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作文600字合集七篇

來源:文萃谷 1.5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600字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合集七篇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過年了……除夕之夜,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又掛年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裏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它們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到處洋溢着喜氣洋洋的景象。盼呀盼,重要把春節給盼到了。那麼春節有什麼習俗呢?趕緊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剛想走出去,卻被香味吸引了回來。一瞧,原來是奶奶在煮餛飩,我趕緊跑進廚房,問道:“奶奶。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吃餛飩?”奶奶説:“在除夕夜10點的時候都要吃餛飩,就叫“餃子”(交子)。慶祝新舊交替,子時來臨!

還有,就是餛飩和“餛囤”諧音。浴室五穀豐登!”哦,我知道了,找到了一個習俗——“吃餃子”!走出家門,我看見了一條金龍在不斷翻滾,原來是舞龍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龍在舞龍隊員手中不斷變換造型:滾龍、盤龍,龍身隨着龍頭起伏,搖頭擺尾漂亮極了!呵呵,這麼重要的習俗,怎麼能忘記?又找到一個習俗——“舞龍”。捏糖人兒是民間傳統的絕技,已很少見了。

這玩意兒不僅好看好玩,玩完後還能吃,一般小朋友見了都喜歡,因為平時見不到,一旦見着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纏着大人買就是跑回去要錢,實在沒有錢了就眼巴巴的圍在一邊,手指含在嘴裏,盯着這糖人是怎麼變出來的。這時捏糖人的師傅用一個小鏟取出一點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體形態,然後放在塗有滑石粉的木模裏,再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打開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來了。晚上,原本寂靜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熱鬧了起來。一道道託尾巴的火光衝上了天空,轟鳴的響聲中,一朵朵絢麗、迷人的花兒盛開在夜幕中。四下裏鞭炮聲此起彼伏、龍騰虎躍,令人興奮。一家人團聚在桌子旁吃着豐盛的晚餐。我們心中都盪出一份温暖、甜美。在這紅紅火火的大年中,我們很開心的吃着、玩着、樂着。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2

有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有誰不説自己的家鄉美呢?要問我的家鄉在哪裏,當然是美麗的寶清,它是一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全中國的優質大糧倉,它在過春節的時候很熱鬧,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我愛寶清春節的熱鬧,如果你不信的話,那你就往下看。

除夕真熱鬧,家家做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覺。

在家宴上,寶清的特產菜餚必不可少的.就是殺豬菜,首先,將醃製好的酸菜清洗乾淨,切成絲,儘量切得越細越好,細得像頭髮絲一樣,口感非常好!接着,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這時再拿出大塊的五花肉洗乾淨,切成片放進鍋中一塊兒燉上,等肉和酸菜燉好之後再放入血腸,這樣的殺豬菜就做好了,每當我們看到這道菜餚,就覺得有過年的味道。

過春節時還得有一個代表作,那就是鐵鍋燉魚。把捕撈上來的魚切成大塊兒,起鍋燒油,放進鍋裏,鍋旁貼上玉米餅子,鐵鍋燉魚就做好了,特別美味,做好之後盛在盤子上放到桌子的中間,寓意就是年年有餘。

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到外面觀看大秧歌,還有滑雪,打冰嘎,放爬犁,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寶清過春節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晚上,家家户户打開電視,準備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等到12點鐘的時候,家裏的老人,小孩兒都準備好吃年夜飯,桌子上的菜餚非常豐富,關鍵是必須得吃餃子,放鞭炮,放煙花,整個天空放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美極了!

總之,我們寶清的春節就是這樣過的,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美麗的寶清過春節吧!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3

談到風俗,一些人當即會想到“飯前便後要洗手”這種人人皆知的風俗,他們其實不認識風俗的真正含意。風俗是指人們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動作的舉動體例。葉聖陶師長教師説過:“風俗不嫌其多,只有兩種風俗養成不得,一種是不養成甚麼風俗的風俗,又一種是妨害別人的風俗”。風俗是要分好壞的,壞的風俗正如葉老先生所説的兩種。囊括統統的欠好風俗在內,咱們應當堅決地加以唾棄。

咱們是首倡人人發揚好的風俗而去改掉壞的風俗的。

但是,凡事都是説着比做着容易。高爾基曾經談到:“把説話化為舉措比把舉措化為説話難題很多”。咱們總説要改掉壞風俗又沒有恆心,風俗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也得逐步樣成。在沒有養成的時刻若干是必要用一些強制性的措施來束縛自己的舉動。這就是咱們同硯的難處了——沒有毅力給自己長時間施加一種逼迫力。但是壞風俗是不需要這類逼迫力的,以是養成一種壞風俗比養成一種好風俗容易很多。

然而要是咱們有毅力,有恆心,時時警覺,時時脅制自己。時候久了,風俗一經養成就會自然而然的因循下去,這便是“習慣成自然”了。不用逼迫與警覺,也能行所無事的做去,這就養成了畢生受用的好風俗了。

但咱們養成了壞風俗就會不益於身心健康,學習和工作的順遂完成,不益於社會影響。對咱們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相反地,咱們會畢生受用於咱們所養成的好風俗,就有助於咱們的學習的前進,身心的健康,對咱們是有所裨益的。

既然如此,咱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4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風俗。

身為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與風俗。

早在20xx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貴州等武陵地區一帶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單一的民族。土家族自稱華茲卡,歷史上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為古代巴人後裔。

土家族人民熱愛藝術的魔力,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的力量。村裏過喜事,都要請村裏的藝術團唱歌跳舞。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肉蓮花等歌舞,並特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樂器伴奏。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結束。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們,旁觀者與長者也要起吃宵夜。整個寨子沉浸在那高聲激昂的歌聲與人們大笑聲和震耳欲聾的掌聲中。

土家族食品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卻有着香濃、地道的味道。土家族以大米、包穀為主食,以小麥、紅薯、土豆為副食,飲食普遍喜酸好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茶文化、酒文化異彩紛呈,飲食器具和烹飪器具中鐵器具具有鐵鏽的味道而不影響主菜的味道;木器具有木香的味道,吃着有一種大自然的美味;竹器煮的竹筒飯,甚是好吃乾燥、香濃的米飯吸收竹子的味道特香。烹飪的方法靈活多樣有煎的、煮的、熬的、蒸的、炒的,生活在土家族這個寨子裏簡直像到了美食倉庫裏任你吃任你選。

土家族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種類很多。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包括土家織錦、挑花刺繡。製陶、印染、雕刻。編織等各種門類。在土家寨裏可以欣賞到各種工藝品時常讓人流連忘返。它們既為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創造,又為其所享用。從而深深植根於土家族風俗習貫之中,默默地與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現自己着為土家族人的審美觀和藝術魅力。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牀。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蔔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為29天;月小,為28天。

若家裏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為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説,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説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征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為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襬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我們土家族的節日還有許多我就不一一介紹。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6

在潮汕地區,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首先在端午節,我們必須要吃粽子,為什麼我們要吃粽子呢?這是因為有一段有趣的傳説。在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還有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

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潮汕的端午還有一種吃的習俗,那就是吃梔粽,梔粽的主要原料有梔子、浦姜、糯米漿(粿漿)等等。因為梔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後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會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聰明的人想到執紗線,牽拉切粿,成為一小片,粘着盛於瓷盤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來就是賽龍舟了。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但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節習俗還有很多……大家感興趣就在以後的生活中慢慢的瞭解和發掘。

風俗習慣作文600字 篇7

中秋節的過法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廣東潮汕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説: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