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溝頭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2.61W

這是一個普通得沒有名字的地方,溝頭套着溝頭,於是,大家就把那兒稱為七十二溝頭。到底有沒有七十二個溝頭,也沒人仔細數過,也許不到,也許不止。反正那裏溝頭密佈,七十二是個虛數,其實就是謂之多也。溝頭,在我老家那兒是對斷頭河的稱謂。

七十二溝頭抒情散文

七十二溝頭大部分歸屬於北蔣莊,也有部分屬於南邊的伍張莊和北邊的茅山莊,是個三不靠的地方。三個莊上的老人都講,在茅山被挖山毀寺之前,在那裏看茅山南麓的景德禪寺,藏經樓的金頂是熠熠生輝,山上高大的白果樹和皂莢樹也是歷歷在目。

有着七十二個溝頭的地方,必然成就了大片水域。我考取大學前,就曾在那放養過多年鴨子,確實感到那裏有着頗多的神祕。

溝溝相套,溝頭中又分有溝頭,岸邊蘆葦密生,外鄉人進入,完全不得方向,很有可能一下子出不來了。那時候我在那兒放養鴨子,每次趕着鴨羣進入一溝,總要在岸邊尋一參照物,否則真會迷路。時至今日,就是本村人在夜間也不敢貿然行船進去。莊上一位替供銷社送貨的人,曾經在早上三四點鐘划着小木船不小心誤入了七十二溝頭,在裏面轉圈了二三個小時,直到天亮了,在下地幹活的人於岸上指引下方才出去。

那人是我的鄰居,有好長一段時間,在晚上乘涼時,偶爾談起這段經歷,似乎還心有餘悸,“真日鬼了,每一個溝口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黑暗中又不辨方向,轉來轉去就是轉不出去,不知道是哪一輩的人挖的.,就像個迷魂陣一樣。”

有史料記載,當年張士誠起兵反元,在攻打泰州前曾經在這一帶駐留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傳説就是張士誠囤兵在此時,利用湖蕩濕地開挖的水迷陣。作為同鄉的施耐庵,就在其手下做謀士,張士誠兵敗後,施耐庵隱居老家,根據其從軍經歷和裏下河水鄉風光,創作了長篇鉅著《水滸傳》。

在書中有一段關於濟州府緝捕使臣何濤率兵到梁山泊緝拿晁蓋等人時,何濤被阮氏三兄弟引入一處溝溝相套的地方,不辨方向,最終兵敗被俘的水戰場景,跟這七十二溝頭真有幾分相像。

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七十二溝頭最東的河邊,有三座高達數丈的土墳,在這一馬平川的地方,顯得突兀而又高大。當地人對此敬畏有加,但講不清所埋何人,有人説是“牛墳”,裏面葬的是一頭牛,但這樣的説法幾乎無人相信,多數可能是當年打仗的犧牲者。

現在那裏更加荒僻了。以前沒有公路的時候,北蔣去茅山的羊腸小道,從七十二溝頭那兒擦過,還經常人來人往。自從通了公路,到茅山的路改道後,除了下地幹活的農民,幾乎無人到此光顧,變得更加原生態了。河水清澈,水鳥翔集,蘆葦蕩愈加繁茂,水邊遍佈了一叢叢野生的茭菰,一些水面上鋪滿了一種叫做“水花生”的植物,遠遠看上去,恰如鋪滿了一河的綠色地毯,岸上野花搖曳,蘆竹迎風,確實野趣橫生,令人心曠神怡。

其實,荒僻也有荒僻的好處,最起碼在少了人類的干擾後,這些野趣橫生的地方,會連同那些久遠的傳説,留存得更久遠一些,就像酒窖中的陳釀,愈久彌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