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3.17W

覺新受過新思想薰陶的“新青年”,雖不滿舊家庭的專制,但處在長房長子這樣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禮教較多約束,使他養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順從的性格,導致他的思想與行動總是矛盾,結果就是奉行“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與梅相愛卻奉父親之命娶了瑞珏,婚後還算幸福,但梅後來的迴歸給他帶來無限內疚與痛苦,而梅也因此不久病逝。辦高老太爺的喪事時,陳姨太以避血光之災為由把即將臨盆的瑞珏趕到郊外生產。瑞珏難產而死,覺新因習俗禮教無法見她最後一面,在悲痛之下轉而支持覺慧離開這個破碎的家。

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

他的悲劇命運説明,在 反封建鬥爭中,妥協、調和、 屈從是絕無出路的, 從而宣 告了作揖主義 不抵抗主義 的徹底破產。

覺民具有進步思想的新青年,不像覺新那麼軟弱,也不像覺慧那麼激進,是介於他們之間的一個人。平時温和謙遜,但為了與琴的愛情和爺爺堅決鬥爭,離家逃婚,做了高家從來沒有人敢做的事。最後在爺爺臨死時獲得理解,避免了成為又一個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覺慧高家最具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也是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與大哥覺新形成鮮明對比。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平等地對待各個階層的人。喜歡丫頭鳴鳳,但最終因鳴鳳不忍被嫁給馮樂山做小投湖自盡和自己那“小資產階級的自尊心”理想破滅,隨後又目睹了梅、瑞珏的死等一系列悲劇,終於無法忍受離開這個家。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曾一起開報社辦報紙宣傳新思想。 馮樂山孔教會的會長,封建禮教的頑固維護者,同時又是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高老太爺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代表。作為這個封建大家庭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作品突出表現了他專橫、冷酷的性格特徵。在高家,他的話就是法律,誰也不能反對。為了維護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他堅決反對孫子們進學堂和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他逼覺新和瑞珏結婚,製造了覺新和瑞珏、梅三個人的愛情悲劇。他對家中男女僕人視同牲畜,硬是要把只有17歲的鳴鳳送給60多歲的馮樂山做小老婆。鳴鳳死後,他並沒有任何改變,他又把婉兒抬到馮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爺的生命中,維護大家庭的秩序、興盛,是他意志的全部。高老太爺冷酷的同時,也流露出長輩慈祥的一面,年夜飯的微笑,臨終前的懺悔,對覺民婚姻的最終成全等,既表現了他面對強大新生力量的幻滅感,沒落感,也表現了親情未泯的一面。

高老太爺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是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 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代表。是一個可憎的、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代表。是一個可憎的、專制獨裁的家庭暴君,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制獨裁的家庭暴君,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 的具象化。專橫、衰老和腐朽的具象化。他專橫、衰老和腐朽,反對一切新 事物,以風雅自命,但也有慈祥、温和、事物,以風雅自命,但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他象徵着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 向崩潰的歷史命運。

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是高老太爺的繼承人,但具有不同的性格。克明的作風比較正派,克安、克定是地主階級"坐吃山空的敗家子"典型,在父親的蔭庇下,吃喝嫖賭、抽大煙、捧戲子,揮金如土,

把父親的那種淫穢的行徑完全繼承、效法了下來,平時對高老太爺敬重的唯恐不周,但高老太爺剛剛

去世,這些人就為財權族權爭鬧不休,演出了一幕幕的醜劇。

梅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梅在父母包辦之下,嫁給省城外的一個姓趙的人家,可惜結婚不到一年她的丈夫死了。婆婆對她不好,只好回孃家來。回省城以後,她和覺新雖然盡是避免接觸,但是她和覺新之間的感情卻始終不能泯滅。梅有流不盡的淚水,只好在憂鬱、苦悶、悲傷之中漸漸消瘦、憔悴,最後含冤死去。

瑞珏封建迷信的殉葬者。典型的賢妻良母,為自己所愛的男人付出一切,最後難產而死。

鳴鳳是階級壓迫的受難者。痛心疾首而又無力反抗的力量禁錮着她的.感情,她與覺慧愛戀,她的自由,她的一切對幸福生活的希望,她不能自主,她得受人擺佈。“人與奴”“愛與卑”在這個少女的心中這兩對矛盾越來越尖鋭,交鋒越來越激烈。她的死是被壓迫階級對壓迫階級的強烈反抗。她到底用是清白之軀捍衞了自己作為人的尊嚴;她用自己年輕優美的生命向專橫殘酷的封建等級制度提出最嚴厲的抗-議!鳴鳳的死加速了高家衰落,尤其在高家壘築的封建仕宦的脆弱而又頑固高牆上打開了一道缺口,喚醒了高家第一個叛逆者——覺慧。

琴是黑暗家庭中一線希望的火花。正如覺民所讚歎的那樣“琴真是個勇敢的女子”。她能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上了女子師範,還想與覺民等一起去外語專科學校。她還寫了剪髮有十大好處的文章,並在刊物上發表。男女同校,女子剪髮,這對封建衞道者來説是不堪設想的。表現了她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和爭取自由解放的氣魄和膽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