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

來源:文萃谷 2.8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説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

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1

沈括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非常博學多才、功績卓越,不僅精通天文、數學、化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對物理學還有深入考察。他不僅關注了磁學和光學,還研究了聲學上的共振現象。沈括深通樂理懂音樂,曾經還寫過幾十首軍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善於舉一反三,能夠融會貫通,通過音樂現象和原理啟發科學研究。

有一天,沈括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一位朋友面露神祕得跟大家説:“最近我家裏發生了一件怪事,是這樣的,我家有一張琵琶,一直放在一間空屋裏沒人管他。奇怪的是,有一次,我用少數民族的管樂器演奏燕樂“雙調”的時候,在無人動琵琶或其他樂器的情況下,屋子裏的琵琶弦自己發出聲音應和了,但是要是演奏其他曲調就不會有這個現象。我試了好幾次,都是如此,這是不是有什麼靈異事件或者我那件空屋子有神祕的妖魔鬼怪啊?“眾人聽罷紛紛議論起來,討論此人屋子裏是否有邪氣或者其他問題。這人越發緊張,擔心家裏是不是遭遇了什麼邪事。沈括在旁邊一直微笑不語,有個人對沈括説:你博聞強識,見多識廣,你來説説怎麼回事唄?”沈括聽罷面露從容,他勸這位朋友:“其實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只是極為普通的常理而已。因為不同樂器在二十八調中只要有聲音相同,就可能發生應和的聲音。你所説的琵琶自己會跟着燕樂“雙調”發聲就是這種現象,這是個非常普通的道理,跟所謂的神靈或妖魔鬼怪沒任何關係,別自己嚇唬自己了。”其實沈括説的常理,其實就是弦的共振現象。他接着給這位朋友解釋説:弦的共振現象,是聲學最妙處,因為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常識,以致於至今也不能奏出最和諧的天籟來,遺憾!”這位朋友聽了,大舒一口氣,眾人也信服了。

沈括的這番議論,並非信口開河。在這個問題上,他曾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同一七絃琴上,有宮、商、角、徵、羽、少宮、少商七條弦,少宮、少商各比宮、商高音階八度音。他放一個剪好的小紙人放在少宮或少商弦上,當撥動宮弦或商弦時,在少宮、少商弦上的紙人就跳動了起來,但是撥動其它音調不同的弦時,紙人卻一動不動。沈括又在不同的琴上進行實驗,他把將紙人放置在另一個樂器上,當兩者的發聲頻率出現相同時,彈動琴絃時,放在另一樂器相應聲調位置上的紙人,便跳舞般地擺動着。

通過這個實驗,沈括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當一個發聲體發生振動時,與之頻率相同的發聲體也會隨之振動。沈括稱這種現象為“應聲”,現代物理學叫“共振”。在西方,共振現象是由伽利略在17世紀首先描述的,沈括比他早了五六百年,雖然伽利略在對共振的分析更深入,但沈括在那麼早的時代就對對聲學現象作出研究,已經非常難得了。

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2

多普勒生於1803年,是薩爾茨堡一名石匠的兒子。父母本來期望他子承父業,可是他自小體弱多病,無法當一名石匠。他們接受了一位數學教授的意見,讓多普勒到維也納理工學院學習數學。多普勒畢業後又回到薩爾茨堡修讀哲學課,然後再到維也納大學學習高級數學、天文學和力學。

畢業後,多普勒留在維也納大學當了四年教授助理,又當過工廠的會計員,然後到了布拉格一所技術中學任教,同時任布拉格理工學院的兼職講師。到了1841年,他才正式成為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多普勒是一位嚴謹的老師。他曾經被學生投訴考試過於嚴厲而被學校調查。繁重的教務和沉重的壓力使多普勒的健康每況愈下,但他的科學成就使他聞名於世。1850年,他獲委任為維也納大學物理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可是他在三年後便辭世,年僅四十九歲。

著名的多普勒效應首次出現在184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上。多普勒推導出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他試圖用這個原理來解釋雙星的顏色變化。雖然多普勒誤將光波當作縱波,但多普勒效應這個結論卻是正確的。多普勒效應對雙星的顏色只有些微的影響,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儀器能夠量度出那些變化。不過,從1845年開始,便有人利用聲波來進行實驗。他們讓一些樂手在火車上奏出樂音,請另一些樂手在月台上寫下火車逐漸接近和離開時聽到的音高。實驗結果支持多普勒效應的存在。多普勒效應有很多應用,例如天文學家觀察到遙遠星體光譜的紅移現象,可以計算出星體與地球的相對速度;警方可用雷達偵測車速等。

多普勒的研究範圍還包括光學、電磁學和天文學,他設計和改良了很多實驗儀器,例如光學儀器。多普勒天才橫溢,創意無限,腦裡充滿各種新奇的點子。雖然不是每一個構想都行得通,但往往為未來的新發現提供線索。

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3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變分法的開拓者和分析力學的奠基人。他曾獲得過18世紀“歐洲最大之希望、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的讚譽。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靈。由於是長子,父親一心想讓他學習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對法律毫無興趣,偏偏喜愛上文學。

直到16歲時,拉格朗日仍十分偏愛文學,對數學尚未產生興趣。16歲那年,他偶然讀到一篇介紹牛頓微積分的文章《論分析方法的優點》,使他對牛頓產生了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於是,他下決心要成為牛頓式的數學家。

在進入都靈皇家炮兵學院學習後,拉格朗日開始有計劃地自學數學。由於勤奮刻苦,他的進步很快,尚未畢業就擔任了該校的數學教學工作。20歲時就被正式聘任為該校的數學副教授。從這一年起,拉格朗日開始研究“極大和極小”的問題。他採用的是純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寫信告訴了歐拉,歐拉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從此,兩位大師開始頻繁通信,就在這一來一往中,誕生了數學的一個新的分支——變分法。

1759年,在歐拉的推薦下,拉格朗日被提名為柏林科學院的通訊院士。接着,他又當選為該院的外國院士。

1762年,法國科學院懸賞徵解有關月球何以自轉,以及自轉時總是以同一面對着地球的難題。拉格朗日寫出一篇出色的論文,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並獲得了科學院的大獎。拉格朗日的名字因此傳遍了整個歐洲,引起世人的矚目。兩年之後,法國科學院又提出了木星的4個衞星和太陽之間的攝動問題的所謂“六體問題”。面對這一難題,拉格朗日毫不畏懼,經過數個不眠之夜,他終於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從而再度獲獎。這次獲獎,使他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歐拉擔任柏林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在擔任所長的20年中,拉格朗日發表了許多論文,並多次獲得法國科學院的大獎:1722年,其論文《論三體問題》獲獎;1773年,其論文《論月球的長期方程》再次獲獎;1779年,拉格朗日又因論文《由行星活動的試驗來研究彗星的攝動理論》而獲得雙倍獎金。

在柏林科學院工作期間,拉格朗日對代數、數論、微分方程、變分法和力學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是在方程論方面。他的“用代數運算解一般n次方程(n>4)是不能的”結論,可以説是伽羅華建立羣論的基礎。

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頓以後最偉大的經典著作——《論不定分析》。此書是他歷經37個春秋用心血寫成的,出版時,他已50多歲。在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宙譜寫成由數字和方程組成的有節奏的旋律,把動力學發展到登峯造極的地步,並把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這兩個分支統一起來。他利用變分原理,建立起了優美而和諧的力學體系,可以説,這是整個現代力學的基礎。偉大的科學家哈密頓把這本鉅著譽為“科學詩篇”。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輝燦爛的科學旅程。他那嚴謹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影響着每一位科學家。而他的學術成果也為高斯、阿貝爾等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可以説,在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裏,數學中的很多重大發現幾乎都與他的研究有關。

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4

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由於學習成績優秀,1930年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上海大同大學擔任數學教員,後成為教授、數學系主任。在課堂教學中,她遵循《學記》中所説的:“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所以,高揚芝的數學教學一貫是兢兢業業、講求實效,深受學生歡迎。

高揚芝長期從事數學分析(舊時叫高等微積分)、高等代數和複變函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她深知,高等數學比初等數學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義、定理、法則統治着的王國。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訴學生,數學結構嚴謹,證明簡潔,藴含着數學的美。它像一座迷宮,只要你潛心學習、研究,就能尋求到走出迷宮的正確道路。一旦順利走出迷宮,成功的愉悦會使你興奮不已,你會向新的、更復雜的迷宮挑戰,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學工作不到五年的時間裏,自身潛在的科研天賦很快被喚醒催發。經過刻苦鑽研教材,結合教學實踐,她撰寫出論文《Clebsch氏級數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學主編的《科學通訊》上連載,得到同行好評。解放後,她又著有《極限淺説》《行列式》等科普讀物多部。

高揚芝是中國數學會創始時的少數女性前輩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國數學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舉行成立大會,共有33人出席,高揚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這次年會上,她被推選為中國數學會評議會評議,後連任第二、三屆評議會評議。1951年8月,中國數學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了規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高揚芝出席了大會。她是這次到會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紀60年代,她被選為江蘇省數學會副理事長。

名人偉大先進事蹟範文5

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國生物學家、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循此前進,在戰勝狂犬病、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國醫生李斯特並據此解決了創口感染問題。從此,整個醫學邁進了細菌學時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人們的壽命因此而在一個世紀裏延長了三十年之久。

名言:立志是一種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隨着志向走,成功隨着工作來,這是一定的規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是成功在等待着,來慶祝你努力的結果。

法國的釀酒業在世界有很高的聲譽,是葡萄酒的故鄉,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的故鄉阿爾布瓦更是著名的葡萄酒產地,葡萄酒業是這個地方的支柱產業。但是工廠在釀造葡萄酒的時候會遇到困擾,那就是桶內葡萄酒經常會出現酸敗的事情,整桶芳香的葡萄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的液體,完全變得不成味兒,沒辦法,只能一桶一桶得倒掉,酒商們叫苦不迭,損失慘重,甚至有的因此而破產。

巴斯德當時已經是一位著名的微生物學家,他看到這種情況,心裏替家鄉的工業發展着急。恰巧家鄉一個跟他關係要好的工廠主請他幫助“醫治”葡萄酒變酸,想要為社會做點事兒的他,接受了這個請求,決心攻克這一難題。巴斯特對釀酒業一點也不懂,他回到家鄉,安營做實驗,實地調查葡萄酒腐敗的原因。巴斯德把實驗室安在一家老咖啡店裏,巴斯德和助手的實驗設備都是請鎮上的匠工們製造的,有些粗糙難看,村民們看着實驗設備,對巴斯德他們的研究信心不是很足,有的甚至露出顯出失望的表情。巴斯德告訴助手們:“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老師常説‘科學家的精神是物質困難越火越發奮’,我們爭取用最簡陋的實驗設備做成完美的研究。”於是,他們頂住來自各方面的懷疑和壓力,不斷試驗、分析。經過艱苦、細緻的研究,他終於在顯微鏡下發現在未變質的葡萄酒中,酵母細胞都是是圓形的,而變了質的酒中既有的圓形的細胞也有細長形的,跟小細棍一樣的細胞,變質程度越高,細長型的細胞越多,活動越活躍。巴斯德分析,應該就是這種這種細長的“壞蛋”在葡萄酒裏大量繁殖才讓葡萄酒“生病”而變酸,而且,巴斯德發現它們繁殖越多,活動得越厲害,酒就越酸。

怎樣才能阻止細長形細胞生長而使葡萄酒保質呢?這才是關鍵問題。巴斯德沒有停下來,又進一步研究,他想到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用加熱煮沸的方法防止—些食物變壞。巴斯德也試圖用這種方法阻止葡萄酒變質,但是他又發現當把酒煮沸,使葡萄酒變酸的細長細胞也就是乳酸桿菌確實不繁殖活動了,但也把能使酒變香的酵母菌也煮死了。

巴斯德經過無數重複試驗摸索,終於找到一個最理想的温度而且操作簡便有效:巴斯德告訴葡萄酒廠主,製造葡萄酒時候的所有用具都必須洗刷乾淨,釀成的葡萄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裏,保持半小時以上,經過一些時間,能夠使葡萄酒變質的乳酸桿菌就會死亡,但不影響酒香。

葡萄酒製造商們對此將信將疑,但是他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就只好放手一搏,試了試,果然,葡萄酒不容易變質了,而且香度一點沒變。巴斯德的方法迅速在法國乃至世界傳播開來,被稱為“巴氏消毒法”,巴斯德也被贊為挽救法國酒業的功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