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管理系統論文

來源:文萃谷 1.06W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高度交流與發展的時代,面計算機系統則在信息時代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腳色,隨着計算機的不斷髮展,計算機以滲透到各個領域,圖書館也不例外,圖書館的計算機化以不容遲緩。

圖書管理系統論文

圖書館在正常運營中總是面對大量的讀者信息、書籍信息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產生的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需要對讀者資源、書籍資源、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進行管理,及時瞭解各個環節中信息的變更,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針對圖書館手工管理的現狀,經過詳細系統的調查,闡明瞭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和功能,為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打下堅實基矗

一、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當決定要開發一個信息系統時,首先要對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限制和軟件同其他系統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獲得當前系統的處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設當前系統是手工處理系統。手工處理流程大致是這樣的。讀者將要借的書和借閲證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每本書附帶的描述書信息的卡和讀者借閲證一起放在一個小格欄,並在借閲證和每本書上貼的借閲信息。這樣借書過程就完成了。還書時讀者將要還的圖書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圖書信息找到相應的書卡和借閲證,並填寫相應的還書信息。

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理解當前系統“怎麼做”的基礎上,抽取其“做什麼”的本質,從而從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許多物理因素,隨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質的困素即可獲得反映系統本質的邏輯模型。

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分析目標系統與當前系統邏輯上的差別,明確目標系統到底要“做什麼”,從而從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在對上述流程進行分析後,我們對新的圖書處理流程進行整理,圖書館借還書過程如下:

借書過程:讀者從架上選到所需圖書後,將圖書和借書卡交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用碼閲讀器將圖書和借書卡上的讀者條碼2碼讀入處理系統。系統根據讀者條碼從讀者文件和借閲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根據圖書上的條碼從圖書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讀者如果有如下列情況之一將不予辦理借書手續。

① 讀者所借閲圖書已超過該讀者容許的最多借書數目。

② 該讀者記錄中有止借標誌。

③ 該讀者還有已超過歸還日期而仍未歸還的圖書。

④ 該圖書暫停外借。

若讀者符合所有借書條件時,予以借出。系統在借閲文件中增加一條記錄,記入讀者碼、圖書條碼、借閲日期等內容。

還書過程:還書時讀者只要將書交給管理人員,管理員將書上的圖書條碼讀入系統,系統從借閲文件上找到相應記錄,填上還書日期後寫入借閲歷史文件,並從借閲文件上刪去相應記錄,同時系統對借還書日期進行計算並判斷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則結束過程,若超期則計算出超期天數、罰款數、並打印罰款通知書,記入罰款文件。同時在讀者記錄上作止借標記。當讀者交來罰款收據後,系統根據讀者條碼查罰款文件,將相應記錄寫入罰款歷史文件,並從罰款文件只刪除該記錄,同時去掉讀者文件中的止借標記。

為了對圖書管理系統做完整的描述,還需要對上面得到的邏輯模型做一些補充.首先採用圖形的方式描述圖書管理系統的用户界面,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整個系統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時也有國助於後續的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系統需要實現的功能.其次,説明圖書管理系統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書、還書服務花費的時間一次不得大於5分鐘等。

前面着重對借還書流程進行了説細的闡述,下面介紹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功能要求。簡單的圖書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