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歷史人物:死士王勝

來源:文萃谷 1.55W

桐城以文名世。説起桐城,人們想到的總是文人雅士、碩學通儒,或者因“學而優則仕”而立朝治國的能臣顯宦。很少有人能把桐城人與俠肝義膽、慷慨赴死之類的豪傑壯舉聯繫起來。

桐城歷史人物:死士王勝

然而,王勝就是這樣一個人。

王勝,字均德,元末桐城人。

元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民族矛盾極其衝突的朝代,元朝的大帝們自知以外族之身份,統治着有數千年文明史的大漢族民,他們坐在金鑾殿上的屁股始終如坐鍼氈,他們惴惴不安的心只有靠着更加極端的強權高壓來維持其始終岌岌可危的統治。

然而,人,是壓不服的。恰恰相反,強權高壓只能激起更大的民憤。覆舟之水一直暗流湧動,到元朝末年,那暗流更是風起雲湧,遍地潮頭。

在我的家鄉桐城,就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説的是鄉民們為了推翻元朝的極權統治,於某年的中秋之夜,先用月餅傳遞消息,內藏“中秋夜,殺韃 子”的紙條,然後一齊動手,用那還沒來得及收繳的菜刀砍了元朝官兵,舉起了反抗的義旗。

這個“中秋夜,殺韃 子”的故事,流傳之地不止桐城一處。然而桐城這個民間傳説,我想八成與王勝有關。因為王勝就是元朝末年在桐城拉起義軍,參與推翻元朝統治之人。

史載王勝“少驍勇,喜兵法,膽略過人。”被稱為“大刀王勝”,想必在十八般武藝中是最擅於“刀法”的。元至正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的起義軍打到長江一帶。王勝便領着手下千餘人投奔而去。我設想在投奔前他們肯定是要在家鄉先殺一通韃 子過癮的,這殺韃 子的過程被加工演義,就成了月餅傳書,“中秋夜,殺韃 子”的有聲有色的故事了。

話説帶了千餘人馬的王勝投奔朱部之後,“從戰有功,太祖用為右副元帥”。

關於他的“從戰有功”,史書無多少細節記載,只説在至正二十一年那場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奪取江州的戰役中,王勝是有功勞的`,得“賜金帶一,良馬一”。

不知這“右副元帥”到底是多大的官。歷史之所以給王勝地位,我覺得與這“右副元帥”沒多大關係,有關係的恐怕還是他的“死士”行為。

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數個回合。其時,陳友諒兵力強盛,艦船高大,他又是漁家出身,諳熟水性。所以,最初的幾個回合,朱元璋都沒佔着上風。最後是那熟知兵法的劉基想出了“詐降”和“火攻”之策。於是,招募死士來完成這個任務。王勝慷慨應募,同時應募的一共有35人。臨行前,朱元璋還免不了假惺惺地説幾句:“諸位壯士,此行甚險,恐不能生還。”王勝慨然答到:“應死募,豈有生心乎?”於是35人假意投降陳友諒,然後在某個月黑風高之夜,縱火燒了陳友諒的老營。這邊大軍趁機發起總攻,陳友諒大敗。

此一戰,大挫陳友諒部,奠定了太祖的大明基業。而包括王勝在內的35名“死士”盡皆葬身火海。

太祖定都立國之後,沒忘了這批俠肝義膽的忠良將士,在鄱陽湖中的康郎山上為他們立廟祭祀,並封侯賜爵,以彰其功。王勝被封太原郡侯,贈懷遠大將軍稱號。並在他的家鄉賜封他一大片土地以撫卹其家屬。那片土地就在桐城孔城鎮的白兔河邊,名曰“養馬圩”。遺址至今尚存。

“時勢造英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勝的事蹟很好地應證了這兩句名言。文章之邦的桐城,也非都出天生“温、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當亂世之時,水火之際,那挎馬橫刀,擲臂一呼的豪傑之士,也會應天而生,應時而出。

與王勝同時之人,桐城還有一位勇士,姓黃名榮六,小名六兒。他和王勝不同之處是沒有投身火熱的戰場,而是選擇留在了家鄉,擔當起了保家護民的責任。在那兵荒馬亂的至正年間,他募鄉勇,築城堡,既反韃虜,又抗流寇盜賊。他築的城堡就在離桐城城區西南11公里的蔣家山一帶,方圓六平方公里,輪廓至今清晰可辨。每逢禍亂,遠近之人盡皆來此躲避。被保護的鄉民們感恩戴德,將城堡命名為“六兒城”。

六兒就是與王勝不同,他不僅當年沒有棄家投軍,太祖定國之後,褒他護民有功,要給他賜爵封賞,他竟也不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間立場,煞是令人敬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