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茶文化

來源:文萃谷 1.32W

唐代茶文化發展的階段性以及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宮廷的重視和佛教的繁榮有很大關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朝茶文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唐朝茶文化
  唐朝的茶文化

相傳茶葉是神農發現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雖然沒有經過考證,但有一點是明確的,茶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歷史一樣漫長。早在原始社會,茶葉就已經作為可交換的物品進行流通,而在西夏時期,茶已經作為貢品走進了帝王雅室。到了戰國時期,茶葉的生產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相應的文字記載也開始出現,在《詩經》之中就有一章專門記載茶。漢代,隨着佛教地位的大幅度提升,茶葉作為“坐禪”的專用飲品茶,“蕩昏寐”,“淨塵心”有助於修行的飲料,而且是用以標榜儉樸的所謂“素業”,其地位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五代十國基本發展到了全民喝茶的狀態,這為茶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中國的茶文化有“興於唐,盛於宋”的説法。

唐代以前,我國的茶葉生產發展緩慢,茶葉只是傳統農業的附庸而已。唐代中葉以後,隨着茶葉生產和貿易的空前發展,在茶葉文化和飲茶**俗上有了不少發展,並在宋代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國茶葉的種植在東晉完成了西南向東南的重心轉移,到了唐代全國植茶區域已遍及43個州郡,分為山南、淮南、浙西、劍南、浙東等八大茶區。由於種植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製茶工藝的革新,由於製茶業的發展,使得唐代的飲茶**俗相當普遍。

  唐朝茶文化興盛的原因:

我國茶業為什麼到唐代一下就興盛起來呢?學術界有不少分析,如台灣朱重聖先生就歸結為這樣幾個原因:①交通發達,運銷便捷;②陸羽《茶經》,直接鼓吹;③僧道生活,間接刺激。這也代表大陸一部份學者的看法。這三點,特別是交通條件,無疑都是唐代茶業蓬勃興起的重要原因。不過,我們強調交通或把交通條件放在首位,並不是説其作用和影響,就比陸羽倡導和僧道生活的影響更大。事實上唐代茶業的勃興,是諸多條件的綜合因素造成的。

在我國的唐朝時期,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陸羽所著的《茶經》,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業專著,是唐代及其以前有關茶的歷史總結,是中國第一部茶葉百科全書。陸羽《茶經》內容十分豐富,包括茶的`起源、歷史、種茶、製茶、煮茶、飲茶、茶器具等有關茶的各個方面。因此陸羽《茶經》的問世,是中國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在陸羽和《茶經》的影響、倡導下,茶的飲用和茶葉文化,在我國全國範圍內進一步較快發展了。

茶文化發展的**時期在唐朝,在這個時期陸續出現了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等等關於茶的延伸事物,茶的生產和銷售規模空前龐大。唐代中期,由於茶葉生產、貿易發展成為一種大宗生產和大宗貿易。而安史之亂以後,朝廷的國庫拮据,在公元782年,德宗李適接位以後,依户部侍郎趙贊議,“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徵收茶税,這是我國第一次抽收茶税,茶税成為當時朝廷的經濟來源之一,説明了當時茶葉生產銷售規模的龐大。唐代是茶開始由日常飲品演變成飲食文化的重要時期,在唐代以前,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飲茶、種茶的歷史雖然已久遠,但是還沒有撰刊過一本茶的著作。茶之有書,是從陸羽著述開始的。陸羽的《茶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書,其歷史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它為後人的譜寫茶書開創了思路,後來不少文人墨者著寫的茶文,如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温庭筠的《採藥錄》,裴汶的《茶述》等。這些作品從生產和品飲茶葉的不同方面補充《茶經》,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傳統茶學,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唐代茶的實際和知識。可以説茶文化就是在這種氛圍下產生的。唐朝以茶為禮,以茶相饋盛極一時,在圍繞茶的飲用上,還興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風尚,例如茶話會就是在當時興起的,至今仍然是社交活動中極為常見的一種聚會方式。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闢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聯部分。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更注重於深度。隨着南宋都城南遷,茶業也開始着重在南方生產。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的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一路衍生出來的有“繡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為茶文化的添上了錦繡的一筆。

明清時期,曲藝等綜藝藝術進入茶館,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