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宮廷的茶文化介紹

來源:文萃谷 1.67W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一歷史長河中,激盪着許多璀璨奪目的文明浪花,有自然物質的延續、有精神文化的沉澱,也有以自然物質來反映人文情懷的文明祖先現象。中華先祖在很早以前就能將某一種自然現象、特殊物質作為其表達自身思想與情感的載體,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文明的延續。如圖騰崇拜以及對自然現象的神化解讀,此文化標記已經融合到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之中,從而得以繼續弘揚。

唐代宮廷的茶文化介紹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茶”這種自然物,從被人們認識、瞭解再到後來的改造,經歷了一次文化上的洗禮,並逐漸形成其特有的文化內涵,併成為人們精神的依託。早傳説在遠古時代,神農氏就發現了茶這種自然物,但那時茶被稱為“荼”,到後來的史書中也都有關於茶的記載,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茶更是被賦予了特殊含義,以茶示儉、以茶示廉成為那個時期的飲茶習氣。到了唐代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也因為其不朽著作而名垂史冊,這部著作共分十章,分別對茶葉的產地、特性、茶具以及飲茶作了全面而系統的概括和總結,尤其是將茶葉的物質屬性提升到了精神享受的高度,當然陸羽的這部鉅著的誕生並非偶然,有其特殊的歷史和時代背景,因為陸羽所處的時代正值唐代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飲茶之風瀰漫全國,於是也就有了“茶興於唐而盛於宋”的説法。在飲茶之風盛行之際,在唐代社會的不同階層和羣體中都有了飲茶的現象,而且飲茶主要集中在文人雅士、宮廷人員、寺院僧侶、人民大眾此幾大社會羣體中,並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圈,這幾大茶文化圈共同構成了中華茶文化的基本格局,這其中的宮廷茶文化比較具有代表性,因為其他的茶文化圈都與宮廷茶文化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此外,宮廷茶文化的形成,具備了上好的茶葉、上等的水質、精美的茶器、高超的茶藝等重要的條件和優勢,這都為宮廷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所以南方的許多重要的產茶區就成為宮廷貢茶的來源地。劍南蒙頂茶、洪州西山白露、壽州霍山黃芽、金州茶芽等皆是貢品茶,而且唐中央政府還在義興和顧渚專門設置了貢茶院作為朝廷的貢茶基地,這也充分反映了貢茶對於宮廷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宮廷所用茶具非常的精美考究,在對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宮廷御用茶器,其中有貯茶器、炙茶器、碾羅器、茶末容器、點茶器等,這些茶器對於茶葉的泡製以及茶藝工序的操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這些茶器的`發現也反映了唐代宮廷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宮廷茶文化的講究。宮廷茶器不僅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而且為茶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增色不少。在煮茶環節中,茶藝就顯得尤為重要。《茶經》中記載關於煮茶的技巧:“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泉湧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烹茶過程,這個過程的重要特點就是精微,需要煮茶者仔細觀察水的變化,及時準確地掌握水的火候,將每個步驟和環節發揮到恰到好處,茶藝人在此環節中必須技術高超,並且全神貫注。所以説這個煮茶環節已經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而是一種集技術與欣賞於一身的審美享受,正所謂 “沖淡簡潔,韻高致靜”。在飲茶這個環節中,飲茶者需本着一種平和的心態,細細品味茶葉本身所帶來的恬淡悠長,感受其韻味高雅,體味茶葉的文化底藴和人文情懷。

>

在唐代宮廷的茶文化中,需要品味煮茶過程中“精”的特點,在茶藝上要注重“美”的內涵,在品茶過程中要體味“靜”的廣博。宮廷茶文化的根源還應迴歸到“和”這一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宮廷茶文化是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通過茶文化的浸染和傳播,體現了君臣之間的融洽,緩和了階級對立,更能體現中國文化的雄渾和博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