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建議

來源:文萃谷 6.68K

2001年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為115萬,2002年為145萬,2003年為212萬,2004年為280萬,2005年達到338萬,2006年為413萬,2007年為495萬,2008年為558萬,2009年為610萬。據教育部統計,2001年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為34萬人,2005年增至79萬人,2007年與2008年畢業的大學生分別還有100萬人和150萬人沒有找到工作。如果2007年與2008年的未就業學生與2009年61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一起競爭工作,這個數字將高達860萬。

大學生就業難建議

2008年,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乃至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它對我國實體經濟的衝擊主要體現在海外市場業務的縮減以及國內市場需求的影響。這使勞動力市場的供求數量矛盾更加突出。2009年,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是“保八”,依靠經濟增長為社會創造800萬個就業崗位。但相對2400萬勞動供給數量而言,勞動力市場仍然要面對嚴重供大於求的現狀。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存在“滯後期”,體現在勞動力市場上,可能會表現為由沿海地區轉向中西部地區、由外向型企業轉向各類企業、由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轉向規模以上企業、由農民工轉向城鎮勞動力,勞動供給數量與勞動需求數量上的不平衡可能進一步擴大。在此背景下,大學生作為職場新人顯然更易受衝擊,從而使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凸顯出來。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為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採取措施:

一、轉變觀念,加強引導,客觀定位

要加大對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宣傳教育力度,就大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經常性地開展宣講活動。要通過已就業並取得一定成就的大學生言傳身教,引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邀請不同所有制企事業單位或人力資源部門的領導,通過座談、論壇、報告等不同形式,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其認清就業形勢,從而轉變就業觀念。

二、繼續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工作

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已經取得了實效,並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因此,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特別是城市社區、鄉鎮、農村村委會等。到基層鍛鍊,一方面大學生本人可以積累更多的基層工作經驗,為以後走上重要工作崗位、完成重要工作任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為提升基層幹部隊伍素質,提高基層工作質量和效率等提供保障。同時,作為政府,應給予志願到基層工作的大學生更多的優惠政策,以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加強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建設,為提高大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搭建平台

大學生實習基地建設,有利於促進人才需求和市場就業更好地相結合,有利於幫助大學生提高職業競爭能力,有利於拓展企業識人、選人的.渠道和途徑,通過在企業中開展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工作,使企業和大學生之間能夠建立便捷、 相互溝通的橋樑,使高校畢業生能夠及時瞭解企業及其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使企業有針對性地吸引和選拔人才。同時,通過實習基地建設,使高等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實現教學、生產與科研相互促進。因此,要加強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建設,搭建實習平台,為大學生提供在實踐中提高的機會。有關部門應加強有關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對接受高校畢業生實習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獎勵,對大學生實習期間涉及到的待遇、保險、勞動合同等進行規範,從而保證雙方的利益。

四、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拓寬就業渠道

政府一方面應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從工商註冊、創業資助、税費優惠、創業服務等多方面全力解決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困難,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條件;另一方面應切實加強各項創業實訓服務工作,如組織召開大學生創業實訓項目推介會、大學生創業實訓現場交流會、實訓人才專場招聘會,建立創業導師制,聘請創業培訓教師、成功企業家等,採取多種指導形式,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實踐能力。同時政府應出台相應政策和措施,對每年解決一定數量大學生就業的用人單位,在税收、行政收費、各種獎勵等方面給予優惠和照顧,進一步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