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北過年風俗

來源:文萃谷 1.38W

中國基本上每一個地方都過年,而東北過年真的是很有年味的,那麼,你知道東北過年的風俗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有什麼東北過年風俗
  東北過年風俗

■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衞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年夜飯後吃凍梨

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裏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年三十點長壽燈

東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户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着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正月不剪頭

東北人一般都在大年七年級到農曆二月七年級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裏剪頭。“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着二月八年級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七年級八年級不掃地

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説法,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九年級才可以掃地

  東北的文化風俗

東北文化也叫黑土文化,包含着三種文化類型:一是少數民族的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漢文化,三是異國文化。東北地區人類活動的遺址相當多,舊石器早期遺址遍佈遼河、松花江流域,遺址文化類型與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的基本特質完全一致。到了周代,東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經過融和、遷徙,逐漸形成了很多分支。從原始社會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現在。東北地區族羣主要由三種人組成。第一種是流民,第二種是謫戍,第三種人是移民。這三種人均以山東、山西、河北為主,給東北地區帶來了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吳越文化,為東北注入了新的文化。其中中原文化的影響最大,東北是以中原文化為基礎發生、發展,吸收、融和其他文化,有次序的傳承下來的。到了明清以後,中原文化已經完全成為東北地域文化的主體。由多民族的融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使東北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開放性。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日俄侵佔了東北,從建築、語言到飲食習慣,對東北地區有一定影響。

  東北菜的文化風俗

東北地區飲食文化圈,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圈中的風格特異性極強的子文化區位類型。作為歷史上客觀存在的飲食文化區位類型,東北地區飲食文化圈包括今日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等的廣大地區。一般來説,某種風格或類型的飲食文化都有相應的文化原生地域屬性。

這種文化的原生或地域附着是深深植根於自然生態土壤、文化生態系統土壤中的,而作為傳統、嗜尚、心理層面的精神性飲食文化要素,它們又具有明顯的超時空屬性。

飲食文化的這種超時空屬性與行政區劃更易等政治因素的變化往往是不同步的。作為區域飲食文化重要構成的菜品要素,不僅在空間範疇鮮明的體現着區域內食生產、食生活的具體內容,而且在時間上也同時記錄着人們食行為方式、食文化風格的變化,因此,從歷史文化演進發展的角度審視東北地區菜品文化,無疑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不僅對東北地區菜品文化本身的深刻認識需要這種歷史的觀照,而且它的意義還可以放大到更廣闊得多的眾多的其他文化領域。飲食環境和文化特徵東北地區飲食文化圈的生態環境和文化歷史特徵中國的東北地區,處於北緯42°至53°34′之間,是最冷的自然區。由於處在強大的蒙古高壓籠罩之下,寒冷甚於版圖中的其他任何地區,這無疑是東北地區自然生態的基本特徵,因而成為該地區文化歷史的首要環境因素。

東北地區江河湖沼等地面水源豐富,既保證了繁茂的植被,為陸地動植物的生長和種類繁衞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也使這裏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優越的森林廣被、草原廣袤地區,同時也是最理想的狩獵、畜牧、漁撈、種植業天然綜合性的'經濟區。食物原料、自然資源,應當是飲食文化,尤其是人類更多依靠自然本身階段飲食文化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環境因素。東北廣被的森林,在經受了良久時間的巨大生態改變之後的今天,仍有1700萬公頃的自然林區,佔全國森林總資源的60%。眾多種屬和數量的禽獸棲息在這裏,它們和豐富的植物性山產品一同向這裏的人們供獻了美味的食珍。豐富的水域為人類提供了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的魚類。

廣袤的平原草地則是得天獨厚的畜牧樂園。根據筆者對東北地區1419世紀見諸文錄確曾被人們用作過食料的食物資源的初步研究所統計的很不詳備的數字,情況大致是:禽類70餘種,畜獸類50餘種,魚類100餘種,果實類60餘種,菜蔬類100餘種,穀物類40餘種。直到20世紀中葉以前,東北的大部分地區還基本是“棒打獐子瓢淘魚,野雞飛到飯鍋地廣人稀,應當是東北飲食文化圈另一個不可低估的非常重要的文化特點。東北地區的人口稀少和生存空間廣大,便決定了單純“靠天吃飯”模式的經濟生活。人口對自然的壓力微弱得似有似無,生態環境近乎初文狀態,稀薄人口的消耗只是無數禽、獸、魚、果蔬等自然產物的極少的一部分。這就使東北地區的生傑長久地保持着基本平衡的狀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