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來歷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1.24W

除夕的來歷1

上古時期,有一個怪物叫:“夕”,每到臘月三十都要出來禍害百姓,他讓灶王爺送來吃的,否則就要吃人。灶王爺又要保護百姓,又鬥不過夕,於是就請來了神農的孫子“年”。

除夕的來歷精選15篇

年是個咱們這麼大的小孩,他有兩樣武器,一條紅綢,意志爆竹。他可不怕夕,他的本領可大了!剛一見到夕,年就跳到夕的頭上,夕左顧右盼,就是找不到年,年又攀上樹枝,夕往上一撲,年跳到地上,樹被夕撲到了,砸在他的頭上,夕疼的哇哇直叫。年掏出紅綢,在空中一抖,紅光迸現,夕立即倒在地上,而後跳起來跑了。

年以為勝利了,就跑到灶王爺跟前報喜。這時,夕又回來了,他推到百姓的房子,百姓四散奔逃,忽然,幾個爆竹打在夕的身上,夕疼的蹦起來,他顧不上傷人,調頭就跑。原來呀,年聽見房子倒的聲音和百姓的求救聲,就趕過來,這次,年沒有用紅綢而改用爆竹,夕的背上起火了,他趴在地上動不了了,終於被大火燒死了。百姓得救了!人們為了慶祝這次勝利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為了紀念年代功績,就把正月七年級就年。人們的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不過燒爆竹變成了放鞭炮,紅綢也變成了對聯了。

有一天,夕又來到村子裏搗亂,它張牙舞爪地吃掉了鄉親們辛辛苦苦養殖的家畜,又把鄉親們種在地裏的莊稼糟蹋了,還用它那巨大的爪子,毀壞了鄉親們居住的房子。它口裏還噴出了巨大的火焰,把村子燒的面目全非……鄉親們嚇的四處逃竄。雖然鄉親們憎恨夕,但卻沒有辦法除掉它。一次在農曆的臘月,一位老人走進村子,告訴了人們除掉夕的方法:一是要有紅色,因為夕害怕紅色;二是要有響聲,因為夕害怕很大的響聲;三是要有火,因為夕雖然能噴火,可是火焰會灼傷夕細嫩的皮膚,使夕化為灰燼。説完,老人便不見了。

鄉親們認為這是神靈的指點,便按照神靈指點的方法,在農曆的臘月三十這天,用紅紅的紙、衣服和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嚇跑了夕,又用一把大火把夕給徹底的趕跑了。後來人們發明了鞭炮,便用鞭炮代替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來趕跑夕。所以,等到每年臘月三十夕到人間來作亂的時候,人們便穿上紅色的衣服、燃放鞭炮來趕跑夕。因為這一天人們趕跑了夕,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叫做除夕。

每當我聽完這個傳説,我便在腦海裏想像當時的情景,想像着中華文明的古老傳説真是數不勝數呀!

除夕的來歷2

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兇惡的動物,非常厲害,大家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現一次。年這東西一出來,就會危害人類,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年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大家到時都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着年快要出現的時候,大家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除夕的來歷3

傳説古時候,有一種妖怪,它叫年,它頭長觸角,異常兇猛。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就會從岸上來襲擊村民。每當這個時候村民們都會托兒帶女上山去避難。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名白鬍子老爺爺來乞討,那時剛好是年襲擊的日子。老爺爺走進一家,向其借宿一晚,村民説:“我勸你最好趕緊上山去避難,這裏隨便你住。”老人摸了摸自己的鬍子,説:“不用怕我有辦法制服它。”

年終於來了,它看見有一家燈火通明,便走進那家一看,那位給白鬍子老爺爺借宿的那家門口貼了對聯,到處都是紅色的,年看見了,它冒了一身冷汗,後退了幾步。老爺爺身穿新衣,手裏拿着鞭炮出來了,他把鞭炮一點,向年那邊一扔,鞭炮炸的噼啪響,年就逃跑了。原來年怕紅色呀!

原來,每到除夕過年都要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貼紅對聯,這樣就會嚇跑年,如果你不這樣做,年會到你家來喲!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説。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户户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裏,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着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七年級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

除夕的來歷4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除夕守歲的來歷和傳説有哪些?一起來看看除夕守歲的來歷和傳説,歡迎查閲!

除夕守歲的來歷介紹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着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户户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要守歲的傳説

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後,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

關於守歲,有三個不同的傳説。一個為,迎接灶王奶奶。相傳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孃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從臘月23開始,“灶王奶奶”便開始收集年夜飯所需東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齊,為了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連夜趕回人間,人們守歲就是為了迎接她。

還有一個傳説為“守歲熬年”。這也是人們最常聽説的一個傳説,即為了一年來一次的年獸,每到除夕之夜,人們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為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後,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形成了。

守歲還有驅走邪瘟病疫之説。傳説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人們在除夕之夜燈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為了驅走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

除夕守歲要注意的事

守歲是漢族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那麼在這歡樂的氣氛中我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講究嗎?下面為你講述那些在除夕守歲應注意的風水。

1、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麼,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2、大門上的“福”字,千萬不要倒着貼。

3、家中破損的家居要處理:該扔的扔、該修理的修理。千萬不要屆時坐在搖晃的椅子上。

4、晚上所有的燈要打開,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5、晚上八點之前要燒香拜佛。

6、要穿紅衣裳、掛紅燈,放鞭炮。以圖吉利。

7、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8、自己單獨過年的朋友,大師建議你將你的電視機全天全夜開放,以增加自己的“氣場”。

除夕的來歷5

守歲民俗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其中之一是“歲火與燈燭”,也就是堂屋或者庭院內的燈火燭光,在除夕夜通宵不滅。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這一表現有所不同。

南方守歲以家族為主,一家人圍坐在堂屋燃旺的炭盆周邊守歲祈福;在北方,守歲則是以宗族為主,在祠堂門口空曠之地燒起煤炭、木柴火,人們從旺盛的火堆上跳過去,以燎除身上的邪氣,祈求新年好運興旺。

守歲的另一個表現方式是“點燈照歲”,就是把蠟燭、燈籠點亮一直燃燒到天明。在明代,屋裏屋外所有的房間都要點亮蠟燭,甚至牀下、縫隙中都要照亮,並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內裝生石灰粉,在糧囤周圍以及户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元寶形石灰印子,以達到祛除“虛耗”、財源充實的願望。

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在守歲之日還戴着“儺面具”跳舞,以祛除鬼邪。在中原、西北地區,也有這種在室外戴着面具跳舞驅邪的風俗。在東南地區,人們熬夜守歲,為防止坐着打瞌睡,便用些茶點瓜果,邊吃邊談。也有的人家開始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譁笑鬧之聲造成了除夕守歲歡樂的最高潮。

除夕的來歷6

1、除夕來源於先秦時期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着的《風土記》等史籍[3]。

2、除夕夜要吃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3、除夕當晚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後焚香拜祭,三日後方可開蓋複用。

4、除夕當天要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

5、除夕夜當晚要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説吉祥話,不可説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

除夕的來歷7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除夕”是一年之中人們除舊佈新、祈福禳災的日子。

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在我國民間普遍重視次日,被成為“年關”。舊日,工商業者視端午、中秋、除夕為一年中之三大節關,每個節關都要結算帳目,而以除夕為最重要,要理清一年的來往帳,核實盈虧,規劃來年。中國傳統風俗,除夕與春節,時相接,俗相類,實為一個傳統佳節。

“除夕”,義謂舊歲至此而除夕,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佈新之吉兆。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千門萬户瞳痛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夢樑錄》捲雲:“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家不論大小户,俱灑掃門,去塵穢,淨庭户,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圖面,跳舞於市,行古禮。除夕,易門神,桃符,春貼,井皆封,爆竹,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

除夕的來歷8

除夕節的來歷和傳説

除夕又稱除夜,今又稱大年夜。漢高誘注《呂氏春秋·秋冬紀》雲:“前歲一日,擊鼓驅疫癘之鬼,謂之逐除,亦稱儺。”除夕之稱,大約由此而來。今亦稱除夕前一日為小除,除夕為大除,如韓鄂《歲華紀麗》所云,亦稱為大盡小盡。

按歲除驅鬼,今各地有行有不行。漢時於臘前一日舉行,如《後漢書·禮儀志》雲:“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迄,設桃梗鬱儡韋茭。”據注云:

《山海經》曰:東海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門日東北鬼門,萬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曰鬱儡,主閲領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用食虎。於是黃帝法而象之。毆除畢,因立桃梗於門户上,畫鬱儡持葦索以御兇鬼,畫虎於門,當食鬼也。《風俗通》曰:黃帝上古之時,有神荼與鬱儡兄弟二人,性能執鬼。桃梗,梗者更也,歲終更始,受介祉也。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擊鷙,性食鬼魅者也。

貼門神的風俗,始於漢代

按:神荼鬱儡(亦作壘),讀如伸舒鬱律,實即今門神所由起,是在除夕貼於門上的。但又有説是古勇士成慶。如清惲敬《大雲山房雜記》雲:“《漢書·廣川王去疾傳》,殿門畫成慶,短衣大禱長劍。此門神之始。”

或有指為唐的秦瓊與尉遲恭,如清顧祿《清嘉錄》雲:“夜分易門神,俗畫秦叔寶尉遲敬德之像,彩印於紙,小户貼之。家雪亭《土風錄》雲,俗多用秦叔寶尉遲敬德,蓋本唐小説也。”

貼春聯,可以追溯到五代後蜀皇帝孟昶

至於桃梗葦索,六朝猶有此風,如樑宗懍《荊楚歲時記》雲:“正月一日,懸葦索於户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又云:“造桃板著户,謂之仙木。”後世於桃板寫以聯語,即今春聯的濫觴。按:宋黃休復《茆亭客話》雲:

先是蜀主每歲除日,諸宮門各繪桃符一對,俾題元亨利貞四字。時偽太子善書札,選本宮策勛府桃符,親自題曰“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字,以為詞翰之美。

又《蜀?杌》亦載孟昶自題桃符板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春聯實始於五代,惟其時猶用符板,至宋始有用紙。如宋周必大《玉堂雜紀》雲:

除日,更春帖柱聯門額,於堂軒楣枋,貼福祿壽一財二喜等字。習二教者,於門衡貼阿彌陀佛,及九天應玄雷聲普化天尊,又佛咒悉?多般那等語。

則不但門聯,連堂軒楣枋也有貼了。按:古於立春有貼“宜春”二字,晉傅成《燕賦》所謂“淑青書以贊時,著宜春之嘉祉”是也。此亦蓋仿宜春之例,以取吉祥之意。至今此風猶然,不過移立春於新正而已。自明以後,因傳明太祖除夕曾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於是家家户户皆有春聯了。

唐朝風俗,除夕夜通宵點“守歲燭”

此外除夕又有種種儀節,如晉周處《風土記》雲:

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謂之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祭先竣事,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其實不但蜀地如此,至今各地亦復如是的。宋時如周密《武林舊事》雲:

除夕,比屋以五色紙錢酒果,以迎送六神於門。至夜,?燭(米凡)盆,紅映霄漢:爆竹鼓吹之聲,喧闐徹夜,謂之聒廳。小兒女終夕博戲不寐,謂之守歲。又明燈牀下,謂之照虛耗。及貼天行帖兒財門於楣。祀先之禮,則或昏或曉,各有不同。如飲屠蘇,百事吉。膠牙餳,燒求,賣懵等事,率多東都之遺風焉。

按:六神為六丁六甲之神,皆天神名。?燭當是燃燭之意,今俗各地亦有守歲燭,燃可通夕。按:孟浩然詩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是唐時已有此風。又據《紀聞》雲:

唐貞觀初,天下義安,時屬除夜,太宗盛飾宮撼,明設燈燭,盛奏樂歌,乃延蕭後觀之。後曰:隋主淫侈,每除夜殿前諸院,設火山數十,?沉香木根,每一山焚沉香數車。火光暗,則以甲煎沃之,焰起數丈。香聞數十里。

是隋時又有焚沉香的,今雖不如當時的火山,然各地燃香與燃燭,同是一例的。至於(米凡)盆,即燒鬆盆,清顧祿《清嘉錄》雲:

二十五夜,鄉農人家各於門首架鬆柴成井字形齊屋,舉火焚之,煙烙燭天,爛如霞布,謂之燒鬆盆。按:王《志》雲:二十五夜各燃火爐於門外,焰高者喜,古謂之(米凡)盆,俗雲相暖熱。

其所異者,惟不在除夕舉行而已。此外《清嘉錄》又云:

祀先之禮,相沿用昏,俗呼大年夜;或有用除夕前一夕者,謂之小年夜,又曰小除夕,俗又稱呼之為大年小夜。舊俗,雞且鳴,持杖擊灰積,致詞以獻利市,名日打灰堆。又小兒繞街呼嗷雲:“賣汝痴,賣汝墨。”世傳吳人多呆,故兒女輩戲欲賣之,今皆不傳。惟是夜家户儲水於廚下,埋炭塹於轤,不使焰熄,置寢室中,謂之種火。焚闢瘟丹蒼龍諸藥,謂之太平丹。街坊爆竹之聲,鏗訇不絕。

據此所述,則與宋時有傳有不傳,可以略見一斑了。

“壓歲錢”,可能始自宋朝宮廷

又有壓歲錢的,《清嘉錄》所謂:“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而不詳其所自。

考《武林舊事》述:“歲除禁中后妃諸?,各進歲軸兒及諸翠百事吉,利市袋兒.小樣金銀器皿,並隨年金錢一百二十文。”此年金錢性質實如後世的壓歲錢,賜於後妃,亦猶長者賜於幼者。惟當時民間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上行下效,恐怕也不免的,是宋時已有此風了。

到了現今,各地除夕度歲,大率也不外如此。

除夕的故事

傳説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當大雪封山,夕聚會到附近禍害鄉鄰找食物,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裏躲避夕。

這年,村子人在準備避難時,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餓暈在路邊的孩子,並帶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訴孩子,夕追到這,看到人們在伐竹就匆忙走了。孩子一思索,告訴大家,他有辦法除掉夕,讓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着,回家後各家的門外面掛一塊紅布。

夕再次來襲,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讓村民往火裏扔碎竹節,可大家因為害怕,都僵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裏扔起了竹節。由於是砍伐不久,濕濕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裏的東西。

夕被嚇跑了,住户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但是那個救了村莊的聰明孩子卻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七年級。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節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説與過年的習俗!

除夕的由來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的來歷9

除夕的來歷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着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説,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除夕養生注意事項

1、不要暴飲暴食

一家子在一起吃飯自然離不開大魚大肉以及酒等,這就易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吃飯方式是對身體健康有害的,更何況是過節期間的飯菜。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動有一定規律,吃東西時,胃、小腸、膽囊和胰腺分泌出各種消化液,使食物中的營養素易被人體吸收。如果突然吃得太飽,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來進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脹得很大,腸胃蠕動困難,影響了正常的消化機能,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或腸胃潰瘍等。

2、注意少喝酒

酒是任何聚餐或者應酬上的必備飲品,在它的調節下,餐桌上的氣氛會更加的好,更何況在這特殊的除夕呢?除夕夜難免要喝酒助興,但是飲酒要根據自己的酒量適可而止,過量喝酒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的危害,飲酒太多會造成口齒不清,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對人的神經、心腦血管、胃、肝、腎等各臟器都有一定損害。

3、注意葷素搭配

節日期間餐桌上往往以葷菜為主,肉類和油炸食品過多,蛋白質和脂肪自然而然攝入較多,加上身體的活動量減少,容易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因此春節期間要注意平衡膳食,儘量多吃一些比平時更清淡的食物,以減少脂肪的堆積。

另外,也應特別注意避免只吃菜餚而不吃五穀雜糧。蔬菜中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道的正常蠕動,預防便祕,因此飲食中要搭配足量的各色蔬菜。但要注意水果與蔬菜的消化時間和過程都不同,應分開食用,以避免相互之間干擾,影響營養物質的腸胃吸收。

4、注意節制零食

春節期間,常常會準備很多花生、瓜子、點心、糖果,或招待客人,或自己享用。看電視,聊聊天,不知不覺中吃掉很多。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的熱量不低,尤其是屬於核果類的瓜子、花生、腰果、核桃、杏仁,均屬含多量油脂的高熱量食物,千萬別在看電視、聊天時吃這些東西,免得在不知不覺中吃了太多令人肥胖的熱量。

除夕的習俗禁忌

1、忌倒污水、倒垃圾

據説,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2、忌剩下漿糊

臘月裏貼窗花、對聯剩下的漿糊不能留,一定要處理掉,以免來年的日子越過越糊塗。

3、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

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4、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5、忌過早睡覺

守歲,其實就是在除夕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守歲”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除夕的來歷10

來歷

怪獸“夕”的出現

相傳上古時期,有個可怕的怪獸名字叫夕,平時隱居深山,但是每到臘月三十那天,他就會跑出來,到附近村子裏吃牲口、吃人。人們想了許多辦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頂用。年年歲歲,牲口被夕吃沒了,人也逐漸稀少了。後來老百姓忍無可忍,只好去求灶王爺。

“灶王爺”搬救兵

灶王爺深知夕的厲害,知道自己不是夕的對手,於是決定借臘月二十三迴天宮述職的機會上天庭搬救兵。可是玉皇大帝不願意管這件事,旁邊的神仙也都犯懶。灶王爺就設法討好玉帝,因為身上也沒帶禮物,只有隨身帶的幾個糖瓜(我們都知道灶王爺最愛吃糖瓜),就拿出來給玉帝吃,説是人間特產。你別看玉帝整天山珍海味的,這麼原生態民俗的小吃他還真沒吃過,結果一吃就把牙給粘住了。玉皇這個急呀,想着趕緊吧牙上的糖瓜弄下來嚥下去。灶王爺趁這個時候跟玉帝説搬救兵的事,玉帝這時候哪有心情管這個事呀,也不管灶王説什麼,一概點頭。你想他牙被粘住説不出來話呀。他點頭那意思就是你説什麼都好,趕緊把這玩意給我弄下來是真的。灶王爺一看玉帝點頭了,趕緊給玉帝端了杯熱茶,趁機問:“您既然答應派兵了,那您看派誰去呀?”玉帝喝了熱茶,把糖瓜泡軟了,總算張開了嘴,一張嘴頭一句話就是説:“黏呀!好黏呀!”旁邊那些神仙正害怕玉帝點自己出這趟差呢,一聽這句話,又拿犯壞的,就趁機抓住話頭説:“玉帝有旨,派年隨灶王一同下界除夕。”

“年”除“夕”

灶王爺一看,“年”神農的小兒子,還是個小娃娃(也就是年娃娃)小孩不高興了,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溜溜。灶王爺也沒辦法,奉旨只好帶着年回人間。臨走,這年還帶了兩件玩具,一塊紅綢子、一個竹筒。三十晚上,夕又來搗亂了,年和夕展開了一場大戰,年就拿出紅綢子和竹筒。原來這不是一般的紅綢子和竹筒。年在天上的時候和託塔李天王的兒子哪吒三太子是好朋友,這兩件法寶就是從哪吒那裏借來的,紅綢子是哪吒的混天綾,竹筒是火尖槍變化而成,能夠噴火。年用這兩件法寶把夕趕跑了。

“年”傳法寶

為了防止自己走後,夕再來作惡,年把紅綢子剪成許多小條分給大家帖在大門上。又教百姓們做爆竹,點燃後跟噴火竹筒一模一樣。從此夕被嚇得再也不敢到村子裏來了。為了紀念這件事,百姓們把臘月三十這一天叫除夕,就是把夕除掉了的意思,而把正月七年級叫年。這就是為什麼每逢除夕夜都會放鞭炮的原因了。

注意事項

一、選擇合法的銷售網點購買鞭炮。購買時應選購外觀整潔、無黴變、完整未變形的產品,產品標誌應完整、清晰,有正規的廠名、廠址、有提示語、中文説明等。

二、不要購買、燃放危險性大的鞭炮。市民一般應選購藥量相對較小的c、d兩級玩具煙花,摔炮、拉炮、砸炮等放鞭炮爆炸感度低,遇到摩擦、碰撞極易發生燃燒、爆炸,存放、燃放時潛在危險性很大,不宜購買。

三、注意放鞭炮儲運安全。不要一次購買數量過大的鞭炮,家庭內應儘可能減少儲存數量,縮短儲存時間,放鞭炮的存放處必須遠離火源、氣源、電源。

四、不要在禁放場所和區域,以及禁止燃放的時間放鞭炮,應在空曠平坦、無障礙的户外場地燃放。

五、文明燃放。不要向人羣、車輛、建築物拋擲點燃的放鞭炮;不要從建築物內、屋頂、陽台向外拋擲放鞭炮;不要妨礙行人、車輛安全通行。

寓意

放爆竹慶賀春節,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通俗編俳優》説:“古時爆竹,皆為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捲紙為之,稱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於驚憚和驅逐惡鬼。《荊楚歲時記》中記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魈惡鬼。”《神異經》雲:“西方山中有人焉,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嗶嗶有聲,而山魈驚憚。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這當然是迷信的説法。今天,我們放爆竹雖有除舊迎新、取個吉祥兆頭之意,但已沒有什麼迷信的色彩了。

除夕的來歷11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過,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除夕的來歷12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着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説,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以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着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着耳朵,遠遠地探着身子點,其它小孩兩手捂着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頭髮白了都不能忘記。

每年陰曆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日是一年最後一天,俗稱過年,是一年最重要的節日。在農耕的社會與作物的收穫有關,在殷墟甲骨文上,「年」字亦可能解釋為「收穫」,説文解字中解釋「谷熟」,所以古代過年就與今日原住民的豐年祭相似,表示一年的結束並慶祝作物的豐收,神人同樂,另一方面,祭祀神靈,感謝其護佑,並祈求來年好運。

過年的目的在除舊佈新,因此,民間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上天,接着就舉行大掃除,俗稱「清」,將家內洗刷一新,意味着除去舊年的一切晦氣,掃除之後,接着要貼春聯。除了門上貼春聯之外,在室內外貼「春」或「福」的方形紅紙,也在米缸或穀倉貼「滿」字,在櫥櫃貼「山珍海味」,豬寮、牛寮貼「六畜興旺」。貼紅色的春聯顯現出即將來臨吉祥的新氣象。

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粿類祭祀祖先和神明,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業發達。還有飯上插春花,稱為「春飯」,春與剩諧音,表示富裕,另加一碗「長年菜」,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除夕的祭祀是感謝神明和祖先一年來的庇佑並祈求來年多福。

祭祀神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古人席地而座,圍着爐子吃飯,有桌子之後,將爐子放在桌下,不忘古人圍爐的舊俗,並在爐的四周攤鋪制錢,象徵財旺。圍爐時所備的菜也都有吉祥意義,如菜頭取意好彩頭,長年菜取意長壽。魚圓、肉圓和蝦圓取意三元及第,魚取意年年有餘,吃的時候,越慢越好,取意長久,菜中唯獨魚不能吃,要留下有剩餘。

圍爐之後,長輩分壓歲錢,將爐周所攤的制錢或另用紅線穿的銅錢一百個「取其長命百歲」作為壓歲錢,現在則以紅紙包紙錢,俗稱「紅包」。

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謂之守歲,民間認為守 歲具有為父母祈壽的效用,這是孝道的表現。守歲到午夜十二時後,大家放爆竹,迎接新年。

 除夕的習俗

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飲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祭祖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説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除夕的來歷13

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爾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帶着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後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知道它住在哪兒。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説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説“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裏,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它剛闖進一户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着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知道後腿被獵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做“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來歷14

除夕的來歷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着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説,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除夕的寓意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曆新年到來的前一個天,與歲首正月七年級相連。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是我國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因常在農曆(夏曆、陰曆等)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這天晚上稱為“除夕”。“除夕”中的“除”字是“塗”的借字,意思是“污瀆”、“鬼癘”、“不祥”。《老子》中有“朝甚除,田甚蕪”的句子,其中的“除”與“除夕”的“除”是一個意思。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佈新”。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瞭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文化薰陶的時機。

除夕的來歷15

1、除夕的來歷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撰着的《風土記》等史籍。

2、年夜飯的意義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3、年夜飯怎麼吃才健康

多樣選擇均衡膳食,針對在飯店吃年夜飯時,如何點好菜品,吃出營養健康的問題,大家可以按照一個比較簡單的原則進行搭配,即儘量選擇顏色豐富多彩的食材進行搭配,因為五彩繽紛的食材擁有各自不同的營養成分,可以讓我們的餐桌色、香、味俱全。

由於現代人普遍存在營養過剩的問題,再加上節前聚會不斷,不少營養專家都建議,年夜飯和春節期間要注意營養均衡,不妨選擇一些素食。素食並不代表寡淡無味、品種單一,而是包含着很多豐富的種類。大家可以在節日期間品嚐一些滋補養生的菌菇、清熱去火的水生植物、富含纖維的新鮮筍類、豆以及豆製品、種類繁多的葉類菜、根莖類和穀物,從每一大類中選擇幾種,就可以吃到既營養豐富又均衡的膳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