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1.52W

小説的不朽在於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巴黎聖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

愛絲美拉達:純潔、善良、堅貞不屈、極富同情心、捨己救人。她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歲美麗少女,由於從小被吉普塞人從家中偷走,在流浪藝人中長大,所以不被當時等級森嚴的上流社會所認同和接受。當她在深夜 被人打劫時,被英俊瀟灑的皇家衞隊隊長法比英雄救美,便一見鍾情地陷人愛河,而法比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虜。愛絲美拉達不管愛情是否有結果,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甚至明明知道這種愛情不可能有結果,甚至明明知道對方並不真心愛自己,也依然一往情深地愛着對方,依然對這樣虛幻的愛情忠貞不渝。愛絲美拉達不但有一個完美無缺的軀體,也有一顆高尚純潔善良的心靈。當詩人甘果瓦即將被乞丐王國絞死的關鍵時刻,她毫不猶豫地以願意和他結婚的方式救下了詩人。詩人被她的美貌和高尚所震撼,立刻身不由己地愛上了她,並希望能成為她名副其實的丈夫。

但是愛絲美拉達為了她心目中的愛情偶像,平靜地拒絕了他:“我只能愛一個能夠保護我的男子漢。”並告訴他,和他結婚只是為了救他的命,所以只能和他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係。當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種種卑劣手段想強迫愛絲美拉達接受他的愛情時,愛絲美拉達寧死不從。面對克洛德的求愛,她的回答是:“絞刑架讓我厭惡的程度還 遠遠不如你呢。”

卡西莫多:小説塑造的主人公卡西莫多,就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浪漫主義手法。作者用大膽的想象勾勒了一個醜得出奇的形象:他一出世就是“一個倦做一團的小怪物,又難看,又是跛足,又是獨眼,又是駝背”。長大以後耳聾,“看起來彷彿是一個被打碎了的而沒有好好拼攏起來的巨人象”,“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豬鬃似的赤紅色的眉毛下面長着小小的左眼,右眼完全被一個大瘤遮沒了,牙齒像城垛樣參差不齊,嘴脣堅硬一顆牙齒如象牙一樣地從脣上突伸出來一下巴彎曲,尤其是那臉,完全佈滿輕蔑、驚奇和混合的表情。他長相醜陋,但性格善良、高尚、嫉惡如仇。由於從小成為棄嬰,副主教克洛德收養了他,從來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温暖。長大後,繼續留在教堂做敲鐘人,所以他所愛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副主教克洛德,一個是教堂的沒有生命的大鐘。卡西莫多是以愛絲美拉達的迫害者的身份,首次出現在愛絲美拉達面前的,但愛絲美拉達的以德報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醜陋的卡西莫多,喚醒了他內心對美好愛情的渴望。然而這種渴望的覺醒,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快樂,反而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理缺陷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面對愛絲美拉達的美麗,他是那樣的自卑,痛苦,他渴望接近愛絲美拉達,但是又怕自己的醜陋讓愛絲美拉達難受和害怕。他對愛絲美拉達並沒有什麼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他的身邊就行了。然而就連這樣一個奢望也被他的養父奪走了,絕望中的卡西莫多憤怒地殺死了他的養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後也殺死了他自己他擁抱着愛絲美拉達的屍體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小説的'結尾通過死亡的方式終於跨越了這條鴻溝,可能確實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克洛德:陰險、狠毒、虛偽、沒有人性。如果説法比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警惕的愛情偽君子,那麼克洛德則是我們生活中應該警惕的愛情惡魔。三十六歲的克洛德是巴黎教會的副主教,他從小在教會學校裏接受教會教育,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爬上了位高權重的位置。但是單調刻板不人道的教會戒律並沒有消除他內心的本能慾望,反而使這種本能慾望在極度的壓抑下變得更加激烈和瘋狂。當他對愛絲美拉達的愛情沖決了宗教對他的長期壓抑後,他的慾望本能便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變得無法控制和收拾。我們無法否認克洛德對愛絲美拉達的愛是真心誠意的,他甚至願意為了愛絲美拉達的愛情,放棄他所有的一切,連同他信奉了幾十年的上帝。但是他的愛情也是極端自私的,他的愛情觀就是:“如果我不能擁有,我就要讓她毀滅!”所以他先指使他的養子卡西莫多在深夜 裏去搶愛絲美拉達,失敗後,又刺殺情敵法比,並嫁禍於愛絲美拉達。當愛絲美拉達被卡西莫多搶救到巴黎聖母院內合法避難的時候,他再利用權勢和陰謀讓愛絲美拉達失去了巴黎聖母院對她的庇護,然後在一片追殺聲中,用死亡作威脅,逼迫愛絲美拉達接受他的所謂的“愛情然而,《巴黎聖母院》最值得讀者欣賞玩味的、最突出的藝術特色在於以美醜的對照原則來創造浪漫主義的藝術形象。作為一種美學理想,對比原則是雨果浪漫主義最重要的特徵,貫穿着小説的始終。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聖母院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與人民陰暗不幸的生活構成鮮明對比,這樣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誣陷的封建王朝與尊重人權,公正廉明的“奇蹟王朝”的對比。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對比:正面與反面人物的對比,愛絲美拉達和卡西莫多是善良、真誠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洛德、法比則是自私、冷酷和醜惡的人性的代表。善與惡十分鮮明地分別體現在這兩組人物身上,產生強烈的對照。還 有人物自身的對比,如卡西莫多外貌與心靈的對比等。兩個節日的對比:愚人節與宗教節;兩個王朝的對比:乞丐王朝與封建王朝;兩個國王的對比:乞丐王國國王克羅班’徒意福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一;兩種法律的對比,乞丐王朝一視同仁的公正法律與封建王朝、教會所操縱的用以鎮壓窮人的反動法律,等等。作者正是通過美與醜、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強烈對比來創造形象並表現其深刻的主題的。

《巴黎聖母院》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文學特徵的作品。首先,小説的情節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充滿了現實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誇張和怪誕,例如卡西莫多一個人在聖母院的抵抗,愛絲美拉達母女在絞刑之前的重逢,卡西莫多與愛絲美拉達兩個可憐人的屍骨一被分開就化為灰塵,等等,完全都是作者奇特想象的產物,但由於作者對自己的故事充滿了一種熱烈的激情,運用了巨大的浪漫主義的藝術力量,這一切仍具有引人人勝的效果。

小説的環境描寫也是奇特的,不尋常的。小説裏以浪漫主義色彩濃烈的筆調出色地描寫了巴黎城市的壯麗圖景和中世紀陰暗生活的風貌,把讀者帶進一個充滿絢爛色彩和奇特聲響的世界,使他們看到高大的哥特式的建築、此起彼伏的屋脊的海洋、縱橫交錯的街道、散佈在街頭的刑場絞架、陰森的巴士底獄和流浪人聚居的神祕的怪廳這一片奇特的景象。雨果還 以不少的篇幅描繪了巍哦壯觀的巴黎聖母院,它是建築藝術的奇蹟,“好像是巨大的石頭交響樂”,“每一塊石頭都生動地表現出藝術家的天才加以修飾了的、用千百種形式表達出來的勞動者的幻想”,它那雄偉的整體帶着難以數計的繁複的人與獸的浮雕,高踞在中世紀的巴黎之上。雨果用生動細緻的描寫把它加以擬人化,寫它像是一個肅穆莊嚴、壯麗而又神祕的有生命的存在物,俯視和見證了歷代的生活和眼前的這個悲劇。這更加重了小説的浪漫主義氣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