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實習報告7篇

來源:文萃谷 2.63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野外實習報告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野外實習報告7篇

野外實習報告 篇1

前 言

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後,於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陳羣利副教授、丁衞紅副教授、張羣生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畢節學院地理與生命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本科班同學,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等地區,主要針對土壤、植被、氣候、地貌、地質、人文景觀的實習活動。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節,是理論聯繫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並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

2.2實習地點: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於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雲、貴、川及廣西各省區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3.2面積: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人口43萬

3.4氣候:北海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沿海地區、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濕度變大,有時會出現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温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温也不過36-37℃,但由於濕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濕。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時常出現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鋭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3.5概貌:環視市區,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淨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並存的市區建築,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之稱,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這裏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

3.6景觀: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築羣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遊景區(點),集“海、灘、島、湖、山、林”於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備。北海銀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4.1第一觀測點:海底世界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中午

觀測點編號:01

觀測點路線:水產展覽館——海獸廳——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劇場展廳——高科技打造的無水水族館——負壓缸——海底隧道海——人鯊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常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

觀測點的地理內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 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分為a、b兩區。這裏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魚)、鯨魚骨骼、龍蝦標本、千年海龜標本和奇特的亞熱帶魚類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種海洋生物;還有水族箱、海龜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視海底隧道、潛水錶演、餵魚表演和人鯊共舞表演等。4.2第二觀測點:北海銀灘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下午觀測點編號:02觀測點路線:沿海岸和銀灘觀測觀測點的意義:北海銀灘面積超過大連、煙台、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温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觀測點的位置:北海銀灘度假村位於風景秀麗的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淨,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於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温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所以被海內外遊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裏,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緻密,遊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製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品的上好原料。4.3第三觀測點:北海老街觀測時間:20xx年5月15日上午觀測點編號:03觀測點路線:沿珠海路觀測觀測點的意義:廣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歷史悠久及房屋建築風格的特殊,於20世紀80至90年代備受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該路建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它的建成與當時北海建制的升格有關,並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觀測點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這些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牆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4.4第四觀測點:北海金海灣紅樹林及海岸觀測時間:20xx年5月15日下午觀測點編號:04觀測點路線:紅樹林——紅樹林海岸觀測點的意義: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是我國極富濱海濕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觀測點的位置:位於北海市區東南方約15公里處。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金海灣紅樹林景區內有紅樹種類7種:白骨壤、桐 花樹、秋茄、海桑、滷蕨、木欖和紅海欖;整個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紅樹林觀光帶、金灘和主園區三部份構成。區內擁有一片XX多畝的海上“森林衞士”——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景區內的紅樹林屬於沙地紅樹林,約XX多畝。金灣沙地平坦、陽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適宜紅樹林的生長。紅樹林也是陸地與海洋間特有的景觀。紅樹林是一種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後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脱落。由於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後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後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此外,紅樹林還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鹹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於熱帶地區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在金海灣鬱鬱葱葱的紅樹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間,是一望無際的迷人沙灘,金海灣的沙灘遼闊、純淨,雖然和與沙質細白著稱的銀灘相隔不遠,卻呈現出迥然不同的令人驚豔的金黃,遠遠望去像是鑲在岸邊的一條金色絲帶,這片沙灘因此得名金灘,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也由此命名,金灘綿延20多裏,灘平坡緩,沙質細膩,因為紅樹林的原因有着豐富的海產品資源。退潮時寬廣的沙灘上留下無數的貝類、螃蟹、沙蟲、泥丁,當地的漁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門拿着工具準備去趕海,他們的工具分為兩種鋤頭和鏟子,男的力氣大用鋤頭,女的力氣小用鏟子。看到沙灘上有小洞,洞口裏有水並有小氣泡,那就説明洞裏有東西,這時要求動作非常快把小洞挖開,迅速掏出裏邊的東西,有時是沙蟲,有時是貝類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説到這時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躍躍欲試了,那麼一會我們到主園區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這報名領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簍跟隨漁民一起在沙灘上去趕海,摸螺、捉蟹、挖沙蟲、挖泥丁,體驗漁民生活。經常有很多遊客在趕海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摸螺、捉蟹、挖沙蟲的技巧,而且還確確實實收穫了不少的海產品,樂趣無窮!

4.5第五觀測點:潿洲島地貌特徵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6日至20xx年5月17日

觀測點編號:05

觀測點路線:火山口地質公園——潿洲島燈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灘

觀測點的意義:潿洲島是火山噴發堆凝而成的島嶼,潿洲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有海蝕、海積及溶巖等景觀,尤其南部的海蝕火山港灣更具特色。現在也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潿洲島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選擇潿洲島作為重點觀測點,對於瞭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觀測點的位置:潿洲島是南海北部灣中的最大島嶼,位於北海市沿海南面濱外淺海,離岸直線距離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別為26海里和36海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潿洲島由第四紀玄武巖漿噴發時在水下堆積而形成。該島經受長期的地質作用和演變過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貌類型。據調查、分析,該島地貌可分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蝕地貌、海積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積一沖積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類型。潿洲島總的地貌特徵是南部沿岸以海蝕地貌為主,北部沿岸以海積地貌和珊瑚礁地貌為主,島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動的遺蹟。總的地勢則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緩緩傾斜。

火山噴發加上隨後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態的火山熔巖、火山灰、火山彈以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台,那一壁壁因火山爆發的燒灼,擠壓留下的線條怪誕,色彩絢麗的巖紋和多姿多彩的海蝕,海積地貌隨處可見。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最為出色,成為島上豐富的旅遊景觀。潿洲島因此被譽為“難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館”。經地質專家考察認定,潿洲島及相鄰的斜陽島為距今第四紀海底火山噴發沉積,後經構造運動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巖島。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卧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浪湧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位於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遊覽區,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並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台聽濤、百獸鬧海等。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説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似卧龜的石穴,叫“海龜窿”;一個形像仔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着寬額、高鼻、翹下齶的人臉的巖石,叫“洋人頭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巖出現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台、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巖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潿洲島風光壯美,比較著名的景點有“滴水丹屏”,“龜豕拱碧”,“芝麻灘”,“法國傳教士人頭像”,“火山彈薈萃”及三婆廟,聖丹廟,天主教堂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5.體會與收穫

這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北海之行不僅讓我們豐富了地質、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地理科學這個專業的認知程度。在這個野外實習實踐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對我們生活或專業領域內碰到的一些現象及問題進行廣泛的思考,並尋求出呵護主客體雙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機制。

本次野外實習,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畢業旅行,沿途到處流溢着無限的地質地貌和海灘風光。在看過很多地方後,我們會發現,有差別的地理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域發展前景,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觀——建築景觀上看出來。當地的氣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決定了其主要的建築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個地域所具有的特點。

任何在地理空間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處的地理環境中找到能與之對應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動物、植物),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地理人文景觀現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則是在本次實習過過程中感覺到應該鍛鍊的地方。也就是説,以後要通過綜合地理學各種理論、方法來綜合分析各種地理空間現象。

野外實習報告 篇2

一、長白山概況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峯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鬆,直上人間第一峯”的美譽。中國境內的白雲峯海拔高度2691米,是東北第一高峯,而長白山最高峯是位於朝鮮境內的將軍峯。

1、地理位置:

2、地質概況:

3、氣候概況:

二、長白山考察部分

20xx年6月19日晚7點,我們一行40人由黃老師帶領乘坐瀋陽開往松江河的火車,開始了三天的長白山野外考察。本次野外考察有兩個景點:望天鵝和長白山。

6月21日早7點半,我們一行隨着帶隊老師,乘坐約一小時的大巴車到了長白山腳下。此次登長白山是我第二次登長白山,第一次登的是北坡,這次是西坡,西坡與北坡不同的是需要自己爬1400個階梯。開始爬坡的時候天氣陰涼,山上充滿霧氣能見度很低,心想這回肯定看不上天池了。當艱難的爬到天池頂部時,我很驚喜的看到了天池,夢幻的、壯觀的天池映入了我的眼簾。我們欣賞完美麗的天池之後,下山的路上也領略到了氣派的錦江大峽谷、玉蘭瀑布等景觀。

結束了三天的野外考察,給我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回憶,我要把一路上的所聽所聞所見,講給學生們聽,讓更多的人能瞭解長白山。

野外實習報告 篇3

  第一章:緒言

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附交通位置圖)、實習的任務、目的、要求、人員的組成及實習時間等。

  第二章:地層

首先簡述實習地區出露的地層及分佈的特點,然後按地層時代自老至新進行地層描述。分段描述各時代地層時應包括分佈和發育概況、巖性和所含化石、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係、厚度等(附素描圖)。

  第三章:巖石

描述各種巖體的巖石特徵、產狀、形態、規模、出露地點、所在構造部位以及含礦情況。

  第四章:構造

概述實習地區在大一級構造中的位置和總的構造特徵,分別敍述實習區的褶皺和斷裂。

褶皺:褶皺名稱(如玉皇山向斜),組成褶皺核部地層時代及兩翼地層時代、產狀、褶皺軸向、褶皺橫剖面及縱剖面特徵。

斷層:斷層名稱、斷層性質,上盤及下盤(或左右盤)地層時代,斷層面的產狀,斷層。

闡述褶皺與斷裂在空間分佈上的特點。

  第五章:地質發展階段簡述

根據地層的順序、巖性特徵、接觸關係、構造運動情況、巖漿活動過程等説明本區地質歷史上有那些階段。每階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徵。

  第六章:其它方面

包括外動力地質現象。

  第七章:後記

説明實習後的體會、感想、意見和要求。

報告中文字要工整,圖件要美觀。報告應有封面、題目、寫作人專業、班級、姓名、寫作日期等。並進行裝訂。

野外實習報告 篇4

隴縣,史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是陝西省西部的一個邊陲縣。位於東經106°26′32″~107°8′11″,北緯34°35′17″~35°6′45″,東臨千陽縣,南接寶雞縣,西北部與甘肅清水、張家川、華亭、崇信、靈台五縣毗鄰。,南北寬57.6公里,東西長59.7公里,境內川原狹小,山大溝深,地勢險要,是關中通往西北的主要關隘之一,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古有“關狹鑰匙“。寶中鐵路和204省道貫穿全境,為陝、甘、寧“三省通衢”和邊貿重鎮。

一 河流地貌

1.河漫灘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沒的部分。位於河牀和河谷谷坡之間。由河流的橫向遷移和漫堤的沉積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灘較發育,且寬廣;山地河流的河漫灘不發育,寬度較小,但相對高度要比平原河流河漫灘高。極為寬廣的河漫灘,稱為氾濫平原或河漫灘平原。特點是其沉積物二元結構顯明,下部由較粗大的河牀沖積物組成,上部由洪水氾濫時沉積的較細的河漫灘堆積物(主要是細砂和粘土)組成。

2.千河是縣內主要河流,發源於甘肅省張家川田族自治縣源頭區,於陝西省陳倉區底店匯入渭河;在千河眾多的支流中,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有37條,其中位於河道左岸的有21條,右岸16條。支流中最長的是普洛河,長37.6km;流域面積最大、流量最大的是北河,其流域面積為413km2,多年平均流量為2.36m3/s;泥沙最多的亦是北河。

千河為渭河左岸較大支流之一,屬黃河二級支流,流域面積3493km2,幹流總長152.6km,河道平均比降為0.58%。千河流域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上游分水嶺在海拔1500m~2500m之間,中游分水嶺在海拔1000~1500m之間,千陽以下流域在海拔1000m以下,最低高程在500m左右。千河上游為土石山區,森林茂密,植被良好;中游為黃土高原溝壘區,地表覆蓋較差,水土流失嚴重,是河流含沙量主要來源;下游為黃土川台區,水土流失不大。千河屬渭河主要支流,是流經黃土高塬侵蝕地區的一條重要河流,分析其降水,徑流泥沙等水文特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3.鑑定巖石 沉積巖,又稱為水成巖,是三種組成地球巖石圈的主要巖石之一(另外兩種是巖漿巖和變質巖)。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巖石的風化產物和一些火山噴發物,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巖作用形成的巖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巖石是沉積巖,但如果從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個巖石圈算,沉積巖只佔 5%。沉積巖主要包括有石灰巖、砂巖、頁巖等。沉積巖中所含有的礦產,佔全部世界礦產藴藏量的80%。而隨沉積巖中的主要造巖礦物含量差異而不同。例如,泥質巖以粘土礦物為主要造巖礦物,而粘土礦物是鋁-硅酸鹽類礦物,因此泥質巖中SiO2及Al2O3的總含量常達70%以上。砂巖中石英、長石是主要的,一般以石英居多,因此SiO2及Al2O3含量可高達80%以上,其中SiO2可達60~95%。石灰巖等硫酸鹽巖,以方解石和白雲石為造巖礦物。

火成巖或稱巖漿巖,是指巖冷卻後(地殼裏噴出的巖漿,或者被融化的現存巖石),成形的一種巖石。現在已經發現700多種巖漿巖,大部分是在地殼裏面的巖石。常見的巖漿巖有花崗巖、安山巖及玄武巖等。一般來説,巖漿巖易出現於板塊交界地帶的火山區。而火成巖可分成如次之種類:晶體粗大之酸性火成巖為花岡巖,細小至肉眼不能辨識者為流紋巖;晶體粗大之中性火成巖為閃長巖細小者為安山巖;晶體粗大之基性火成巖為輝長巖,細小者為玄武巖;晶體粗大之超基性火成巖為橄欖巖,此種火成巖無晶體細小者。晶體特大之火成巖統稱偉晶巖,但應指明其為偉晶花岡巖、偉晶閃長巖,或偉晶輝長巖。巖漿在地下或噴出地表後冷凝形成的.巖石,又稱巖漿巖。大部分火成巖是結晶質的,小部分是玻璃質。火成巖的形成温度較高,一般介於700~1500℃之間。巖漿在地下冷凝固結形成的巖石稱侵入巖;噴出地表冷凝固結形成的巖石稱噴出巖。火成巖主要由硅酸鹽礦物組成,在地殼中具有一定的產狀、形態。許多金屬礦產與非金屬礦產都與火成巖有關,有時它本身就是重要的礦產資源。

二 地形地貌

隴縣境內海拔800.2~2466米,高差1664米 ,是一個地貌類型多樣,地形破碎複雜的少數縣之一,它位於關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間,其縣城座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總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全縣有大小山頭3429座,大小溝道1746條,主要河流四條,四條河的主要支流64條,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東南,斜貫縣境中部,其餘三條分別流向南、北,交錯切割,自然形成山嶺重疊,溝壑縱橫,樑峁谷坡,彼起此伏的複雜地形。這些複雜多樣類型的形成,是各種自然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主導因素是地質條件,其次是氣候及其它外營力等。

隴縣的地質條件複雜,地質構造系統代表着不同的構造形式的綜合,境內可分為五個地貌單元:

1)千山低山丘陵、黃土樑溝壑區;

2)合谷階地區;

3)關山山區;

4)六盤山丘陵山地區;

5)景福山區。

草甸植物的分類 根據草甸的經濟指標,可分為禾本科、苔草屬、豆科和雜類草4大類;按生活型可把草本植物分為一年生和多年生兩類。一年生植物不是草甸的典型植物,數目較少,如有些草甸的寄生和半寄生植物,某些禾草(早熟禾,狗尾草屬)等。在生物學上與一年生植物近似的是少量的二年生植物,例如和蘭芹、千里光。一年生和二年生植物在草甸的出現和分佈,通常是和草甸草叢的破壞有關,有時也是草甸草羣還未最終形成的標誌。

野外實習報告 篇5

今年有了植物實習的寶貴經驗,在實踐中教給我們許多課本上難以學到的知識。有些植物雖然在課本上把它的特點説的非常清楚,但在實際上還是認不出來,這次實習活動確實讓我們更加清楚全面的瞭解植物,完美的結合了理論和實踐。

在第一次平山實習時,那時正值5月中旬,天氣不冷不熱,花樹茂。在吳老師,王老師和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大山裏度過了我們第一次植物實習,平山的植物物種豐富,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為我們以後關於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植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楊老師憑藉他豐富的植物分類學教學經驗,為我們講解稠李鼠李的區別,接骨木水曲柳的異同,還有如何區分金銀忍冬和黃花忍冬。在那裏我們認識了刺五加、花楸、榛子、蒙古櫟、落葉松、白樺、忍冬,夾蒾等樹木。當時花開正好,正好可以認識很多花。平時經常聽老師提起的漏斗菜、白頭翁等這些經常聽到卻沒見過的花在這次實習時老師都詳細的為我們講解,在觀察實物的時候加深了我們記憶,當看到白頭翁花開時,切實體會了名字的真切可愛,白白如老翁頭髮,真的好可愛,這是書本描繪不來的。還有一些雖然不常提起但應該知道的,延胡索、荷青花、等。

農園裏的果蔬花草都是我們的心血,從草莓的開始種植,拔草,掐走莖,包含了我們園林班所有同學的全心全意的付出。我們也是從開始的什麼都不懂到後來慢慢的熟悉,離不開老師耐心的指導,後來草莓長大些了,老師叫我們去掐走莖,以前根本就不知道草莓還要摘走莖,當然後來老師告訴我們這也是為了讓草莓長得更壯收穫更多的果實,走莖長到一定成熟就能做草莓的秧苗了,相當於繁殖了,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種植草莓的過程。

在快結課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東北地區最大的植物園--哈爾濱植物園做了一次重點認識瞭解花的實習活動。

在剛一進門處,老師讓我們注意那些地被花卉,鳳仙、海棠、還有和萬壽菊很像的孔雀草,在觀察花的同時老師還要我們仔細看那些地被花卉在園林應用上的配置,有意無意的為我們後來的植物配置奠定基礎。領略了遍地玉簪的清新,真正結合老師上課説的樟子鬆別名美人鬆,遠處看去樟子鬆筆直站着,上黃下褐色,真有美人的韻味,這是單在書本上領略不到的。在百花園裏我們看到了書上講的翠菊、麥幹菊、琉璃苣、萬壽菊、萱草、虞美人、月季、等。還看到了大葉子的梓樹,以前都沒有注意過,在這次實習中更加了解,下次看到時也知道這原來就是書上講的那種植物。

野外實習報告 篇6

一、概述

通過接近兩年的學習時間,我們學習了植物學、動物學、植物資源學和基礎生態學等科目,我們學到並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為了讓理論聯繫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在20xx年7月8日至7月13日,我們北方民族大學20xx級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參加了為期一週的野外實習。我們依次進行了賀蘭山、鳴翠湖以及白芨灘的實習,接觸大自然,瞭解到了生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這三個地點介紹如下: 蘇峪口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滾鐘口風景區北部的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距銀川市約40公里,是賀蘭山的又一著名旅遊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年平均氣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 800小時~3 0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85天左右。蘇峪口山體巍峨,林海連綿,樹種繁多,一年四季葱蘢茂密。它北距沙湖旅遊區35公里,東邊西部影視城12公里,南靠西夏王陵30公里,是寧夏十大精品旅遊景區之一。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範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村鬆、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平分秋色灌木遍佈山谷溝壑。層層林海造就的四季景觀,色彩斑斕,變化無窮,令人叫絕。 鳴翠湖生態旅遊區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東側,西距市區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總規劃面積6.67平方公里,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濕地保護區。鳴翠湖是黃河古道東移鄂爾多斯台地西緣的歷史遺存,是明代長湖的腹地。這裏湖光戲柳,草樹煙綿,百鳥翔集,魚躍其間,遠望水鷺雙飛起,近看風荷一向翻。塞上雄渾,江南秀色,豁豁然集於葦浪水波間。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種,鳥類97種,最著名的有黑鸛、中華秋沙鴨。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裏繁衍棲息。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7484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31318公頃,緩衝區面積18606公頃,實驗區面積24919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荒漠生態系統及典型的荒漠野生動植物資源。範圍在東經106°20′至106°37′,北緯37°49′至38°20′之間,東自寧蒙邊界在明長城交匯處為

起點,向南至黃草溝口西1公里,經任家莊西2公里向南至甜水河道班小路與307國道交叉處,沿307國道拐至公井子橋,向南至老圈坑小路口,沿古羊鐵路至大疙瘩瘤子向南到金家沙溝口、再至雞心溝口;南自雞心溝口向西至散杈子北2公里處,再向西拐至龍坑井南1.5公里處,延至車路溝羊圈東1公里處;西以車路溝羊圈東1公里處,向北沿1250米等高線拐至狼永公路k10號樁,經掏葫蘆至東干渠向北延伸1.2公里經廟樑子溝至東干渠泄洪道,向北沿1150米等高線穿越海子墩、307國道、慶溝、天池溝至橫城;北自橫城沿明長城向東至寧蒙邊界交匯處。調整後保護區共設核心區3處,即北部貓頭刺荒漠核心區,中部檸條羣落荒漠核心區和南部貓頭刺—沙冬青荒漠核心區。

1.實習內容

⑴植物標本的採集、製作

⑵羣落的基本特徵分析

⑶昆蟲標本的採集、製作

2.實習意義

(1)印證、擴大、鞏固和加強課堂教學內容。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淺的科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只有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增強感性認知,才能得到鞏固和加強,也只有通過野外實習的實際活動,才能起到擴大知識範圍,擴寬知識領域的作用,是學生真正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為將來勝任本專業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觀察、比較、分析植物界個大類羣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討各類羣之間的形態特徵和親緣關係充分認識植物有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的演化趨勢,樹立唯物主義的科學觀。

(3)正確認識動物、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自然界中,出極端的例子外,每一個物種都不會是一個孤立的有機個體,而總是以羣體的形式存在與自己的分佈區中,個物種之間不是雜亂的堆積,而是構成一個有序的空間格局,他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知識只有在自然環境中,才能夠加深理解。

(4)重點認知各大植物類羣中常見科、屬的特徵及其經濟價值,為合理地開發、利用和保護植物資源打好基礎。

(5)利用毒瓶殺死捕獲的昆蟲,使昆蟲標本長期的保存下去,清晰地顯示生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長期保持生物體的原來色澤。

(6)通過野外實習,初步學會和掌握植物學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動物學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對動物和環境之間關係的認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7)採集植物、動物標本,充實植物、動物標本室,為植物、動物教學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資料。

3.時間與地點

⑴ 20xx.7.8,賀蘭山蘇峪口(山地)

⑵20xx.7.10,鳴翠湖(濕地公園)

⑶20xx.7.12,靈武白芨灘(荒漠草原) 二、實習內容

(一)、植物學

1.實習工具的準備:

標本夾、測量尺、廣口瓶、採集袋、採集袋、白紙、繩子、修枝剪、號牌(標籤)、小鏟子、鉛筆、橡皮、標本板、吸水紙、白繩、解剖工具

1.1標本夾

供採集標本和壓制標本之用,是用木板條作成的長約 45 釐米,寬約 30 釐米的木製夾板。標本夾分為背夾和壓夾兩種,前者最好是裝有尼尼龍搭扣和揹帶,以方便在野外採集時隨時將標本壓入標本夾中, 防止採集的標本失水皺縮; 後者適用於標本的集中壓制。

1.2.枝剪

用以剪斷植物的枝條,通常有一般修枝剪和高枝剪(長柄修枝剪)兩種。

1.3.小鏟子

用以挖掘植物的根、鱗莖、球莖、根狀莖等地下部分,或石縫中的植物。

1.4. 採集袋

在採集過程中裝新鮮標本材料時使用,是用便於攜帶的塑料或其它材料做 成的袋或包。

1.5.吸水紙

用以壓制標本時吸收植物水分之用,各種紙張均可,但以吸水性強的麻皺紋紙為佳。

1.6.繩子

在捆壓夾時使用。

1.7.測量尺

用於測量長度。

1.8.野外採集記錄本

在野外採集時, 用於記錄植物的產地、生境、特徵等各種應記事。

1.9.號牌(標籤)

用硬紙做成,繫於每個標本之上,在野外填寫採集人、採集號、採集地等信息。

1.10.鉛筆、橡皮等文具用於填寫採集記錄和號牌等。

1.11.照像機用於拍攝植物形態、生境、居羣、植被等的圖像資料。

此外,還應根據需要和條件帶上望遠鏡、手電筒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和常用藥品等。

2.植物標本的採集方法

2.1採集對象及採集要求

(1)採集植物時,根據要求,採集完整的有着營養器官、花和果實的植株,因為花和果實是鑑定植物的依據。

(2)有些植株體型較大,在採集時,只能採集植物體的一部分。為使整個植株的形態、大小和其他特徵在採集的標本上得到最真實的反映,在採集標本時,必須通過觀察,首先確定採集植株的哪部分才有代表性。這樣也是對於植株的保護。

(3)採集草本植物時應該才帶跟的全草,如發現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採集生葉。而高大的草本,採集後可將植株折成“V”或“N”字形,然後再壓入標本夾內,也可將植物選取上、中、下三段具代表性的部分,分別壓在標本夾內。

(4)喬木、灌木或特別大的草本植物,只採其植物體的一部分,但應注意採取的標本應儘量能帶表植物的一般特徵,有可能的最好拍該植物的的全形照片,一步標本之不足。

(5)雌雄異株的植物,應分表採集雄株和雌株,以便研究用。

(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後,很容易產成一團,不一分開,例如,金魚藻、水毛茛等,遇此情況,可用硬質版在水中將其拖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這樣可保持其形態特徵的完整性。

2.2採集植物標本的注意事項

(1)注意標本的完整性。除採集植物的營養器官外,還必須具有花和果實,因為花果實是鑑定植物的重要依據,例如,傘形科、十字花科等,沒有花、果實是無法鑑定的。

(2)注意採集健康的植株做標本。所謂“健康植株”是指那些沒有病蟲害的植株。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標本各性狀的的完整、準確;一方面也是為了使標本能夠長期保存。

(3)應分別採集雌株和雄株,分別編號並註明它們之間的關係。雌雄同株植物,最好兩種花都能採到。

(4)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草本植物了。採集草本植物時一般應採帶根的全草,採集時連根挖出後,洗淨泥土後壓制。如果植株很小,應採集若干個體,以便研究方便及在製作標本時佈滿台紙。高大的草本植物,可將其折成“V” 、 “N”或“W”字形壓入標本夾,這樣便可在空白處放上標籤紙。

(5)在我們的實習中,有些植物的花或果實很容易破碎,或萎焉,必須在採集後馬上壓入標本夾中。

(6)在採集時,應該特別注意每份標本只能含有一個種的標本。其實皺紋紙每組都十分充裕。

2.3標本採集記錄

標本採集記錄是植物的重要檔案。採集時編寫的號碼和採集的地點。

2.4標本的清理

標本採集後在製作前還必須經過清理,目的是除去雜質,是要展示的特徵更為突出。首先除去枯枝爛葉及凋萎的花果,若葉子太密集,還要適當修剪,但要留一點葉柄,以示葉片着生情況。其次是用清水洗去泥沙雜質。清洗時不要損傷標本。

野外實習報告 篇7

一、實習概況:

實習時間:20xx年7月8日—20xx年7月14日

參與人員: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全體同學以及帶隊老師

動物學指導老師:李巨勇、韓廣欣

植物學指導老師:王曉蕊

隨着本學期的結束,我們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學生開始了為期七天的野外實習。本次實習將在張家口小五台山的金河口管理區度過。在這裏,我們將對課堂上學習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檢驗並初步綜合運用於實踐當中。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充分認知自己身邊常見的動植物。

小五台山在太行山脈的最北端,居於河北省張家口地區蔚縣與涿鹿縣交界的地方。水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量充沛。小五台山屬暖温帶大陸季風性山地氣候。冰凍期長,無霜期短,降雨量大並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顯。五台山地區植被類型為夏綠闊葉林,由於山勢高峻,氣候垂直分佈顯著,植被、土壤、垂直帶譜比較完整,物種飽和度大,擁有杉、鬆、柏、楊、柳、槭、櫟、花椒、櫻桃、蘋果、榛、忍冬、山楂、繡線菊等常見物種,特有物種有螞蚱腿子、榛子、土貝母、地枸葉、小台黃芪、小五台柴胡等,還有蘇鐵、銀杏等珍稀物種。動物和昆蟲的種類繁多,其中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20餘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有世界珍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金鳥;二級保護動物斑羚;還有豹貓、狐、狍、獾等。兩棲類有中華大蟾蜍、中國林蛙等。

二、實習過程

7月9號,我們前往東金河溝進行標本。由於天氣原因,小雨一直不停,這導致我們採集到的動物標本比較少,以蝗蟲為主,沒有蝴蝶和蛾子一類的昆蟲。植物採集的比較多,我們見到的植物有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等,採集的標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屬)、薤白(葱科 葱屬)等。當晚原本準備進行燈誘,但由於一直下雨,放棄燈誘,因此在最後燈誘的成果比較小。

7月10號,隊伍前往章家窯採集標本,還是小雨天氣。不過這次採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由於捕捉過程中的行為不當和三角袋的使用不熟練,導致最終剩下的標本鱗翅目標本較少,翅膀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除了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以外,還捕捉到兩棲綱的蛙類和蜈蚣等動物,最後放入毒瓶中的蜈蚣變為綠色,於是放棄了標本製作。植物標本的採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唐鬆草(毛茛科 唐鬆草屬)、紫荊(豆科 紫荊屬)等。此次的路程比較長,一直是小雨不斷,路面比較濕滑,但是本小組成員相當團結,沒有掉隊和不滿情緒,在今上午的標本採集中,大家熱情都比較高。下午在王曉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隊兩天來採集的植物標本進行了詳細的鑑定,並且學會了使用植物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