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市地方林業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情況彙報

來源:文萃谷 7.2K

按照《關於開展長白山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調研的預通知要求》,結合寧安實際,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寧安市地方林業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情況彙報

一、寧安市地方林業基本情況

寧安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屬東部山區。北臨牡丹江市和海林市,東接穆稜市,南、西與吉林省汪清縣、敦化市相毗鄰。境內有長白山脈北延部分的張廣才嶺和老爺嶺相併行的山脈及寬闊的河谷平原組成,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縣級市。

寧安市行政區轄12個鄉(鎮)243個村,全市現有總人口44萬人。寧安市林業局所屬8個國有林場、1個自然保護區、1個林木種子園。總户數1,153户,總人口3,707人。職工總數1,954人,其中:離退休職工576人,在冊職工1,378人。現有在職職工927人,就業率67.2%。年生產木材3.7萬立方米,年經營收入1,600萬元。

寧安市地方林業經營總面積148,736.9公頃。其中有林地114,082.1公頃,總蓄積量10,104,766立方米;國有經營總面積108,623公頃(含林地流轉和承包經營面積),集體經營總面積40,113.9公頃。

我市實行國家、省級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共有9個國有場圃,重點公益林管護面積59,205公頃,補償資金287.9萬元,安排管護人員327人,人均工資8,800元。

根據《黑龍江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轉管理辦法》和《黑龍江省林業廳森林、林木、林地流轉試點方案》的要求,經黑龍江省林業廳批覆, 2017年8月24日寧安市森林林木林地流轉試點工作開始啟動,對直屬的7個國有林場6,753.1公頃國有林地和529,630立方米國有森林活立木蓄積實行公開拍賣流轉。共成功交接流轉地塊136宗地,面積745.6公頃,蓄積39,069立方米。

寧安市地方林區管理體制實行的是政企、事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林業局、林場既有政府的行政職能,又有企業的管理職能,既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權利,同時又承擔企業經營管理職責。機關事業經費沒有納入到地方財政預算,只有靠自身的經營來維持生存。

二、林區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生態保護

全市國有林業納入重點生態林保護面積為59,205公頃,重點生態林保護面積僅佔林業用地面積的54%,由於我市國有林業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以木材採伐為主,木材收入約佔總收入的70%,由於連年過度採伐,致使森林質量下降、林分鬱閉度較低,林分公頃蓄積量不足80立方米。

集體林地多年來經營管理不善,毀林開荒嚴重,造成林地面積鋭減。僅“兩荒”劃撥時就從國有劃出46,000公頃由集體經營,現減少到目前的24,288公頃(還不包括集體原有的自留山)。

森林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森林的生態保護功能嚴重退

化,致使全市大風、雹災年年時有發生,造成糧食大面積的絕產絕收,局部區域水土流失嚴重,致使大面積的農田被毀,生態保護問題非常嚴峻。僅2017年,全市造成水土流失面積達

3.73萬公頃,土地嚴重沙化面積2.23萬公頃。

2、森林資源

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比較,森林面積增加5,206公頃,蓄積增加137萬立方米。從齡組分析成過熟林減少12,513公頃,蓄積減少184萬立方米;由於過去採好留次和亂砍盜伐現象,使天然針葉純林和針葉混交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減少,造成目前柞林和軟闊混交林比例明顯加大,佔森林面積的74%,林分質量下降。從生物多樣性分析,由於過量的索取,一些珍貴樹種特別是紅松、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等樹種遭到明顯破壞,使原生植物羣落髮生了變化,生物物種的生態穩定性較差,物種也隨之減少。

由於近幾年的退耕還林工程、重點公益林補償等工程建設項目實施,雖然森林面積增加了,但與生態系統功能恢復相距甚遠,還遠未起到生態保護的作用。

3、經濟發展

⑴由於木材採伐限額逐年調減、人員增多、木材材質逐年下降、生產成本逐年提高、職工工資逐年增長等因素,2017年全市木材產量37,000立方米,銷售收入1,600萬元, 僅人員工資和兩險就達2,712萬元,靠木材銷售收入無法維持正常的開支。

⑵在計劃經濟時期,寧安市林業局一直由黑龍江省林業廳

直管,1996年以後劃歸到地方,雖然國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由於林業經濟體制改革滯後銜接不上,特別是林區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沒有納入到地方政府的統一規劃。

⑶由於多年林業管理體制的束縛,林區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陳舊,在旅遊業等其他二三產業的發展方面相對滯後。

⑷在林農交錯地區,由於國家不斷加大的惠農政策,致使農民侵佔林地的現象非常嚴重,國有林區職工賴以生存的林地資源無法正常經營。

《寧安市地方林業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情況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