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改變氣質提升魅力

來源:文萃谷 1.75W

著名流浪詩人三毛説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任是潛在的。確實讀書改變氣質提升魅力,一起來看看。

讀書改變氣質提升魅力

北宋理學家程顥在《秋日偶成》詩中雲:“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劉勰論文學創作主張“貴在虛靜”,講究“入興貴閒”,如此才能進入最佳狀態。可是,如今時代卻有些浮躁與功利。在這處處充滿誘惑的年頭,一個人要做到“目不斜視”談何容易。而讀書能讓人沉潛,讓人保持內心的寧靜,以求“自得”之樂。

在一定意義上説,讀書就是與博學的先生對話,他以和緩的語調,告訴我們物質的速朽和精神的永恆。譬如唐宋,曾肥馬輕裘雕樑畫棟,而存活於人心不朽流傳的,卻是詩詞詠歌。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説明詩在人們心目中依舊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和理想的生活。何況眼前的苟且,或許就藏着詩和遠方。

從人類發展史看,文明與閲讀是密不可分的。讀書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生活,也是人類傳承文明的主要方式。對人來説,恐怕沒有比讀書更好的精神食糧了。因此,宋代詩人黃庭堅深有感觸地説:“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清代的蕭掄説:“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神爽。”

的確,讀書人與不讀書之人是不一樣的,這從氣質上便可看出。《曾國藩家書》中有言:“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可變化氣質。”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可看到閲讀留下的不同痕跡。正如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所説:“一個人一輩子要讀過一部大書。讀過大書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氣象。”因為以書為憑,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有書作媒,可以穿越古今,知曉天下。讀書,不僅僅是知識的.源泉,也是滋養人們美好心靈的必由之路。我曾經説過,讀書是有境界和品位的。有境界,則自成高格。換言之,閲讀不一定能改變一個人的長相,但一定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品位和氣質。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其言卻讓別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令人如沐春風。你會覺得他深邃厚重,氣質不凡。

什麼叫氣質?宋代張載《語錄鈔》:“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現代西方心理學的氣質是指人的心理素質、內在修養的外在行為總和,一般是指人的個性特點、風格氣度。人的氣質是先天與後天的統一、內在與外在的統一、率真與理智的統一。

不可否認,讀書人確實具有一些特別的氣質。這種“儒雅”之氣,是通過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折射體現出來的。正如培根所説:“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必須指出的是,這種美好的氣質或風度並不只限於那些外交家、政治家和影視明星等公眾人物,它也體現在普通人身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讀書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具有一定意義。於是乎,每次看到我們的同胞在國外旅遊時摘花亂扔垃圾,在國際航班上大聲喧譁或大打出手時,我總在想,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閲讀解決。一個認真閲讀過孔子、托爾斯泰、莎士比亞的人,其素質肯定差不到哪裏去,也一定會對學習和研究產生興趣。

從這個意義上説,閲讀及其質量,的確關乎一個人的素質養成和精神狀態。蘇霍姆林斯基説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氣息有正、邪之分。正氣,人們都願意接受和弘揚。邪氣,人們都不喜歡或厭惡。蘇軾説,“腹有詩書氣自華”。看看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等西南聯大教授的精神氣質,還有資中筠、葉嘉瑩、龍應台等知識女性,這句話絕非虛言。難怪有人説,40歲之前不美麗是上帝的錯,40歲之後仍不美麗就是自己的錯。閲讀,也是為自己的美麗負責。由此我想起一件事情:作為北大學生的馮友蘭,第一次去辦公室拜會校長蔡元培,回來用“光華霽月”來形容當時在場的感受,那是一個渾身充滿光輝的人物,由於這個人的存在,整個辦公室都被照亮了。美學家葉朗認為,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有高有低,中國的傳統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質,涵養氣象,就必須讀書,就必須有生活的積累、思想的積澱。因此,我們要牢記鄭逸梅先生在《幽夢新影》中所説的話:“不讀書,不看雲,不焚香,不寫字,則雅趣自消,俗塵自長。”因為,只有書香的薰陶、文化的涵養,才會使我們的思想保持鮮活的亮色,與時俱進,體現出時代氣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