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正式形成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來源:文萃谷 1.01W

清明是一個多源合流的複合型節日,不僅是節日,也是節氣,它在文化源頭、空間與時間上經歷了複雜的歷史演變。那麼清明節的形成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正式形成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清明節的正式形成

從文化源頭上考察,清明節的源頭至少有上巳、清明(節氣)與寒食三種。唐代之前,寒食、上巳和清明節氣是時間、主題不同的節日(節氣)。如前所述,起源於周朝的上巳,作為一個獨立的節俗,到了宋代逐漸式微。但是其春日踏青、遊玩的內容卻融入後世的清明節俗中:源於春秋時代的“清明”節氣不但為後來的“清明”節俗貢獻了名字,它對物候的關注也成為清明節俗自然詩意的文化淵源;而最早出現在兩漢時候、太原一帶的地區性節俗的寒食節,禁火、祭把的節俗內容更是清明節的重要基礎。正是因為這三種文化源頭,今日的清明節才具有了踏青、掃墓和農忙前動員的綜合內容。我們再從空間上回顧一下清明節的形成軌跡。各種典籍都表明,山西晉地與清明節的關係非常密切,上已與清明節氣的起源點氣的起源點只能籠統地得知在黃河流域,但是作為清明節俗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寒食節則具體起源於晉地。“介子推説”、“分野説”都將晉地視為寒食節的“原邏輯”起點。歷史典籍顯示,兩漢時期,流行於晉地的寒食節,到了南朝時,已經擴散到了荊楚地區,變成了全國性的一般風俗。

關於清明節俗的正式形成時間,現在一般認為,唐代是重要的時間節點。唐代清明節的正式形成,大致可以表述為以下三個歷程:

首先,清明節在唐代的正式形成要歸於官方對寒食節掃墓的正式認同。在唐之前,不見將清明當成獨立節俗的文獻典籍。清人毛奇齡《辨定祭禮通俗譜》卷二説:“太初以前,清明未顯,焉得有清明上墓之事?惟寒食上墓則六朝、初唐早有之,如李山甫、沈佳期寒食詩皆有‘九原’、‘報親”諸語,全不始開元二十年之救。.蓋寒食上墓前此所有,而開元則始著為令耳。”由此可見。早在清明節正式形成之前,在六朝、初唐時期人們在寒食節進行墓祭的習俗已經非常盛行。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四月.朝廷首次將流行於民間的寒食掃墓習俗正式定為一個日期固定的儀制。《唐會要》卷二十三記救文如下:”寒食上墓,禮經無文,代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於瑩南門外莫祭,撤撰訖,泣辭,食徐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其次,“寒食通清明”的長假,為清明節獨立形成提供了時間。

在傳統的宗族社會中,回鄉祭把先人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官員在寒食期間回鄉掃墓,因為路途遙遠、時間緊湊而耽誤公務。因此,到了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時開始,朝廷決定寒食連着清明放假。《唐會要》卷八十二記道:“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效:白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也記道:“寒食。從前以來準式賜七日假。”這樣,寒食清明終於成為唐代假期最長的節日。假期是一個節日正式形成的重要基礎。

唐代的寒食清明假期之長在眾節日中伉居第一。長達七天的假期,使得人們有了更寬裕的時間來安排各種活動。至少在唐代,寒食清明節舉行禁火、掃墓、郊遊子項活動已經基本成為全國性的固定內容;上巳、寒食、清明都是在春季野外進行的節日,因此,唐代的春天是一個屬於節日的季節:上巳的生殖狂歡,寒食的郊野墓祭,清明的物候關注,它們的共同焦點都集中在象徵着生命輪迴擅遞的大自然上。因此,人們在春天微配的空氣中感受着四季的輪迴,進行着迎送生命的儀式,以各種物質快樂和遊藝活動來彰顯生命的價值。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時間上的鄰近,加之寒食禁火、清明取火兩個儀式之間的銜接,自唐代時起,寒食節自然而然與清明混為一體,即“寒食通清明”。由此,在人們心中,寒食節與清明節逐漸成為可以互相併稱的名詞。在很多唐詩中,“清明”與“寒食”不分彼此,如陳潤《東部所居寒食下作》雲:“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鵑鳴。日暖山初綠,春寒雨欲晴。浴蠶當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憶邵平。”羅衷《清明登奉先城樓》雲:“四海清平吾舊見,五陵寒食小臣悲:煙銷井邑限樓檻,雪滿川原泥酒後!”而且,從相關文獻或者詩文中可以看出,唐代時人們不僅在寒食掃墓,清明節也出現了墓祭習俗。據陳元艦《歲時廣記》卷十七引《葷下歲時記》雲:“清明,都人並在延興門看人出城灑掃,車馬喧聞。”白居易《寒食詩》雲:“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又,《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雲:“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杜甫《熟食日示宗文宗武》亦云:“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松柏鄰山路,風花白帝城。”韶山是墓地代名詞,這裏描寫的正是清明掃墓的情形。

最後,“燒紙到黃泉”是清明取代寒食的社會心理基礎。

為什麼從唐代起,寒食墓祭的習俗開始慢慢向清明日挪移了呢?應該説,這和隋唐清明日取“火”有莫大的關係。楊琳認為“清明標誌着寒食的結束,熱食的開始,是寒食節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天,這種重要地位是它後來喧賓奪主並以它為名來涵蓋寒食節的原因之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庸人張籍“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表明,在唐代,給亡者送紙錢的習俗已經風行於世。而據王建在《寒食行》中的感慨,“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能看出庸人大多相信,紙錢只有經過焚燒,才能送到黃泉親人的手中。因此,能用火焚燒紙錢,應該是越來越多的古人選擇清明節掃墓的重要原因。到了宋代,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替代,除禁火冷食仍為寒食特有的習俗外,清明已承擔了很多原屆於寒食的節俗功能。從元代起,寒食節俗已經式,宋無《寒食》詩云:“春寒不禁香簧火,紅蠟青煙憶漢宮。”形象地指出,元代時,寒食標誌性習俗禁火已經偏廢。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基本沒有提到寒食節。到了明清時期,上巳、寒食已經基本消亡,他們的一些特徵與活動內容逐漸隱入清明節中.春季大節除新年外惟剩下清明。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我們所説的清明節,並不是限定在公曆4月5囚這個確定的時間點,而是泛指一個時間段c即掃墓不限於清明日那一天,各地不同。如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俗稱謂“清明朝祖,前三後四”。

有些地區在春分後就可以掃墓,台灣的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更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內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根據墳墓的新舊,掃墓時間也會有些不同。民間認為,三年之內的墳為新墳,民間有“清明前上新墳,清明後上老墳”一説。舊時上海掃墓的傳統,對待新舊墳比較講究,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並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時間則可以前後放寬些,但不能超出前’亡天后八天的範同,俗謂“前七後八,陰司放假”.意思是過早或過遲都會失靈:踏青活動更不限於子月三或清明日。人們只是約定俗成用“清明節”指這個時間段及其習俗c全國各地、各族往往根據各自的文化傳統在春天這段時間內進行與祭把踏青有關的活動。這也正好證明了“近世的清明節是古代寒食、清明和上巳的節俗混合而成的一個以上墳祭祖為主,兼及踏青春遊的節慶,時間不限於清明那一天”(《中華文化通志·宗教與民俗典》)。上巳與寒食雖然逐漸退出入們的視野,但是藴含着上巳狂歡精神與寒食墓祭習俗的清明節卻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深深嵌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清明節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

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口,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大自然的好時機。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現代社會更是賦予其肯定的文化意義。清明祭祖習俗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雖出現了不同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但幾乎都保持了某些共同的文化主題和相近的表現方式。事實上,傳統清明節中的墓祭儀式必須依託一定的空間如墓地、紀念碑、公墓、骨灰樓等。即使與傳統條把方式有較大差異的網祭,仍與傳統的清明文化精神有着共通之處。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繫起來,認為清明節習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清明節祭祖掃墓活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倫理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而這種孝道倫理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孝思表達

墓前燃紙、灑酒、叩拜,成為清明這個節日的傳統祭奠形式。鮮花拜祭、網絡點歌留言也是現代清明節的一種補充形式。不管我們祭奠的是先賢烈土、先祖考砒,還是至愛親人,清明節只為我們提供一個特定的文化時間。目的就是讓我們永遠銘記先人傳給我們的當下生活,感謝先人曾經帶給我們不少的人間歡愉。廣東每年清明的最大特點是祭祀之風盛行,重孝念舊的傳統不斷得到倡導。廣大民眾、港澳台同胞、海外鄉親都不約而同趕回家鄉祭奠先人的行為,及媒體重孝的輿論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代社會並沒有遠離孝文化。

清明祭祖的真正意義在於迫念先祖德澤、不忘自己的根源出處。當代社會中,傳統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已經解體,加上人員流動性大,家族成員團聚的機會越來越少。清明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祟,又顯現了對血脈親情的認同,還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

這無疑能促進個人與家庭的和諧,進一步帶動社會的和諧。清明節讓人們迫思先人、享受生活的同時,還有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親情培育時機,讓人明白更多的人生意義與社會責任。

清明還是一個直貫天地、通達古今的文化通道。藉助這個獨特的文化時空,我們可以實現家庭和諧與親情凝聚,還能聯結宗親,維繫族情。清明時節,回鄉掃墓一來可以懷念已故去的親人,二來能夠激勵後人不要忘本。這種年復一年的祭祀活動不是為了走形式,而是為了表達一種心情以及獲得一種認同。

當然,清明祭祖形式上的轟轟烈烈與莊重肅穆並存,因為這些形式都是人們對故人的一種真情表露。清明節祭招先人的現象是道德信仰,是廣大民眾抒發與緬懷先人的詩意之舉。民眾於清明節踴躍祭組,不是因為相信陰間的真正存在,而是出於孝敬祖先的真實感情。逝者如斯,但大家卻寧願相信逝者能夠領受自己的一番情意。

清明祭祖習俗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信仰習慣和文化精神,寄託着民眾對生活的幢保,是代代相傳的文化盛會。在清明節期間,城鄉各處以同一種儀式來表達對先入的孝思與追憶。民眾反覆踐行的墓祭儀式,使不少文化傳統因而具有連續性,並綿延不絕。正是這種文化傳統的同一性和連續性,在代際之間架起了貫通的橋樑。

人們選擇清明節回家,就是為迫思而來,為尋根而來。人們懷着對先人的緬懷,帶上一份心情。為先人或點上一支清香,或獻上一束鮮花。大家虔誠地祭祖,就是要表達對他們的追憶,傳遞一種孝思。因此説.清明節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凝聚劑,對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家族孝道文化的傳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清明節長期以來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深厚民間根基的緣由所在。

清明節穿越時空、歷經滄桑而盛行不衰。這也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迫遠的民族性格息息相關,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孝道、不忘本我的道德情懷。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綿延不絕的基石。清明節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其孝文化中所體現出來的和諧精神內核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感恩文化

清明感恩文化的起源與祭祀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關係。祭祀文化起源於原始宗教,感恩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和祭祀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是同步的。清明節祭樞活動表達了民眾對先祖功績的懷念以及對先祖的感恩,感恩是清明祭祖的靈魂。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清明節就是中華民族的感恩節。作為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融合而成的清明節,藴含了先人對生命的理解。正因為如此,古人把生命看作兩個層面,一是具體的、當下的、物質性的生命,二是抽象的、過往的、精神性的生命。民眾清明祭祖、祭奠烈土,就是認為他們都是有生命的。事實上,烈土與先祖的自然生活已經遠離塵世,但是他們的文化生活卻是長存於世。清明節日是後人回顧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只要清明節日中所承載的祖先祟拜觀念與墓祭儀式習俗依舊存在,孝道感恩這一文化意義就一定能得到延續。

清明節掃墓所藴涵的感恩意識,表達了後世感激先人賜予生命、緬懷先人道德風範、實現先人理想追求的內在訴求。在僑鄉廣東,這種孝道教育更是根基深厚,且越來越得到發揚光大。因此説,廣東僑鄉文化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重孝文化。近年來,海外鄉親的尋根訪親、捐錢贈物與清明返鄉祭祖都是當地重孝傳統在現代生活中的體現和延伸。華人華僑這種不忘祖宗、造福桑榨、報效祖國的思想行為實質上就是對傳統感恩文化的一種踐行。

  清明節的習俗

1、清明節的習俗: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2、清明節的習俗: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3、清明節的習俗: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4、清明節的習俗:拔河

早期叫“牽鈎”“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5、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6、清明節的習俗: 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7、清明節的習俗: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8、清明節的習俗: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9、清明節的習俗: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10、清明節的習俗: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