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如果拋掉手機業務日子並不會好過太多

來源:文萃谷 1.58W

如果失去手機,聯想將會怎樣?

聯想如果拋掉手機業務日子並不會好過太多

一步慢步步慢,如今聯想還有必要再折騰手機業務嗎?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多年前喊出這句精妙的廣告語時,聯想何等意氣風發。

時光荏苒,如今聯想集團CEO楊元慶雖然依舊與全球科技巨頭的掌門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但聯想卻早已失當年的躊躇滿志。

對於這樣的落差,無論是外界還是聯想內部都做過不少分析,而幾乎所有的分析結果,都指向一點——在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變的過程中,聯想錯失了智能手機這一重大機遇。

代價實打實的慘重。從2015/2016財年起,聯想就因為手機業務的拖累開始連續多個季度虧損,後來甚至到了靠賣樓來提亮財報的地步,就連楊元慶本人都被公開質疑是否是合格的CEO。

儘管楊元慶先後換了劉軍、旭東來執掌手機業務,但未能阻攔頹勢。IDC等調研公司的統計顯示,2016年,聯想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跌了26%,全球出貨量排名已經跌出前五,被歸在“其他”類別裏。

不過,節節敗退之下,聯想並沒有放棄繼續折騰:2016年11月用喬健換掉旭東,接管移動業務集團(MBG集團);2017年2、3月,一個月內引進四位業務高管,組建起中國管理團隊“豪華天團”;3月初又謀劃集資13.5億美元,用於支付購買摩托羅拉的尾款,重新給MOTO品牌上發條。

在2017年MWC上,楊元慶還對外界宣稱,聯想手機正在“清零,重啟”,決心要打一場翻身仗。

這種把手機業務推倒重來的宣言,的確能提振自己和市場的信心。只不過,一而再再而三地錯失轉型機遇之後,聯想真的還有必要繼續再折騰下去?

兩度“順勢而為”

在回答這個事關未來的問題前,先回到起點,看看聯想為什麼要做手機。

時針得撥回到7年前,那是2010年的4月,聯想集團的移動互聯戰略發佈會上,時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講了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小孩和巨人搏鬥,力量懸殊,但小孩有個優勢,大地是他的母親,每次親吻大地,小孩就會變得更強壯,最終,小孩依靠大地母親戰勝了巨人。

講完故事,柳傳志説,現在,聯想就是那個小孩,蘋果iPhone就是那個巨人,我們現在可能打不過巨人,但這是在中國!我們的客户、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的政府領導,就是我們的大地母親!聯想樂Phone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

起步就挑戰當時的智能手機標杆,這的確符合一個500強公司的格局和姿態。但實際上,這種高調選擇本質上並不是“造勢”,而是“順勢”。

當時的聯想面臨的是內外變革的大勢:一方面,蘋果等國外手機廠商已經做出了足夠的嘗試,全球智能手機氛圍漸熱;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開始到來,“未來5年內移動互聯網用户將超過PC用户”,成為當時絕大多數調研機構報告中的核心內容。這種變化對於PC互聯網時代已落後於國外巨頭的國內IT和互聯網企業來説,是一個太難得的歷史機遇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及時跟進,就會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厄運。”柳傳志後來曾坦言。

然而,雖然進行了高調轉型,熟悉PC時代玩法的聯想,卻未能摸準移動互聯網的脈,手機業務先是過度依賴運營商定製的玩法,錯過了互聯網渠道和營銷大潮,等反應過來後又陷入一步慢步步慢的窘境,虧損嚴重以致拖累整個集團的財報數據。

聯想管理層也想過讓自己從這種焦慮中解脱出來。2016年物聯網發展氛圍漸熱時,這家有着30年曆史的公司打算利用好這一時機,通過“設備+雲”的`戰略提前佈局,把失去的贏回來。

所謂的“設備+雲”戰略,是指聯想決定不再單純出售PC、手機和服務器等硬件,而是要轉型為一家為用户提供整合了設備、應用、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公司。就好像蘋果、華為等其他科技公司所在乾的一樣。

當然,這個戰略的關鍵點和基礎入口首先還是硬件。聯想在比較了PC、平板、手機、手錶、手環等各類智能硬件後發現,離散型的硬件太多了,沒有哪種硬件會像智能手機一樣,擁有4000億美元這麼巨大的市場。

在2017 CES前的小範圍媒體交流會上,楊元慶説,智能手機雖然增速在放緩,但仍在增長,規模比PC市場大一倍;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機是聯想“設備+雲”新戰略的基礎,失掉了智能手機這個核心入口,新戰略就成了空中樓閣。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到如今這步田地,楊元慶還是要繼續搗騰手機,他讓人力資源經驗豐富的喬健組建團隊(而不是先找一位業務線的高管抓業務),讓虞杲、朱涵、馬道傑三人分管銷售、運營和整體戰略統籌,希望強化聯想手機開放市場的能力,建立渠道能力,提振手機出貨量,儘快扭轉業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