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的節日習俗有什麼

來源:文萃谷 1.44W

東營歷史上不同規模的移民為黃河口帶來了新的人口資源,同時也帶來了不同區域的文化和民俗習慣。那麼,東營的節日習俗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東營的節日習俗有什麼
  東營的節日習俗---呂劇

呂劇發源於東營區時家村,始成於1900年,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呂劇由民間説唱藝術山東琴書演化而來。它是通過對山東琴書的直接繼承和發展,並吸收融合了其他民間曲藝如“大鼓”、“弋陽腔”、“墜子”、“花鼓”等的藝術精華,同時又借鑑化用了“五音戲”、“柳腔”、“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中能適用於呂劇的某些腔調、藝術表演程式及其他成份,不斷地豐富、發展、完善而逐步形成的。

  東營的節日習俗---虎鬥牛

虎鬥牛是道具舞蹈的一種,為利津縣利津鎮大北街所獨創,過去人們也有稱之為“老虎燈”的。本節目已載入《中國民間舞蹈.山東卷》。據考證這個民間舞蹈始創於清嘉慶年間,距今有200多年曆史。首創人是王繼先。用竹子和毛頭紙製作老虎頭,用白布彩繪成老虎皮,又用竹子擰成虎尾;牛頭也是用竹子扎制,糊上多層毛頭紙成形。多年後,扮演虎頭的王樹清又對這個舞蹈不斷進行改進,形成了程式化的套路,逐步成了現在的“虎鬥牛”。舞蹈共有四個角色:牛、虎、猴、牧童。其中牛、虎均為兩人扮演。扮虎頭的人右手抓虎口中的舌頭根,作出老虎張牙舞爪的動作,左手搖動虎鈴發出叮鈴鈴的響聲;扮虎尾的人左手抓住“虎頭”的腰帶,右手拿着竹子擰成的虎尾,彎腰從胯下向後伸出,作出虎尾掃、搖、剪等動作。牛虎相鬥,表現了老虎的威武兇猛和牛的倔強勇敢,還有牧童和小猴的機智。通過多種跑場,表演,以及過橋、戲猴、虎撲牛、牛抵虎等驚險而有趣味的套路場面,展現一個較完整的故事。

  東營的節日習俗---陳官短穗花鼓

陳官短穗花鼓起源於明清時期,清朝道光年間廣為流傳。起初它是窮人們乞討的一種“傢什”,由逃荒要飯的流浪藝人編練而成。經過幾代藝人的創造,花鼓技能不斷翻新,不斷提高,日久天長便形成一種技藝獨特的民間舞蹈。隨着社會發展,“短穗花鼓”已不再是一種謀生手段,而成為了羣眾自娛自樂的一種文化活動形式。經過政府及相關部門的不斷挖掘搶救,陳官短穗花鼓這一民間技藝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表演形式日漸成熟、完善。如今,在陳官鄉,短穗花鼓的第三代傳人張兆海把花鼓技藝帶進了校園,一批由國小生組成的花鼓隊正在茁壯成長。

  東營的節日習俗---棗木槓子亂彈

在山東省廣饒縣民間,流傳着一種已經有着三百多年曆史、被稱為“棗木槓子亂彈”的小調。該小調始創於明末清初,發展於清朝康乾盛世。因其演唱者手持棗木做成的.梆子邊擊邊唱,雜之以各類民間樂器伴奏而得名。“棗木槓子亂彈”唱腔十分優美動聽,廣受四村鄉鄰歡迎。“棗木槓子亂彈”有曲調七十餘種,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之稱。演唱時,樂器以揚琴、柳琴、三絃為主,二胡、板胡、梆子、碟子等樂器相輔,演奏者身兼演員,唱腔十分優美動聽,深受當地村民喜愛。“棗木槓子亂彈”流傳下來可演唱的歷史曲目有四十八個,所演唱的主要內容,一是民歌民謠,如《正對花》;二是斷章於優秀傳統戲曲的曲目,如《許仙遊湖》;三是歷代文人墨客之詩詞歌賦,像民做英雄岳飛的《滿江紅》等等。

  東營的節日習俗---鹽垛鬥虎

鹽垛鬥虎在舞獅動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借用老虎的抓、撲、咬、剪、衝、躍、拍等動作編排了一整套打虎套路。表演時先由教師爺用釣魚鞭(一種獨門兵器:2米長的臘杆上部用鐵環連接1.8米的繩索,上系長25公分、重3公斤的鐵製鞭頭)在鑼鼓聲中表演,打出一個直徑約50米的圓場,名曰“開場子”。接着由多名打虎英雄上台進行武術表演,隨後由兩名武術水平較高的隊員充當打虎英雄,4人扮演兩隻老虎(每隻虎由2人組成,1人戴虎頭,1人披虎衣帶虎尾)上場表演與虎戲鬥。兩隻老虎跑跳翻滾,搖頭擺尾,千姿百態;兩名打虎英雄或揮舞刀、棒,或赤手空拳,引逗老虎,在鑼鼓聲中,做出各種武打情節。中間穿插滑稽高蹺、旱船表演等,場面蔚為壯觀。

  東營的節日習俗---中國齊筆

廣饒的齊筆和浙江湖筆、安徽宣筆、河北衡筆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筆。齊筆的發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據中國古代的《博物志》和《古今注》記載,相傳秦國大將蒙恬在外作戰時,急需向朝廷奏摺求援。情急之下,他割下一捋馬尾捆在木棒上沾着鍋灰寫了一份奏摺,於是就有了毛筆。因為蒙恬祖居齊國,後人就將他發明的毛筆稱為“齊筆”。齊筆的選料非常廣泛,兔毛、豬毛、羊毛、狼毛、雞毛、鼠毛,甚至連人的鬍鬚也可以制筆。齊筆選料嚴謹,工藝精湛。從選料到成筆,要經過浸、拔、梳、並、連、剔等一百五十多道工序,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中國書畫界視齊筆鋒穎尖鋭、豐碩圓滿、修削整齊、健勁有力為特點,齊筆也因其剛柔相濟、得心應手而享譽古今。

  東營的節日習俗---佛頭黑陶

黃河口黑陶是黃河流域生活文化的精華,因為黑陶起源地是墾利縣勝坨鎮佛頭寺村,所以也叫“佛頭黑陶”。佛頭寺村擁有黃河最下游獨特的天然紅淤泥,是燒製陶器的上乘原料。佛頭黑陶已有200多年曆史,採用的原料是地下十多米深層黃河自然落下的紅淤泥,是由當地藝人結合傳統泥陶工藝開發生產,是“火”與“土”的結晶。黑陶原始的製作工藝相當簡單。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樁,木樁頂端有一尖頂鐵柱。鐵柱託着一個鍋蓋大小的圓盤。為防止圓盤傾斜,取一廢舊木車輪軸頭固定於圓盤中央,然後套在木樁上。製作時,一人用腳猛蹬木盤的邊緣,使其飛速旋轉起來。工匠將調製好的泥料垛在木盤上,隨旋轉的力量,用手將泥料捋製成各種形態的器皿。脱製成形的生坯置於陰涼處風乾後裝窯燒製,燻蒸數日,泥坯即成瓦性,也就是人們常用的盆盆罐罐。這些自治的泥陶價格低廉,又結實耐用。用泥罐盛放湯粥,送到田間曬上幾個時辰不會變餿。因為這些特點,所以佛頭寺的泥陶遠銷當時的濱縣、蒲台(今博興縣)、海豐(今無棣縣)、沾化、陽信、利津一帶,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流傳的歇後語:“佛頭寺的黃盆——一套一套的”,可見佛頭寺泥陶在黃河口一帶的影響。這項工藝歷經諸代民間老藝人的精心研究、改進,產品以其造型古樸典雅、雕功精湛細膩、造型及圖案大方而深受工藝品愛好者的喜愛,具有“色如墨,聲如鍾,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特徵,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有“齊魯黑陶之花”的美譽。

  東營的節日習俗---棒槌花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