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展望

來源:文萃谷 1.79W

一、國內外形勢最終決定發展方向和定位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展望

常言道“因勢利導、因勢而動、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就是強調形勢對事物發展的決定作用。什麼樣的形勢決定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金融危機前30年,在全球經濟分工合作形勢下,讓中國選擇了“國際代工”的發展道路,並得到了長足發展。201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各國都在尋求救命稻草,連美國、歐洲這樣的發達經濟體都不得不反思傳統的、公認的經濟理論,並試圖摸索新的經濟模式,中國同樣也面臨激烈的調整。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用老思維和舊理論去分析和解決新形勢下的問題,猶如刻舟求劍。

歸根結底一句話:國內外形勢和自身狀況才最終決定中國的發展道路。

二、國際形勢——國際制裁將長期存在,國外市場大幅萎縮,國際資本躍躍欲試抄底中國

由於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加劇,加速了虛擬經濟衰退和實體經濟的下滑,迫使歐美髮達經濟體就業和民生遭遇冷冬,也讓歐美各國清楚地認識到發展完整經濟體系(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同步發展的經濟體系)的重要性。於是,美國率先選擇經濟轉型之路,開始摒棄一直標榜的“少而精”的國際化專業分工的產業模式(即由美國專做設計和知識產權,由發展中國家做實體生產加工),轉型發展“全而專”的本土全產業鏈經濟,為此,奧巴馬提出了打造“美國製造”的經濟復興計劃,以發展獨立的經濟體系,擺脱受制於人(主要是中國)的國外依賴。與此同時,歐洲各國也進一步提高“自給經濟”依存度,大力保護本土製造業。而阻礙歐美髮展方式轉變的最大的威脅卻是歐美用30年時間親自扶持起來的廉價的“中國製造”。從08年至今,美國和歐洲通過採取干預匯率、抬高國際物質價格、反傾銷制裁、運作熱錢、限制技術出口、軍事威脅、領土爭議政治化、人權環保政治化等手段直接或間接抵制和打擊中國出口,其目的可謂一箭雙鵰:一是要為歐美的民族製造業振興減少競爭,創造發展環境,爭取寶貴時間。二是逼中國經濟和民生下滑,逼迫中國開放國內市場,這樣,歐美就可以依靠他們的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更多參與、主導和控制中國市場,賺取更多利益。這種打擊將一直持續到歐美形成與虛擬經濟同步強大的製造業體系和更多搶佔中國市場份額為止,我預計持續時間為4~5年。

更為可怕的情況:一是歐美一旦形成製造業優勢後,將進一步形成對全球製造業和核心技術領域的絕對控制,即使中國也同步啟動技術升級,但受科技和人才水平限制,未來中國製造業遭擠兑程度還會增加。即便中國另闢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市場,也會因同級競爭、政治矛盾等干擾而大打折扣。所以,我認為,未來中國仍然依靠加工出口貿易為主的發展道路會越來越難。二是國外資金和技術一旦成功大規模進入中國,其經營成本、產品性能、產品價格的優勢將衝擊中國民族企業(國企、民營),未來國內經濟競爭會出現白熱化。如果未來中國民族經濟質量不好,中國市場將受到巨大掠奪,中國在國內和國際市場話語權要受到重大挑戰。

三、國內形勢——發展不均衡動搖經濟基礎,國內經濟的兩難問題凸顯,資金和技術成為重大發展瓶頸

危機一是多年的單一出口導向,已使中國大部分產業過分集中於高耗能、高耗材的低端出口加工貿易中。當金融危機和歐美的人為打擊迫使海外市場萎縮後,中國出口貿易瞬間降至歷史冰點,大量的產能過剩和產品過剩無法消化,大批產業鏈條處於停滯或萎縮狀態,很多沿海地區實體企業倒閉、停產或萎靡不前,危及國家經濟安全。危機二是以往旺盛的出口順差,加劇外匯儲備膨脹及人民幣流動,瘋狂產能透支又誘發能源、原材料、勞務費價格上漲,再加之房地產的畸形炒作、輸入性通脹和行政監管缺失,最終導致全國物價飛漲,投機行為氾濫,危害社會穩定。更嚴重的是,這兩方面危機互為因果,彼此循環,進一步加劇危機惡化,導致經濟發展和民生拯救呈現兩難局面。儘管中央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但30年來積累的經濟和社會的系統性危機不會一招得到消除,連帶的產業、民生、物價、信貸、能源、環境等不和諧、不穩定問題還要持續。

四、未來中國發展方向——發展內生經濟和外資大舉併購將成為兩大主流內容

(一)內生經濟將是救命稻草,均衡發展將成為發展主題

中國正處於產能過剩、產能檔次低、產能成本高與產能消化市場萎縮、技術創新受限、國際定價權逐漸喪失的矛盾境遇中,資金和技術缺口嚴重。中國既不能馬上擴大市場,也不能立刻創新升級,更不能左右國際貿易價格,所以按照當前形勢變化判斷,未來5~10年,中國只能也不得不依賴內生經濟,逐步減緩出口經濟,轉身定位國內市場,激活並釋放國內消費潛能,依靠國內消費引導中國經濟高質量、和諧、可持續發展,同時藉助有條件放開國內市場的契機,合理利用好外資投資,壯大國內實力同時逐步擴張國外市場,最終實現解套和突圍。(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2011年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暗示要向這方面調整)。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展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