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娶親習俗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6.54K

千百年來,在漫漫的婚姻嫁娶中形成了許多有趣而獨特的習俗,許多娶親習俗也許你見過多次,但究其由來或所含之意,也許不一定明白。下面小編推薦浙江蕭山人結婚習俗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蕭山娶親習俗有哪些

 浙江蕭山人結婚習俗

童子壓牀

新郎結婚前一晚要童子壓牀。一般男孩加上新郎兩個人,成雙數,單數不吉利。“童子壓牀”有“早生貴子”的意寓,而男孩子壓牀是祝願新人將來生的是兒子。

子孫桶

子孫桶,故名思義,是保佑子孫萬代,多福多壽的喜慶吉祥物,與子孫對碗,紅木箱櫃一起是蕭山姑娘的嫁粧三寶,陪嫁時必不可少的。

子孫寶桶有三件:馬桶、腳盆、水桶。

馬桶亦稱子孫寶桶,寓意早生兒女健康;腳盆亦稱聚福寶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稱財勢寶桶,寓意勤奮上進事業有成。

桶裏面放棗子,期盼“早得貴子”;放長生果(帶殼花生,節數越多越好),寓意長生不老和多子多福,;放桂圓、荔枝、百合、蓮子等乾果以及五隻紅雞蛋,象徵“五子登科”……

子孫桶要專門由孃家兄弟在新娘進門之前拎進洞房。

和 “童子壓牀”同樣的道理,長輩們常常會找一個小男孩往馬桶裏尿尿,寓意“早生貴子。”

老一輩結婚的時候,子孫桶都是由木匠師傅正兒八經做出來的,由新娘帶去夫家做家當用的,如今婚禮上用的子孫桶多是作為擺設,圖個好寓意。

迎親火把和燈籠

蕭山大部分地方,在新娘進新郎家之前,新郎家都會派出童男童女各一名,持點燃的火把,走在新郎新娘前面,將新人迎進家門。

下蕭山及沙地裏迎親,除了火把還伴有燈籠,但是現在紙燈籠很少用了,多是用電子火把和電子風雨燈替代,也算是與時俱進。

據傳,古時候各地有搶親的習俗,因此送新娘往往是在天黑後再進行,男方為了保險,就派出大隊人馬,手持燈籠火把在半道接人,目的是讓新娘子順利進入男家。所以這燈籠火把的迎親習俗也就一直流傳至今。

上轎火熜

舊時,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時,往往會帶一個銅火熜,並且在火熜裏預先放上點炭火,待新娘子出門前,再續點新娘家灶頭的炭火。新娘抱着銅火熜一起上轎,到新郎家後,火熜裏的炭火立即被送到男家灶肚中。

“上轎火熜”的含義大家都能猜到,有續接香火之寓意。但其中一個小祕密有可能現在許多人不知道,這火熜除給新娘取暖之外,還是一個新娘臨時解決內急的用具。早先交通不便,迎親抬轎隊伍有時要走上大半天山野小路才能到達男方家,萬一新娘在轎內內急,一是羞於啟齒,二是條件所限。於是,新娘出門前,新娘媽媽教的這絕招就管用了。

傳麻袋

新郎新娘拜過天地後,由男方長輩在堂前地下鋪上5只麻袋,眾人一邊傳遞着朝前鋪,一邊讓新郎新娘在花燭的引導下,在鋪好的麻袋上踏過,一直送到洞房門口。

傳麻袋的寓意很明顯,就是希望能傳種接代,家族興旺,後繼有人。不過講究的是,必須是5只麻袋,不多也不少,象徵着五代同堂,這是人生最高的福分。

踩米篩

新娘出門前要踩在蓋着紅綢或紅紙的米篩上,在父親的祝詞中拜別先人和親朋好友。

舊時吃的`米是用搗臼椿出來的,碎米很多,用米篩篩選時,最完整的、最飽滿的米總浮在米篩頂上。讓新娘踩在米篩上告別親人的風俗,是孃家人希望自家的女兒嫁到夫家後,也象米篩頂層最好的米一樣,做一位既能幹又出挑的主婦,俗稱“米篩頂上的人”。

吃湯圓與洗臉

新娘進門前或進洞房後,一般都會由男方家裏慈祥和眉的老婦給新娘喂幾口細湯圓,然後打一盆熱水,絞塊熱毛巾讓新娘擦把臉。

喂湯圓的人很有講究,生肖不能與新人有衝撞,另外最好是有孩子的婦人。

“吃湯圓”的風俗很好理解,為的是祝福小倆口甜甜蜜蜜,幸福美滿。“洗臉”則並非是為了讓新娘擦擦汗了,蕭山人有個説法叫“防熱面孔衝”。就是説,新娘洗過臉了,以後在日常生活中和婆婆發生爭執時,相互不會紅臉,有矛盾也能平平和和地解決。當然,現在的新娘都化了濃粧,洗臉就免了,拿毛巾在臉上做個擦洗的樣子就成。

撒喜果

新娘進入新房(洞房)後坐在牀沿上,男家譴一慈祥老婦向新牀上撒一大捧花生、蓮子、棗子、喜糖等果子,有時也向見證婚禮的親朋好友撒帳果,以此祝願新郎新娘早生貴子,連生貴子。

松柏長青

在蕭山,男方迎親隊伍赴女方時,大部分是空籃擔,最前面一擔要挑一對三尺來高帶根系的松樹和柏樹,樹上還要纏繞紅紅綠綠的絲棉,到女方後種在女方後園或空地上。

松樹枝和柏樹枝是常青樹,永不凋謝的,寓意松柏長青,“柏”又正好和“百”諧音,寓意“白頭偕老”、“百子千孫”、“百年好合”。

留杆

從前轎子起轎前,轎伕要抬着花轎前後溜三溜,俗稱留三留,以示新娘難捨家中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依依不捨地惜別孃家人。現在是汽車迎親,這活就有勞婚車駕駛員敲檔位了。

搜轎

這個風俗已經不太多見了,新娘在進入婚車前,由新娘家的一個長輩(順留公公)左手拿一面鏡子,右手拿一點燃的紅燭,藉着燭光,用鏡子在車內(相當於花轎)上下前後均照一遍,檢驗轎子是否可靠,還有驅散濁氣之意,以便讓新娘順當平安地嫁入男方。

望冷望熱

婚後第三日,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孃家,俗稱“三朝回門”。岳母以糖汆蛋、麻團作點心,但新女婿不能吃完,以示文雅有禮貌。同時,新郎新娘按輩分拜見女家親戚長輩,以感謝女方親人對婚姻的支持和幫助。

新人去看望女方家長輩的過程俗稱“望冷”,意思是女兒出嫁了,家中冷冷清清,所以要來慰籍一下。過些日子新娘父母來女婿家探視女兒,看看女兒嫁到夫家是否平安快樂,幸福美滿,親家娶媳婦後是否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這就俗稱“望熱”。

 蕭山人嫁女兒“上蕭山”“下蕭山”風俗略有差異

大多數“上蕭山”的風俗是,前一天在女方家裏辦酒席,第二天在男方家。男方上午去接新娘子,新娘被鎖在房間內,要男方塞很多紅包,會提很多要求,直到伴娘們滿意了,才肯把門打開。

“下蕭山”可能更靠近杭州,習俗上相近,現在女方家辦酒的形式免去了。到了晚上,親朋好友都來吃喜酒了,新郎敬酒,新娘點煙。

蕭山人嫁女兒,至今還保持着要禮金這一習俗。

 傳統婚禮習俗禁忌

一、忌於鬼月農曆七月完婚。

二、忌於農歷六月完婚,因有半月妻的意思。

三、安牀時,要把牀置放正位,忌與桌子衣櫥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對。

四、牀位安好後至新婚夜前夕,準新郎忌一個人獨睡新牀,如無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如肖龍)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五、訂婚當天,不管天氣有多熱,所有參加訂婚的賓客都不可以煽扇子,否則會有拆散的意思。

六、訂婚之文定喜宴完畢後,雙方都不可以説再見,否則會有再婚的意思。

七、新娘子結婚當天所穿的禮服忌有袋口,以免帶走孃家財運。

八、新娘子離開孃家時,哭得愈厲害愈好,取“哭發哭發,不哭不發”的意思。

九、結婚當天,新娘子出門時,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掃”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詞彙。

十、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隊迎娶車隊,叫“喜沖喜”,會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雙方媒人交換花朵,以化解之。(但現今多以花車車隊取代,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隊車隊,可互相相視祝賀代替放鞭炮。)

十一、結婚當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觸到新牀,直至晚上就寢;新娘當天更不可碰到牀邊。

十二、結婚當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會有“一年到晚都病倒牀上”的意思。

十三、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應避免進入結婚禮堂,因為在禮堂哭是不吉利的。

十四、禮堂忌用鮮花,因為鮮花容易淍謝,只有蓮招花和石榴花不忌。

十五、新娘進男家門時,忌腳踏門坎,應要跨過去。

十六、凡是生肖屬“虎”的人(與“苦”同音)或寡婦,不宜觀禮及進新房。

十七、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因有羞夫之意。

十八、三朝回門當天,新婚夫婦必須於日落前離開孃家,絕對不可留在孃家過夜。萬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也要分開睡,以免衝撞孃家令孃家倒黴。

十九、新婚4個月內,忌參加任何的婚喪喜慶。

二十、新婚4個月內,忌在外過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