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月三作文4篇

來源:文萃谷 1.2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壯族三月三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壯族三月三作文4篇

壯族三月三作文1

每年農曆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做五色糯米飯。

傳説,有位才智超羣的壯人韋特桂,在土皇帝手下為臣。一年大旱,他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親往壯鄉視察,用計使皇帝免去皇糧。土皇帝后來發覺上了當,把特桂視為眼中釘,下令捉拿他歸案。壯鄉百姓聞知,連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燒山,那天正是歷三月九年級。皇兵走後,鄉親們在一棵大楓樹洞裏找到特桂屍體,含淚把他葬在楓樹旁。以後的每年三月三,壯人就用楓葉等植物顏汁把糯米染成紅、黃、紫、黑等色,蒸熟後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聽媽媽説,這就是我們吃的五色糯米飯,黑色象徵土地肥沃,紅色象徵子孫發達昌盛,白色象徵純潔的愛情,黃色象徵五穀豐登,紫色象徵富裕,這五色糯米飯組成了生活中人們所需要的追求。到現在我終於明白媽媽為什麼那麼喜歡做糯米飯。

今年離三月三還差四天,媽媽就開始張羅着做糯米飯了。她從老家摘回蜜蒙花、紅蘭草和紫蘭草,又去超市買回二十斤糯米。她先把紅蘭草和紫蘭草剪成細細的,再用水把它反覆沖洗乾淨,把燒開的熱水倒入分別盛紫蘭草和紅蘭草的盆中,然後使勁兒地搓呀搓。站在一旁的我和哥哥也加入其中,和媽媽一起幹了起來,可我們稚嫩的手一碰熱水,手被燙紅了,像被烤熟的雞翅。大概搓了二十分鐘,盆裏的水越來越紫,越來越紅了,媽媽就打撈草葉,過濾汁水,把糯米分別倒入紫水和紅水中浸泡。蜜蒙花就更簡單了,直接放在水裏煮幾分鐘,黃顏色就自然出來了。等水涼了,就可以浸泡糯米了。

媽媽告訴我:“明天就可以蒸糯米飯啦!”我開心地説:”我好期待明天新鮮出爐的糯米飯啊!”

第二天一大早,我喜滋滋地跑進廚房一看,哇!紫色的,黃色的,紅色的,這些顏色好美啊!媽媽撈起糯米,盛放在蒸鍋裏,還用紅色的糯米粒在紫色的糯米上寫着“三月三”三個字,就可以開火蒸了。我按捺不住,着急地在等待着。

大概蒸了三十分鐘,鍋裏熱氣騰騰,一股清香瀰漫全屋,我巴不得掀開鍋蓋,媽媽立馬止住我,説:“再等等,小饞貓!”彷彿過了一個世紀,糯米飯終於出鍋了,色澤那麼鮮豔,是晶瑩透亮的,是五彩繽紛的,美得如同一個個絨花。我看得垂涎欲滴,立馬抓起一團糯米飯往嘴裏塞,滋潤柔軟,吃起來讓我回味無窮,不禁嘖嘖讚歎道:“太好吃了,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五色糯米飯,成為壯家人最愛吃的美食之一,我愛壯家糯米飯,我愛我們的民族,我為自己是壯家一員而感到驕傲、自豪!

壯族三月三作文2

奶奶今天可終於來了,這算是第二次來了,記得這年第一次是三月九年級。

三月三,是個大日子!按着奶奶説的,這天必要吃一種雞蛋、地菜、黃豆、海帶混在一起煮的湯,叫它是湯只因為裏頭滲着好些水,但只要輪到我這裏也就不能稱湯了,因為我碗裏被雞蛋、黃豆、海帶擠得沒有一點盛湯的地方!且這還不足,媽媽、奶奶在我吃時,又會順勢加幾個雞蛋,等這些都吃了,才能夠吃些湯,湯裏沒放糖但卻十分甘甜、潤口,久久不散,正對了十分耐飽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細是怎樣,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麼大廚,不會在雞蛋上繡花、黃豆上寫字,那個用瓷碗盛着東西也就是了了,但卻能夠綁着我的神經一天一天數掛曆。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煥發、容光滿面、神采風揚!一年中只有幾次,一應是春節團圓飯

二是元宵發湯圓、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雞蛋、四是清明發艾粑粑、五是端午發月餅、六是臘八吃粥。月餅、臘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湯圓、地菜煮雞蛋、艾粑粑管夠。

除團圓飯,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輩的分着、發着,地菜煮雞蛋也同樣。奶奶腿腳不大行,每次送完東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時總不忘帶説∶這個是我自己找的東西,親手做的,外面的統統比不了,吃一點試試她不説我們也都懂,但媽媽偏搶着説∶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揚了揚手,摧着我拿碗裝着,到這裏奶奶總會笑笑,如同小孩被誇了一般。在我小時候,我總會端着薺菜湯、圍着奶奶、拉着奶奶的衣角,問∶為什麼今天要吃地菜煮雞蛋呀?奶奶便會撫着我的背,笑着望着我的`臉,説∶今天啊!王母娘娘擺宴,神仙老爺們都要吃這些,王母娘娘便差着仙女們去採,這些地菜沾上了仙氣,在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能夠考試考一百分囉!聽到這些,我就會猛吃幾大口,就盼着得一百分。

幾次我問奶奶為什麼送東西,還送來送去的。(奶奶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嫁出了瀏陽)奶奶總會卷卷手説∶沒事做,心裏就虛得荒這也就難怪奶奶在自己房後開荒 種菜了。

奶奶熬過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腳病惡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樣,上下充足着使不完的勁。但一年四次保管!但這次以訛傳訛出來的流言裴語,有心的奶奶也各户説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們家是有事找媽媽,但在閒談時,奶奶卻在那裏説∶再過一陣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會一種新式樣啦!其實奶奶在前些年也變了。

壯族三月三作文3

奶奶今天可終於來了,這算是第二次來了,記得這年第一次是三月九年級。

三月三,是個大日子!按着奶奶説的,這天必要吃一種雞蛋、地菜、黃豆、海帶混在一起煮的湯,叫它是湯只因為裏頭滲着好些水,但只要輪到我這裏也就不能稱湯了,因為我碗裏被雞蛋、黃豆、海帶擠得沒有一點盛湯的地方!且這還不足,媽媽、奶奶在我吃時,又會順勢加幾個雞蛋,等這些都吃了,才可以吃些湯,湯裏沒放糖但卻十分甘甜、潤口,久久不散,正對了十分耐飽十分香。

奶奶是三月三的掌勺,但味道仔細是怎樣,也就是散不去的甘甜,加上奶奶又不是什麼大廚,不會在雞蛋上繡花、黃豆上寫字,那個用瓷碗盛着東西也就是了了,但卻可以綁着我的神經一天一天數掛曆。

三月三的奶奶精神煥發、容光滿面、神采風揚!一年中只有幾次,一應是春節團圓飯

二是元宵發湯圓、三是三月三的地菜煮雞蛋、四是清明發艾粑粑、五是端午發月餅、六是臘八吃粥。月餅、臘八粥近些年停疏了一些,但湯圓、地菜煮雞蛋、艾粑粑管夠。

除團圓飯,奶奶每次都按份照輩的分着、發着,地菜煮雞蛋也同樣。奶奶腿腳不大行,每次送完東西,必要停下歇歇。奶奶在歇息時總不忘帶説∶這個是我自己找的東西,親手做的,外面的統統比不了,吃一點試試她不説我們也都懂,但媽媽偏搶着説∶真的啊!那就吃些 便揚了揚手,摧着我拿碗裝着,到這裏奶奶總會笑笑,如同小孩被誇了一般。在我小時候,我總會端着薺菜湯、圍着奶奶、拉着奶奶的衣角,問∶為什麼今天要吃地菜煮雞蛋呀?奶奶便會撫着我的背,笑着望着我的臉,説∶今天啊!王母娘娘擺宴,神仙老爺們都要吃這些,王母娘娘便差着仙女們去採,這些地菜沾上了仙氣,在這一天,便可包治百病了!你如果多吃一些,便可以考試考一百分囉!聽到這些,我就會猛吃幾大口,就盼着得一百分。

幾次我問奶奶為什麼送東西,還送來送去的。(奶奶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嫁出了瀏陽)奶奶總會卷卷手説∶沒事做,心裏就虛得荒這也就難怪奶奶在自己房後開荒 種菜了。

奶奶熬過了七十年了,加上腿腳病惡化,奶奶好像也不像前些年一樣,上下充足着使不完的勁。但一年四次保管!但這次以訛傳訛出來的流言裴語,有心的奶奶也各户説明了。

今天,奶奶到我們家是有事找媽媽,但在閒談時,奶奶卻在那裏説∶再過一陣就端午了,那粽子啊!我又會一種新式樣啦!其實奶奶在前些年也變了。

壯族三月三作文4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壯族的特色,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節上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不過壯族人玩繡球,以拋繡球為樂,也不是近一兩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輔所著的《溪蠻叢笑》,對歌墟的拋繡球活動描述道:“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綸。”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説:“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綸。男女目成,則女受綸而男婚已定。”所謂飛綸,就是今天的繡球。

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悽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宋《太平寰宇記》中也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説明,當時的歌圩已經相當興盛。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墟活動的地方就有多達26個縣,幾乎遍佈廣西各地。

如今在我們家裏,雖然不會以唱山歌的形式過節,但仍然會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等等歡度節日。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將是永恆的經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