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廣播稿(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2.06W

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學生都知道,廣播前都會預先做好廣播稿,沒有準備廣播稿就不會有好的廣播效果,廣播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廣播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心理健康廣播稿(通用15篇)

心理健康廣播稿1

A:這裏有你的聲音

B:這裏有我的聲音

A: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 。

B:我是主持人 。本期紅領巾廣播站為大家準備了專題《關注心理健康》。

A:我們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家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B: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A:智力發展水平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B:情緒穩定性是指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A:學習適應性指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樂於克服困難;學習效率高。

B: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A:社會適應性便是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

B:行為習慣即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A:對照剛才的標準同學們可以自我檢測一下,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心理小測驗,請聽題:

《當別人得第一》

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齊只得了第七。老師多次表揚小博。如果你是小齊,你會怎麼做?

B:(1) 很生氣,不再理小博。

A:(2) 逢人就説小博的壞話。

B:(3) 大方地走過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誠地祝賀他。

A:(4) 虛心向他學習。

B:(5) 如果他有困難,真誠地幫助他。

A:選(1)(2),這兩種做法不可取。不理他,説明你心胸狹窄。説他壞話就更不應該,這樣做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B:選(3)(4)(5),這三種做法都很好,説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會進步更快,人緣更好。

A: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呢? 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也不要對他人期望太高。 B:(2)找人傾吐煩惱,疏導自己的情緒。

A:(3)暫時迴避,將煩惱暫時放下,去做些喜歡做的事。

B:希望同學們聽了今天我們的心理健康專題能有所啟發,讓我們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A:親愛的同學們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校園 芳草地,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五(3)中隊的同學帶來的兩篇優秀作文:

兩篇作文

C:每一次相聚都是那麼短暫。

D:每一次懷想都是那麼香甜 。

C:讓我們在快樂的海洋裏翱翔!

D:讓我們在成長路上攜手並進。

C:本期廣播到此結束,感謝您的收聽。再見!

D:再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韓雪):我是主持人韓雪。

(張佐擎):我是主持人張佐擎。

(韓雪、張佐擎):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影響國小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今天的內容比較多,請大家仔細收聽!

(韓雪)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物質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國小生的天生素質如何發展,有賴於他的周圍環境,而其心理怎樣發展,則取決於他的生活過程。一般來説,國小生的身心健康與遺傳、營養、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環境以及學生心理的自我強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聯繫。

一、遺傳因素

(張佐擎)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遺傳因素是影響國小生生長髮育的重要內因之一,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機體發育的可能範圍,而外界環境條件決定機體發育的速度及最後達到的水平。遺傳的物質基礎是染色體。已經證實人體的每個細胞核內都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男女相同,稱為常染色體;另外一對是決定人體性別的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女性用表示,男性用xy表示。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現已知人體受單基因決定的性狀有近3000種,它們分別位於23對染色體的不同位點上。人的身高、體重、體形等性狀,受兩對以上基因控制,且對環境的影響表現敏感。通過對單卵雙生兒在相同條件下撫養和不同條件下撫養的生長髮育情況的觀察,在不同條件下撫養,身高的差異很小,但體重則有明顯差別,這説明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而體重則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由於某個或某對基因發生突變,也會造成各種先天性、代謝性疾病。據統計,屬於這類疾病的有近三千種。但是,遺傳也可以通過外界環境條件的改善,朝着良好方向發展。

總之,在優良生活環境下成長的國小生,他們的生長潛力能得以充分發揮,而某些不良環境因素的作用就會使國小生難以達到最完善的發育程度。現代遺傳工程學的發展,尤其在20xx年由我國和世界少數幾個先進國家合作完成的99%人類基因譜排序,必將為今後國小生健康發育提供更積極有效的措施。

二、營養因素

食物是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重要聯繫之一。國小生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必須不斷地從外界吸取各種營養素,作為生長髮育和維持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優質的蛋白質、足夠的無機鹽和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才能保證其同化過程超過異化過程,從而獲得正常而充分的發育;反之,不僅會影響生長髮育,還會影響健康、學習和勞動能力。長期熱量不足及蛋白質缺乏的國小生,可患營養不良症。早期表現為易倦怠,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體重不增或下降;重則皮下脂肪減少,肌力差,抵抗力減退,易患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疾病。嚴重者可出現惡性營養不良綜合症,如表皮脱屑,皮膚彈性差,肌肉萎縮,並可出現多種功能障礙。國小生如鈣、鐵、碘、鋅等營養素和某些維生素缺乏時,可影響骨的生長,導致身材矮小,全身發育受阻,智力低下。合理的營養能促進國小生的生長髮育和健康。如果大量攝取動物性蛋白和脂肪,長期超熱量地飲食,也可造成大量脂肪在皮下堆積,發生肥胖。據調查,德國肥胖男孩佔1/3,女孩佔1/5。我國由於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的國小生也逐年增加,在7~13歲國小生中,1995年至今肥胖率有較大幅度增長,城市男孩由5.9%增加到10.1%,女孩由3.0%增加到4.9%;農村男孩由1.6%增加到3.7%,女孩由1.2%增加到2.4%。這些頑固的肥胖者可持續到成年,這也是導致成年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三、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是國小生的第一課堂。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融洽,關係和諧,對國小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舉止應該成為孩子的表率。父母要全面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信任自己,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成為可敬可信的人。父母對孩子要有正確評價,除關心孩子學習外,對性格、品德、鍛鍊、健康水平各方面都可以進行評價。鼓勵孩子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特別要注意防止僅從孩子的學習成績去評價好壞,更不能施加壓力,使他們產生緊張感、壓迫感甚至恐懼感。總之,父母對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能有脱離實際的過高要求和急躁情緒,避免引起與孩子之間關係的緊張、對立。

四、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它的組織體系、管理制度、人際關發展。國小生中的不少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問題本身往往就是學校工作中的缺點、錯誤甚至失策所造成的。因此,學校應當從衞生保健和教育的立場出發,通過各種有效的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疏導,對各種心理障礙進行預防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充分發展國小生的智能、情感和意志。師生關係緊張是引起學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教師如果自己心理失調,他們是不會理解學生的行為的,不但在學習上不能幫助學生,並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會起相反的刺激作用。為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施加有益的影響,教師首先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教師的職業要求其本身具有高度健康和穩定的情緒,對學生抱有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自覺地將個人的不健康的情緒消除在課堂之外。教師個人品質的不斷改善,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課堂上民主的、寬容的、循循善誘的、深入淺出的、公正和熱烈的氣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促進作用;相反,專制的、過分嚴格的、不平等和冷漠的氣氛,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消極作用。實驗證明,教師為中心的專制作風,割斷了師生之間的聯繫,造成學生的心理緊張、神經過敏和相互攻擊。相反,師生之間的民主氣氛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社會環境因素

(韓雪)社會環境因素對國小生的生長髮育的影響是綜合性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生活條件、環境污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有些直接影響學生的生長髮育,有些通過中間環節發揮作用,形成一個複雜的影響生長髮育的生態體系。如貧窮、營養缺乏、居住擁擠、缺乏必要的衞生設施、缺乏衞生知識、離婚、性病、子女過多、經濟危機等,不僅常見於發展中國家,就是在較富裕的國家,這些社會因素對兒童生長髮育的影響也是明顯存在的。社會環境因素對兒童生長髮育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社會制度,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優越的社會制度能為廣大國小生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教育等條件。我國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各項事業飛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而促進了國小生的生長髮育向更高標準發展。

心理健康廣播稿3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標準具體與客觀。

國外學者們對心理健康的標準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麥靈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率,也不僅是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範, 而是需要三者具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鋭的智能, 適於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馬斯樂認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備下列品質:

( l)對現實具有有效率的知覺;

(2)具有自發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納本身, 也能悦納他人;

(4)在環境中能保持獨立,欣賞寧靜。

(5)注意哲學與道德的理論;

(6)對於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經常保持興趣;

(7)能與少數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

(8)具有民主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

(9)能經受歡樂與受傷的體驗。

我們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係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瞭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鍊,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心理健康廣播稿4

中學生心理健康廣播稿 完美性格的基石

當有人表揚小梅梅是個善良,誠實的好孩子,好學生,誇獎她待人熱情,彬彬有禮時,小梅梅都會謙虛地説,我做得還不夠。這時,她就會想到父親,母親言傳身教的示範,以身作則的教誨,潛移默化的影響。

梅梅她把父親,母親教的待人接物處世的"家訓"稱為"黃金規則"。她説,"黃金規則"是爸媽生活中最重要的準則。他們讓我清楚地知道,"黃金規則"是建立完美性格的基石。

數十年的記憶一齊湧現在腦海中。朦朧中,時間會變得模糊,然而那些優秀的思想卻仍然清晰如初,感覺真切。

那是三十年前的一天,四歲的小梅梅與鄰居三歲的小園園之間發生了一場小糾紛。小園園頑皮地抓起了小梅梅喜歡的一隻小雞,不懂事的小園園掐着小雞的脖子,小雞難受地叫着。小梅梅一看,着急地大叫:"不許傷害我的小雞,放下它!"

"偏不!"小園園回過頭,頑皮地回答。

"園園,放下我的小雞,不然,你會後悔的!"梅梅哭喊着。

這邊,小園園就是不放下小雞。那邊,小梅梅急得直跺腳,説:"你等着,看我收拾你"。

小梅梅衝進媽媽房間,找到一枚縫衣針,拿了針,就衝到小園園身邊。她瞪着眼睛再次警告小園園:

"放下我的小雞,園園,要不我就要用針扎你。"

見小園園就是不放下心愛的小雞,小梅梅真的就用縫衣針扎向小園園的右胳膊。

小園園終於放下了小雞,哭着,喊着跑回家,一邊跑,還一邊用手捏着被縫衣針扎傷的小胳膊。

小梅梅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用桃樹枝狠狠地抽打了小梅梅。媽媽是想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之法讓小梅梅明白,傷害他人的行為是錯誤的,以皮肉之苦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傷害他人。

媽媽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過份,不近情理,太嚴厲了,可小梅梅牢記着的是——我錯了。

因為媽媽抽打小梅梅後又對小梅梅説:"你用縫衣針扎園園,她會傷得很重呢!梅梅,即使別人做錯了事,你也應該尊重他,而不能傷害他。"媽媽説:"我會告訴你爸爸的。"

我從沒闖過這麼大的禍,也沒想到會讓爸爸為此特別難過。梅梅回憶到這裏,仍然心裏難過。

後來,爸爸是這樣教育小梅梅的。小梅梅坐在爸爸身邊,爸爸手裏拿着縫衣針説:"梅梅,你摸摸這根針的針尖,你就知道它有多尖利,來,輕輕摸一下,小心點。"

小梅梅搖着頭説不,又哭起來説:"會痛的,爸爸。"

爸爸接着説:"你不能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兩個錯誤永遠不能製造出一個正確。"爸爸説:"如果我錯了,別人也同樣地錯誤待我,我會高興嗎 如果你不樂意別人這樣對你,你就不應該這樣對人"。

爸爸,媽媽教給我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完美性格的建立,他們教我要寬以待人。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你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對待別人。

小梅梅成長成大梅梅了,卻小能忘記爸媽的教誨。

心理健康廣播稿5

百年老人一個接一個的離開我們,名家一個接一個的去天堂。我們不能因為佩服和佩服他們的風采和淵博的知識就放棄對他們的懷念,他們那種純粹的愛國主義和人格魅力在我們心中是抹不掉的。

什麼是性格?做人的性格也叫。性格分高低。大師們,世紀老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就是他們的人格,高尚,高尚,深刻。性格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們的學生學習,求學歷,要求更深刻的人格知識和人格的最高境界。要獲得這個最高的學位,需要一輩子的時間。

一個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去找藝術大師請教。大師是卡薩爾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他問大師: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手?大師回答:先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寫的人,再成為一個優秀的大提琴家。大師的話有意義,我們一時難以理解。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會幫助我們逐漸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要做事,要想學會做事,就要先學會做人。做人第一,人品對人最重要。

在北大,人們會給你講一個季羨林大師的故事。季羨林是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的國學大師。他的學術聲譽和人格都很高尚。

有一年秋天,北大開學,一個外地的大一新生提着一個大包走進北大校園,覺得很累,就放下包在路邊休息。這時,一位老人經過,年輕的學生讓老人照看行李,自己辦理入學手續。老人欣然同意了。年輕人辦完手續輕鬆回來,老人盡職盡責地站在旁邊守護行李。謝過老人後,就和他分手了。北大開學典禮上,小夥子看到那天照顧自己行李的老人是坐在主席台上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他一開始很驚訝,也很訝然,後來內心動搖,大家都稱讚吉老人格高尚。

讓我們欣賞一下世紀老人冰心先生的人格。作為一個高手,冰心體弱多病,即使是年輕的時候,也很少顯得淡然豪邁。到了老年,他病得更厲害了。然而,老人冰心頑強地與疾病鬥爭,過着堅強的生活。

一年冬天,冰心因病再次住院。那時候,老人已經接近生命的盡頭。但當記者去病房採訪她,問老人你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時,老人簡單感人的回答:是老病人的病情。

這是老人。在她的一生中,她以自己為筆,以歲月為稿紙,寫了一篇又一篇關於愛情作為一種力量的文章,向千千成千上萬的人傳達了愛的温暖。80年過去了,老人對眾生的愛依然不老。今天冰心在天堂,留給我們的卻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背影。

事實上,歷史和傳統離我們最近,失落大師的人格魅力應該通過我們的努力得到延伸和延伸...

心理健康廣播稿6

甲:黃興國小新苗廣播站。

乙:黃興國小新苗廣播站。

合:現在開始播音。

甲:我是主持人鄒;

乙:我是主持人楊。

甲:今天的節目有《新聞串串燒》、《音樂新視聽》。

乙:首先,我們進入《新聞串串燒》,今天我們來説説兒童心裏健康的話題。

甲:兒童的成長過程是生理和心理成長、成熟的過程,成長中的兒童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僅關係到他們的現在,更影響到他們的未來。因此,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

乙:什麼樣的兒童才能稱得上是心理健康?目前還沒有公認一致的標準,我們參照成人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認為心理健康的兒童應具備以下六種心理品質。

甲:一是智力發育正常,智力是個體觀察、領悟、想象、思維、推理等多種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智力隨年齡增加而提高。正常發育的智力指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根據我國標準,大多兒童智商在90-109之間。

乙:二是情緒穩定。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樂觀、滿意等積極情緒體驗方面佔優勢。偶也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消極情緒出現。他們能夠適當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相對穩定。

甲:三是正確認識自己,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愛、自重,他們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把握自己。對自己的優點能發揚光大,對自己的缺點也能充分認識,並能自覺地努力去克服。

乙:四是人際關係良好。心理健康的兒童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補己之短,並能用友善、寬容的態度與別人相處。他們在別人面前能做到真誠坦率,從而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並建立起融洽的人際關係。

甲:五是熱愛生活,心理健康的兒童熱愛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乙:六是心理活動符合年齡特徵。心理健康的兒童,無論在學習、遊戲、社會活動基本符合他們所處的年級段,如幼兒階段,學習以遊戲為主,思維形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國小高年級,表現出社會化學習,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

甲: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

乙:所以,作為父母應十分重視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兒童。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甲: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乙:二、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甲:三、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乙: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甲: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説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乙: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甲: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乙: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甲: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乙: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甲: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乙:最後進入《音樂新視聽》,讓我們欣賞一段音樂吧!

甲:新苗廣播站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下週三再見!

合:拜拜。

心理健康廣播稿7

有人説,沒有溝通,世界將成為一片荒涼的沙漠。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除了睡眠以外,其餘時間的70%以上花在人際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交往上。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完成的。置身於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大學生更是有着強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識。但是,由於涉世不深,經驗缺乏,又常常被人際交往中產生的種種困惑所羈絆。因此,在瞭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情況、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同學們進行自我調節、掌握交往藝術,走出交往困惑,建構和諧的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平等原則:在人際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前提。如果沒有平等待人的觀念,就不可能與人建立密切的人際關係。

(2)互利原則:要求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交往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和利益,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最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喜歡引人注目,渴望出類拔萃。如果要想從他人那裏獲得關心、注目和愛護,就必須考慮到他人也有這種需要。不能只讓別人對你貢獻,而你對別人只講索取。

(3)信用原則: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取信與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誠待人,才有可能談得上與別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學生們都喜歡同誠實正派的人交往,這樣的交往有一種安全感,不用擔心什麼。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

(4)兼容原則:兼容原則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出現矛盾,遇到衝突時要有耐心,能夠寬容他人,做到包容並蓄,包括容忍對方的`個性和缺點,學會寬以待人,不計較他人的細枝末節,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際關係。應該達到“有理也讓人”這樣的心理境界。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願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係緊張?

可是,在咱班有不少同學有他們內心的煩惱,而這些煩惱大多來自於同學間的相處,有的甚至提出要求調換同桌、小組、宿舍。那麼同學之間究竟應該如何相處,才能消除煩惱,使自己快樂起來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來解決的問題。

(5)尊重原則:它包括自尊與尊重他人兩個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種場合都要自重、自愛,不做有損於人格尊嚴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視他人的人格和價值,承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個不尊重他人,經常損害別人,或把別人當工具使喚的人,人們是不願與之交往的。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期望目標,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觀現實。

第二,增強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難與失敗,勇於迎接學習中的挑戰,保持適度的自信心,克服虛榮心理。

第三,加強心理調節,保持情緒愉快和穩定,探索、掌握切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遵循大學學習規律,以增進學習效果。

心理健康廣播稿8

第1周

有人説,沒有溝通,世界將成為一片荒涼的沙漠。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除了睡眠以外,其餘時間的70%以上花在人際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交往上。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完成的。 置身於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大學生更是有着強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識。但是,由於涉世不深,經驗缺乏,又常常被人際交往中產生的種種困惑所羈絆。因此,在瞭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情況、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同學們進行自我調節、掌握交往藝術,走出交往困惑,建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平等原則:在人際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前提。如果沒有平等待人的觀念,就不可能與人建立密切的人際關係。

(2)互利原則:要求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交往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和利益,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最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喜歡引人注目,渴望出類拔萃。如果要想從他人那裏獲得關心、注目和愛護,就必須考慮到他人也有這種需要。不能只讓別人對你貢獻,而你對別人只講索取。

(3)信用原則: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取信與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誠待人,才有可能談得上與別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學生們都喜歡同誠實正派的人交往,這樣的交往有一種安全感,不用擔心什麼。

(4)兼容原則:兼容原則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出現矛盾,遇到衝突時要有耐心,能夠寬容他人,做到包容並蓄,包括容忍對方的個性和缺點,學會寬以待人,不計較他人的細枝末節,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際關係。應該達到“有理也讓人”這樣的心理境界。

(5)尊重原則:它包括自尊與尊重他人兩個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種場合都要自重、自愛,不做有損於人格尊嚴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視他人的人格和價值,承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個不尊重他人,經常損害別人,或把別人當工具使喚的人,人們是不願與之交往的。

第2周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面臨着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緊張的學習,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矛盾。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脱節的矛盾。幾乎每個同學都有美好的願望,對未來充滿着憧憬和嚮往,很多同學幻想着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實際上很多同學學習不努力,過一天算一天。雖然願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實現理想後的種種榮譽和享受,而對實現理想需要從現在做起,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的不多,做的不夠,形成了美好願望與心理準備脱節的矛盾。

2.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同學的消費慾望與日俱增。很多同學天天買零食吃,禮尚往來,互相攀比的風氣非常嚴重。但在這些同學中相當多的人勞動觀念淡薄,輕視勞動,平時的值日生工作也討厭。可以説對勞動採取消極態度、厭惡勞動的思想相當普遍。

3.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同學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師姐上,同時也由於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點。願意與知心朋友談心,不願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這些同學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其實,這些同學和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但只會抱怨父母師長不理解自己。

4.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的矛盾。年齡的增大,成人意識的產生,同學們心理日趨成熟,要求從大人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個別同學還會發生頂撞師長現象,甚至對學校、社會產生反抗情緒。可以説他們的獨立意識十分強烈,但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在經濟上生活上都有依賴性。有的同學真正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管學習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現象。

5.情感與理智的矛盾。中學生充滿熱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響發生衝動和波動。情緒、情感總在兩極

擺動,不能冷靜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難及時用理智加以控制。

6.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大多同學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但由於思考問題不周密,往往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而有時片面的堅持己見,不能控制自己,憑衝動行事,事過之後又非常後悔。説面意志品質的發展還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還不強。

7.信息視野的擴大與鑑別能力不足的矛盾。同學們處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對各種信息都十分熱心好奇並積極探究,但由於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辨別力還不強,對事物的認識往往狹隘,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同學們的心靈,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總之,中學生的心理矛盾是複雜的,其產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也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正確認識這些矛盾一方面有利於我們同學自我認識和改進,也有利於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第3周

“關注心靈,關注健康。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各位同學,大家好!由我校“心泉”社團和校廣播站聯合推出的“心理加油站”欄目,今天和同學們正式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心語”。我們的欄目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如:心理不適現象及預防、自我心理調節方法、青春期困惑等等。

本期的“心理加油站”,我們想和同學們談談“中學生心理健康”這個話題。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諮詢?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向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心理諮詢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個體心理健康成長,心理諮詢遵循助人自助的模式,幫助來訪者發揮最大的潛能,為正常發展消除障礙。

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主要做的是:對同學們的學習壓力、人際交往,不良情緒,青春期煩惱以及親子矛盾等問題給予指導,因此多采用認知理論和途徑,從而將個體引導到現實世界。

至於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心理學家給出了七個標準:

(1)智力正常。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情緒健康,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3)意志健全。行動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和頑強性,行為表現協調有度。

(4)人格統一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5)自我認識正確,能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6)人際關係和諧。樂於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保持獨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觀正確的評價別人和自己;寬以待人,樂於助人;交往的態度積極;交往的動機端正。

(7)社會適應良好。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沒有人可以先天就有健康的心理,這與後天的生活環境有關,當然一個人的自身心理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現在的我們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為以後踏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4周

以下我們便從學習和生活兩方面,簡單向大家介紹怎樣塑造心理健康:

一、學習方面:

(一)進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適應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隨着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需求和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相一致。這就是説,隨着大學環境的變化,要使自己進入“角色”,在新的大學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方位,確立最佳位置。此外,培養自信心,在大學生學習中尤為重要.由於大學是人才雲集之處,“能人”背後有“能人”,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學生過去的優勢變得不復存在,在現實的變化面前,由於心理承受能力差產生了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養健康心理,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要增強學習動力,主要是確立學習目標。目標能指導人的一切行動。進入大學,等於眼前的理想實現了,新的理想—目標又等待着自己去確立,這種新目標的確立要根據大學的學習規律,結合自己的實際,並且要進行新的努力。在目標的確定中應該注意使個人目標與社會責任聯繫起來,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否則這一目標就難以實現。其次,要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情感的凝聚,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感興趣,那麼,他就會深入持久地去做這件事,力爭達到預期目的。興趣對於大學生來説,更為重要。它是求知的動力,熱情的凝聚,行為的指向,成功的起點。但是,大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實踐活動的豐富,培養和發展的。所以,在學習中,大學生要善於發現激發自己興趣的事情,努力培養這種樂趣。

(三)克服學習過度焦慮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期望目標,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觀現實。第二,增強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難與失敗,勇於迎接學習中的挑戰,保持適度的自信心,克服虛榮心理。第三,加強心理調節,保持情緒愉快和穩定,探索、掌握切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遵循大學學習規律,以增進學習效果。

(四)預防、消除心理疲勞

勞逸結合是預防心理疲勞的重要措施。學習一段時間,應該休息片刻放鬆一下;在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身心得到調節和放鬆,應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此外,要學會科學用腦,掌握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如有些人感到早上效率最高,有些人感到晚上學習效果最好,在這種情況下多用腦,就會事半功倍。

(五)正確對待考試,提高應試技巧

要充分認識到考試是衡量學習好壞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成績並不完全、準確、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準,特別是對能力的反映更不全面。所以,大學生應重視考試,但不過分要求高分。要考得輕鬆,學得愉快。提高應試技巧,首先要做好考前準備,即認真複習,有計劃,有安排,有輕重緩急。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使大腦過度疲勞,以免影響學習水平。尤其是臨考前幾天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以清醒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走進考場。其次,要有應付“怯場”的辦法,考試時先做確有把握的題,難題放在後面做,這樣可以消除考試緊張情緒。假如考試“怯場”,可設法轉移注意力,使大腦興奮起來,諸如想一件令自己高興的事,或者是做幾次深呼吸,使情緒穩定後再答題

第5周

生活方面怎樣做到心理健康

1、對自己不過分苛求

人應該有自己的抱負,但有些人的抱負不切實際,根本非能力所及、力求不得,便會認為自己倒運而終日憂鬱;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了消除挫折感,則應該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稍有提前量,不努力達不到,盡心自己盡力能夠趕超,心情自然就會舒暢了。

2、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

當我們勃然大怒時,很多錯事或事態的事,都會做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

3、偶爾亦要屈服

一個做大事的人,處事要從大處看,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小處,有時亦不必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苦惱。

4、暫時逃避

在生活受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睡眠或看電視等,待到心情平靜時,再重新面對自己的難題。

5、找人傾訴煩惱

把所有的憂鬱埋藏在心底裏,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如果把內心的苦惱告訴給你的朋友,心情會頓感舒暢。

6、為別人做些事

助人為樂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可使自己忘卻煩惱,並且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7、在一個時間內只做一件事

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精神負擔,不應同時進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

8、對人表示善意

不要處處與人競爭處處以他人作為競爭對象,使得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其實,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對手,人家也不會與你為敵,以免“惶惶不可終日”自尋苦惱。

我們經常被人排斥,是因為人家對我們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心情自然變得平靜。

第6周 清明節暫停

第7周

人際交往是人的重要社會生活之一。

一、什麼是“交往”、“人際交往”、“人際交往教育”

所謂交往,就是人們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繫的一種基本社會活動。交往是人類生存必備的技能,是傳遞信息、分享感情的重要手段。

人際交往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往來、相互影響、相互溝通。人際交往具有多個層面,一是物質層面的交往;二是知識交往,實現思想觀念的溝通;三是心靈對話,人格碰撞的無聲交往。應強調的是,我們所講的人際交往是幾個層面的相互滲透,更側重於指全面的心靈對話與人性融會貫通的過程,強調的是尊重個性,理解差異、求得溝通,並協調行為。國小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是進行人際交往教育,奠定交往基礎的絕佳時機。

人際交往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在與他人的心靈對話、人格碰撞中體驗美好人生,塑造美好人格,進行國小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輔導與交往實踐指導。

二、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內容

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交往範圍日益擴大。從與家庭成員交往,擴展到與家庭以外的其他個體進行交際,而年齡相仿,發展水平相近的同伴將成為他們重要的交往對象。

同伴關係是我們除父母及親屬以外的一個重要的社會關係。同伴交往是國小生實現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手段。一般來説,國小生與成人的交往關係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顧者、教育者與被照顧者、被教育者之間的關係。與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自由,更為平等,這一特殊性質使得國小生能夠體驗和探索一種全新的人際關係,從而發展其社會交際能力和社會判斷力。

第8周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面臨着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緊張的學習,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矛盾。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脱節的'矛盾。幾乎每個同學都有美好的願望,對未來充滿着憧憬和嚮往,很多同學幻想着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實際上很多同學學習不努力,過一天算一天。雖然願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實現理想後的種種榮譽和享受,而對實現理想需要從現在做起,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的不多,做的不夠,形成了美好願望與心理準備脱節的矛盾。

2.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同學的消費慾望與日俱增。很多同學天天買零食吃,禮尚往來,互相攀比的風氣非常嚴重。但在這些同學中相當多的人勞動觀念淡薄,輕視勞動,平時的值日生工作也討厭。可以説對勞動採取消極態度、厭惡勞動的思想相當普遍。

3.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同學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師姐上,同時也由於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點。願意與知心朋友談心,不願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這些同學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其實,這些同學和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但只會抱怨父母師長不理解自己。

4.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的矛盾。年齡的增大,成人意識的產生,同學們心理日趨成熟,要求從大人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個別同學還會發生頂撞師長現象,甚至對學校、社會產生反抗情緒。可以説他們的獨立意識十分強烈,但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在經濟上生活上都有依賴性。有的同學真正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管學習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現象。

5.情感與理智的矛盾。中學生充滿熱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響發生衝動和波動。情緒、情感總在兩極擺動,不能冷靜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難及時用理智加以控制。

6.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大多同學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但由於思考問題不周密,往往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而有時片面的堅持己見,不能控制自己,憑衝動行事,事過之後又非常後悔。説面意志品質的發展還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還不強。

7.信息視野的擴大與鑑別能力不足的矛盾。同學們處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對各種信息都十分熱心好奇並積極探究,但由於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辨別力還不強,對事物的認識往往狹隘,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同學們的心靈,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8.成材慾望與厭學心理的矛盾。大部分同學都希望自己學習成績優秀,但在學習過程中,又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學習太苦太累而難以持之以恆,厭學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學與厭學的心理矛盾。

總之,中學生的心理矛盾是複雜的,其產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也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正確認識這些矛盾一方面有利於我們同學自我認識和改進,也有利於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廣播稿9

誰都知道,我,自我,自己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擁有真正的"自我",就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保持本色,也迷人,也動人,也感人;保持本色就是留住真實,留住特色。

音樂王國奧地利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古堡,當地政府將這些古堡及保存在古堡中的十七,十八世紀的木器,吊燈,畫作等古物一同出售,一座古堡售價僅為一先令,約合人民幣一元。誰知道,購買古堡的人並不多。原來,購買一元錢的古堡是有條件的,就是買下古堡後,不能對古堡翻新,改造為他用,而只能修繕加固,保持古堡的原貌。所以,一元錢買下了古堡,所要承擔的維修費用是難以計數的,只有不計較金錢,樂於公益事業的人才會去做。

正是這種尊重歷史和自然,強調保持本色的理念,才使奧 地利的百年老店。千年小鎮,古樸城堡,秀美森林,清新空氣得以保存,使徜徉於其間的觀光者流連忘返。真是保持本色也迷人。

在我國召開的一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上,與會的人們大多西裝革履,尤其是日本學者更是舉止矜持,衣飾考究。惟有一位中國的女學者卻是一身簡樸的打扮,臉上也未施任何脂粉,披着一頭好看的黑髮,真誠質樸的笑容就是她唯一的裝飾。她就這樣神情自若地出入於會議廳,落落大方地用漢語與人交談。輪到她發言時,她那自由的風格和明朗的笑容,感染了到會的每個人,大家舉手發問,熱烈討論,整個會場氣氛為之一變而非常活躍。

這位中國女學者大概在三十五歲左右,這正是女士們用首飾和化粧品精心修飾,用華美服裝大加打扮的年齡。可是這位中國女學者恪守的也是"保持本色",而顯得端莊,穩重,有精神。當時在場的一位教授由衷地讚歎:"無需包裝,保持本色也動人"。

有一個飯店老闆,他的飯店並不大,談不上豪華,但格調卻很清新,飯店裏有他的攝影作品,有翠竹,荷花。店裏明淨的色調加上悠揚的音樂,給人一種安靜舒適的感覺,人們喜歡在這裏聚餐,獨飲。有人對老闆説:生意興隆,你再開幾家分店可以賺更多的錢。老闆笑笑説,我也曾經這樣想過,可是再仔細算算又覺得不償失。你看,現在我每週可以去看一次老父親,陪他喝壺茶,下下棋;每個月能讀兩三本好書,覓得精神食糧;夏天可以一家三口去海邊,名山轉轉,迴歸大自然;每年春暖花開,我還可以帶相機去各地走走……這樣的生活我才感到踏實,快樂。

"有錢的大老闆"名稱確實風光,但那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再説,得到它,也是需要付出,需要代價的。正如那個飯店老闆所説,要是開了分店忙起來,那不是一切的一切都要為賺錢讓路了。他不要"有錢的大老闆"名份,有了它,他會不快活;他要的是安祥,和美的生活。的確,保持本色也感人。

保持本色的人是質樸的。保持質樸本色的人,讓我們懂得,在這個追逐新潮,注重包裝的時代,我們依然可以選擇一種自然,簡約,樸素的生活。保持本色,就是留住真實,留住特色,留住自已的特色。才迷人,才動人,才感人。

追求新潮本身無可厚非。但那新潮不適合你的個性,你的本然,你的特色,追趕新潮會讓你身心疲憊,錯失許多人生歡樂。還是選擇保持本色吧。保持本色的你,可以贏來許多欣賞和羨慕的目光。

心理健康廣播稿10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走得都不是一條筆直的線條 ,而是曲曲折折,彎彎曲曲的長線。可謂:人生沒有平坦的路可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只有不畏艱險,繞過崎嶇,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

____年,上海市大學聯考女狀元,大學聯考第一堂語文考試,看錯了一道20分的題,白白丟了20分,心裏很難過,幾乎考不下去。老師,家長鼓勵她調整心態,充滿自信,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一門一門,冷靜攻關。這位女同學精神振作了,鬥志增強了,穩穩當當地拿下了以後幾門考試,取得全市總分第一名。

20xx,華中師大附中高三畢業生李某,平時成績一般,大學聯考時數學考試又失誤。他對家長説,不考了,重讀一年再考。老師鼓勵他,你只要鼓起信心,象平時做練習一樣去考試後面的科目,這都是你能拿下的科目,不能放棄。這位考生再披掛上陣,終於以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前不久,一個電視節目介紹了一位女士的成功歷程。她原是一位流動小販,曾在一個地區的各個國小校門口賣過橡皮泥,賣過國小生文具,學習用品,也賣過沙畫,日子雖然談不上富裕,但也能衣食無憂。

那天,她象往日一樣騎着三輪車去校門口賣沙畫,途中,一輛急馳而來的小轎車撞翻了她的三輪車,她車上那些用來做沙畫的材料撒了一地,她自己也被撞得暈倒在地。她被送進了醫院,她得救了。她慶幸自己大難不死,但在借錢付了醫藥費出院後,她卻發現再也沒有本錢去做沙畫等小商品買賣了。

身在逆境中的她並沒有絕望,她在左思右想一個突出逆境的辦法。一天,她靈感召至,突發奇想,去郊外挖了不少不用花錢的泥土回家,然後在泥土中加上顏料等物品,開始試驗製作什麼。經過反覆試驗,終於製成了彩泥。她將這樣的彩泥推薦給了學校,讓老師組織孩子們作畫。結果大受孩子,家長和老師們的歡迎。

她終於取得了成功,她製作的彩泥得到了有關專家,部門迅速地認可,並得到推廣。現在,她的彩泥已跨出國門,出口到國外。

她成功了。她不是畫家,卻創造了作畫的材料;她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用她的彩泥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對作畫的熱愛。她成功了,確實成功了,可這樣的成功,都應該歸功於那次因交通事故而陷入的逆境。

有人説,逆境是腐蝕劑,它會磨損人的鬥志,讓人陷入絕望之中而不能自拔。其實,逆境應該是振奮劑,促進劑。。在意志堅強,毅力堅韌的人們面前,逆境會促使他更堅強,更有鬥志,失敗了再上,跌倒了爬起來。世上沒有過不了的河,邁不過的坎,只要不妥協,不退縮,不氣餒,不放棄,振奮精神,就一定能挺過去,突出逆境,讓自己絕處逢生,走上坦途,改變命運,取得成功。

綜觀取得成功的各方面人士,他們都是意志堅強的人,就是身處逆境,也不絕望,也不輕易言敗,輕易低頭,向命運妥協的人。

心理健康廣播稿11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學者曾對心理健康的定義與內涵,從不同角度進行過多方面的闡述與探索。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衞生大會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種角度來定義心理健康。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順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綜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觀點,依據中學生的心理特徵,可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歸納為:

1.認知能力發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認知能力的綜合。中學生的年齡正處於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智力與認知能力發展正常,是中學生就學階段的重要心理條件,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衡量中學生的智力和認知能力,關鍵在於看其能否正常發揮出效能。主要標準為: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對新問題,新事物有興趣和探索精神,表現出能動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動中能夠有機結合,積極協調,正常地發揮作用。

2.情緒穩定,樂觀,心情愉快

情緒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產生的態度體驗。中學生情緒健康的內容主要有: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使自身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情緒反應適度,有適當的引發原因,反應強度與引發情境相符合;能有效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質,量,度,使其能在適當時間、場合恰如其分地表達,既能剋制約束,又能適度宣泄,不過分壓抑。

3.意志健全,有較強的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

意志是人們自覺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去克服各種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主要表現為行動的知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即:在活動中有自覺目的,而不是缺乏主見或盲目決定,一意孤行;執行決定中能及時決斷,並根據變化的外界環境隨時調整決定;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難和挫折,實現既定的目標;同時能有效地控制,調節自身的心理活動,使之符合實現目標的要求。

4.自我觀念正確,具有健全統一的個性

自我觀念是人對自身環境以及與周圍事物關係的認識,個人總是在與現實環境,與他人的相相關係中,在自己的實踐活動認識自己的。只有樹立正確的自我觀點,才能形成健全統一的個性。其一致的標準為:對自己的認識比較接近現實,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學習,現狀和未來有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和發展感;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個性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

心理健康廣播稿12

男、女:同學們:大家好!

男:今天的節目呢,將由我院心理健康協會為大家特別製作。

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

老規矩,在節目開始之前呢,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氣情況!(音樂)

女: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係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説,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範、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着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範、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着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男: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係不和而逃避羣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髮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20xx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鬱;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係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女: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賴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着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男:為了消除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們建議:

1、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悦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2、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衞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

3、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4、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

5、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

女:我們的節目已經接近尾聲,下面介紹一下院心協:

心協辦公室:大學生活動中心313室和314室

心理諮詢室:大學生活動中心315

郵箱:信箱:8166信箱解答你的疑惑和煩惱,也歡迎投稿。

心靈家園:有煩惱和困惑也可以在“心靈之約”下留言,接下來在一首動聽的旋律中結束我們今天的廣播。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下期再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13

甲、乙: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甲):我是主持人 。

(乙):我是主持人 。

(甲、乙):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希望大家能喜歡。

(乙):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請聽《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並結合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我們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緒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學習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4)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

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5)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

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

(6)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甲):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 》呢?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

(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定得過高,根本無能力達到,卻在別人面前天高海闊地談論起來,受到別人嘲諷後,終日鬱郁不歡;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如果把自己的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2)對他人期望不要太高。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何必要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 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你勃然大怒時,很多蠢事都會幹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憤怒平息下去。

(4)偶爾也要忍讓。要心胸開闊,做事從大處看。

心理健康廣播稿14

開始曲

袁:大家好,我是會飛的魚

路:大家好我是小果凍

(鋼琴曲。)

L:又到了每週三廣播的時刻了。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中,難免要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困擾,例如親人的故去,升學的失敗,學習上的困難,生活的拮据,疾病的折磨等都會造成一定的精神緊張和痛苦,產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反應,例如悲傷,抑鬱,恐懼等等。這些情緒反應會導致機體的內分泌失調,有損於健康,那麼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怎樣克服這些不良情緒、消除精神緊張呢?

Y:我知道,我把它分為了好幾點。

(1)保持幽默感

我們每個人都應活得輕鬆些,尤其當自己身處逆境時,要學會超脱,所謂“來日方長”,要看到生活好的一面,無憂無慮,自得輕鬆。

(2)對人禮貌

如果你對別人施之以禮,別人也會對你以禮相待。有時,一聲“感謝”,一個微笑或一次過路禮讓,都能使你感到受歡迎。記住,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你的自我形象。

(3)自信

這裏所説的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自以為是,而是要學會自我控制。辦任何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要將希望寄託與別人,否則將坐失良機,產生懊喪心理,加重精神緊張。

(4)當機立斷

死守着一個毫無希望的目標,毫無意義。一個聰明的人一旦打算完成某項任務時,就應馬上做出決斷並付諸行動,當他發現已做的決定是錯誤的,就應該立即另謀辦法,優柔寡斷,會加劇精神負擔。

(5)以仁待人

身處困境時應樂於助人。善有善報,如果你有朝一日也出現某種危機時,如果對方是一位真誠的朋友,他也會來幫助你的。

(6)不傳閒話

傳閒話會招來仇恨和互相犯忌,也容易使你失去朋友,背個“小廣播”的名聲,給自己添麻煩。

(7)靈活圓通

我們要完成一件工作,可能有許多辦法。當事情不按你的想法發展時,你就會煩惱、生氣。其實你的目標只應是把事情辦好,至於方法,不必拘於某一種。

(8)衣着整潔

衣服穿的整潔與否,它象徵你是否尊重別人,當然也象徵着你的自尊自重。衣着不僅顯示你是男性還是女性,還能為你的自身價值和重要性提供一種保證。

相信以上建議會對一直受困擾的同學有一些幫助!

L:那我就來補充一些,下面我們簡單的向大家介紹怎樣塑造心理健康:

對自己不過分苛求

人應該有自己的抱負,但抱負不可不切實際,應該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

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

當我們勃然大怒時,很多錯事都會做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

偶爾亦要屈服

一個做大事的人,處事要從大處看,不必過分堅持。

暫時逃避

在生活受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睡眠或看電視等,待到心情平靜時,再重新面對自己的難題。

找人傾訴煩惱

把所有的憂鬱埋藏在心底裏,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如果把內心的苦惱告訴給你的朋友,心情會頓感舒暢。

為別人做些事

助人為樂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可使自己忘卻煩惱,並且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在一個時間內只做一件事

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精神負擔,不應同時進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

對人表示善意

我們經常被人排斥,是因為人家對我們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心情自然變得平靜。

聽了這麼多讓我們來信鬆一下。

‘接下來讓我們聽一首來自(張韶涵)的(手心的太陽)

L:你知道嗎?快樂是取決於你的生活態度的,

研究表明,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夠影響身體的健康。並且人們的某種特性,如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也能夠影響生命的長度和生活的質量。

代表了一代人夢想的拿破崙,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渴望擁有的榮耀、權力,但他卻説:“我這一生從來沒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海倫·凱勒,美國殘疾女青年,又聾、又瞎、又啞,可她卻表示:生活是這麼美好。你的快樂與否正是你的生活態度造成!

Y:是的,積極樂觀的心理態度格外重要,積極的心理態度是健康的五大元素之一,人們往往更重視營養、鍛鍊或疾病,而忽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比參加運動、均衡營養或改變飲食習慣要困難得多。健康的生活態度確實能夠提高免疫功能,並讓你受益匪淺。

歌曲(勇氣)

路:同學們,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在這短暫的的二十五分鐘裏,你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是愉快的呢?

袁:好了,同學們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結束我們今天的節目吧,

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同學們,下週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15

播放開始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主持甲、主持乙::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中午好!

主持甲:我是xxx

主持乙:我是xxx

主持甲、主持乙::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希望大家能喜歡。

主持甲: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請聽《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並結合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我們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主持乙: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主持甲:2:情緒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主持乙:3:學習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主持甲:4: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主持乙:5: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

主持甲:6: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主持乙:對照剛才的標準同學們可以自我檢測一下,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心理小測驗,請看題:

主持甲:《當別人得第一》

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齊只得了第七。老師多次表揚小博。如果你是小齊,你會怎麼做?

1:很生氣,不再理小博。

2:逢人就説小博的壞話。

3:大方地走過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誠地祝賀他。

4:虛心向他學習。

5:如果他有困難,真誠地幫助他。

1和2:這兩種做法不可取。不理他,説明你心胸狹窄。説他壞話就更不應該,這樣做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選3、4、5:這三種做法都很好,説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會進步更快,人緣更好。

主持乙: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呢?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

主持甲: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定得過高,根本無能力達到,卻在別人面前天高海闊地談論起來,受到別人嘲諷後,終日鬱郁不歡;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如果把自己的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主持乙:2:對他人期望不要太高。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何必要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主持甲:3: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你勃然大怒時,很多蠢事都會幹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憤怒平息下去。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

主持乙:4:偶爾也要忍讓。要心胸開闊,做事從大處看,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小事則不必斤斤計較,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主持甲:5:暫時迴避。在遇到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些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看電影等。

主持乙:6:找人傾吐煩惱。如果把心裏的煩惱告訴你的摯友、師長,心情就會頓感舒暢。

主持甲:7:為別人做些事。幫助別人不單是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還可以確定自己的價值,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主持甲: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條心理調適的妙招:如何擁有快樂的心情呢?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主持乙:1、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告訴自己:“今天我很快樂。”然後,對着鏡子笑一笑。

主持甲:2、經常回憶過去美好的時光,比如,過生日的快樂情景,和同學們郊遊時的嬉戲。

主持乙:3、經常默唸自己的優點。

主持甲:4、看一些有趣的笑話。

主持乙: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

主持甲:1、聽一首優美的曲子,或者唱歌。

主持乙:2、去跑步、爬山,或者打球。

主持甲:3、打掃自己的房間或書桌。

主持乙:4、找一個信任的人,把心中的煩惱告訴他她:。

主持甲:5、將一個笑話給別人聽。

主持乙:6、把不快樂的事寫出來。

甲:在節目的最後,我還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好聽的歌曲,希望大家擁有愉快的一天。

播放歌曲:《美麗心情》:

甲:時間過得真快,本週的紅領巾小廣播馬上就要和大家説再見了,本次播音由五1:中隊主播,下次播音由五2:中隊負責,主題是愛護校園環境,從我做起。

合:我們下週四再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