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美術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1.58W

2015年4月13日至22日,我們環藝設計班同學在XXX和 XXX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我們的外出寫生考察課程。我們經過X多個小時的火車與汽車顛簸,終於到達了美麗的麗江古城,瞭解當地民風、民居、民俗與自然風光,這次寫生實習考察行程,經過四川彝族居住區、雲南納西族居住區等地,對當地自然風土人情、古村落建築、園林、城市結構、城市規劃有了諸多瞭解,加深了自己對民族傳統文化、現代都市的感悟。現將我在這次實習中的體會報告如下。

麗江美術實習報告

一、寫生,使我深刻體會到形象與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寫生是蒐集素材、師法自然的重要步驟和學習繪畫時最重要的訓練方法。它對描繪細節和光影變化非常重要,人不可能記住所有這些細節,經常寫生對研究色彩學的規律也非常有啟發。

在色彩訓練中,我進一步體會到處理好畫面中形態與色彩的關係的重要性。形態當然是經過了有意識的處理。形態的明確體現,是展示自己在色彩寫生中也能清晰地表現出對大自然造型的準確把握。寫生實習對於自然形態的更加主動和準確的把握與表現,並與色彩的表現更加主動地結合,是我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後的第一次體驗。尤其是在速寫中,我對造型的研究更加重視,體會到畫面的整體性決定了造型的性質。體會到了一個藝術家如何認識與把握世界,就必須使形與空間的關係獲得高度的和諧。同時,要使自然美得到客觀的再現,必須做到美術技巧與人的心靈、眼與手的配合、理性與情感、現實與理想在繪畫作品中獲得完美的統一。

當然,對速寫而言,事物的表象也不停留在它們的造型,而更在於發掘造型線條的秩序特徵上,更在於使各個特徵有機散佈於畫面的線條,或構成它的節奏的特殊價值。構圖當然對速寫重要,按照整個畫面來改變形態,組織區域和線條。我從山、石、草、木等種種形象中發現造型與結構秩序,我們用點、線或者線組成的面來解釋和描繪自然中的生動形態。我們不僅關注造型的有趣,而且關注散佈於整體畫面的線條――組成形象的線條,構成着線面形式節奏的特殊價值。這裏所意味的,不僅僅只是線條語言的表現。馬蒂斯説:“色彩和線條是力量,而在這裏的遊戲裏,在畫的平衡裏,隱蔽着創作的祕密。”

對設計者而言,除了寫生色彩的經驗,以及對色彩平面的配置的構成知識之外,如何利用色彩來傳達感受,是繼續研究色彩的課題。色彩的心理暗示,色彩的情感表達,色彩的引起聯想,以及色彩的冷暖、膨脹與收縮等等,都在設計的色彩訓練中佔據重要位置,那麼在色彩寫生中如何體現呢?還有總的色調節奏的把握與強化,愉快是表現感受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微小色彩變化的簡化正是達到更加整體的色調錶現,也似乎更符合設計的原則,一個又一個的色塊相鄰着,並列着,緊緊抓住運動與形式。不再是恍惚,而更多的是堅實。

對於色調的重要性的強調,使我聯想可以採用色彩紙來畫,用色紙的基調統領畫面,似乎更容易傳達作者的主觀感受,使畫面保持另一種情調――色調由於是較純的紙色形成,因此就有着邊渡,增強的色彩的價值。在平面設計中,在室內色調設計中,這種對於整體色調把握和訴求的能力都是極其重要的。高更説:“低品級的畫產生是由於要求把一切再現出來,因而整體陷入細節描寫,沉悶是它的結果,倡從單間的色彩,光和影的分佈裏產生的印象卻奏出畫面的音樂。”這種色彩的色樂,你可以在現代繪畫裏見到,也可以在現代設計中見到。對於設計要求更直接,更迅速,更注目地傳達目的而言,概括的色彩,大的色調的運用是最基本的有效方式。而色調的優美不公悦目,而且也能打動心靈。化繁為簡,化雜亂為條理,化模糊為鮮明,正是要使視覺元素的畫面的形象結構造成鮮明易識,秩序井然,賞心悦目的效果。

二、設計,讓我認識到它是一個從經營畫面到研究自然,然後再創造自然的過程。設計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實踐活動,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類要生存和發展,要在自然和社會中獲得和諧的生存空間和生活環境,就一時一刻離不開對造物的冥思苦想和實際的造物活動,藉此調節主客體之間的關係。為此,設計,就有了表面的秩序,畫面就是線條、平面、色彩構成的獨立的有機體,從平面自身創化的恩寵。總的來説,寫生雖然越來越豐富多樣,但是在色調概括、色塊的配置、構圖嚴謹完整、如何善於發掘自然界存在的形式與結構秩序、肌理紋飾、對場景事物組織取捨的精心得當、造型與構成的節律感把握,以及在描繪上要採用何種描繪語言才有強烈的主觀設計意圖和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性方面還很不夠。因此,寫生不是簡單的色彩習作,也不是隻看眼中的色彩,而是更多地去動腦子畫畫整理提煉。通過實習,使我對繪畫的學習和生活的觀察,更加主動了,也更加自信了。日本設計家杉浦康平説:“我們的創作由播種、植根、長芽到開花,是經過長期的勞動得來。根長得深,花開得茂盛。……我們要使自身有藴藏不盡的創作源泉。”通過寫生,發展到對自然的研究,我們就有了更好的設計基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畢沙羅的作品裏,色彩是印象主義的色彩,但是畢沙羅比較注意構圖佈局,在有限的繪畫空間結構裏,所有的要素都安排在經過經營推敲的部位上,結構的觀念用以支配並控制分散零碎的色彩。這是畢沙羅的特點。

“應着眼於外形和色彩多一點,而着眼於素描少一些……只有正確的明暗層次和正確的筆觸才會產生素描。……畫出事物的特徵。”這是畢沙羅的忠告。不要根據條規和固有原則進行,只要自己所觀察到和感覺到的,就要大膽而果斷地去畫。因此,最好不失掉自己所感覺到的第一個印象,在自然面前不要膽怯。塞尚把風景看作一層層的平面幾何分佈,把遠景處理成相互覆蓋的平面化的方形、圓形、三角形的一個個面,筆觸是形式結構的筆觸,從而開啟了現代繪畫。美術的發展從兩條路線接近抽象,一條藉助對形的分析,另一條藉助於直觀的自我表現。塞尚所開闢的第一條路線,立體派到風格派,再到構成主義,達到了抽象的極致。

而20世紀初的德國包豪斯現代設計教育,也正是建立在這條線之上,從而最終形成了現代設計的“國際風格”。速寫的任務,對設計專業的我們而言,是發展對自然的洞察力的手段。例如一棵棗樹,研究時,它是一個標本,葉脈――樹幹骨架――城市街道的主次幹道,相同的養分輸送結構,給了我們合理與經濟的.結構設計啟示:協調的功能造就了形態的表現。表現時,同一類棗樹有着類似的形態,卻各有風貌,而在藝術家的眼中,又更加富於個性,或者是成為象徵形象的表達,也可以作為設計中有表現力的造型。作為抽象化的表現,虯龍般的枝條,可以理解演化發展成曲折頓挫的線條表現,進而演繹出一種主觀精神情緒的表述。在設計中,色彩的情緒性表達,會更有力打動愛好者,比僅是純視覺的美感愉悦有更長久的效力。然而,在設計中,自我表現的成分有多少?如何考慮受眾的喜好?如何協調二者的關係?是我設計學習中所要繼續探索和鑽研的問題。

三、實習,是開闊眼界、增進師生情誼和提高自己對新生事物的判斷力和洞察力的重要途徑。在麗江我們共停留了 8天,在這幾天中,我被當地的自然風情深深吸引。麗江是納西族的集聚區,納西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古代納西族一般以自織的麻布或粗布為衣料,青壯年身着白色,老年人身着黑色,這與他們二元對立的宇宙觀是分不開的。我逛遍了麗江所有的店子,收穫了很多特色飾品,在麗江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足跡,在這幾天裏也瞭解了許多民俗風情。麗江古城給人的感覺是古樸,那緩緩轉動的大風車,那流淌的潺潺雪山泉水,那斑斑駁駁、凹凸不平、被人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簡易的木板拼成的小橋,都在訴説着自己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經歷。走在古城的每一條街上,每一幢建築和角落,我都很好奇,怎麼取景、怎麼選擇角度畫出來才美和人情味,如在畫麗江的巷子時若能出現一個身着納西服飾的老人就比較有人情味等等。在這次外出寫生中,使我進一步提高了對新生事物的判斷和洞察,從而還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同學友誼,實現了知識和情感的交流與溝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