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作文範文

來源:文萃谷 3.93K
  歷史人物作文一: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説:我最喜歡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歷史人物作文範文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着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被善於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佈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羣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悦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着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為後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訪先人之遺蹟,發聖賢之古情。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羣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白帝託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後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的諺語、俗語或歇後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後語不計其數。其傳奇般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諸葛亮,靈與肉雖然已經化作清風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質卻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起耀眼的恆星,為世人永遠展現出他那聖潔的光輝!

  歷史人物作文二:花自飄零水自流——古人不遠

其,清水芙蓉,多愁善感,一介女流;其,如詩永遠籠罩着一層淡雲哀愁,籠罩着美麗的輕輕面紗;其,秀面芙蓉一笑開,眼波才動被人猜;其,見客入來,珠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情風依依,在倦鳥投林,牧童歸家而你卻流離在外的時候,你是否會默悵着一首詩“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來,月滿西樓,花白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閒愁……”思風徐徐,在意外收到家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這首詩“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這情思飄逸的時刻你是否會像起她——一個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介女流,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對生活一直抱着積極的態度,具有強烈的進取心的女中豪傑——李清照。

李清照,是古代文學創作中的一道獨特的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整個太陽系間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87年,國際天文學命名了水星上15座環形山。用了15個世界名人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清照的詞體現了她感悟力的纖敏豐富,而她的詩則表達了她對於政治、民族、國家的看法,和關心國事、不讓鬚眉的精神氣魄。可以説,她的詞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約詞所缺乏的骨力,並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剛烈、大膽的體現,詩只是更明確地抒寫了詞人性情的這一面。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對朝廷政策、天下蒼生的關懷,對政局的預見,都有自·己的懷抱和主張。如《浯溪中興頌碑詩和張文潛韻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亂,託古諷今,突破張文潛詩的思想,對北宋末期政治的腐敗、最高統治者的荒淫昏聵,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極有力地抨擊了貪生怕死的南宋統治者在金兵追擊下的逃跑主義,偏安於江南、不顧民生願望的軟弱無能。她的詩直指社會現實,以傲昂正氣充盈其間,寫得激昂慷慨,帶有憤鬱之氣。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李清照較為幸福的前半生,使她前期的詞大多以描寫少女情懷和婚後的生活情趣為主要內容。從而她的詩清新明朗,入口即化。在構思意境上,既有精工雕琢的藴藉,又有適時的高放,詞風平易而不俚俗,雅正而不繁複,意境優美動人。南渡後,由於政局的影響,感世傷時、悼念亡夫、回憶故土歲月,奠定了這一時期詞作的情感基調。其思想內容更具深度,詞的風格也隨之轉為沉鬱。“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寫出了詞人在動盪的時勢下流離遷徙、歲月蹉跎的身世之痛,是時代悲劇之縮影。這一時期,李清照在慢詞上的成就突出,如《永遇樂》,盛衰今昔之感,通過圓熟的用筆,表現得動人心魄。《聲聲慢》開創了運用雙聲疊韻的創格,一直為後世所稱道。

朋友常誇我像李清照,多愁善感,總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但我知道,我是遠不及她的。李清照除了是一個婉約的,“蹴裏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和羞走”的美麗才女。她更有不同凡響的魅力。剛正不阿的性格與細膩敏鋭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詩詞具有獨特的精神和風采。她的藝術成就令後世矚目,為中國的文學寶庫增加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古人不遠,風吹笠動,前空悠悠,藕燃深處,是否有她在撥舟吟詩。

  歷史人物作文三: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英魂,而《三國》中的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最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出生於琅琊郡一個官吏之家,自小和兄諸葛瑾投奔叔父諸葛玄,後居隆中,人稱“卧龍先生”。他的一生,可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來概括。諸葛亮26歲那年,劉備“三顧茅廬”懇切拜請諸葛亮幫助他興復漢室,完成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每每看三國給我感觸尤深的就是:一位隱居山林的青年有着驚天動地之才,他滿腹經綸,能言善辯,自比管仲;不求文達諸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他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為求明主,設下“三顧茅廬”以試探劉備。説他淡泊名利,他可是比誰都想做官,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華能夠得到展示。也就是這位青年,他左右了天下,他造就了三國,他使那原不成氣候的劉皇叔坐鎮荊州,正因為有了他,天下格局隨之而變;正因為有了他,從而奠定了“三分天下”。

可以説諸葛亮的一生是瀟瀟灑灑,他把自己畢生所學發揮的是淋漓致盡,青史留名;他又善於計謀,把曹軍挫殺的是死傷無數,讓周公瑾口噴鮮血而亡。自從有了他,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歷史畫面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從草船借箭到巧借東風,表現了他通曉天文,神機妙算;從隆中對到舌戰羣儒,充分展現了他運籌帷幄,才華出眾;接着攻取益州到設八卦陣圍困陸遜;六出祁山到揮淚斬馬謖;空城計到智鬥司馬,最後病亡五丈原,葬於漢中。他的一生是如此輝煌,正真是“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啊!

最讓人感動的`是蜀國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在漢中前線向全體將士公佈檄文,公開表示希望大家今後能勤於指出諸葛亮的缺點,才算是忠於國家之人。他曾聽從謀士楊洪的建議,急速派兵支援在江中和曹操陷入苦戰的劉備,以穩定北方防務;他徵求過鄧芝的策略,遵從過馬謖”攻心為上”的策略,南征蠻夷。或或許這些也是他心中早作的決定,但他絕不居功,讓優秀的部署不要讓自己的光芒所掩蓋,使每個人都能樂於發揮自己的智慧,用心於公事。三國鼎立中,蜀漢的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屢次向曹魏攻擊。這些優秀的人才,的確都是因諸葛亮“不居功”、“不恃才”、“虛心納諫”作風,才能獲得。

諸葛亮早期造就了三國,雖晚期一統中原未果,但諸葛孔明那身披八卦衣,手搖鵝毛扇,焚香撫琴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裏。

  歷史人物作文四:古人不遠,我眼中的歷史人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首詞,寫出了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需要多大的氣魄。曾今有這麼一個人,13歲登基,22歲君臨天下,39歲一統中國。而他又及千古一帝與暴君於一身,評價不一,他創建的大秦帝國不可一世,可僅僅只存在了15年,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中華民族的奠基人。德國駐華大使康拉德賽茨説過:“中國是唯一一個不把其奠基人稱作英雄,而看作為暴君的國家。”深深地刺激過我,秦始皇打破諸侯封建而建立的郡縣制度,一直延續了兩千年,至今格局猶在。當秦始皇將歷史的巨大車輪扭向全新的軌跡時,秦帝國自身卻成了過渡王朝,成了先烈。有誰知道,一個人,在兩千多年前,在颯颯風中,一統環宇,受着敵視與暗殺,在他身後,又有怎樣的辛酸,這是真正的偉人啊。知道英文中china怎麼來的嗎?是秦的音譯,在劍橋大學有專門的秦漢研究所,清政府有着殊榮嗎?沒有。誠然,秦始皇有他的錯誤,焚書坑儒,可這也是無奈之舉啊。六國秦雖然用武力征服,人心叵測,要不然祖龍一死,陳勝吳廣就揭竿而起了,天下大亂。戰亂誰最受苦了,是老百姓,是人民。毛爺爺説過:“百代猶行秦政法,孔學名高實秕糠。”秦始皇不帶減速的緊急大轉彎,把自己的大秦帝國從駕駛室摔了出去,而留在車裏的人們,則繼續前行,火車頭朝着正確的方向駛向歷史的未來。海內為一,功齊三代。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羣才。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秦始皇的一生,是缺乏理解的一生,帝王的性格讓他變得多愁善感,誰也不信,這是封建帝制的悲哀,面對荊軻時,他又該是怎樣的深思呢?面對高漸離他又該是怎樣的悵想啊?面對一切他的敵人,他又能做些什麼呢?殺仲父,燒邯鄲,淹魏都,殺宗室。這是童年時在趙國流亡時的反映啊。到秦國又受到華陽夫人的擠兑,促成了他一生的復仇心理,他需要愛。縱觀當今,世界紛爭不斷,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哪一個國家都沒有信任和理解,只有猜忌和爾虞我詐,人類怎能進步,我們只需要一個國家,一個元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有嬴政更有。世界在於一,誰懂得了這個一,誰就能順應大勢,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厚古薄今是不可取的。嬴政少年苦難,青年磨練,中年大成,晚年大悲。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秦皇雄宇,一統天下。讓歷史銘記住他吧。為了歷史的進步,風蕭蕭兮易水,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九歸一。記住雄獅的怒吼吧。

  歷史人物作文五: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浩氣長存的詩句,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時,堅貞不屈,不肯投降而寫下的千古絕句。看到這兩句詩,大家一定已經猜到這是誰的名句,文天祥,一位我最喜歡、最崇敬的歷史人物!

文天祥原是南宋的一名大臣。1276年元軍南下,佔領臨安,南宋皇帝被俘。抗戰派大臣文天祥堅強不屈,繼續抗元。不久在廣東沿海兵敗被俘,囚禁於大都。可他絕不屈服,百折不撓,表現出的高風亮節讓世人敬仰!元朝皇帝許諾各種財物和封官加爵等手段進行勸降,但他都不為之所動,並寫下了千古流傳的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詩詞表現了他忠心為國,一身正氣、不畏權勢的情懷。最後元朝皇帝無奈,只好處決了他。

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為他“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氣節,面對元朝統治者的威逼利誘,毫無所動,不做亡國奴;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為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決心和毅力。

漫漫五千年來多少心繫天下愛國愛民的志士仁人,多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之士,如荊軻、岳飛、袁崇煥等。他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與榮耀,他們都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不屈不撓,衷心愛國,這種精神是我們中國得以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精神支柱,是我們今天gdp趕超日本,正在擁有北斗導航系統,研製出j20隱形殲擊機的強大動力。

然而,今天的中國還不夠強大和繁榮,在經濟、科學技術、軍事等方面還遠遠落後於美日強國,還經常受到他們的輕視和挑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棟樑,做為年輕一代的一員,我感到中國的強大要靠我們去建設,這是多麼光榮而艱鉅的責任!

我要學習文天祥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掌握建設祖國的科學知識;我要學習文天祥的頑強意志,咬定青山不放鬆,在學習征途很長,但我將不畏艱難,持之以恆。我的目標就是:長大後為中國成為民主富強的國家而奉獻,成為向英雄一樣的了不起的人!

英雄已經逝去,英雄的精神永存,在面對困難時,這種精神激勵着我,在驕傲自滿時這種精神提醒着我,在建立世界觀的進程中指引着我……文天祥,一位永遠受我和世人喜歡和崇敬的英雄!

  歷史人物作文六: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他和父親在趙國做人質時飽經風霜,歷經磨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在趙國所受到的屈辱促使他奮發,回到秦國即位後,設計殺嫪毐,放逐呂不韋,勵精圖治,十年滅六國,最終成為一代帝王。

“百代實行奉政治。”秦始皇是中國2000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車同軌,度同制,書同文,行同倫。”秦始皇統一中國混亂的文字、貨幣、度量衡及交通體制,建立起統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為中國經濟、文化、交通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實現了國家管理的全面統一。

建鄭國渠,修萬里長城,見證了秦始皇在建築史上的輝煌成績。北伐匈奴,南撫百越,秦始皇鞏固了中國的邊疆,初步劃定中國的疆域。“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秦始皇創下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秦始皇抱負遠大、意志堅強。他在當人質時就考慮國事,剛即位時就考慮統一大業,三次遇刺仍無法阻擋他掃滅六國,造福人民的步伐。他博學多識,識才愛才,李斯原是楚國一個布衣,被拜為客卿;他發現尉繚的軍事才能後,竟放下國王架子,“衣服食飲與繚同”,任命尉繚統管全國軍事;他因未採納王翦的意見,用人失當,伐楚失敗,竟然親自趕到王翦家,當面檢討,請求他率兵伐楚。

秦始皇的偉大歷史功績是炎黃子孫的驕傲,他優秀的個人品質、博學多識和出色的領導才能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遇到困難時堅定不移,百折不撓;受到別人指責時認真對待;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他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傳頌。

  歷史人物作文七: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千年的古風不會忘記他,把他的精神從遙遠的古代帶到現世,獻給人們以精神的盛宴;歷史也不會將他的名字從史冊中抹去,它會以這位聖者精神的歸宿彰顯其高山流水獵人般的魂魄——李白,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他滿含淚水,送走友人,灞橋折柳,是唐人的風采,更是李白的情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那一潭桃花水成就了李白與汪倫的友誼,那一潭桃花水記錄了李白的感情,那一身繡滿文字的白衣,幾次被他的淚水沾濕,幾次讓他浮想聯翩。那洞庭湖上催人淚下的簫聲,那君山上肝腸寸斷的淚水,哪一個不是真正的他!因為他孤傲卻不孤獨,他豪邁卻也婉約,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他。

他,狂放不羈,正直不屈,逍遙自在。貴妃捧硯,力士脱靴,御手調羹,早已家喻户曉。“天子門前尚容馬,華陰縣內不得騎驢”的軼事也為人耳聞。曾經一曲《嚇蠻書》,嚇退南蠻幾萬精兵。他,不畏權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即是見證;他,對友人直敞胸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真實寫照。他要哭就哭,直哭道“護院坐啼墳上月”;他,想笑即笑,笑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方能盡興。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舉世罕見的文人,卻在大唐的朝廷中處處碰壁。他不滿意官場裏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看不慣高力士那副見風使舵,諂媚醜惡的嘴臉,他難以相信連宮廷中的御手也對自己這個翰林指手畫腳。是的,他不能讓皇帝把自己當成優伶看待,這樣只會做一個尸位素餐、舞文弄墨的御用大人。這黑暗的官場怎能是自己的容身之所,自己狂放的性格怎能被禁錮在這個小小的宮廷中?於是,他發出了“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乍去籠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裏生”的呼喊。這聲呼喊,是壓抑在心頭已久的怒氣的釋放。更是對自己堅決遠離宮廷的表態。於是,李白揮袖而去,訪山游水去了。也許,只有這高山流水才能洞悉詩人的內心。李白的選擇是正確的,他真正迴歸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歷史不會辜負他。因為他對待人生的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他。

歷史在大浪淘沙中滾滾向前,風霜雨雪,歲月變遷,時光的荏苒中,這位文人雖已去千年,但他能正確的選擇自己的精神家園的品質卻為歷代稱頌。

  歷史人物作文八:永遠的曹操

他是京劇舞台上奸詐的白臉反面角色;他在官渡之戰以十萬精兵大破袁紹八十萬大軍;他又在赤壁一戰中率領七十萬水陸聯軍敗給了孫劉五萬鐵甲;他與其子創立了流傳千年的建安文風。他,就是曹操,也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翻開各種文獻,對於曹操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三國演義》中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殘暴的亂臣賊子;《三國志》中對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還算客觀。但縱觀古今三國名著,對曹操的口誅筆伐總是大有人在。

而事實上,曹操本人真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文學作品包括一些戲劇中有許多對曹操不客觀、不公正的評論。在我以為,這些評論大多都是一面之詞,有的甚至是斷章取義,對歷史不負責任。歷史是需要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上進行評價的,且不能戴着有色眼鏡評價歷史和歷史人物。

穿越一千八百多年的時光,回想起曹操傳奇的一生,我們不得不用“亂世梟雄”來形容這位傑出的人物。

曹操從漢末黃巾軍起義時初露鋒芒,被封為西園八校尉之一。與天下諸侯討伐奸賊董卓,董卓死後,他獨立發展壯大,戎馬生涯,終於在多年征戰後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208年,曹操任朝廷丞相,從此開始了他操控漢室,掌控天下大權的政治生涯。之後,他經歷了官渡之戰的完勝和赤壁之戰敗走華容道的失利。可謂戎馬一生,起起伏伏。曹操本人也於220年殺死了唯一能救自己的華佗後病逝於洛陽,享年66歲。其實,曹操也是一個心胸開闊的詩人,他與其子曹丕、曹植創立了建安文風,他的《觀滄海》《蒿里行》流傳千年。

我不知道如何去評論曹操,因為我不能只用幾個簡單而平凡的詞句來形容這位複雜而又非凡的人物。也許用悲壯一詞來形容曹操的一生是貼切的。歷史曾跟他開過一個殘忍的玩笑,220年曹操,曹丕稱帝,但是曹丕體弱多病,登基後沒有在位多久便病逝。他病逝後,其子曹睿即位,但他的命運幾乎與其父如出一轍。最具戲劇色彩的是曹睿之子曹芳,登基後被司馬家族控制,和當年曹操挾漢獻帝以令諸侯一樣,只不過人物換了!若曹操在天有靈,看到自己一手創建的曹魏被奸人當道,會作何感想?也許他會釋然,因為他當初也是從這一步才壯大自己的實力走向成功的。

評價曹操,我們不能忽略他為中國歷史進程所做的貢獻,當他兵敗赤壁後盤踞在北方,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力發展生產,勵精圖治,那一時期我國北方得到了發展。同時,他也為日後中國版圖走向統一奠定了基礎。

我想説的是,在評價一位歷史人物時,不能僅僅用好與壞這兩個詞來分辨。我不否認曹操曾犯下的一些罪行,但我們要看到他的性格、思想。不論他出於什麼目的,他致力於實現的是統一天下,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結束東漢末年以來的亂世局面。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佩。

擱下筆,夕陽映襯下的窗外,一個蓄着長鬍須,身着紫色長袍的老人,彷彿從天邊飄來,高聲吟誦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