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

來源:文萃谷 8.2K

陳太丘與友期1

陳太丘與友期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

2.欣賞生動的故事情節

3.誠信做人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設計

一、情境切入

出示課件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表現了少年司馬光的機智聰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表現機智聰明少年的文章《陳太丘與友期》,選自《世説新語》。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2.指名讀,注意把握語氣、語調

3.評議朗讀中的精彩處或不足處

4.分角色讀:一生讀敍述性語言,男生讀友人語言,女生讀元方語言。

三、疏通文意

1.結合課下注釋或工具書翻譯全文,如有疑難同學間交流。

2.解釋加線詞語:

陳太丘與友期 期日中 太丘捨去 下車引之 入門不顧

3.請三位同學翻譯文章,其他同學幫助更正。

四、背誦課文

五、複述故事

要求:複述不同於背誦,它允許有個人的合理想象和再創作。

六、人物畫廊

1.本文描寫了幾個人物?重點描寫的人物有幾個?(友人、元方)

2.文章通過哪些方法來描寫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請分別找出有關語句。

3.個性品讀

畫出人物對話,並品味人物語言。

⑴首先揣摩友人的兩處語言應分別用怎樣的語氣讀?

提示:第一處(詢問、客氣),第二處(憤怒、音調高)

⑵元方會用怎樣的語氣回答?

提示:第一處(客氣),第二處(義正辭嚴)

⑶同桌兩位同學試讀一遍。

4.人物語言反應人物性格,那麼友人、元方分別具有怎樣的性格呢?(交流討論。)

明確:

友人:無信、無禮

元方:懂禮、聰明、識義、正直不阿

七、圓夢劇場

1.不少同學有這樣的夢想長大當導演、當演員,為了圓夢,我們自己作主,當一回導演、演員,讓我們一起走進圓夢劇場。

提示:

⑴把本文故事編成短劇。

⑵四位同學自由組合,一位當導演,其他三位扮演太丘、友人、元方。

⑶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演要到位。

⑷可創造性地增加情節。

2.排練

3.上台表演

4.老師現場採訪導演:

導演:你認為三位演員中哪位表現得更出色?好在什麼地方?

八、觀點對對碰

最後一個場面耐人尋味:“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是如何看待這一行為的?

提示:

1.模仿國際大專辯論會的形式,設正方和反方,每方可設主辯手一名、二辯手一名、三辯手一名。

2.贊同元方的行為的觀點的為正方,反對元方的行為的觀點的為反方。

3.正反雙方分別闡明自己的觀點,並用事實和道理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

九、我來講故事

⑴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從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明確:做人要講誠信。

⑵請同學們把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親身經歷誠信故事先講給自己的同桌,然後再講給大家聽。

(誠信故事舉例:商鞅言而有信;孫武斬姬演兵;曾子殺豬;誠信的試金石。)

⑶老師來講一個故事:

故事見《讀者》(XX年22期《盜馬》)

請同學們續寫故事結局。

老師總結:從這個故事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誠信是更高層次的智慧。

陳太丘與友期2

陳菲老師執教《陳太丘與友期》,本節課的目標設定全面合理、可行奏效,能以學生為本,知識與技能並重、過程與結果並重、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並重,切合文本內容、切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審美情趣,尤其是能注重發揮語文課文以載道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和行為習慣。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倡導的五德,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價值理念的核心因素,而本篇課文麻雀雖小,不過區區百字,卻涉及到其中的禮智信三個層面,是一篇難得的正己、修身的範例。尤其在課堂回眸這一環節既道出了本文收入“方正門”意圖,又昇華了本課的主旨。陳菲老師授課時,始終沒有脱離這一思想內核,這無疑是正確的、到位的。

朗讀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學形式之一,是提高語感的重要途徑,對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基於此,陳老師在本節課中非常重視朗讀,指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漸漸進入文章情境,加深對文意的理解,體會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進而受到審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同時也有利於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本課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若處置不當,容易內容單薄、效率低下,而陳老師的內容安排卻能做到開合有度、收放自如,既立足於文本,又不拘泥於文本,更能顧及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律。本節課循着這樣一條內在的主線漸次展開:感知——認知——評價——鑑賞——生髮,滾雪球般動態生成。既有反覆誦讀,也有識記理解。

另外,陳老師的教態自如親切樸實,課件設計也簡潔明快、形象質感,既突出重點,又突破難點。整節課給人的感覺是精、實、細、活,效果顯著。

陳太丘與友期3

一、導入

1、同學們平時喜歡看故事書嗎?

老師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世説新語》,這是由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主要記晉代名士言談、行事的一本書,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陳太丘與友期》。

2、陳太丘,就是陳寔,因曾任太丘縣令,所以稱陳太丘。期,就是約定。整個題目連起來的意思就是“陳太丘和友人約定”。陳太丘和友人約定什麼,發生了什麼故事?我們一起來讀讀全文。

二、讀文釋義

(一)初讀課文——出示無句讀全文

1、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全文,你能讀準字音、讀對停頓嗎?

2、請一個學生讀,讓另一生從字音、停頓進行評價

3、打開課本,齊讀課文

(二)疏通文意

1、同學們剛才自讀的時候,能看懂這篇文章的意思嗎?有哪些字、詞、句不太清楚、不太理解呢?提出來,

2、結合課文下面的註釋,放開聲音翻譯全文

3、師讀一句,生齊翻譯一句

4、字詞梳理

三、品文研析

1、讀了這篇短文,

8、大家覺得,這篇短文為什麼要安排一個才七歲、把喜怒都還擺在臉上的孩子來指責友人的遲到失信呢?(更能突顯“信”的重要)

9、剛才同學們讀友人和元方的對話時,有沒有注意到他們所使用的稱謂?

“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相當於今天的“您”

“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尊”是敬詞,用於稱跟對方有關的人或事,比如“尊姓大名”

“家君”是對人稱自己父親的一種謙稱;“家”是謙詞,用於對別人稱自己親屬中年長於自己的人,比如“家父”

中國乃禮儀之邦,古人在人際交往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貧民百姓,都有許多謙辭和敬辭,體現了對人的尊重。恰恰今天人際交往中沒了這些禮貌用語,見面必呼職位,充分體現官本位社會的特點。元方這個七歲小兒,即便是在生氣狀態下,也仍然尊稱對方為“君”,而沒有爆粗口,説髒話,更加顯示出“禮”的重要。

四、課堂回眸

1、陳太丘嚴格遵守約定,決不姑息不守時守信的人,是一種正直;

友人面對一個孩子合理的批評,能放下大人的架子知錯能改,是一種正直;

元方不因對方是大人,有理有據地指出對方過錯,對自己的愛憎不遮不掩,也是一種正直。

一篇135字的小文,講了一個關於信和禮的故事,塑造了三個正直的形象,告訴人們:要做一個守信講理的人,要做一個正直不阿的人,這恐怕就是編者要把這篇文章收錄在“方正門”的意圖了。

2、這麼涵義豐富的小文,不把它背下來總覺得有點缺憾。我們一起背背這個小故事把,老師背旁白,同學們背友人和元方説的話。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一的第2小題

3、課外閲讀《世説新語》中的其他故事

六、板書

七、反思

本次教學比較順利地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基本落實了教學目標,在朗讀中解決字詞積累與運用,通過分析三個人的語言、動作描寫,體味人物內心、品格,把握人物形象,都是正直的人,符合劉義慶把這個故事收入“方正門”的意圖。課堂總會有一些遺憾,時間把握上還有一點欠缺,還要努力加強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讓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利用率能更高效。在品析部分,還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引導他們更多元化地理解。自己再儘量少講一些,讓學生再多講一些。

陳太丘與友期4

自我感覺課件做得比較滿意,思路較清晰,從開始的自主學習,學生自由朗讀,小組合作學習,疏通大意,複述故事到質疑探究……學生在知識的掌握方面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在能力的訓練方面由淺入深,由動口到動手,由朗讀到討論,在情感價值觀的體驗方面由誠信到寬容,由做人到處世。我的課很重視誦讀,我採用了自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以此來讓學生整體感知和進入文本,這是進行探討的基礎。課堂上我還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最大的亮點是對學生的背誦指導。

但因為容量較大的原因,時間顯得緊張,所以有幾個環節開展得不夠充分,有點蜻蜓點水的感覺,如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如果採用男女分組的形式辯論,效果會更好。還有就是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次公開課,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己以前沒有在陌生班級,對陌生學生上課的經驗,學情把握不夠,課堂教學隨機應變能力不夠,導致課堂教學最後環節時間太緊,師生互動不夠。以後會多加歷練,多加註意。

通過實踐和聽取導師及其他同行的意見,受益良多。自己的課上完了,感覺比較輕鬆,還有就是感覺今天是收穫最大的一天。

陳太丘與友期5

這是導學技能操練課,為了上好這課時,課前我們分工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由選材到構思到設計上課方案到實踐,請教諮詢了很多前輩的意見和建議,在反覆的實踐中完善我們的方案,最後在正式驗收課時,我們2個的臨場發揮都要比之前的實踐要來的好,尤其是我的表現很鎮定,即使在上課時出現了突發事故,也鎮定自如的應對,而學生的表現也比較積極,可以説是比較圓滿的.我們2個都能在既定的時間裏完成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探究,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政節課裏師生關係是比較和諧的.另外,由於備課過程中沒設想到“相”,當有學生質疑它的意思時,我確實是吃了一驚,還好由於基礎比較紮實,我在愣了一下之後能馬上為學生解答,這讓我確信,雙基真的很重要,以後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更加註重雙基教學.

這次技能操練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在大學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認識到你付出了多少就必定收穫多少的道理,我想每個人都要有這樣一個階段,讓自己重新定位評價再認識自己.從教育局教研員的評課看來,雖然我跟宋老師的導學技能操練課還有很多有待改進完善的地方,可是看的出來,他是相當認真的聽我們上課,可見在本校各位前輩的幫助指點還有我們自己的努力之下,我們收穫了很多讓我們受益終生的東西.

當然,教學是永無止境的課題,作為教者,要想給學生一杯水,首先是我們要有一桶水,經過這次磨練,我相信自己正在慢慢成長,我也知道前面的道路還有很長,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可是我相信自己在學校各位前輩的關愛幫助下成長的好,而且我也通過這次歷練做好了思想心理準備,迎接新的磨練.

陳太丘與友期6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能講譯,能理解課文的主旨。

2.積累文言詞語,提高自主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3.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詠雪》,文中主要讚頌的人物是誰?(東晉才女謝道韞)讚美了她什麼呢?(聰明有才學。)我們現在來學習《陳太丘與友期》,看主人公是誰?主旨是什麼?

二.老師範讀,學生齊讀,然後再叫一個學生單獨讀,讀後讓學生評論正誤優劣。

三.學生自學課文並討論。(可讓學生先分組討論,再全班討論)

1.讀懂課文並翻譯。

2.討論“研討與練習”中一、二兩題中屬這課的內容。

3.學生提問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若學生沒有提出以下問題就由老師提問:

1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主旨是什麼?

2本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

3在《世説新語》中《詠雪》列入“言語”,《陳太丘與友期》列入“方正”,這是為什麼?

四.先讓學生讀無標點的原文,再叫學生自讀課文,看誰能先背誦。

五.學生課堂做練習,如有時間就課內訂正。(或留作課外作業。如有時間可讓學生即興表演。)—————下課!

練習題

1.為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

①撒鹽空中差可擬(chā)(nǐ)

②太丘捨去(shě)③尊君在不(fǒu)

④無奕(yì)⑤友人慚(cán)

⑥雪驟(zhu)⑦非人哉(zāi)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撒鹽空中差可擬(大致,差不多)(相比)

2未若柳絮因風起(乘着,趁着)

3過中不至(到)4相委而去(丟下)

5講論文義(講解)(討論)

6去而乃至(才)(到)

7俄而雪驟(不久,一會兒)(急速,大)

8太丘捨去(放棄,即不再等候)(離開,就走了)

9與友期行(約定)(同行)

10與兒女講論文義(這兒當“子侄輩”講)

11下車引之(牽,拉)12入門不顧(回頭看)

3.翻譯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風起翻譯: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風飄起。

2待君久不至,已去。翻譯:(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都沒到,(他)已經走了。

3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譯:真不叫人哪!和別人約

好一起走,卻把別人丟下,獨自走了。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翻譯:(父親的朋友感到慚愧,便從車上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己的家門。

5.填空。

1《世説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劉義慶(姓名)組織編寫的。

2“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練地交待了時間“寒雪日”、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

6.課外自讀理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痴如此,何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世説新語》兩則

練習題

1.為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

①撒鹽空中差可擬()()②太丘捨去()③尊君在不()

④無奕()⑤友人慚()⑥雪驟()⑦非人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撒鹽空中差可擬()()2未若柳絮因風起()

3過中不至()4相委而去()5講論文義()()

6去而乃至()()7俄而雪驟()()

8太丘捨去()()9與友期行()()

10與兒女講論文義()11下車引之()12入門不顧()

3.翻譯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風起

2待君久不至,一已去。

3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5.填空。

1《世説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組織編寫的。

2“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練地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

6.課外自讀理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日痴如此,何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陳太丘與友期7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陳太丘與友期》處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的第25課,語文第一冊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讓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文學素養作為語文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着極大的作用。本課作為古文閲讀在第一冊語文教學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過程與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情感與態度:學習古人懂禮知義的優秀品格。教學重難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國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本文是學生接觸的第四篇古文,由於我班學生基礎差,如何教學,促進學生學好本文,培養學生懂禮守信的好品質,是老師思考的重點。

三、説課型定位

新課程標準在關於古文學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注意語言品味,語感的形成,情感薰陶的基礎上突出文體色彩,應以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説教法

閲讀法 讀時品味人物語言,體會人物表達情感。

探究法 交流讀時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

評價法 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評價。

五、説學法

朗讀法 反覆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熟讀背誦。

合作法 交流自己對這篇課文所探究的點,進而形成開放式話題。

六、説教學流程

1.導語引人:展示課題:渲染氣氛,促使學生思考

2.整體感知

(1)範讀,引導學生勾畫重點詞語

(2)多媒體顯示需要重點掌握的字詞,顯示補充省略部分的意見,並作強調。

(3)學生自主讀文,獨立解決問題,師引導討論解決,並總結解決字詞的方法。生複述課文,其他學生評價,老師指導點撥,統一意見,加強對課文的理解。

3、集體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4、指導背誦課文。

在學生再三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指導學生掌握背誦古文的技巧。

5、合作探究

(1)、學生討論,提出可探討性的問題。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老師點撥。

(3)、請學生談談從這則故事裏學到了什麼?

歸納出示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參與討論,以便掌握情況;老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歸類。老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爭辯,不一定要求統一對問題的認識。

6、拓展訓練

(1)、完成表格。

(2)、閲讀《世説新語》裏另一個故事,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

多媒體出示拓展訓練

鞏固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量,檢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設計説明

這堂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將“禮”、“信”和《論語》聯繫起來,體現了中人物思想之“本”,使學生對“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認識。做到深入淺出。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就不會因為只解決一篇短小的顯得單薄。

2、去掉的標點符號,還古文之原貌,請學生朗讀。這一設計使學生更多的認識了古文,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語感有很好的效果。學生的反應較好,較新鮮。

3、對於課文的研討,設計由學生自己討論出問題,再討論解決問題,突出體現了兩個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強調了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符合課改的要求;而老師參與討論,並適時點撥、引導、小結,體現了師生交流,由於學生是在沒有框架的情況下發問、研討,這就對起引導作用的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學生課本劇的表演,使學生對本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充分發揮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學生的主體性。

5、花較短的時間,請學生談談學習的感受,進入文本,再從文本中走出,高於文本。這一設計,看似簡單,卻在整個課堂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沒有了老師最後“力盡聲色”、略顯乏味的小結,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使整個課堂凸現“學生為主體”這一特點。)

作業:講究了課內、課外的銜接,講究由淺到深,講究運用、積累知識。

陳太丘與友期8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陳太丘與友期》處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第25課,語文第一冊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讓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文學素養作為語文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着極大的作用。本課作為古文閲讀在第一冊語文教學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過程與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情感與態度:學習古人懂禮知義的優秀品格。教學重難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對象分析】

國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本文是學生接觸的第四篇古文,由於我班學生基礎差,如何教學,促進學生學好本文,培養學生懂禮守信的好品質,是老師思考的重點。

【説課型定位】

新課程標準在關於古文學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注意語言品味,語感的形成,情感薰陶的基礎上突出文體色彩,應以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説教法】

閲讀法:讀時品味人物語言,體會人物表達情感。

探究法:交流讀時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

評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評價。

【説學法】

朗讀法:反覆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熟讀背誦。

合作法:交流自己對這篇課文所探究的點,進而形成開放式話題。

【説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使用活動目的導入導語引人。展示課題。渲染氣氛,促使學生思考。

整體感知範讀,引導學生勾畫重點詞語。

1、聽朗讀。

2、自主學習課文。

3、朗讀。

4、掌握重點字詞。

5、初步疏通文意。

6、複述課文。

7、表演課文。

(1)出示教學目標。

(2)多媒體顯示需要重點掌握的字詞。

(3)多媒體顯示補充省略部分的意見,並作強調。生自主讀文,獨立解決問題,師引導討論解決,並總結解決字詞的方法。生複述課文,其他學生評價,老師指導點撥,統一意見,加強對課文的理解。

分析質疑提出問題。

1、小組討論。

2、集體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3、指導背誦課文。

(1)出示問題。

(2)多媒體出示無標點的原文。在學生再三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指導學生掌握背誦古文的技巧。

合作探究

1、老師參與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質疑。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點撥。

(1)學生討論,提出可探討性的問題。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老師點撥。

(3)請學生談談從這則故事裏學到了什麼?歸納出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參與討論,以便掌握情況;老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歸類。老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爭辯,不一定要求統一對問題的認識。

拓展訓練

1、完成表格。

2、閲讀《世説新語》裏另一個故事,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多媒體出示拓展訓練。鞏固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量,檢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設計説明】

這堂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將“禮”、“信”和《論語》聯繫起來,體現了文章中人物思想之“本”,使學生對“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認識。做到深入淺出。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就不會因為只解決一篇短小的文章顯得單薄。

2、去掉文章的標點符號,還古文之原貌,請學生朗讀。這一設計使學生更多的認識了古文,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語感有很好的效果。學生的反應較好,較新鮮。

3、對於課文的研討,設計由學生自己討論出問題,再討論解決問題,突出體現了兩個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強調了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符合課改的要求;而老師參與討論,並適時點撥、引導、小結,體現了師生交流,由於學生是在沒有框架的情況下發問、研討,這就對起引導作用的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學生課本劇的表演,使學生對本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充分發揮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學生的主體性。

5、花較短的時間,請學生談談學習的感受,進入文本,再從文本中走出,高於文本。這一設計,看似簡單,卻在整個課堂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沒有了老師最後“力盡聲色”、略顯乏味的小結,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使整個課堂凸現“學生為主體”這一特點。

6、作業的設計,講究了課內、課外的銜接,講究由淺到深,講究運用、積累知識。

【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捨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9

【教學目標】

1、積累“期”“舍”等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2、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3、初步瞭解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一、導入

由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題導入: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説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説:“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説:“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取水裏。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二、與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1、世説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古代小説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敍其事。《世説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劉義慶(403~444),南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三、課文學習

1、你讀我念: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好停頓,讀得流暢。

2、你翻我譯:

自學課文,對照註釋,翻譯課文。

3、搶答題:

⑴ 解釋加點文言詞語:

① 與友期行

②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③ 門外戲

④ 尊君在不

⑤ 待君久不至

⑥ 相委而去

⑦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⑧ 下車引之

⑨ 元方入門不顧

⑵ 翻譯文言句子:

① 期日中,過中不至。

太丘與朋友約定的時間是正午,過了正午還不見朋友來。

②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

與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③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聽了很慚愧,走下車拉元方,元方走進自己家門連頭也不回。

⑶ 補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後(友)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你)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3分鐘背誦比賽。

5、你扮我演:

再讀課文,揣摩説話者的語氣,同桌或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對話。

6、你思我想:

⑴ 對文中的三個人,你有何看法?

⑵ 問題探究:

① 陳太丘未能堅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夠守信?

② 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7、你收我獲:

從這則故事我們學到了什麼?

四、小結與延伸

1、詞語積累:

仿照例子,瞭解句中加點字的含義,並寫出帶該字的一個成語。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成語: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動手試一試:解釋加點的的詞語:

⑴ 陳太丘與友期

⑵ 太丘捨去

⑶ 下車引之

⑷ 入門不顧

3、中外名人講誠信: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才有信用。

──(波斯)昂蘇爾·瑪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屍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諾言是名譽的標誌。

──(法)諺語

4、教師寄語:

擁有誠信,你將擁有一切;失去誠信,你將失去一切。

陳太丘與友期10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陳太丘與友期》。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説教材

《陳太丘與友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25課《<世説新語>兩則》中的第二則。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第一冊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聯繫緊密,使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着極大的作用。國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本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四篇古文,因此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懂禮節守信用的優秀品質是本課的重點;

難點:在學習圈點勾畫重點詞句和按節奏朗讀課文是本課的難點。

3、教學目標分析

①知識與技能

學會在文中圈劃出重點詞語與句子,並有意識地積累詞語;學會按節奏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

②過程和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利用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過程,學會利用斷句的方法朗讀並背誦課文的過程。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獲得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學習古人懂禮節守信用的優秀品質。

二、説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閲讀法,教師導學法,問題討論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錄音機,板書這兩種方法。利用錄音機,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對課文的情感能夠把握得更好。通過聽錄音學習按節奏朗讀課文。利用板書,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並利於學生拋開課本講述故事。

三、説學法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後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如:朗讀法,合作法。朗讀法能夠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疏通文意,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背誦課文;合作法,則讓學生交流自己對這篇課文所探究的點,進而形成開放式的話題。

四、説教學程序

我設置的教學環節分別是故事導入新課,整體感知課文,討論問題,課堂小結,佈置作業,板書設計等。

下面我將就每個環節分別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何這樣教三個方面加以説明:

1、故事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舉出三個關於聰穎機智少年兒童的故事,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體感知課文

在本環節中,我採用了學生自主閲讀法,教師導學法。根據對教學目標的分析,首先我會讓學生邊聽錄音邊圈劃出課文的重點詞句,這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有一個更好的瞭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接下來我會讓幾個學生説説他們畫出了哪些重點詞句以及讓兩到三個學生幫助解決重點詞句,這主要是為了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知情況以及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最後我會讓學生根據文意給課文斷句,並根據斷句的節奏進行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能夠學習按節奏朗讀課文的方法,並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3、討論問題

新課標表明:要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並提出如下問題:

①你能説出尊君,君,家君三種稱謂有什麼不同嗎?

②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説説你的看法。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可以各抒己見,交流自己的看法,讓這些問題形成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我會在學生討論過後肯定同學們的看法,並告知學生應當做一個懂禮法守信用的人。

4、課堂小結

讓學生複述故事,並希望學生以後能夠做一個懂禮法守信用的人。這樣,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把故事更好地記住,方便以後作文寫文章的素材。

5、佈置作業

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的要求,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將會佈置學生回去抄10條關於“尊重他人,誠實守信”的名言名句。這樣可以對學生的道德修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6、板書設計

我將從元方與友人的對話背景,過程、結果進行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捨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這樣方便學生複述故事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以上就是我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設計本課教學的。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