干擾等不利因素對教學的影響,提高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學工作的關注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校特進行此次教學診斷活動。

二、組織領導:

三、出台背景:

我校在“5.12”地震中受損嚴重,學校教學樓被鑑定為危房並已拆除,現在使用的全部是板房教室,教學條件較差且相鄰教室之間干擾嚴重;在我校近600餘名學生中,留守學生所佔比例較大,這些學生幾乎全是隔代監管,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較差;我校教師平均年齡接近43歲,部分老教師安於現狀,或忽視學習,或對業務鑽研不深,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理解併合理使用新課程理念;這些因素極大地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四、診斷原則:

主體性原則:在診斷過程中要儘可能地多為學生提供獨立學習活動的機會、時間和空間;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整體性原則:診斷活動要關注教學任務的整體性,教學任務的完成要全面、完整,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廢。

系統性原則:診斷活動中,各科要深入、透徹地分析教學情況,將診斷活動常態化、系統化地開展下去。

實效性原則:各任課教師要抓住有效時機,針對診斷中發現的實際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反思,提出切合實際的整改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該科的整體教學水平。

五、診斷學科與內容:

本次診斷學科主要為語文、數學;其主要內容是學生在本期對該學科基礎知識地掌握、達標情況。

六、時間安排:

整個活動時間:20xx年11月—20xx年1月

七、診斷方式:

課程改革已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老師對學科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因此,學校採取整體摸底、分段進行的形式對語文、數學學科進行診斷。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語文學科中,我們採取對低段的識字與寫字、閲讀、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高段的識字與寫字、閲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方面進行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否過關。數學學科中,從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等方面進行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否過關。

八、具體措施: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召開主題研討會,分析學校的教學現狀,引導教師思考:面對社會和家長對學校要求的不斷提升,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面對一兩年內即將建成的高標準的教學設施,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業績與之匹配?讓老師們對提高教學質量的緊迫性有充分地認識。

改進方案 篇2

為了更好落實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精神,進一步促進我市交通公路發展,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在近幾年的高等級公路建設中,水穩基層被廣泛應用到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砂礫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板體性,其初期強度高並且強度隨齡期增長,其力學強度還可視工程需要進行調整。其特點是:強度高,水穩性好,抗凍性好,耐沖刷,温縮性和幹縮性均較小,是一種優良的路面基層材料。然而水泥穩定碎石料也有其與生俱來的缺點:主要是脆性大,從而導致對温度和濕度敏感性強,易因温度變化和濕度變化產生裂縫並反射到路面,導致路面強度和使用性能大大降低,產生沖刷和唧唧漿現象。

基層裂縫的危害有二個方面:一是降低基層的整體強度,二是發展後會形成反射裂縫,使瀝青混凝土路面相應出現有規則的橫向裂縫、起拱。出現第二種情況,若不及時處理,雨水從裂縫內向下滲透,瀝青混凝土和基層裂縫縫隙處充滿自由水,在車輛荷載反覆衝擊下,就會使瀝青混凝土中粘附在碎石表面的瀝青剝離,基層的細集料形成泥漿被擠壓出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坑洞、碎裂、鬆散,造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損,影響其使用壽命。基層裂縫的危害較為常見,直接影響到了路面行車的速度和安全。

二、試驗對象

本次試驗對象為石嘴山市山河路(山水大道至金水路段)工程項目。該項目起點位於山水大道,沿包蘭鐵路西側平行鐵路佈設,終點接規劃的金水路,長6.4公里,一級公路,路基寬 24.5米 ,路面結構層為4釐米細粒式瀝青混凝土+6釐米中粒式瀝青混凝,36釐米水穩基層,18釐米級配砂礫底基層,總厚度為64釐米。建安投資6472萬元,目前正在進行水穩基層的攤鋪施工。

三、試驗時間

時間安排在5月底,水穩基層攤鋪過程中,選擇下午3點作為試驗最佳時間。後期觀測時間均為各項處理措施完成7天后。

四、試驗內容

(一)、對比水穩基層自然開裂情況

在便於觀測的約75米長度範圍內的半幅基層路段,不做切縫處理;在另外半幅按照設計圖紙每隔15米做橫向切縫處理,切縫深度為10cm,並沿切縫鋪1.0米寬的玻纖土工格柵。

此試驗目:水穩基層在相同的條件下,不採用任何附加預防措施時,自然開裂的長度和裂縫狀態。

(二)、對比幾種預防開裂措施的優劣

1、在便於觀測的約75米長度範圍內的全幅基層路段,按照設計每隔15米在橫向切縫上鋪1.0米寬的玻纖土工格柵。

2、在75米長度的全幅基層路段,鋪灑乳化瀝青後,每隔15米在橫向切縫上鋪15釐米寬,5毫米厚的鍍鋅鐵皮。

3、在75米長度的全幅基層路段,每隔15米在橫向切縫預留好後,灌注瀝青填縫。

此試驗目:通過3種不同的處理方案,觀測同條件下哪種方案預防橫向裂縫更有效。

五、試驗參與單位

本次試驗方案由 負責承辦。

在試驗過程結束後,由 項目辦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人員進行現場觀測,並記錄觀測結果和現場拍照,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及時整理總結試驗成果。

改進方案 篇3

1 目的和範圍

在公司中營造一個激勵改進的氛圍與環境,明確改進方向,通過使用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數據和信息的分析、內部審核、糾正預防措施以及管理評審的結果,不斷地尋求改進的機會,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特制定本辦法。【公司安全管理改善方案】

本辦法適用於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產品、服務和成本的所有活動。

2 職責

2.1 總經理負責營造一個激勵改進的氛圍與環境,確認改進成果。

2.2 管理者代表負責持續改進的目標決策,並領導持續改進活動。

2.3 質量部負責持續改進目標的具體策劃和協調,並報告計劃的進展情況和結果。

2.4 技術部負責改進項目的技術措施的制訂。

2.5 生產計劃部和綜合辦公室分別負責改進項目的資源配置和保障工作。

2.6 改進項目執行部門負責制訂和實施改進計劃、記錄並分析改進成果。

2.7 相關部門分別負責改進工作的宣傳、培訓、信息提供和核算工作。

2.8 營銷部負責有效地處理顧客的意見。

3 工作程序

3.1 持續改進的氛圍與環境

3.1.1 總經理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同時,強調以增強顧客滿意為目標,通過質量方針的建立與實施,倡導和營造一個持續改進的氛圍與環境。鼓勵每個員工把改進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3.1.2 員工們認識到公司的生存與發展依存於顧客,自覺遵循不斷改進的原則,對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產品特性、工藝技術、生產效率以及作業環境等,應積極參與並效力。

3.2 質量部通過公司質量方針和目標的貫徹過程、數據分析、內部審核、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以及管理評審的結果,不斷尋找持續改進的機會,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組織各部門進行策劃,制訂改進計劃,報主管副總經理批准後,組織實施。

3.3 持續改進的內容和要求

3.3.1 持續改進即改善質量特性、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服務和價格。

a)在過程穩定,其能力和性能已滿足基本要求後,減少變差、改善服務活動的質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使相關方都受益;

b)顧客的明示和隱含的需求和期望、抱怨或產品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c)內、外部質量審核提出需要改進的項目;

d)由於產品的缺陷、交貨延誤或服務不及時等原因造成的損失報告;

e)顧客和市場的數據和信息分析結果,需要改進的目標或項目;

f)涉及法律法規方面的內容;

g)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及管理評審中提出的需改進的項目。

3.3.2 持續改進的重點是優先考慮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並按重要度排序。

3.3.3 根據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的價格水平,通過提高生產率、減少浪費等措施以降低成本。

3.4 持續改進項目的確定

3.4.1 根據3.3的數據和信息來確定改進的需求、時機、目標和項目。

3.4.2 在管理者代表的領導下,質量部組織相關部門根據相關的數據和信息以及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改進目標、項目。一般項目由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改進項目報總經理批准。

3.4.3 經批准的改進項目,由該項目的執行部門負責制訂具體實施計劃,並報質量部備案。

3.4.4 質量部將改進項目彙總後,報計劃部門納入公司的綜合計劃,配備必要的資源,組織實施。並按計劃檢查、驗證、督促改進活動的實施。

3.4.5 必要時,技術部按計劃要求,提出技術方案和措施,並參與改進活動的分析、驗證和鑑定工作。

3.4.6 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替代應用項目,由技術部負責提出,由主管領導主持,相關部門參加評估或評審。經批准後,技術部制訂具體實施計劃,計劃部門納入綜合計劃組織實施。

3.4.7 新產品開發和改進項目,由技術部組織進行質量策劃,編制設計開發計劃,並組織實施。

3.4.8 公司內一般的持續改進項目: a)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 b)減少報廢、返工和返修; c)減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費。

3.5 日常的改進活動見《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3.6 持續改進結果的評價

3.6.1 持續改進過程中,管理者代表負責配置必要的資源,協助分析原因和確定責任部門,並監督措施的實施。

3.6.2 改進項目的執行部門,對改進的實施結果按《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的規定進行記錄、分析和總結,形成文字材料後,報質量部。

3.6.3 質量部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改進項目的改進效果進行評審,形成結論並歸檔。

3.6.4 改進項目的有效的技術內容,由技術部、質量部分別納入相關技術文件中,以保持其後續有效性,

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新的改進項目。

3.6.5 改進項目的實施結果經評定後,質量部按規定報總經理批准確認,並提出獎懲建議,經批准後予以激勵。

3.6.6 重要的改進項目的相關記錄作為下次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4 相關文件

q/byzt04.01—20xx 文件控制程序 q/byzt04.02—20xx 記錄控制程序 q/byzt05.02—20xx 管理評審程序 q/byzt07.03—20xx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q/byzt07.05—20xx 生產和服務提供控制程序 q/byzt08.01—20xx 顧客滿意的監視和測量程序 q/byzt08.03—20xx 過程的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zl—002數據分析管理辦法 質量獎懲規定 5 記錄

持續改進項目審批表(見附錄1) 持續改進項目評審記錄(見附錄2)

附錄1 持續改進項目審批表

編號:

附錄2 持續改進項目評審記錄

編號:

4.8 檢查和監督

4.8.1 總則

企業應定期對已建立的hse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建立定期檢查和監督制度,形成文件,以保證hse體系及其方針目標的實現。 4.8.2 檢查和監督依據

a)國家和公司的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制度及文件;

b)中國石化[1999]安字467號文件中《安全檢查制度》 、《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環境保護工作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 4.8.3 檢查和監督的範圍與內容

a) hse管理制度、作業制度及安全作業規定的.有效執行情況;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b) 關鍵裝置要害部位的安全運行情況; c) hse設施的完整性與有效運行情況; d) 員工的hse素質與能力;

e) 內部信息交流機制的運行情況; f) 各種hse記錄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g) 作業場所安全生產情況及各種有毒有害因素的實際表現水平;

h) 外排污染物的實測水平和環境質量的表現水平;

i)工作場所的勞動保護水平和職工的健康水平。

4.8.4 檢查的分類

國家和公司安排和要求進行的指令性檢查。

企業的常規安全管理、環境管理、健康衞生管理工作檢查,包括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專業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四種方式。

a)安全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和現場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基礎工作的落實及執行情況;

2)現場安全包括工藝、設備、儲運、儀表、變配電、消防、檢維修和工業衞生等方面;

3)具體內容,按照公司《安全檢查制度》、《石油企業安全檢查重點和安全檢查報告編制要點》的要求執行。

b)環境保護檢查的具體內容,按照《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環境保護工作條例》的要求執行;

c)健康檢查的具體要求,按照中國石化[1999]安字467號文件中《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執行。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消防、環境保護、工業衞生“三同時”檢查;

安全檢測與檢驗;

物理性、化學性職業危害因素檢測。

4.8.5 檢查的頻次

a)國家和公司的指令性檢查,應按要求立即進行;

b)常規檢查,公司對直屬企業每年組織一次檢查或抽查,企業每半年組織一次,二級單位每季度組織一次,基層單位每月組織一次;

c)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消防、環境保護、工業衞生“三同時”檢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

d)安全檢測與檢驗,按有關規定和實際需要進行;

e)物理性、化學性職業危害因素檢測,按國家、公司的有關規定和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

4.8.6 檢查和監督記錄

對檢查監督結果,應建立hse檢查記錄(台帳)並編制hse檢查報告。

a)hse檢查監督記錄(台帳)的種類,主要包括:

1)hse檢查台帳;

2)hse考核與獎懲台帳;

3)技術練兵及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4)事故隱患整改台帳;

5)塵毒、噪聲監測記錄;

6)職工體檢記錄;

7)“三廢”排放分析記錄;

8)環保設施分析運行記錄;

9)環境質量監測記錄;

10)關鍵裝置要害(重點)部位的監控記錄;

b)hse檢查報告主要包括:

1)安全檢查和監督報告:按中國石化[1999]安監字18號《關於印發的通知》有關規定,編制安全技術檢查報告。

改進方案 篇4

提高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中等職業教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服務中國製造20xx、創造更大人才紅利的重要抓手。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簡稱診改)機制,是教育行政部門履行管理職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引導和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常態化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形式。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為指南,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促進學校自主發展、內涵發展為宗旨,堅持“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工作方針,引導和幫助中等職業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善辦學條件、規範學校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完善制度體系、健全運行機制,促進中等職業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與任務

建立基於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學校自主診改、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需要抽樣複核的工作機制,保證學校的基本辦學方向、基本辦學條件、基本管理規範,推動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具體任務是:

(一)構建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自主診斷、持續改進的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圍繞提高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和完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規劃、中等職業學校自主診改、利益相關方有效參與、主管(辦)部門協同改進的常態化週期性教學工作診改制度與運行機制。

(二)搭建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建設學校、地(市) 、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四級架構的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簡稱數據系統),為學校教學工作自主診改提供數據服務,為利益相關方參與診改提供數據參考,為教育行政部門抽樣複核與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為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質量報告提供數據基礎。

(三)引導中等職業學校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內部質量保證制度體系。

三、基本原則

(一)堅守底線。本方案依據20xx年以來教育部有關中等職業教育的系列規範性文件要求,結合當前實際制定,是最低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須結合區域特點,以不低於本方案要求為原則制定本省診改工作執行方案和實施規劃。

(二)學校自主。中等職業學校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責任主體,須按照要求對本校教學工作進行常態化週期性的自主診斷和改進;按照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安排接受抽樣複核。學校也可主動申請複核。

(三)協同實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須協調學校的辦學者、管理者、用人單位和獨立第三方專家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學校的教學診斷工作;視需要協調辦學者和管理者幫助學校落實改進方案。教育部組建全國診改專委會指導各地診改工作。

四、職責與條件

(一)中等職業學校均應以本省診改工作執行方案為基礎建立本校教學工作診改制度,明確診改工作的重點、要求、週期和組織,並將自我診改情況納入年度質量報告。

(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須明確學校診改工作的最低週期要求;負責組織對教育部門主管的中等職業學校的診改工作(或委託組織)抽樣複核(複核工作應安排在學校自主改進措施已經實施之後進行)。原則上,一個工作週期內累計抽樣比例不少於開展診改工作學校總數的三分之一,且覆蓋所有地(市)。發生重大教學事故的學校,須在事故處理後的兩年內至少完成一次診改並接受複核。已被列入未來3至5年內“關、停、並、轉”的學校,不列入抽樣範圍。

(三)抽樣複核的學校,須已經建立並實施教學工作診改制度,“全日制中職學歷教育在校生數”“師生比”“專任教師中的專業教師佔比”“校舍建築面積”“生均儀器設備價值”等5項指標達到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教職成201012號)的要求。

(四)屬於開展診改工作範圍,但暫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學校,須自省級診改執行方案發布之日起3年內達標。對於邊遠貧困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上述條件做出調整,並在省級診改工作方案中説明。

(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主管的學校可參照執行。

五、診斷項目

本方案包含6個診斷項目,16個診斷要素,99個診斷點(見附1)。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堅守底線”原則,結合實際調整和註解“診斷點提示”內容、增加診斷點,並在省級診改工作方案中予以説明。

六、複核結論

複核結論依據學校自主診改結果與複核結果的吻合程度,分為“有效”“異常”“待改進”三種。

有效——本方案16個診斷要素中,自我診斷結果與複核結果相符的≥12個;改進措施針對性強,改進工作切實有效。

異常——本方案16個診斷要素中,自我診斷結果與複核結果相符的<10個;改進措施針對性不強,改進成效不明顯。

待改進——以上兩種情況以外的其他情況。

複核結論及未達到抽樣複核條件的學校名單,按照省級診改工作方案規定的程序每年向社會公佈一次。

對於複核結論為“異常”的學校,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須設定期限,採取切實措施,督促其改進。

屬於診改實施範圍,但3年內仍達不到抽樣複核條件的學校,應停止其招生資格。

七、組織實施

(一)組織分工

1. 教育部組建全國診改專委會,負責診改工作指導方案的研製與修訂、政策諮詢、專家培訓和業務指導。設立工作網頁,集中發佈診改工作相關政策和工作進展。

2.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本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本省(區、市)診改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執行方案和實施規劃(建議抽樣複核每5年一個週期、學校自主診改週期不超過3年),報教育部備案後執行。

3. 診改工作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實施,也可在統一的省級執行方案基礎上委託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實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遴選熟悉中等職業教育、具有管理經驗、具有公信力的中高職教育專家、教育教學研究專家以及行業企業專家等組成省級診改專家委員會,負責本省診改工作的方案研製與修訂、政策諮詢和業務指導。

4.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發揮本省診改專家委員會作用,開展省內診斷專家培訓、建立省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專家庫。參加複核工作的專家原則上須接受過相關診改工作培訓。

5. 全國診改專委會指導省級診改專委會工作。

(二)基本程序

1. 自主診改

學校根據省級執行方案,建立常態化週期性教學工作診改制度和工作機制,定期進行自我診改。

2. 抽樣複核

(1)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診改工作執行方案、實施規劃和實際需要,抽樣確定複核學校。被確定的學校在自我診改基礎上提交自我診改報告、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學校年度質量報告(可選)等材料。自我診改報告可以表格形式(見附2),對照診斷要素逐項寫實性表述自我診斷的主要形式和依據,目標達成度、主要成績、存在問題、成因分析、改進對策與實施等基本內容,無需等級性結論。自我診改報告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突出問題導向、重在改進提高。

(2)現場複核。現場複核專家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授權有關組織)確定。現場複核包括:專家組通過狀態數據獨立判斷學校教學工作狀態,對照學校自我診改報告等材料確定現場複核重點;專家團隊現場複核;撰寫現場複核報告。專家組現場複核結束後,專家個人意見和專家組意見(不含結論建議)可口頭反饋學校。省級診改專家委員會審議專家組複核報告和結論,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

(3)落實改進。學校根據認定的複核報告深化改進工作,並在完成改進工作後進行總結。

(三)紀律與監督

各地要加強診改工作管理,嚴肅工作紀律,建立診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診改工作相關的政策、文件、方案、標準、程序以及結論等均應在適當範圍公開,接受教師、學生和社會各界監督。

1. 有序推進。各地要按照報備的診改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工作。實施過程中如有調整,需及時説明。

2. 規範工作。現場複核不得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不得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遵守“六項禁令”。

3. 信息公開。各地須指定網站,及時公佈教學工作診改相關政策文件、複核專家組成員名單、學校自我診改報告、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以及複核結論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被複核的學校也應在學校網站公佈相關信息。

4. 加強監管。專家組成員一經明確,不得接受邀請參加有關學校的輔導、講座等活動。對於違反工作紀律或社會反響差的專家,應及時調整直至從專家庫中除名,並在一定範圍內通報。

【説明】

省級教育部門可按照“堅守底線”原則,根據下列文件、結合實際調整和解釋“診斷點提示”的內容,報教育部備案後實施。

1.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

2.關於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16號)

3.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

4.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

5.教育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通知(教職成201012號)

6.教育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管理規程的通知(教職成20106號)

7.教育部關於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25號)

8.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教職成20108號)

9.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制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的意見(教職成廳20125號)

10.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目錄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411號)

11.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二批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目錄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448號)

12.教育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教師201312號)

13.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意見(教職成201116號)

14.教育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的通知(教師201214號)

15.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xx年修訂)

16.教育部關於印發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等七門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3號)

17.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20xx)

18.教育部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014號)

19.教育部 中宣部 中央文明辦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關於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911號)

附:1.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項目參考表

2.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自我診改報告(參考格式)

改進方案 篇5

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之本,優質的醫療質量必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保證我院在醫療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不斷髮展,特此制定全程醫療質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確有效地實施標準化醫療質量管理。

一、指導思想

(一)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和全程質量控制。建立從患者就醫到離院,包括門診醫療、病房醫療和部分院外醫療活動的全程質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質量管理體系。明確管控內容並將其納入醫療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實施動態監控並與科室目標責任制結合,保證質控措施的落實。

(二)以規章制度和醫療常規為依據,並不斷修訂完善。

(三)強化各種醫療技術把關制度,如三級醫師負責制度、會診制度和病例討論制度等,將醫務人員個人醫療行為最大限地引導到正確的診療方案中。

(四)質量控制部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對多因素影響或多項診療活動協同作用的質量問題,進行專門調研,並制定全面的干預措施。

二、管理體系

全程醫療質量控制系統的人員組成可分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x小組、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和各級醫務人員自我管理三級管理體系。

(一)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小組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小組由院領導和院委會成員組成,院長任組長,院長是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者。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作為常設的辦事機構。其職責分述如下:

1、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職責

(1)教育各級醫務人員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改進醫療作風,改善服務態度,增強質量意識。保證醫療安全,嚴防差錯事故。

(2)審校醫院內醫療、護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並制定各項質量評審要求和獎懲制度。

(3)掌握各科室診斷、治療、護理等醫療質量情況.及時制定措施,不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4)對重大醫療、護理質量問題進行鑑定,對醫療護理質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報重大醫療、護理質量情況和處理決定。

(6)對院內有關醫療管理的體制變動,質量標準的修定進行討論,提出建議,提交院長辦公會審議。

2、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職責

(1)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接受主管院長和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對醫院全程醫療質量進行監控。

(2)定期組織會議收集科室主任和質控小組反映的醫療質量問題,協調各科室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環節質量,提出干預措施並向主管院長或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彙報。

(4)收集門診和病案質控組反饋的各科室終未醫療質量統計結果,分析、確認後,通報相應科室人員並提出整改意見。

(5)每季度向醫院提出全程醫療質量量化考核結果,以便與績效工資掛鈎。

(6)定期編輯醫療質量簡報和不良醫療文件公示欄。

(二)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職責

科室是醫療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醫療質量的第一責任者。科室質控小組職責如下:

(1)各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護士長和其他相關人員3-5人組成。

(2)結合本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制定及修訂本科室疾病診療常規、藥物使用規範並組織實施,責任落實到個人,與績效工資掛鈎。

(3)定期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醫療、護理常規,強化質量意識。

(4)參加醫療質控辦公室的會議,反映問題。收集與本科室有關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三)醫務人員自我管理

在醫療活動過程中,醫務人員的個人行為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其個人素質、醫療技術水平對醫療質量影響較大,是質量不穩定的主要因素,是質量控制的基本點。在質控過程中,特別要強調三級醫師負責制度、會診制度和病例討論等把關制度,確保醫療質量控制的正確實施。對各級醫務人員的要求分述如下:

1.門診醫師

(1)嚴格執行首診醫師負責制。

(2)詢問病史詳細、物理檢查認真,要有初步診斷。

(3)門診病歷書寫完整、規範、準確。

(4)合理檢查,申請單書寫規範。

(5)具體用藥在病歷中記載。

(6)藥物用法、用量、療程和配伍合理。

(7)處方書寫合格。

(8)第二次就診診斷未明確者,接診醫師應:a. 建議專科就診;b.請上級醫師診視;c. 收住院。

(9)第三次就診診斷仍未明確者,接診醫師應:a. 收住院;b. 患者拒絕住院需履行簽字手續。

(10)按專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註明特殊入院方式:車送或陪護。

2.病房住院醫師

(1)病人入院30分鐘內進行檢查並作出初步處理。

(2)急、危、重病人應即刻處理並向上級醫師報告。

(3)按規定時間完成病歷書寫(普通病人24小時、危重病人6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當班完成,急診病人術前完成)。

(4)病歷書寫完整、規範,不得缺項。

(5)24小時內完成血、尿、便化驗,並根據病情儘快完成肝、腎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專科檢查。

(6)按專科診療常規制定初步診療方案。

(7)對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診一次。

(8)按規定時間及要求完成病程記錄(會診、術前討論、術前小節、轉出和轉入、特殊治療、病人家屬談話和簽字、出院小節和死亡討論等一切醫療活動均應有詳細的記錄)。

(9)對所管病人的病情變化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彙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