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文萃谷 1.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讀書筆記(15篇)

七年級讀書筆記1

《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短篇小説集。

多數小説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説鬼,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願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蒲松齡在《聊齋自志》中説:“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在這部小説集中,作者是寄託了他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深沉的孤憤的。

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聊齋志異》奇異有趣的故事,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而應該深入地去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悦,以及產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容。由於《聊齋志異》是一部經歷了漫長時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説集,故事來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認識前後有發展變化,加上作者世界觀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書的思想內容良莠不齊,比較複雜。但從總體看來,優秀之作佔半數以上,主要傾向是進步的,真實地揭示了現實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願望和要求。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假、惡、醜,是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總的藝術追求,也是這部短篇小説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郭沫若曾説過:“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七年級讀書筆記2

《螞蟻和蟬》講述的是一隻勤奮的螞蟻和一隻好逸惡勞的蟬的故事。冬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隻螞蟻正在翻曬受潮的糧食,一隻飢餓難耐的蟬經過,便乞求螞蟻給他一些糧食,螞蟻反問蟬,夏天為什麼不儲存些糧食?蟬説他夏天的時候都忙着在唱歌了,於是螞蟻就譏笑他説,你夏天在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這則寓言雖字數不多,但寓意深刻,讓人回味無窮,勤懇的螞蟻和懶惰的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真是兩個極端啊!可是換個角度來看,這則寓言中的螞蟻和蟬難道不就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縮影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都説明了同一個道理,豐碩的果實只會留給那些勤於工作和勞動的人,而不夠能坐享其成,因為我們需要明白,我們要做“漁”,而非“魚”。老舍先生也曾説過,“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我們只要靠我們勤奮的雙手去創造,就一定能讓自己豐衣足食;反之,若是像蟬一樣只是一味享受,那麼最後也只有捱餓的份。

其實,在螞蟻身上不單單是“勤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目光之長遠更應被人讚頌,螞蟻若是沒有長遠的打算,再怎麼勤勞都是徒勞無益的。更不應該像蟬一般貪圖安逸,只顧着享受眼前的時光。雖有詩仙李白雲“行樂須及春”,但對於尚是學生的我們來説,把書讀好、讀出名堂才是頭等大事,若是僅為了享受眼前暫時的美好時光而浪費了大把比金子還貴的光陰、葬送了美好的前程,終是不值得的,正所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長遠的打算”對於意氣風發的我們更可以引申為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而如今的我們就是在為理想而奮鬥、努力。也許實現理想的途中會困難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拼搏,並堅持不懈,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若是沒有理想,就會像文中的蟬一樣碌碌無為、無所事事。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只要人人都做一隻勤奮、胸懷大志的螞蟻,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七年級讀書筆記3

因為要適應當時高地的情況,細節便歲月的無情而有所扭曲了。——摘自《昆蟲記》

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相信美好的童話,還是殘酷的現實?

漾着墨香的書頁中,蟬總是在放聲高歌,一派歲月安好;螞蟻不停勞作,那是為了它們的未來而忙活。當大雪紛飛之時,蟬帶着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乞求着螞蟻,而螞蟻卻冷嘲熱諷,不肯施捨。偉大的學者將螞蟻的勤勞,蟬的慵懶譜寫進孩童的心中,成了不可磨沒的記憶。

而在那炎炎夏日,少年晴朗,年華正好,蟬擁有着完美的歌嗓,它們彼落地叫個不停,哼唱整個人間喧囂,隨着熱情的夏風,編排了屬於這個季節的幸福。但螞蟻卻打破了這一好時光,它們“乞求”蟬,厚顏無恥地把它洗劫一空。

七月流火,蟬不似那成羣的昆蟲,它憑藉自己的努力汲取樹皮中的汁液,在甜美的歌聲坐擁這份暢快。翻滾的金色麥浪中,不速之客們貪心地奪取,它們這羣侵略者將掘井者驅逐開,彷彿它們才是這口井的原主,但蟬總是那樣的寬厚仁慈,對它們的無情傷害只是報以高貴的蔑視,便也揚長而去。

瞧瞧,這現實徹底地將童話臆想的角色給調換過來了。“毫不客氣、搶劫時絕不退縮的求食者是螞蟻,而甘願與受苦者分享的能工巧匠是蟬”。這便是以毋庸置疑的事實代替虛實不定的童話,是以全新的世界代替從前的未知。

在法布爾的筆下,蟬不僅是歡唱昂揚的歌唱家,還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藝術家。它既可以歌聲清脆,樂至瘋狂,又能夠精雕細琢,造出一副好皮囊。

從一隻幼蟲開始,它便不斷給這個世界創造無限的精彩,就算生活在那陰冷潮濕的地下。耗盡大半輩子給自己鋪好走向未來的道路,出了那狹窄的洞,奔向廣闊的世界,完成了它在人世間最後的一次蜕變,幸不辱命,它做到了。同時也將這一路的足跡留下,定格成安安靜靜的記憶。耄耋之年,暮暮老矣。它的身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連同那動人的歌聲也隨風而散。一朵朵瑩白的雪花打着旋落了下來,覆在蟬的屍體上,再化為灰土,待到來年夏天,它們擺脱了上輩子的死亡,又開始這輩子的未來。

就像是我們由青澀稚嫩漸漸變得心智成熟,經歷過苦難的磨礪,最終像蟬一樣,破繭而出。“老將不死,薪火相承”,我們可能會有短暫的沉寂,但永遠都不會凋零,只要有一份堅定的信念,希望就會出現,這一切又或許是一輪新的開始。

俗諦之桎梏,無竟之慾念。日落月升,月落又日升,以新生代舊亡,這許是佛家的輪迴吧。

夏風又起,朗朗天光,鄉間蟬鳴終是未消,這一年,不僅是蟬的新生,也是事實的再生。風過林梢,鳥鳴漁歌,清和夏季,蟬聲飄搖。蟬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它們以生命締造奇蹟,用未來美好替代地中黑暗。

七年級讀書筆記4

《小婦人》是一本帶有自傳性質的家庭小説,作者是美國的奧爾科特。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馬奇家的四個不同性格的女孩通過自己的善良和勤勞,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故事。小説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作者用樸實的語言描寫了馬奇家的天倫之愛。他們的善良,對愛的忠誠及對親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動了我。 作者雖然只描寫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細節,是但卻處處顯露出對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馬奇家的女孩雖然家裏貧寒, 但她們卻對任何事都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小説強調了她們的個性與尊嚴,但又表現出她們的自我表現約束, 而獨立自強是這四個女孩的共同特點,她們總是在不停的找出自己的缺點並努改正。 這也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我喜歡梅格,喜歡她為愛情甘於貧困, 不為金錢所誘惑的性格喜歡她淑女風範;我喜歡喬, 喜歡她的無拘無束, 喜歡她為夢想而努力奮鬥的堅定不移的決心; 我喜歡貝思,喜歡她的恬靜,做任何事都毫無怨言,喜歡她總是為別人着想的善良品德。;我也喜歡艾米,喜歡她的堅強, 把扶貧濟窮當作己任的信念。 她們的理想與命運個不相同, 但她們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歸宿。 在她們看來,家是她們的生長之地, 又是神聖的避難場所。

她們回仔細聆聽母親的教誨,回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聰慧的大腦發明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同時又能美化心靈的遊戲。四姐妹的成長曆程彷彿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詩。 作者用既不華麗也不枯燥的語言想我們展示了人類偉大的親情、 友情和愛情。 在我看來, 似乎在四姐妹的眼裏, 永遠和她們愛的人和愛她們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從她們身上, 我學會了堅強, 學會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滿足。我學會了要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 並努力追逐夢想的樂觀精神。 我同樣也學會了要加倍珍惜所擁有的,不要等死去失去了才知道它們的難能可貴。 我們應該細心發現每個人的優點,而不是帶上了有色眼睛只看到別人的缺點。

梅格、喬、貝思、艾米她們四個堅強、樂觀的精神將永遠貯存在我的心裏。 她們的微笑回永存在我的腦海中。

七年級讀書筆記5

內容介紹: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內容簡介: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苦心孤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人物性格特點:

傅雷: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對親人(主要是兒子)無私的熱愛,有良知,為人坦蕩,稟性剛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聰:刻苦用功,先做人、後成“家”,生活有條有理,嚴謹,熱愛音樂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懇懇

感受:

《傅雷家書》的出版,是一樁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説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畢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師,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兒子教育成才,讓人讚口不絕。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這本書問世以來,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養的啟迪作用既深且遠。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間的發行量累計已達110萬冊,這足以證明其影響之大。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是可以使我們更好提高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對我們學生來説,更值得一讀。

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其實,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有必要看看,因為它可以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七年級讀書筆記6

《小幽靈》這本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每天午夜12點,一個夜間小幽靈就醒來了,他拎着吊有13把鑰匙的鑰匙串在古堡裏巡視,或者坐在樹杈上和他的老朋友貓頭鷹輪流講故事。可是,只有夜晚才是屬於小幽靈的,而他根本就不知道白天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為他無法在白天醒來。於是,有一天,小幽靈有了一個願望,他希望在白天醒來。後來,他的願望居然奇蹟般地實現了,他看到了熱鬧和五彩繽紛的世界。可是,太陽的光芒讓小幽靈變成了一個黑影。同時他的出現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麻煩和不安,小幽靈非常想念以前的生活。後來在他的朋友和三個孩子的幫助下,終於在午夜12點醒來。一束銀白色的月光照在小幽靈身上,他又變得像雪一樣白了。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讀了這篇小説,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達到目標,必須付出努力。但新鮮的生活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只有過着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輕鬆自在的,也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成語五彩繽紛: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如: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鋪設得五彩繽紛,當中擺了姊姊畫的那一堂壽屏,兩旁點着五六對青燭。”又如:天大亮了,多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繽紛的朝霞。——袁靜《伏虎記》第13回

七年級讀書筆記7

一、作者簡介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着社會的進步。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在邏輯學、美學、教育學方面也提出許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論説隨筆文集》等。後者收入58篇隨筆,從各個角度論述廣泛的人生問題,精妙、有哲理,擁有很多讀者。培根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至今影響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二、作品簡介及主要內容

《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從《培根隨筆集》的 “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作偽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

三、中心思想:

理智生活,智慧處世。

四、寫作特色:

《培根隨筆》內容主要是一些議論性質的短文,主要講敍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倫理等許多方面,他的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説理

透徹,警句迭出,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華。

五、名言:

1.知識就是力量。

2. 美貌倘若生於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身上,當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慚形穢,遠自遁避了。

3.一個機敏謹慎的人,一定會交一個好運。

4.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5.禮節要舉動自然才顯得高貴。假如表面上過於做作,那就丟失了應有的價值。

6.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7.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8.美的至高無上的部分,無法以彩筆描出來。

9. 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它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10.因結婚而產生的愛,造出兒女;因友情而產生的愛,造就一個人。

11.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12.在開端起始時善用時機,再沒有比這種智慧更大的了。

13.真正迅速的人,並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14.炫耀於外表的才幹陡然令人讚羨,而深藏未露的才幹則能帶來幸運。

15.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六、摘要分析:

1.《論美》:

概要:主要論述了至上之美是由內在美和外在美結合而成的。

論點: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觀點:擁有美貌的人並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他們當中有的人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從而放棄了品德。其實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 所以美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的,它與機遇、環境相適應。整體和諧就是種美。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2.《論逆境》:

概要:主要論述了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綻放光彩。

論點:因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會給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啟示。

觀點:幸福絕不是沒有憂慮和煩惱,而逆境絕不是沒有慰藉與希望。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燒中才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正如惡劣的品質會在幸福而無節制中被顯露一樣,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逆境中而灼放出光輝的。

3.《論求知》:

概要:主要論述了求職的目的和方法。

論點: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觀點:求知,不能僅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必須抱有正確目的。不同的人對待學問的態度不同,所以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求知,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對好書、一般的書、粗糙的書應採取不同的讀法,要多讀、討論和做筆記。對一般的書只須淺嘗 粗知;對好書就要精讀、細讀;對粗糙的書只讀摘要就行了。現在,知識能塑造人格、健全精神,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

七、賞析: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它就出自培根之口。培根用他獨特的視角,洞察哲學倫理處事之道。凝聚成了薄薄的一本《培根隨筆》。雖然只有薄薄的一本,但卻能從中品出多種味道。它是一本交友的教科書,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思想上的享受。

在眾多的隨筆中,我最欣賞的是《論逆境》和《論美》。“順境帶來的幸運固然可貴,逆境造就的品質更令人折服。順境的德行是節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撓。”可以説,這是全篇的精華所在。逆境是人生的不幸,它給我們帶來困難,挫折和痛苦;逆境也是人生的萬幸,它給我們一個鍛鍊的機會,它考驗人的意志,磨練人的心智。可以説,正式逆境的磨練,造就了歷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偉人。

在《論美》中,培根用他的哲理解釋“美”這個很廣泛的問題,他着重論述了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們不能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用內在的美才能打造高尚的品德。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培根能對世上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並寫下來讓後人們一代一代傳閲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我們如果想要像培根那樣成為一位有名的作家的話,也要多讀、多練,讓自己的作品也成為作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語”。

七年級讀書筆記8

説實在的,如果讀外國的小説,最好還是讀原著,不要讀翻譯版,因為翻譯過來的版本,其語言的特色就會減弱很多。

奧斯丁的名篇《傲慢與偏見》就是一個支持讀原著的很好的理由。我看過一箇中文翻譯版本的,還有一個英文改編的,但是當時就讀不出那種味道來,看相關的評論,也感受不到裏面所説的小説特點,直到現在開始讀原著才發現奧斯丁的小説裏的語言特點。

從《傲慢與偏見》中,不難發現作者很喜歡用帶有很強感情色彩的感歎句子,而且這種句子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人在當時的舉動。例如:chapter 1裏的"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chapter 2裏的"How good it was in you"等。除了句子,一個簡單的單詞,也揭示了奧斯丁的諷刺幽默。作者在用詞方面甚是講究的,就好像是chapter 2裏有個句子"Mrs. Bennet deigned not to make any reply."裏的"deigned",其意思是“屈尊”。事實上這句話的語境是,et 和他的妻子在討論關於Mr. Long 的時候,et被丈夫弄得無趣,實在不想回應一直挪揄自己的丈夫的話。也正是這個“屈尊”的詞,很恰當地表達了et的這種內心的情感與無知的高傲,同時作者也諷刺了et 行為的愚蠢。所以説,《傲慢與偏見》裏的一些單詞都是經過推敲的,以致使這些詞貼合了人物的感情和身份。

七年級讀書筆記9

狼,在人的心目,幾乎是多疑、狡滑、殘忍、兇暴的代名詞。成語中只要與狼字搭邊的,什麼“狼狽為奸”、“狼子野心”“引狼入室”“鬼哭狼嚎”……沒一個意思是好的。

自從書架上多了本《狼圖騰之小狼小狼》,我對狼的看法完全改變。 要有勇氣和血性 身處草原,就會置身於這個巨大的食物鏈中,各種生物都擺脱不了吃或被吃的命運,要想佔據食物鏈上端的有利位置,就必須在殘酷的現實中磨練自己的神經,造就卓越的品質。草原殘酷的生存狀態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存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 幾千年過去了,草原狼頑強的生活了下來,靠的就是那股血性。 當狼逃生時,它甚至可以咬斷傷腿,刮骨療毒是治傷,而狼是自傷,頗有壯士斷腕的壯烈。當搬遷時,小狼寧願被勒死也不屈從,讓人感慨訓老虎易,訓小狼難。狼與生俱來的血性和傲氣,幫助它們在惡劣的草原環境中生存下來。草原上以前也有老虎等其它動物,之所以只有狼獨存,原因就在於此吧! 社會如戰場,危機四伏,如果沒有應對困難的勇氣,你就很難生存下去。

有了勇氣,還要有狼一樣的血性,積極的主動的去迎接挑戰。只有在不斷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鬥爭中,人才能進步,才能體會與公司共成長的快樂。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注意自我性格的開放。草原是個大環境,社會也是個大舞台。人,就要多一些狼性,多點競爭力、多和別人交流,推掉心中的圍牆,開放一些,這樣我們的進步也才會快一些。

七年級讀書筆記10

合上《名人傳》的最後一頁,我的思緒便像奔騰的野馬般飛奔了起來。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的一部著作。這本書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傳組成。其主人公分別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

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音樂家。他沒有感受過家庭温情,愛情也屢屢化作泡影,而他的侄子又浪蕩無能。這一切都是如此地無情,而後的耳聾使他近乎絕望。耳聾,對於一個音樂家是多大的打擊,而這簡直可以將一個音樂家摧毀。在面對痛苦的時候,貝多芬想到了自殺,然而,在死亡的邊緣,貝多芬亦發出了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吶喊。而他經過這一思想轉變,成為了命運的強者。他還用頑強的意志奏出了生命中的優美旋律。

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雕塑家。他所雕刻的塑像都是近乎完美的。但他在生活中是一個怯弱的人,他總是選擇屈服,然而他會鬥爭,他同自己的弱點鬥爭,即使失敗,他也不會放棄。這事米開朗琪羅成為了一個稜角分明的人。

托爾斯泰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的人,他有過兩次精神裂變,最終保持了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這使他成為了俄國的一面鏡子,一個偉大的作家。

他們都是英雄,因為他們都在抗爭,他們能直面苦難,以頑強的生命意志投身藝術,以藝術之花驅散苦難,尋找生命的意義。我們亦要如此,堅強面對困難,不被命運所屈服。我們要有堅定的意志,堅強的心。只要這樣,我們就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不為活着而活着。

七年級讀書筆記11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們來説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説,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高爾基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裏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裏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七年級讀書筆記12

《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記得20多年前,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學過他的一篇作品《蟬》,他對蟬對細緻入微的描寫,至今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我的女兒也上國小四年級了,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道作業,一起讀《昆蟲記》、寫讀後感。

女兒更關注書中記錄各種昆蟲的特點習性,覺得好玩,感到學到了很多知識,如同我當年一樣。而今我再讀昆蟲記,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法布爾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着,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人欽佩。讀這本書既能讓人瞭解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能讓人發現大自然中藴含着的各種科學真理。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難怪魯迅先生奉他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確實如此啊!

《昆蟲記》也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要對生命充滿敬畏之情,要有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的勇氣和毅力,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也要堅持不懈、為之奮鬥。願與女兒共勉之!

七年級讀書筆記13

這本書的主角是“夏綠蒂”和“韋伯”,其中,我最欣賞夏綠蒂,因為她對韋伯的友誼很堅定。

在這本書裏夏綠蒂説過很多話,我最欣賞夏綠蒂説的這句:“因為你是我朋友阿,就算我為你織網織到死,能讓你不被農夫在聖誕節殺了你,要我為你做什麼我都願意。”,這句話表達了兩人之間的友誼非常深。有一天,夏綠蒂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她決定在網子上織字,好讓農夫對韋伯殺生的觀念可以改變,果真,願望實現 了!,夏綠蒂第一次在網子上織了:“非凡豬”這三個字馬上就被農夫看到,一開始農夫一家人不知道一隻小蜘蛛竟然會織字,於是農夫一家人不想把這件事説出去,以免造成大轟動,但是紙終究還是包不住火,不用一天的時間,馬上轟動全村,所以農夫只好決定不殺豬了。

雖然韋伯可以不用被殺而且住的環境比以前好兩倍,但是卻從來沒人注意到夏綠蒂的辛苦,她每天要捕蟲、織網、照顧剛出生的541顆蛋、還要幫韋伯想字,而且 一連好幾天都沒休息,終於,夏綠蒂最後累得倒了下去,在她死之前跟韋伯説了一些話:“韋伯,我快不行了,這541顆蛋就給你照顧了,還有,我們的友誼永遠不會改變。”説完,夏綠蒂就過世了,韋伯每天都看着541顆蛋,直到有一天,小蜘蛛出生了!我想韋伯會一直照顧小蜘蛛到他不能照顧為止,因為他知道夏綠蒂跟他的友誼不管兩人離多遠,永遠都不會改變。

七年級讀書筆記14

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首歌“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雖然記憶很模糊,但是這首歌是的歌詞提到西雙版納,我想西雙版納一定是很美麗讓人心動的地方。

長大後我瞭解到最美西雙版納風景名勝,西雙版納是國家承認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這裏的植物動物種類繁多,西雙版納位於熱帶北部邊緣,這裏適合秋季和冬季人們度假的地方。西雙版納與緬甸老撾隔山隔水,世界上與西雙版納同緯度帶的陸地,基本上被稀樹草原和荒漠所佔據,形成了“迴歸沙漠帶”,而西雙版納卻是一片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這片綠洲猶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這條“迴歸沙漠帶”上。生機盎然的熱帶雨林裏不但生長着各種各樣奇特的植物,發生着驚心動魄的絞殺現象,更養育着美麗的孔雀,長鼻子的大象,鮮花四季常開,水果處處都有,温柔善良的傣家姑娘,這一切都被造物主賦予了美麗的西雙版納。

七年級讀書筆記15

讀完《昆蟲記》後,輕輕合上書,細細回味着書中生動細緻的描寫,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得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新的世界。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裏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我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他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都是説昆蟲世界的小事情,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