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先進事蹟12篇

來源:文萃谷 1.21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婆婆先進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婆婆先進事蹟12篇

好婆婆先進事蹟1

XX是XX鎮上黃村上XX人,今年已經66歲了。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自兒子結婚以來,婆媳關係相處融洽,成為村裏公認的好婆婆。大兒子當村幹部19年,村書記15年,兒媳婦在園區工作,夫妻倆育有一兒一女,都是由XX帶大的;二兒子開了個農資店,有兩個女兒,二媳婦懷孕困難,卧牀幾個月,都是由XX照顧;三兒子在浙江東陽一家公司任副總經理,離家遠,家裏的大小事情也都是XX在照應。俗話説“大家難當”,可是儘管她識字不多,卻用質樸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都説找個好婆婆難,找一個既善良又純樸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在她的眼裏,做個好婆婆並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

一、關係融洽,視兒媳如親生女兒

自兒媳娶進家門,她們之間從沒有紅過臉,吵過一次嘴。她們之間互敬互愛,相互關懷,婆媳關係處得勝似親孃。在大媳婦剛結婚進門的那段日子,有朋友就説“媳婦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着點,現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對她再好也沒用,一個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過得去就行了。”她沒有聽信這些話,時刻鞭策自己:媳婦雖説不是親骨肉,但她是陪兒子過一輩子的`人,既已結成夫妻,就當成自家人去處,就當自己的親姑娘去處。兒子又時常不在身邊,兒媳婦又要上班、回來還幫着做點家務,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兒媳經常説説貼心話,在生活中,她總是身為長輩,率先垂範,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媳,特別是兒媳在工作忙的時候外,總是想方設法的做點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難鼓勵她。

二、勤勤懇懇,打理一家老小事務

每天早早起牀做飯,從不給子女、兒媳添麻煩,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乾乾淨淨的,被子也是該拆就拆,該洗就洗。兒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許多,便説“媽,你真辛苦了,讓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給你,我真有些過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總是安慰兒媳説“沒事,只要你倆工作順心,能幫就幫點,再苦再累,為了兒女,我都願意。你們就踏踏實實地幹好你們的工作吧!”有的人見了還説:媳婦的髒衣服你還洗,真是太慣她了。可她從不這樣認為,她總説:媳婦就像我的女兒一樣,只有我在家把家務事都搞好了,孩子們才能安心上班。

三、勤儉持家,注重搞好鄰里關係

XX的家庭情況,生活條件雖不能説的上是富裕,但在村裏裏,也是相對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省吃儉用,勤儉持家,還經常教育子女要學會過日子,不能大手大腳。自家和睦的同時,還注重鄰里關係的相處。經常對兒媳説“遠親不如近鄰”和鄰居相處,互相幫助,鄰家有困難,她就會主動地伸一把手幫助他。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的困難,樂於助人。在對待鄰里關係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係十分融洽。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瞭如何做一個好婆婆。

好婆婆先進事蹟2

菅鳳蘭,今年72歲,現住在勝利街15號,她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她的培養下,幾個孩子都是單位的骨幹和領導。一生操勞的她,自己獨自生活,雖然是獨自生活,卻是每天為兒女們做飯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菅鳳蘭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其實,她算是跟得上時代步伐的老人,兒女們的穿戴時尚啊、髮型時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幾個兒媳相處幾十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説服,兒子錯了他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説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前幾年三個兒子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她總是幫了這家幫那家,那家需要她她就去幫忙,去年二兒子家開了一家小飯館,由於人手不夠,她就每天騎着三輪車去給買菜,小兒子出了交通事故,他悉心照料,使兒子得以恢復正常。

現在老人家的孫子在外地上高中,由於兒子和媳婦都上班,他主動要求去陪孫子,她省吃儉用把自己的遺屬費拿出來給孫子上學,在陪讀期間,他給孫子買水果從不買自己的'份,孫子讓她吃她説不喜歡吃,其實她是捨不得吃她不但教育孩子節約,還給孩子講學習的重要性,講如何的孝敬父母。講她當年孝敬婆婆的事情,孩子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人們常説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幹的婆婆難上加難,菅鳳蘭認為做一個好婆婆並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他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兒子兒媳們每天早出晚歸忙着掙錢,三個孫子都在上學,一日三餐她從不少一頓,洗衣做飯任勞任願,從不叫苦叫累。菅鳳蘭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係也處得十分融洽。鄰里的老人們説起菅鳳蘭一個勁的豎大拇指:“那可是個好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林業局有什麼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菅鳳蘭説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鄰里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蹟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好婆婆先進事蹟3

陳少芳,一個平凡無奇的農村婦女,可在兒女兒媳心中,她是一個好媽媽,好婆婆。一個從來不對孩子打罵的女人,一個給兒女無盡自由的媽媽。她,就是我們上塘村委下塘經聯社村民,低學歷,卻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一路陪着兒女走在創業路上,在我們鄉鎮開辦起了星藝舞蹈學校,五年時間創辦了陶圩總校、石塘分校、良圻分校。常年教生300多名,每年陪着兒女帶着農村孩子進城參賽晉級。年近花甲,心中種着一棵常青樹,經常跟女兒提起要在村裏教學廣場舞,要帶動村裏下田的婦女走上舞台。終於在她孫子辦滿月酒的當晚下塘村廣場舞隊正式成立,喝完喜酒,刷好碗,在拉拉扯扯、半羞遮面的情況下,沒有正式設備開始了廣場舞第一晚的教學。包括陳蓮芳當晚只有六個學員,可喜的是,大家都學得很盡興。在村裏婦女幹部的陪同下,經過一個星期的鼓動,廣場舞隊人數已經超過30人數,圍觀的男男女女有上百人,他們不再轉着電視,不再只盯着手機,看着這麼多人接受新思想,這麼多人愛運動,這麼多人熱愛健康,陳蓮芳的嘴角可是一直彎笑着。為了讓大家更踴躍投進這舞池中,陳蓮芳又想了一計,自掏腰包捐出了50件T恤服,專給練舞的婦女免費發放,消息一出,第二天晚上來練舞的人就更多了,50件T恤只剩下了三件小碼了,當然很多穿大碼的婦女都沒領到。自從練了廣場舞之後,大家都説晚上睡眠好了,體重大的説減下去了,走路都精神了。

幾個月之後便是過年了,村裏婦女開始想着上舞台展示自己的舞姿了,在村裏熱心青年婦女的.帶動下,開始練起了成品舞。可是怎麼練都練不出效果來,陳蓮芳心頭一熱,在女兒的幫助下,網購了一批扇子,分給大傢伙練習起來,果不其然的,感覺出來了,在春晚演出當晚,這兩支帶扇子的舞蹈迎得了最熱烈的掌聲,不管是在外務工歸家的村民,還是天天晚上看她們排舞的老少,都稱讚不已,兩幫半老徐娘跳得如此惟妙惟肖、整齊劃一。並參加了陶圩鎮上的20xx慶新春暨“三八”節文藝匯演。一個農村的婦女,能帶動大夥在放下鋤頭之餘登上舞台,走出村屯,她的身份是平凡的,而她的思想卻是偉大的。

春晚過後,每個人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悦中,滿球場的垃圾影響了村容村貌,村裏小孩、小狗到處跑,牽得到處是垃圾,晚上就怕不小心被垃圾拌倒,陳蓮芳喊上自己的老公,拿着掃把、垃圾鏟搞起了大掃除,大晚上的,沒有人看,沒有人表揚,她倆就這麼默默的在夜幕下清潔每一個角落,默默地把一堆堆的垃圾搬走,就像她寧靜的外表,不張揚,不驕矜,卻一直在,認認真真做一個標標準準的下塘人。

陳蓮芳的事蹟在下塘村裏沒有表揚過,也沒有人議論過,就像她買個廣場音響也是讓自己的妯娌拉進拉出,只是跳完了舞回來,默默的把電充上,她做的是自己,卻不知這默默的無聞奉獻給的大家,如果每個人如她,下塘村定是這桃源故居,世界將是充滿愛的人間。

好婆婆先進事蹟4

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沒人注意她;這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在83歲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兒子患上精神病、兒媳患上癲癇病,孫子孫女未成年之時,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無私的大愛扛起生活的重擔,用掃帚掃去家人心頭的陰影,掃去艱苦歲月的磨難,用堅強為家人撐起了一片愛的晴空。她就是63歲的早陽鎮丁河村村民唐德秀。

遭遇不幸,堅守與付出折射人間大愛

唐德秀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上世紀80年代時,二十多歲的唐德秀和丈夫喜結連理,平淡的日子透着數不清的温馨和快樂。然而,好景不長,命運和唐德秀開了個玩笑,1996年,丈夫因積勞成疾不治身亡,一年後,二兒子因父親去世受刺激患上精神病。面對這接二連三的打擊,唐德秀也曾以淚洗面,也曾感慨過命運的多舛。“哭過後,想想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於是,已快50歲的她成了四口之家的“頂樑柱”。

來不及悲傷,唐德秀一邊悉心照料兒子,一邊四處打聽治療精神病的藥方。兒子得病後,什麼也幹不了,有時還會無緣無故地打罵她,常常在她做事時,一不小心就被兒子破壞掉,唐德秀沒有怨言,把兒子收拾得乾乾淨淨,病情也有所控制。

時年,家裏還有年過古稀的公公,已成家立業的大兒子,快二十歲的二兒子。丈夫在世時,兩個兒子曾與父母達成協議:父親由大兒子負責養老送終,母親由二兒子負責照顧。唐德秀的老伴過世後,老大便以義務盡到為由退出了母親的生活,從此,唐德秀便成了無依無靠的浮萍。

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老二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轉,能和年邁的爺爺一起幫家裏幹些農活,生活還還能勉強維持。雖然兒子的身體都有所好轉,但家裏因為給丈夫和兒子看病已經欠下了許多債務,家裏的經濟狀況依然窘迫。為減輕家裏的負擔,48歲的唐德秀毅然決定外出打工。

堅持堅定,柔弱雙肩擔起十七載風雨

1998年,唐德秀將家人託付給鄰居,隻身來到安康城區找工作。一開始,由於年齡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築工地提過灰、搬過磚、送過貨,什麼能掙錢她就幹什麼,有時一天打好幾份工,晚上就蝸居在別人家的茅房裏。“口渴的時候,連口水都喝不到啊。那是最困難的時候,只要有個歇腳的地兒,我也就滿足了。”每當回憶起那段時光,唐德秀總忍不住掩面哭泣。後來,在別人的介紹下,唐德秀謀得了環衞工人的差事,負責清掃安悦街至大北街段馬路。那時環衞工人每月工資僅180元,為了省錢給老二看病買藥,唐德秀捨不得租房子,仍堅持住茅房。

在別人看來,環衞工人就是掃大街這樣不起眼的職業,但是唐德秀卻十分珍惜這份工作,並且樂在其中。由於工作努力認真,為人善良熱情,唐德秀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很多人介紹唐德秀去當保姆,工資是環衞工人的好幾倍。但她不為之所動,“保姆工資高但是不穩定,在這裏工作,工資雖然低但是有保障。每月穩定,能攢點錢回去看兒子,也能養活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

20xx年,老二病情更加惡化,唐德秀便把他接到城裏與自己一起住。為了方便照顧兒子,唐德秀租了一個小房子。凌晨四點,唐德秀便拿着工具出門工作。空曠的街道上,只有寂寞的街燈和偶爾飛馳而過的車輛陪伴這個瘦弱的老人。

一個月420元的工資,房租50元,水電費、生活費若干,還要給老二買藥,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僅有的那點工資?唐德秀每天在心裏算計着。歲月在她臉上劃過溝壑,生活壓彎她的脊樑,但她從來沒有向命運低頭。她告訴自己,為了孩子,要堅持。

20xx年,老二精神狀態好轉,經熟人介紹,認識了28歲的喪偶婦女史顯蘭,並喜結連理。一直以來,兒子的終身大事是唐德秀心中的一大牽掛,如今,老人心願已了,卻又有了新的煩惱:史顯蘭患有癲癇,需要定期藥物治療,還帶有年幼的一兒一女。本來窮困潦倒的家又增添了三口人,生活的重擔再次壓得唐德秀喘不過氣來。

由於房子太小住不下這一大家人,唐德秀咬咬牙,帶着一家人搬到龍窩街一處簡陋的民居里。這時,她每個月工資1000元左右,要付400元錢的房租,兒子、兒媳每個月的醫藥費加起來300多,電費水費100多,生活費基本所剩無幾。

為了照顧好史顯蘭,讓她早日康復,唐德秀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在幹好自己工作同時按時給她做好一日三餐,洗頭擦身,5年如一日。但兒媳根本不認識她,動不動還發脾氣,朝她身上摔東西。每次唐德秀除了躲和跑,從不和她計較。對於外人的到來,兒媳沒有任何反應。唐德秀説,從嫁進唐家至今至今,她就不認識家人了,晚上經常不睡覺,一個人在牀上唱歌或者罵幾句別人。走進史顯蘭的卧室,乾淨整潔的被子、牀單,屋內沒有任何異味,一點不像有病人的.房間。“她弄髒了我就洗,保證不讓她身上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患病的兒媳史顯蘭在婆婆唐德秀的精心照料下,發病的次數越來越少。“她既然已經嫁過來,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怎樣,我們不僅不能拋棄她,更要好好照顧她。” 唐德秀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撐起這個家,唐德秀省吃儉用,為了買到便宜的菜,她跑遍市區的大大小小的菜場,“只要這個家能好起來,我辛苦一點沒關係……”

笑對人生,傾畢生精力撐起愛的晴空

一轉眼,公公已過耄耋之年,兒子得病近16年,兒媳也患病5年,這些年,唐德秀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沒吃過一頓好飯,隨着年齡的增長,她漸漸體力不支,還患上了冠心病和風濕性關節炎,做環衞已有點力不從心。

為了能治好兒媳的病,多年來,唐德秀四處求醫問藥,但是效果始終不太明顯,“醫生説這病沒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但唐德秀並沒有放棄,她省吃儉用,仍然懷着一線希望把兒媳送進市區各大安寧醫院治療,每個月支付着高額的藥費。“兒媳就是我的親女兒,不管多難,我都要幫她治病。” 唐德秀説,希望兒媳快點好起來,她真的太苦了,如果有可能,我真願意為她分擔一些病痛……

看着家中裏裏外外的活一下全都壓在唐德秀瘦弱的肩上,周邊羣眾看着很心酸,可唐德秀常説“沒什麼”。“20多年來,可能我遭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我不會放棄家人,更不會放棄生活”。

20xx年春節期間,唐德秀因為冠心病住院,懂事的孫兒孫女便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孫子胡興晨負責給奶奶送飯,孫女胡陳玲在醫院邊複習功課邊陪奶奶。姊妹倆還利用課餘時間幫奶奶一起清掃大街。看着懂事的倆孩子,唐德秀總向別人誇獎道:“雖沒有血緣關係,但勝似親人。為了這個家,為了兩個孩子,再苦、再累,我也會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今年七月,老城辦瞭解到她的情況後,給她送去了2500元慰問金;區老齡委也給她送去了慰問金和生活用品;早陽鎮為唐德秀的兒媳及孫子孫女辦理了低保手續;校方領導在瞭解胡陳玲和胡興晨的家境後,免除其補課費用。

“黨和政府對我們這麼關心,我更要好好把工作幹好,只要人勤快,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 為了更好地照顧家裏,她每天的生活從凌晨4時開始:起牀後先把爐子打開,架上一鋁鍋水後迅速到自己路段上開始打掃衞生,7時多衞生打掃完畢,回家給兒媳和兒子洗漱、喂藥、做飯,安頓好兒子、兒媳,簡單吃兩口飯,又馬不停蹄地到自己工作路段檢查地上有沒有誰拋灑垃圾,再一遍一遍地打掃。由於她勤勞誠懇,18年來,唐德秀始終保持着每月“先進工作者”的稱號。提起唐德秀,領導和同事總是讚不絕口。談起以後的生活,唐德秀滿是樂觀:“累是累了點,但不累哪能有收入,現在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怕掙不了錢。趁着自己現在身體和精力都還行,多掙點錢,用不了幾年,家裏的外債基本上就能還清了,等把孫子供到大學,我就算完成任務了。”説到這裏,唐德秀臉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對貧困,唐德秀選擇堅強面對,18年過去了,唐德秀用矮小瘦弱的身軀,為家人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

好婆婆先進事蹟5

xxx,1956年5月出生,現住齊伯鎮鎮跑馬村,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媳婦、五個子。兒子和兒媳長期在外打工,照顧女和子的工作就落在了她的身上。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她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識大體、顧大局,有着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善良、純樸是她們一家做人的標準,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人們常説,世上的關係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在她看來卻不然,因為我與媳婦之間的關係是很和諧融洽的。我們之間與其説是婆媳關係,不如説是母女關係,因為她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並不亞於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説:“兒子呀,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

xxx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其實,她算是能跟得上時代步伐的,兒媳的穿戴時尚啊、髮型時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兒媳相處幾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説服,兒子錯了他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説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

人們常説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幹的婆婆難上加難,xxx認為做一個好婆婆並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兒媳、子、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他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兒子兒媳們每天早出晚歸忙着掙錢,五個子都在上學,一日三餐她從不少一頓,洗衣做飯任勞任願,從不叫苦叫累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係也處得十分融洽。鄰里們説起xxx一個勁的豎大拇指: “那可是個好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村裏有什麼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xxx説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鄰里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蹟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好婆婆先進事蹟6

xxx,今年72歲,現住在勝利街15號,她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她的培養下,幾個孩子都是單位的骨幹和領導。一生操勞的她,自己獨自生活,雖然是獨自生活,卻是每天為兒女們做飯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xxx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其實,她算是跟得上時代步伐的老人,兒女們的穿戴時尚啊、髮型時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幾個兒媳相處幾十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説服,兒子錯了他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説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前幾年三個兒子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她總是幫了這家幫那家,那家需要她她就去幫忙,去年二兒子家開了一家小飯館,由於人手不夠,她就每天騎着三輪車去給買菜,小兒子出了交通事故,他悉心照料,使兒子得以恢復正常。

現在老人家的孫子在外地上高中,由於兒子和媳婦都上班,他主動要求去陪孫子,她省吃儉用把自己的遺屬費拿出來給孫子上學,在陪讀期間,他給孫子買水果從不買自己的份,孫子讓她吃她説不喜歡吃,其實她是捨不得吃

她不但教育孩子節約,還給孩子講學習的重要性,講如何的孝敬父母。講她當年孝敬婆婆的事情,孩子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人們常説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幹的婆婆難上加難,xxx認為做一個好婆婆並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他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兒子兒媳們每天早出晚歸忙着掙錢,三個孫子都在上學,一日三餐她從不少一頓,洗衣做飯任勞任願,從不叫苦叫累。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係也處得十分融洽。鄰里的老人們説起xxx一個勁的豎大拇指: “那可是個好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林業局有什麼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xxx説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鄰里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蹟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好婆婆先進事蹟7

xxx,今年48歲,家住邵崗鄉邵崗街道,現從事婚娑攝影服務工作。她有兩個孩子,兒子已結婚,卻都還住在一起。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裏充滿着祥和氣氛。 xxx是當地出了名的好媳婦好婆婆。問起xxx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沒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觀念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她們年輕人。”她兒媳婦補充説:“我婆婆不僅是好婆婆,還是好媳婦呢!我們奶奶在得病的時候,我婆婆很細心地照料她,給她洗澡,換洗衣服,倒便盆等。”

xxx對“孝順”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花錢為父母、公婆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講究吃穿什麼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

結婚時,由於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xxx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彩禮一份不要,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鄉親們的好評。婚後她們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裏也樂滋滋的。工作之餘,xxx包攬了家裏的所有家務。公婆不識字,xxx和丈夫商量,給公婆買了個大收音機,並手把手的交給他們如何使用,把他們樂得跟孩子似的。

後來,她們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可在兒子三歲時,公公卻得了重病,經多方治療,病情有了好轉,可後遺症非常嚴重。她見婆婆一個人忙前忙後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關閉了婚娑攝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顧老人。為了給公公治病,幾乎花掉了全部積蓄,到過的大小醫院不下二十幾家,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放棄,就這樣,終於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過去的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經衰落、腰痛病、心臟也不太好,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xxx帶她四處求醫,在飲食上,也是儘量調劑着吃,最近還特意為老太太買了“孟氏拔罐”,和專治腰痠腿疼得膏藥。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裏喜歡。

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就連喜歡吃紅薯、南瓜、和胡蘿蔔都一樣。婆婆常説“俺這個媳婦真是隨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儘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們也爭着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也都要給奶奶買上點小禮物。今年春節,xxx建議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興,兒子爭着跟奶奶合影、媳婦也搶着跟奶奶和照、孫子孫女更是爭着、搶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xxx的丈夫一直在機關單位從事小車駕駛工作20多年,因工作經常外出,隨叫隨走。在家時間很少,且不固定,家裏家外全靠她一個人張羅。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分心,她沒有説過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臨行前都再三囑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xxx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好婆婆先進事蹟8

唐彩蘭,女,今年53歲,是紅石窯村五組一名普通家庭婦女,有一個三代同堂的9口之家,有兩個兒子。在紅石窯村提起唐彩蘭,男女老幼無人不交口稱讚,都會不約而同的説:“唐彩蘭不但是個好媳婦,更是一個好婆婆。”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地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人們常説: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她覺得,這個事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娶來兩個兒媳,就是自己多了兩個閨女。兒媳們都學會了婆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優良作風,一個比一個能幹,在致富的路上你爭我趕,她沒有像其他的婆婆一樣,媳婦進門後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幫助她們,做好她們的'堅強後盾,幫助出謀劃策,照顧孩子,一刻也不得閒。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從20xx年開始發展特種養殖,建立娃娃魚繁殖場一處,養殖娃娃魚500餘尾,奶奶只有做好後盾,把孫子、孫女照顧的無微不至,最後孩子只讓奶奶抱,一會兒不見奶奶就哭鬧個不停,兒媳説:“兒子不見媽可以,不見奶奶不行。”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

好婆婆先進事蹟9

她1950年6月生,現生活在彬縣香廟鎮下新莊村,是一名共產黨員。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着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善良、純樸是她們一家做人的標準,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

人們常説,世上的關係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在她看來卻不然,因為我與媳婦之間的關係是很和諧融洽的。我們之間與其説是婆媳關係,不如説是母女關係,因為她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並不亞於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説:“兒子呀,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讓我知道你有欺負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饒你。〞她的這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裏,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係奠定了根底,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她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和兒媳相處近二十幾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説服,兒子錯了她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説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

20xx年兒媳生育小孫子時,凌晨四點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難忍,她知道兒媳是要分娩了,情況緊急,她深夜裏找車載着她們去了醫院。

產後,她也一直陪同兒媳在醫院,她把照顧兒媳的重任毫無怨言得承當了起來,每天扶着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飯、倒尿,同時她還得照顧孫女。有人問她,你有怨言嗎?她説: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只要每個人都默默奉獻、無私付出,相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就會變得更加和諧,我們要學會愛周圍所有的人,每個人都會生病、會有困難的時候,愛家人也就是愛自己。可她自己卻從不願麻煩兒女們,她説,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事業,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幹,我只要能動彈就不應耽誤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事業中去。她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媳婦眼裏,她是一個疼愛媳婦的好婆婆。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人們常説: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她覺得,這個事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娶來兒媳,就是自己多了個閨女。兒媳都學會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優良作風,她沒有像其他的婆婆那樣,媳婦進門後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幫助她,做好她的堅強後盾,幫助出謀劃策,照顧孩子,一刻也不得閒。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因此,誤會和摩擦總是難免,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不計較。碰上不順心的事,不當場理論,等他們心平氣和後,再問明原因,和兒媳談心、解開她心中的'疙瘩。兒媳快樂的説:“是我婆婆教育的好,尊老愛幼頭帶的好〞。

在村裏誰家遇到農忙、紅白喜事來請她幫助,她都有求必應,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幫助別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幾天,從未考慮過自己的得失。鄉親之間,妯娌之間,朋友之間,她發現誰家有病人就主動前去看望;

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難,她盡力幫助;

在村裏,只要她遇上要飯的人,她從來不放過對他們的幫助。大家都説她是一個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熱心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村裏有什麼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讓孩子們參加,她説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快樂,鄉親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時機。

作為一名黨員,村上的組織生活以及學習活動無論是吹風下雨,她總是積極參加,沒缺席過一次。她還經常向羣眾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她擔任村婦委會主任那些年,村裏的婦女有困難來找她,她總是儘量的幫助和解決。她帶頭參加義務勞動,關心集體,熱心公益事業。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保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蹟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術,而且和鄰里的關係處理得也很融洽。村裏的人們説起她一個個都讚不絕口:那可是善良的人哪!她從沒和人吵過一次嘴,打過一次架,鄰里誰有困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幾十年來,她都默默地去幫助村裏有困難的人,誰的孩子生病了,她急在心裏、痛在心裏。她常説:大家把關係處理好了比什麼都好,人生只有這麼久,大家要珍惜緣分,幹嘛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村裏的婦女們聚在一起常説,沒有這個好婆婆,村裏就沒有婆媳關係這麼融洽的好風氣,就沒有這麼和諧的村莊。在兒媳的嘴裏是:沒有我婆婆的一身示範和對我們的影響,就沒有我們這麼和睦可親的一大家子。

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保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蹟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葉正英,高郵市卸甲鎮張餘村葉家組村民,多年前,入贅的丈夫突患重病,撒手而去。留下年邁父母、十歲男孩、三歲幼女、兩個青春稚氣的妹妹。她沒有組合新的家庭,默默一個人挑起了照顧老人,撫養孩子,照顧妹妹的生活重擔。孤兒寡母,深夜長哭,白天挑擔,她都咬着牙,挺了下來。為改變貧窮的生活,她開始學磨豆腐,用辛勤勞動走上了致富之路。她孝順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兩個妹妹出門,她如同家長一樣隆重操辦。兒子常年在外打工,每逢農忙,為了讓兒子安心工作,從不讓他來回奔波。兒子不在家,葉正英把兒媳婦當做親女兒看待。對鄰里鄉親,她更是一副熱心腸。普法活動、婦女活動、公益捐款,她第一個報名……葉正英也有自己五年規劃:再幹兩年,孫女兒到市中讀書,她就到市區陪讀,讓兒子媳婦安心工作。對此,她充滿了憧憬。

好婆婆先進事蹟10

王XX,70歲,是長沙市天心區白沙井社區一名普通家庭婦女,也是一名老教師,她有一個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兩個孫女。她家住白沙路241號大院,鄰居們都稱讚王xx是一個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婆媳關係相處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則,孝順老人

王xx是一位好母親,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為先,注重傳統美德的教育,特別是孝敬老人。因王xx的父親將近90歲,摔斷腳2年,生活有極大的困難,王xx和家人一同將老人接到身邊照顧。她每天給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營養又好吃的飯菜。天天幫老人梳頭洗臉,一絲不苟的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們受她的影響,兒子每週堅持給外公洗澡,兒媳給外公剪指甲,從不間斷。事實證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兒子兒媳對她們也很孝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願動彈的時候,孩子們都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這些,真讓人羨慕。

二、從生活點滴,關心子女

王xx她平時很節約,從不浪費一點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平時兒子兒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準備一日三餐,接孫女上學放學,洗衣疊被,任勞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兒媳忘了帶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給兒媳送傘,她當時雖然打着傘,但全身還是被雨水打透,當時兒媳正站在單位門口徘徊着怎麼回家,突然看到一個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過來,她趕快上前説:媽下這麼大的雨你怎麼來了?她看到兒媳的第一句話是雨下這麼大怎麼在門口呢?趕快把傘遞給了兒媳。每當想起這件事,兒媳都覺得很感動,説婆婆就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的對她。還有一天晚上,兒媳突患重感冒,發高燒,作為老人,她着實不放心,當時兒子剛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樓找的車,把兒媳送到醫院,並連夜輸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很快康復了。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説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麼多心,受了這麼多累。王xx卻説,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願。

三、通情達理,化解矛盾

人們常説,世上的關係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王xx卻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平時相處,她嚴格要求兒子,寬容對待兒媳。每次兒子和媳婦吵架,她總是埋怨兒子,支持媳婦。有時兒子兒媳吵架,媳婦情緒激動,朝她發脾氣,她不針鋒相對,而是笑咪咪地聽完媳婦的意見,然後找適當的時機與媳婦溝通。前些年大兒子和大兒媳都同時下崗,所以住房比較緊張。卻沒有向社區提出半點要求,也沒有給政府添半點麻煩,而是鼓勵兒子兒媳要堅強面對生活的坎,不要氣餒,不要放棄,並支持他們利用在部隊學的技術優勢,自己創業開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館,經過全家人一起努力,現在已擴大業務量,同時還招用了兩名下崗人員,經濟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好婆婆先進事蹟11

xxx,女,今年53歲,是紅石窯村五組一名普通家庭婦女,有一個三代同堂的9口之家,有兩個兒子。在紅石窯村提起xxx,男女老幼無人不交口稱讚,都會不約而同的説:“xxx不但是個好媳婦,更是一個好婆婆。”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地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人們常説: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她覺得,這個事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娶來兩個兒媳,就是自己多了兩個閨女。兒媳們都學會了婆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優良作風,一個比一個能幹,在致富的路上你爭我趕,她沒有像其他的婆婆一樣,媳婦進門後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幫助她們,做好她們的堅強後盾,幫助出謀劃策,照顧孩子,一刻也不得閒。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從20xx年開始發展特種養殖,建立娃娃魚繁殖場一處,養殖娃娃魚500餘尾,奶奶只有做好後盾,把子、女照顧的無微不至,最後孩子只讓奶奶抱,一會兒不見奶奶就哭鬧個不停,兒媳説:“兒子不見媽可以,不見奶奶不行。”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

好婆婆先進事蹟12

好婆婆年輕的時候必然是一個好媳婦,姚水珍從南張鄉孫莊村嫁到範村牛家已經27年了,這27年來她丈夫從未吵過假,沒有鬧過大的彆扭,夫妻之間舉案齊眉,遠近聞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間也和睦融洽,同時她也是個好母親,丈夫平時上班忙,總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晉中師專進修的兩年裏,她一個人拉扯着一對兒女,劈柴,跳水,做飯,耕種,除草……忙完家裏忙地裏,照顧完小的照顧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個好媳婦,好母親應盡的職責。

好媳婦到老了終究會是個好婆婆,女兒出嫁,兒子結婚後的三年裏,家裏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難當,儘管她只有國小畢業,她的身上卻具有家庭農婦的純樸,她用自己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

婆婆好不好還得是親家和兒媳婦説了算。她的親家袁印明也是村裏有名的好人,他説嫁閨女其實是挑婆婆,婆婆好相處,閨女嫁過去就不會受委屈,就會有享不完的福。而對兒媳婦袁國娟來説,姚水珍就是這樣一個好婆婆,她説當初選擇嫁過來,跟姚水珍的好媳婦名聲有很大關係,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三年多來,姚水珍一直像對待親閨女一樣對待她,甚至是比親閨女還親:她是個教師,平時很忙,但是不論什麼時候吃飯,婆婆做好的飯菜永遠是熱的,無論什麼時候穿衣,家裏的衣服總是洗的乾乾淨淨的;儘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過節,她總是多多少少要給兒媳婦塞點零花錢,還總是説:你們的是你們的,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點心意,你嫁到咱家裏來,婆婆和公公希望你們能百年好合,不會讓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懷孕期間,婆婆對待她呵護備註,什麼活都不讓幹,做飯的時候總是問想吃什麼,然後再做飯……兒子出生後,婆婆又一個人承擔起照看孫子的責任:餵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兒子現在2歲了,活潑可愛,健健康康,還是婆婆一個人照看着,兒子和奶奶也特別的親,她覺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説好婆婆難做,但在姚水珍的眼裏,做個好婆婆並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媳婦、孫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她認為婆媳之間如果相處融洽,自己的兒子那就會少很多的煩惱,她還説,都是有閨女的人,辛苦二十幾年將閨女拉扯大,嫁到別人家,誰不指望閨女能碰到個好婆婆啊,將心比心,我能不對兒媳婦好嗎?況且我和老伴不能動彈了還指望兒媳婦照顧呢,等將來我和老伴入了土,兒子就要靠兒媳婦照顧下半輩子了,對兒媳婦親,其實是對兒子好啊……這是多麼質樸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裏的好媳婦,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婦,是兒子眼裏的好媽媽,更是兒媳婦眼裏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