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註意事項

來源:文萃谷 1.53W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1

天冷防寒,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多穿點,吃熱乎點。可僅僅這樣還不夠,因為如果不瞭解食物的寒熱特性,不小心吃進了涼性的東西,別説保暖,搞不好還會因為受涼拉起肚子。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根明指出,秋冬進補要有所講究,特別是體質本身就寒的人,尤其不能食用過多的性寒食物,否則容易導致肚子痛。這是因為,冬季人的身體處於封藏狀態,需要養陰,而攝入過多的寒涼食物容易破壞掉人體封藏的狀態,需要調動更多的熱量來抵擋寒涼食物的侵襲,而一旦寒涼沒及時化解出去,囤積在胃裏,就容易導致腹痛。較為常見的性寒食物有:綠豆、梨、橙子、柑、螃蟹、螺螄、蚌肉、海帶、紫菜、鴨血、鴨蛋(性微寒)、皮蛋等。

冬季雖然不應吃過多寒涼食物,但也不宜吃過多燥熱品,而應多攝入滋陰膳食,如黑木耳、藕、芝麻等。寒涼體質的人冬季可以多喝粥,若在粳米粥中加點紅棗,效果會更好。

張根明説,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寒涼食物,可以通過內外結合共同驅寒。“內”即內服紅糖生薑水,紅糖温熱,生薑温胃散寒,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暖肚腸、温中陽;“外”即用熱水泡腳,可刺激腳上的穴位和反射區,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驅寒的效果。此外,在泡腳的同時按揉足三裏穴位,效果將會更好。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2

1、因症而異

好多人對照着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説: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蔘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別,食物也有温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蔘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蔘性温,適用於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蔘。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乾口渴等氣陰虛,咽乾、乾咳等肺陰虛和午後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2、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温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蔘酒、蔘茸酒等,強壯補身,禦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温較北方地區要温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症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3、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温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温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4、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並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了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蔔、豬肝、甜瓜等。

冬季養生吃什麼蔬菜

1、菜花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2、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3、胡蘿蔔

中醫認為,胡蘿蔔維生素多,味甘平,食之補脾健胃。秋末胡蘿蔔以燉食最好,炒食為良。燉食能保持胡蘿蔔素93%以上,炒食也可保持胡蘿蔔素80%以上。

4、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每100 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蛋白質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鈣14毫克,磷43毫克,鐵0.5毫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B1 0.09毫克,維生素B2 0.04毫克。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輕易消化,有健胃作用,非常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5、包心菜

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髮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6、小白菜

中醫認為,小白菜養胃和中,味苦微寒,通暢利胃。小白菜富含維生素c和鈣質,還含鐵、磷、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等。還有洋白菜,即捲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3

謹記冬至進補四大忌

一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二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三忌盲目食狗肉。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裏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四忌慕名進補。雞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裏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

冬至飲食養生方面要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養生專家表示,從養生學上來講,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此,此時節更應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養生專家建議,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温惡冷,因此宜食温熱之品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此外,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儘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時刻保持心態平和,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生活樂趣。避免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同時要注意加強身體鍛鍊。

冬季進補 冬季進補需注意這7大禁忌

冬季是養身的好時節,更是給我們身體補充營養的最佳時候。那麼如何冬季進補呢?你知道冬季進補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嗎?今天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就來告訴你冬季進補需注意這九大禁忌,一起來看看吧。

一、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説,常常不堪重負。

肉類在消化的過程當中的某些“副產品”,比如説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這些又通常是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二、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分為偏寒和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

那些偏熱者,就是出現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症狀的。不能大補,如果不分寒熱亂服藥膳,很容易就會得不償失。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品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導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四、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五、忌以藥代食

不要胡亂進補。中醫認為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應該注意日常進補時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的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

因為很多的食物也有治療作用。比如多吃芹菜能夠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能夠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而多吃山藥則具有補脾胃的作用。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六、忌重“進”輕“出”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

所以,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七、忌常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種補品會影響身體內的營養平衡。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4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規律,對人體依然有着重要的影響。民間流傳“今冬進補,明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俗語。但冬季進補不能盲目,有以下幾方面的注意事項。

精氣不足,當然需要進補,但是不能亂補,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補氣先重脾胃

氣虛之證,有脾胃氣虛與心肺氣虛等類型。補氣的藥物有健脾胃的,有養心肺的,應隨宜選擇。中醫學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也就是説補藥效用的產生,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施佈於全身。因此,補氣先重脾胃,有它的重要意義。應用補血、養陰、助陽各類藥物時,也要考慮這一點。

2、補血必須補氣

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兩者之間,關係非常密切。“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從而提出“氣能生血”的論點。因此,補血必須補氣。加之補血藥物效用的產生,也要靠脾胃的功能健旺。故當歸補血湯用當歸補血,配上黃芪補氣以生血,就是這個道理。

3、養陰宜用清補

陰虛證的表現,多見熱象,如舌紅、口乾、口渴等。養陰的藥物,大多屬於涼性,既可滋養陰津,又有清熱的作用。所以説,養陰宜用清補。如果誤用温熱性的補藥,不但會助長熱象,而且會進一步加重陰虛。

4、助陽宜用温補

陽虛證的表現,多見寒象,如舌淡、苔白、怕冷等。助陽的藥物,大多屬於温性,既可以振奮陽氣,又有祛除寒象的作用。所以説,助陽宜用温補。如果誤用寒涼性的補藥,會使陽氣更虛,寒象愈加顯着。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1、因證而異

好多人對照着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説: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蔘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別,食物也有温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蔘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蔘性温,適用於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蔘。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乾口渴等氣陰虛,咽乾、乾咳等肺陰虛和午後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2、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温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蔘酒、蔘茸酒等,強壯補身,禦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温較北方地區要温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症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3、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温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温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4、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並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了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蔔、豬肝、甜瓜等。

5、藥酒要慎用

近幾年,各種名目的藥酒在補品市場十分受熱捧,也令很多本身就願意喝點小酒的老年朋友趨之若鶩。其實,藥浸泡在酒裏,雖然能把藥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藥酒中的有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藥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藥效大得多。服用藥酒要考慮自身情況,切不可過量。如陰虛發熱者應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患者須禁用。

冬季進補的誤區有哪些

1、冬季大吃大喝就是進補。通常進補大多是為了補虛,因此進補吃的食物大多是肉類,如雞肉、牛肉、羊肉等。於是,有的人不明就裏,以為進補就是大吃大喝。實際上,進補是慢工細活,是在選對補品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補。如果不顧身體條件,一味大吃大喝,以致能量過剩,會帶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健康問題。

2、冬季人人都應進補。有些人覺得秋冬進補,人人適宜。大補大受益,小補小受用。其實,只有虛的人才宜進補,如果身體不虛,盲目亂補一氣,也會影響健康。

3、虛人補品可隨意用。補品雖好,不可濫用。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進補的原則是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如果陽虛補陰,陰虛補陽,或者缺多補少,或者缺少補多,都會導致不良後果。

進補禁忌

1、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説,常常不堪重負。肉類在消化的過程當中的某些“副產品”,比如説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這些又通常是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2、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分為偏寒和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

那些偏熱者,就是出現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症狀的。不能大補,如果不分寒熱亂服藥膳,很容易就會得不償失。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品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導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4、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5、忌以藥代食

不要胡亂進補。中醫認為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應該注意日常進補時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的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

因為很多的食物也有治療作用。比如多吃芹菜能夠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能夠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而多吃山藥則具有補脾胃的作用。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6、忌重“進”輕“出”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

所以,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7、忌常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種補品會影響身體內的營養平衡。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5

天冷脾胃易“受傷”

在冬季,冷空氣的刺激很容易導致胃腸道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説,就是寒邪易傷脾胃,誘發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消化道出血、胃腸功能紊亂等病變。此外,在寒冷的冬季,人們更偏愛辛辣、油膩的食物,並認為能這些食物暖胃暖身,實際上,過食滾燙、辛辣的食物也會誘發胃腸道疾病。同時,較低的温度也促進食慾,吃得過多的直接結果是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出現胃部不適和腹脹等症狀。加上冬季運動較少,多少會影響消化的速度,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情況。

冬季進補要“有效”,先調理脾胃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樑俊雄副教授認為,現代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如飲食過度、飲食不節,加上精神緊張、工作壓力等,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損。在講究進補的冬季,脾胃不好又怎能更好地吸收呢?因此,冬季進補必先調理好脾胃,否則吃了也白吃,反倒加重脾胃負擔。若有不思飲食、腹脹、泛酸、噯氣、口淡、疲倦、易拉肚子等脾胃虛寒的表現,更要注意調理,如果情況嚴重,建議找醫生對症治療。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健脾養胃呢?中醫學自古以來就講究“藥食同源”,可在飲食中加入以下美味又健脾胃的食物——

【大棗】

性味甘温,《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大棗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副教授樑俊雄介紹,大棗亦有鎮靜的作用,特別適宜於失眠、心煩之人。

但大棗不可多食,多食則助濕壅氣礙脾,所以痰濁壅盛、經常腹脹、舌苔厚之人不宜多食。因其含有糖分,糖尿病人及患有牙齒疾病者也不宜多食。

怎樣吃大棗最好?更多進補食物點擊下頁↓↓↓↓↓

女人通常都會的婦科病,婦科病可大可小,輕微時你只要日常生活多注意就可以,嚴重時你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婦科病的治療

醫者雲:“中藥的不傳之祕,在於劑量。”實際亦如此。然正確把握中藥處方劑量,是建立在長期臨牀經驗的基礎上的。中藥劑量應因人、因病、因時、因藥性而宜。臨症用藥要精方簡藥,掌握純正、平和、清靈的原則。且藥過病所,必傷正氣。為醫者治病,不可不知也。治療婦科病更應注重婦人以血為本的特點,不可藥石雜投,雜亂無章,應仔細斟酌劑量以保萬無一失。

因病而宜

臨牀用藥劑量,應根據患病之急、緩、新、久而有所區別。

新病及急性發病者,多邪氣盛而正氣未衰。此時,要抓住病情的癥結所在,重點突破,以求速戰速決。處方用藥,藥味宜少,用量宜大,取其力專而猛。如果用藥不及病所,則可姑息養奸,貽誤病情。

筆者曾見家父治一妊娠6月之孕婦,患腸道梗阻、腑氣不通,雖屬妊娠,但其病危情急。當機立斷,以大承氣立方,佐人蔘一味投之。既急下救危,又固護正氣。一劑投下,便下胎安,諸症立解。

久病、慢性病患者,正氣漸衰,邪氣纏綿不去,病情也趨複雜。其症多虛實夾雜,寒熱並存。此時用藥不可偏寒偏熱,不可純補,不可峻下。立方當藥味宜多,用藥要照顧全面,用量宜小,雖力緩味薄,但無太過之慮。

如久病患者,多脾胃虛弱,飲食尚難消化吸收,服藥豈能量大。適應小劑量而頻頻服之,多可緩而取效。家父曾治一產後腹瀉、不欲飲食之虛弱患者,以六君子湯,頻頻服之而啟脾胃,資化源,達到康復的目的。

因人而宜

人有男女之別,老少胖瘦之異,及體質強弱、先天稟賦之不同。故用藥劑量也不可一概而論。

臨牀上對老年人、體質虛弱者,其抗病能力弱,多患虛症,且症情較為複雜。處方時藥味宜多,劑量宜小。努力做到全面照顧,藥力平穩和緩。若劑量過重,則致邪未去,而正氣先傷,而治成壞病。

青壯年及體質強壯者,病多實症。用藥劑量宜大,藥味宜少。藥力專則病去也速。筆者家父對室女痛經的治療,有塊下血瘀症明顯之“不通則痛”者,立方即用桃仁、紅花、三稜、莪術等品,常顯速效。

對於因人用藥,家父常以《聖濟總錄》中一段話明示:“凡服藥多少,要與病人氣血相依,蓋人之稟受本有強弱,又貴賤苦樂,所養不同,豈可以一概論。況病人有新久之異,尤在臨時以意裁之。故諸富貴人驟病,或少壯肌腠緻密與受病日淺者,病勢雖輕,用藥宜多。諸久病之人,氣型羸弱,或腠理開疏者,用藥宜少。”這一理論,對掌握用藥劑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如何吃

可將大棗煎湯代茶服用,又或者煮粥、煲湯時放入大棗,如大棗雞肉湯。怕冷的`人(特別是在月經期間怕冷的女性)可以將大棗與紅糖一起煮後食用,以10-20枚大棗為宜。

選擇大棗時注意選用皮色紫紅、顆粒大而均勻、果形短壯完整、皮薄核小、肉質厚而細實的大棗。冬季養生,多吃大棗也是好的。

【山藥】

性味甘温,可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現代醫學認為,山藥裏含有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患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多吃山藥。

但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所以,經常便祕者不宜食用,起病初期邪氣盛時也不宜食用。

如何吃

山藥可做成山藥餅,或者蒸熟做成山藥丸子。

更多的是用於煲湯,如排骨山藥湯。

每次食用以15g-30g為宜,山藥要去皮食用,以免產生麻、刺等異常口感,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

【薏苡仁】

性味甘、淡、涼。《神農本草經》裏記載:“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痺,下氣,久服輕身益氣”。也就是説,久病體虛、病後恢復期特別適宜食用。

薏苡仁除健脾養胃外,還可滲濕,所以對於四肢水腫或者有痰飲的人特別適宜。

但也因其滲濕的作用,便祕、孕婦及小便多者不宜服用。

如何吃

一般可煮粥、煮飯食用,每天30g即可。

更多進補食物請點擊下一頁↓↓↓↓↓

【黨蔘】

味甘,性微温。有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和胃健脾的功效,可以説是“中藥中之大補珍品”。

滋補品中,黨蔘的種類繁多,但以山西太行山潞安州(即現今的山西長治)的上黨人蔘為道地藥材,故以“潞黨蔘”命名。樑俊雄提醒,服用黨蔘時忌吃有散氣作用的蘿蔔,也忌飲濃茶。肝火盛者及起病初期邪氣盛時不宜食用。

如何吃

黨蔘洗淨後放入蒸屜中蒸1小時,待涼後,切成薄片,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煲湯,如黨蔘大棗燉排骨湯。每天以10-30g為宜。

樑俊雄提醒,要健脾養胃,除了吃得對,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飲食上注意少量多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選取適量蛋白質、低脂、富含維生素的膳食;儘量少吃對胃有刺激、過於濃烈的香辛料;太熱、太冷的食物也要少吃,避免吃鹽漬、煙燻、不新鮮的食物;戒酒、戒煙,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

再來一道開胃健脾湯,健康的飲食是關鍵。

南瓜金針菇湯,是一道非常健康的健脾胃排毒湯。

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暖胃、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功效。

金針菇中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含鋅量也比較高,有健腦的作用。

荷蘭豆營養價值高,風味鮮美,對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喝南瓜荷蘭豆金針菇湯,能排除體內重金屬及農藥,有幫助肝腎功能的作用,並具有延緩衰老、美容保健、消腫排毒的功能。

原料

南瓜400克、荷蘭豆100克、金針菇250克、雞高湯800克、清水600克、鹽2克。

做法

1、原料:南瓜400克、荷蘭豆100克、金針菇250克、雞高湯800克、清水600克、鹽2克。

2、南瓜去瓤切塊備用,嫩的南瓜就不需要打皮了。

3、金針菇洗乾淨、荷蘭豆切段兒備用。

4、南瓜加入雞湯、清水,入湯煲煮沸,轉文火煲30分鐘。

5、加入金針菇,轉旺火。

6、10分鐘後加入荷蘭豆,沸騰後加鹽調味即可。

結語:看了以上的文章,是不是覺得冬天進補的講究也很多?其實,冬天是一個進補的好季節。冬天進補是為了來年的春天有更好的營養。體質不好的人經過有個冬天的營養補充,會在來年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冬季進補很重要。但是不要盲目進補。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6

女性冬天食用阿膠進補的方法

阿膠黃酒。阿膠250克,黃酒30毫升置鍋內,隔水加蓋蒸約兩至三小時,待其全部溶化後取出即可。每日一至兩次,每次服兩匙,此法適用於一般血虛症。

芝麻、核桃阿膠膏。阿膠150克,砸碎,黃酒350毫升,浸泡一週。待阿膠呈海綿狀,略加水燉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適量,加上冰糖250克,蒸1小時,不斷攪拌,冷卻即成凍膏。每天早晚各一至兩匙,温開水沖服。此法對患腰痠怕冷、耳鳴和陰虛或腎虧等症有特效。

人蔘、桂圓阿膠膏。阿膠150克,黃酒350毫升,浸泡呈海綿狀,略加水燉化,加入適量人蔘煎液或人蔘粉,配入桂圓肉拌勻,加冰糖蒸1小時許。冷卻成凍膏,每天早晚各一至兩匙服用。適用於氣虛疲乏無力,兼有心悸畏寒等症。

蜂蜜雞蛋阿膠膏。將阿膠、蜂蜜、雞蛋配合服用,東阿阿膠適量燉化,加入雞蛋一個,蜂蜜一匙,每日空腹服一次,對於虛疲咳嗽症療效較好。

阿膠什麼時候吃最好

選擇早、晚空腹時服用比較有利於腸胃的吸收,如果腸胃感覺不適,則可調整為兩餐之間服用。阿膠藥性平和,可長期服用,但量不能太大,成年人以每天3—9克為宜,而且其冬季進補的效果要明顯好於夏季。

除此之外,吃阿膠還需要注意哪些呢?

女性冬天食用阿膠的注意事項

忌油膩食物。有些人在服用阿膠之後,會出現火氣亢盛的表現,如鼻腔、口脣等部位出現許多熱瘡,或眼睛乾澀、發紅、眼眵增多,甚至出現喉嚨幹痛及大便祕結或大便帶血等症狀。產生上述症狀的原因是服用了新鮮的阿膠所致。

凡脾胃虛弱,嘔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阿膠性滋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藥物人體也無法消受。因此,服用阿膠,尤其是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調理脾胃的藥,這樣能促進阿膠的消化吸收,效果自然倍增。

感冒病人不宜服用。祖國醫學認為,血虛的同時常伴有氣虛的症候,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無華、氣短、少氣懶言、疲倦乏力,容易出汗等。中醫認為,氣和血能相互滋生,即氣能生血,血能養氣,因此,補血的同時補氣,才能事半功倍,可與黃芪、黨蔘等補氣藥同用。

在食用阿膠之前應要諮詢相關醫生,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吃阿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