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灘野外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1W

工程地質野外實習報告

金石灘野外實習報告

實習時間:2015年5月10日。

實習地點:大連金石灘濱海國家地質公園

實習地段地理位置:遼東半島最南端,大連市東北沿海地帶。

地層巖性:金石灘的地層主要由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海相碳酸鹽和砂岸頁巖組成,為沉積巖。具有典型的濱海鹽湖“薩布哈”地層代表。外觀呈土黃色、紅色、青灰色等多種顏色;主要成分有粘土礦物、方解石、有機物質(動植物化石)等;巖石的構造主要是層理構造,由於長時間的風化、海水侵蝕等地質作用,巖石沿層面碎裂開來;巖石的結構多為非碎屑結構,巖石顆粒較細,泥狀結構較多;巖石的時代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等。

地形地貌:金石灘的地形地貌特色鮮明。由於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海相碳酸鹽和砂岸頁巖組成的沉積巖的廣泛出露,組成了沉積巖條帶。加上板塊活動、火山噴發、斷裂擠壓等作用下,使大連地區的地層巖石、產生一些斷層、斷裂、褶皺等構造地質體。巖石在海水的長期衝涮、浸蝕、溶蝕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海蝕溶蝕地形地貌,有海蝕階地、海蝕柱、海蝕礁、海蝕洞、海蝕溝、海蝕槽等。金石灘這裏屬丘陵地貌,山無高山,崖無陡崖,因此,山水相連處橫生的溶洞,林立的石柱,顯得尤為壯觀。

地質露頭:地質露頭是暴露在地表的巖石。金石灘地區的露頭多在陡崖和海岸出現,且具有較明顯的露頭線。

巖層產狀:層在空間產出的狀態和方位的總稱。由於金石灘地區受古地質作用影響比較明顯,因此巖層的產狀較為複雜。

金石灘地區地質構造形態特徵的分析

褶皺:褶皺是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彎曲的一種地質形態。古地質作用在金石灘造就了一個典型的褶皺地質構造。褶皺的要素有核部、翼部、樞紐、軸面等。它有兩種基本形態:背斜和向斜。背斜是兩

翼巖層以核部為中心向兩側傾斜,形態是巖層向上彎曲;背斜核部出露的巖層時代相對較老,而翼部相對較新。而向斜的特徵與背斜相反。

上圖平卧褶皺是由於地層發生傾覆進而受到垂直擠壓,或者先形成褶皺而後發生地層傾覆而形成。

這處體量巨大、保存完好的巖層剖面是典型的背斜褶皺,而且看上去軸面傾斜,又像是倒轉褶皺。距今約2.5億年以來的板塊碰撞作用形成的,因外形像一個巨大的大連電視台台標而得名。

節理:節理是地質構造的又一常見形式。巖體受力後發生形變,當作用力超過巖石的強度時,巖石的連續完整性遭到破壞而發生破裂,形成斷裂構造,如果巖石沿破裂面無明顯位移則稱為節理。

按節理的成因,節理包括原生節理和次生節理兩大類。原生節理指在成巖過程中形成的節理;次生節理是指巖石成巖後形成的節理,包括構造節理和非構造節理。

右圖中節理是次生構造節理,可能是由於地殼構造運動產生擠壓破裂而形成。

背斜

斷層:巖層受力發生破裂,破裂面兩側巖塊發生明顯的位移,這種斷裂構造稱斷層。斷層是地殼中最重要的一種地質構造,分佈廣泛,形態和類型多樣,規模有大有小。

豎直斷層

斷層的各個組成部分稱為斷層要素,斷層要素包括斷層面、斷層線、斷層盤等。按斷層兩盤相對運動分類,斷層分為正斷層、逆斷層。

海岸帶侵蝕地貌條件及成因機制分析

海蝕地貌:在海岸帶,有波浪、潮汐、海流、沿岸流等海水營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稱海蝕地貌。在其形成過程中和形態結構上還受海岸帶陸地地形、地質構造、海面升降以及河流、生物的影響,大連的海岸中,由海域作用形成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石林、海蝕洞、海蝕拱橋、海蝕平台、海蝕柱、海蝕殘丘等。

海岸侵蝕地貌條件:海蝕地貌條件主要有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氣候因素等。

海岸侵蝕地貌成因機制:由於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沖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海浪是造就海蝕地貌的最主要動力因素。潮汐導致的潮差直接影響了海浪和近岸流的作用範圍。在一些地區,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巖石有一定的分解破壞作用。在不同的氣候帶,温度、降水、蒸發、風速等條件的使得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形成不同的海岸形態,並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

典型地貌地質現象分析

海蝕柱:海蝕平台上殘留的錐狀或柱狀基巖,是海蝕拱橋因受長期侵蝕的拱頂下榻而成。殘留的巖體於海岸分開來後峭然挺拔於巖灘之上。沿海居民常據其形狀稱呼,典型的海蝕柱有將軍石、阿拉伯城堡、金蛙峯等。

我們可以觀察到將軍石主要是由於沉積巖構成,緻密狀,層理構造,且為平行構造,另外青黑色的石灰巖裏,還能觀察到白色的方解石,整個巖柱由上到下顏色變化分明,層面明顯。

海蝕崖:海岸基巖在波浪的長期沖蝕和磨蝕作用下,在海平面處被侵蝕形成一系列的凹穴,穴上的巖石被懸空,受巖石自重和垂直節理裂隙的影響,在波浪繼續掏蝕下發生坍塌墜落,形成近直立的巖壁,稱“海蝕崖“,本處的海蝕崖由紅色的薄層砂巖構成,儼然一堵赤壁丹崖。

海蝕平台:在地殼穩定的條件下,海蝕崖長期收攜帶泥沙的激浪的磨蝕而不斷後退,並在其前方形成一個向海微斜的近似平坦的基巖台地,位於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平台上通常發育有浪蝕溝、渦穴、窪地、海蝕柱和海蝕殘丘等微地貌。大連海岸最典型的海蝕平台有玫瑰石灘、五彩石灘、將軍石灘、相親石灘、神龜石灘、萬臣朝拜和龜背石灘等。

海蝕拱橋:海蝕拱橋又稱海穹,是基巖港灣海岸的一種海蝕地貌形態,常見海岸岬角處。岬角的兩側基腳處的海蝕洞穴、受剝蝕作用不斷擴大加深 海蝕平台 海蝕崖以至穿通所形成的拱橋狀地形。典型的海蝕拱橋有恐龍探海、蟹將出洞等。這處的恐龍出海如果在經過幾年在拱橋的位置由於海水侵蝕可能會逐年變細,最後發生斷裂,所以需要人工加固來保證穩定性。

海蝕殘丘:基巖海岸長期受海浪的不斷侵蝕不斷後退,在其前方形成了基巖平坦台地,其上常有堅硬的巖石未被蠶噬乾淨而殘留,形成了四面環水的海蝕殘丘。這裏的海蝕殘丘因其薄層狀灰巖的特殊性,被海水雕鑿成惟妙惟肖的刺蝟覓食和大鵬展翅等地質景觀。我們可以看到這塊未被完全侵蝕的基巖中間已經被海蝕掉形成海蝕穴,而周邊的巖石未被腐蝕,最終形成一個好似螃蟹鉗子的海蝕殘丘,故取名“蟹將出洞“。

剖面圖:

地質條件:按褶皺類型分:巖層向上彎曲,核部為老層,翼部為新層,屬於背斜。 按軸面產狀分:屬於倒轉褶皺。

按樞紐產狀分:屬於傾斜樞紐。

該背斜是由地殼運動擠壓地層形成,使得時代近的地層包裹着時代老的地層,是由距今大約2.5億年的'巖石板塊碰撞而成。

實習感受:

如果説前三次的實驗是讓我們對巖石類型、地質構造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那麼這次金石灘實習就是讓我們對地質整體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瞭解與認識。這次實習雖然坐車有些勞累,但是到了金石灘看到許多奇珍異景感覺精神煥發,神奇的“恐龍探海”、威武的“蟹將出洞”、天下第一大的“龜背石”無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眼界的渺小與知識的缺乏。同時我認識到自己儘管在課堂有所學習,對背斜、向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但是理論與實際總是有一個認識應用的過程,所以在真正的辨析地質構造和地形形態等過程中,自己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讓我認識到地質學科不能僅僅在書本中吸取知識,更應該投身到實踐中、投身到自然中去發現自然中的祕密,通過自己在實踐中的摸索與成長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知識。

同時,作為一個土建工作者,我也認識到以後自己肩負的責任。自然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創造許多美好奇特的景觀,但是也會產生破壞一切的力量:地震導致巖層的褶皺與斷裂,海蝕產生的各種崖壁。這在現在也許是一處奇特的景觀,但是在當時也許是一場空前的災難,而人類現在破壞自然地腳步在加劇。所以我們這一代不僅僅要注重發展,而且要在發展經濟與保護自然取向平衡,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以及子子孫孫們都能享受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好、而不是災難。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汲取大量的課內課外的知識,不只是為了取得優秀的成績,更重要的是為我們以後發揮自己的能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需要多觀察、多提問、多瞭解、多學習,這樣我們才能對於一個沒有老師指導而且是全新的地質結構中發揮自己的認知與分析能力去深入剖析建立自己的見解觀。而圖文並茂的報告就是對我們分析能力、利用能力進行了一次很好的鍛鍊,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中儘可能找到關鍵點,合理進行判斷,最終再通過自己合理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這篇報告也許其中有我不瞭解完成不好的地方,真心希望老師批評指正,對我的知識錯誤有一個糾正,謝謝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