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作文五篇

來源:文萃谷 1.44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月三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月三作文五篇

三月三作文 篇1

農曆三月三,也叫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參與三月三活動,廣西首次在三月三節日放假兩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了壯鄉。這壯鄉隱藏在羣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麼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壯族大家熱情地邀請我們這些外來的遊客進屋裏歇息,避雨。我進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地給我沏上了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談起來,對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瞭解:相傳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大家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了,大家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了。只見方圓幾十裏的壯族男女青年穿着豔麗的民族服裝來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載歌載舞。圩台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見男女分成了兩個隊,象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了。姑娘唱問:“什麼結果一條心?”小夥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還有很多鬥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了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了。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人民對於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大家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大家漸漸散去了,但這壯鄉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大家心中。

三月三作文 篇2

三月三吃薺菜煮蛋,是我國的傳統風俗,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煮雞蛋。

老師説,農曆三月三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的生日那天,就讓觀音娘娘往地上灑聖水,不過,聖水大多部分都灑在一種叫薺菜的菜上了,所以,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要用這樣灑對聖水的薺菜來煮雞蛋。

我還聽過一些有關三月三吃薺菜煮蛋的諺語。“農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和“春食藹菜賽仙丹”等。

我不知道別的國家三月三吃不吃薺菜煮蛋,但我知道我們三月三吃要吃薺菜煮蛋的。

我每年的農曆三月在都要吃三個以上的薺菜煮雞蛋,因為我覺得薺菜蛋很好吃。我還要喝一些薺菜煮雞蛋的湯。

這就是三月三的故事。

三月三作文 篇3

藝術離我們並非遙遠,其實,藝術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也許是一首小曲、一幅畫或一件不起眼的工藝品。在我的校園生活裏,跳竹竿舞就是一門我喜歡的絢麗多姿的藝術。

剛開學時,老師就把我們班的體藝2+1特色項目定在了竹竿舞上。

聽名字,就知道跳它需要竹竿。可是,拿着笨重的竹竿該怎麼跳啊?其實,跳竹竿舞就是把兩根竹竿放下面墊,另外在上面放八根竹竿,由八個同學雙手各握一根來敲,其餘的人在上面跳,這,便是竹竿舞了。

剛學時,我是敲竹竿的。敲竹竿想想簡單,其實可是一門很難的藝術活哦!首先,要一手拿一根竹竿,接着,要和其他人敲得速度一樣,其次,蹲在酷熱的陽光下,可不好受啊。

敲都這麼難敲跳就更不用説了。看,那位男同學因為跳錯了步伐,差點摔倒在地;還有一位同學常常踩着竹竿,不但讓敲得人的手碰到地,流出了血,連他自己也摔倒在地,跌得不輕。看來,跳竹竿舞這門差事可不好乾哪。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我們不知學了多久,才學會了基本功,但已經有不少人身負一點點小傷,因此,我們就先學到這裏,等以後再練。

歲歲月月、朝朝暮暮。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又經過了幾節課的練習,我們跳的越發嫻熟了,我們都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們努力的成果。

跳竹竿舞讓我知道了藝術的美妙,也讓我懂得了藝術背後的艱辛,因此,我們校園裏的竹竿舞成了我最喜歡的藝術。

三月三作文 篇4

美麗富饒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尤其是盛大的農曆三月三,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彩烈地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少有幾百人,多達數千人或上萬人。

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農曆三月三是廣西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對歌又是農曆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 歌圩,是廣西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巖”,意為“出野外玩耍”。由於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之為“墩圩”。 廣西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着許多動人的傳説。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

傳説在以前,有位廣西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不過,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悽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這裏所説的就是男女青年聚會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展,並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 廣西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曆三月三最為隆重。搭綵棚、擺歌台、拋綵球、擇佳偶,別有風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瞭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有精采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羣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三月三作文 篇5

壯族人一直認為五彩繽紛,鮮豔誘人的5色糯米飯是“吉祥”“幸福”的飯。婦女們以能製作顏色鮮豔純正的5色飯為傲。

三月三,壯族村寨到處可聞到5色糯米飯的芳香。屋前房後,孩子們手拿5色糯米飯,邊吃邊玩;村頭樹下,婦女們互相品嚐“傑作”,交流蒸飯經驗。有的年輕男女,則揣着用荷葉包着5色糯米飯去趕歌圩,他們要把自家的“傑作”送給心上人品嚐。下午2時左右,人們就要帶上5色糯米飯和其他供品,到祖宗墳前祭掃了。

傍晚,許多壯族村寨還有夜歌圩,歌手們正通宵達旦地對歌,吸引了眾多村民,場面非常熱烈。5色糯米這種民族風味食品,與祭祖娛神活動融在一起後,更充滿情趣。

斗轉星移,時間過了數千年。壯族的5色糯米飯,雖從古而來,但並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拋棄”,散發的芳香卻越來越誘人。自從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始舉辦後,壯族的5色糯米飯更成了“寵兒”。一些東南亞友人還專程帶5色糯米飯回國給家人品嚐。

壯族5色糯米飯,是壯族祖先留給後人的無形財富。我們相信,壯族5色糯米飯永遠不會“褪色”,流傳萬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