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有意義散文

來源:文萃谷 2.97W

5月23日,已入初夏的杭城涼意未盡,位於杭州鬧市區內的燈芯巷社區綜合活動室內,一大早便迎來一派熱鬧的景象。來自社會各界的百餘人士濟濟一堂,共赴一場由著名書法家陳振濂發起的既有意思、更有意義的“民生書法”創作實踐活動。

有意思,有意義散文

面積不大的社區活動室內翰墨飄香,桌上鋪設的筆墨紙硯,牆上懸掛的由陳振濂創作的11幅書法作品,使小小的活動室充滿了藝術的氣息。細看陳振濂的這些書法作品,所有內容均徵集自普通百姓,記述的也全都是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如城市送水工、農村贍養老人、父母之愛、家庭幸福、公交禮讓行人、養家奉老與事業工作兩難等等,站在社區活動室內,觀賞這樣的作品,倍感親切,也倍覺貼切。

有意思的是,現場來了5位書法家,他們將共同用書法記錄《轉角遇到愛》、《樓道休息椅》、《鮑大媽聊天室》等5則來自燈芯巷社區百姓的平民故事。而這5位以實際行動響應陳振濂“民生書法”倡議的書家,既有呂國璋、洪厚甜這樣的書壇名家,也有來自社區書畫社的趙信毅等民間書法家。

站在一旁現場觀摩書法家們的創作,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們那種被民生故事感染之後所激發出來的創作激情。已86歲高齡的呂國璋老當益壯,提筆創作的大字作品字字筋骨,虎虎生風,把一則小小的民生故事書寫得豪情萬丈;洪厚甜寧心靜氣伏案握筆,行雲流水地娓娓寫來,濃淡變幻的墨色、參差錯落的筆畫,寫出了藴含於平淡故事之中的律動;於中華、沈錫恩兩位書家用秀麗端莊的行楷,瀟灑自如地記述了平民生活的點滴温情,傳達出了來自民間的善惡價值觀;趙信毅老人的書法則在拙樸中藴含了韌勁,由他書寫的民生故事更是情真意切。

現場還來了不少社區羣眾和民生故事的提供者,也許是書法家們書寫的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之故,他們都看得特別細緻、特別專注。因為這一次,他們不僅是在欣賞書法家創作作品,更是在閲讀和感受書法家筆下那種感同身受的`喜怒哀樂。所以,每當一位書法家完成作品,現場就爆發出一陣由衷的掌聲。

更有意思的是,5位書法家的民生故事記述作品全部完成後,陳振濂又親自上陣,以《民生書法——燈芯巷社區實踐活動記》為題,將這次活動的全過程用書法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只見他脱去深色的西裝,凝神屏息站到了桌前,伸手輕輕撫平桌上的宣紙,在邊角壓好鎮紙,略一思考,便提筆蘸墨,用極其瀟灑的腕勢,在宣紙上輕盈地舞動起來:“壬辰小滿夏二日。民生書法參與諸君相約共赴下城區天水街道燈芯巷社區。取民生故事五則……”

此情此景,讓人不禁遙想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人在山陰蘭亭修禊之時,俯仰天地、感懷人生,現場記述《蘭亭序集》,留下了這一千古不朽經典之作的場景。可以想見,像王羲之這般,從記述的內容到書法作品,均能現場創作完成者,沒有過人的才情,沒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和書法造詣,是斷然不敢嘗試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陳振濂能把這樣的形式實踐到“民生書法”的創作活動中來,這決非簡單地模仿古人,而是藝術底氣和關注民生的責任感使然,這不禁令人敬佩。

正因如此,這一場開展於杭州最基層的居民社區之中的書法創作實踐活動,才顯出了更加非同尋常的意義,它使高雅的書法藝術緊緊地紮根在了最普通的百姓生活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