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書筆記5篇

來源:文萃谷 4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記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史記讀書筆記5篇

史記讀書筆記 篇1

我有許多課外書,其中《史記》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要問為什麼?那是因為數的作者給了我心靈的震撼。

《史記》的作者是漢代史官司馬遷。當年,他被打入大牢,義憤填膺想自殺。可是他覺得自己就這樣死的`話,輕於鴻毛。於是他振作精神,用自己的血淚鑄就了《史記》這本著作。

我讀完了他的故事,不由陷入了沉思: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非常的優越,吃得好,穿得好,樣樣都能得到滿足。可是卻承受不住任何打擊。報紙上、電視上、廣播裏報道孩子自閉、自殺的消息屢見不鮮。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如果一點點壓力夜承受不了,那麼將來的重任如何擔當?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雖然還不能跟司馬遷相提並論,不過我卻在努力鍛鍊自己的意志。我長的比較胖,每次上體育課,我總是累得氣喘吁吁,每次體育測試,我也是勉強過關。為了增強體質,提高自己的體育成績,我定下了鍛鍊身體的計劃,同時我也下定了鍛鍊自己意志的決心。每天早上,我堅持6點起牀跑步,跑45分鐘。做一件事情也許很容易,但是堅持做一件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夏天還好,可是冬天就比較困難了。每當我思想懈怠時,我就用司馬遷來鼓勵自己。現在我已經堅持了一年多,身體結實了,自己覺得做事夜有毅力了。

我想,只有從點滴小事做起,逐漸鍛鍊自己,才能做一個頑強的人!讓我勇敢面對現實,努力拼搏吧!

史記讀書筆記 篇2

孔子為人謙恭好禮,有些過分好禮了,所以齊國晏嬰建議齊景公不用他,確實他不適合齊國的施政方針。要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得臉厚、心狠、手辣,得見機行事善於權變,看樣子孔子不具備這些特質,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關於禮的理論,並不適合那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不實用啊。再説他臉皮也太薄了,與南子見了一面,回來被學生“不悦”,就急得發誓賭咒,“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不必這麼緊張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後期是有所醒悟了,會權變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沒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稱道的,還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編寫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確是中國千年文化中經典中的經典,他教育學生的種種言論,讓我在這裏評價一句正確都覺得不夠貼切不夠資格,因為孔子的思想已經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每一箇中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養,我們其實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來衡量現實的所作所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對孔子思想進行評論。

關於孔子的思想是一個太博大的話題,以我笨拙的筆墨無法寫出其中萬一,只是覺得很奇怪的是:一個説出那麼多經典的對的話的人,為什麼不能做對的事,讓他能夠在當世得償所願施展才華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讓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澀。

史記讀書筆記 篇3

我看了《史記》這本書,這本書裏有六十六篇歷史故事,分別有:《大禹治水》、《紂王失天下》、《不食周慄》、《周公旦輔政》、《烽火戲諸候》、《掘地見母》、《齊國稱霸》……

《大禹治水》這一篇講的是:在堯執政時,很多地方都發了大水,老百姓生命、財產沒有保障。堯派鯀娶治水,一直到堯逝世都沒有治好水,舜執政以後,便派鯀的兒子去治水,他到了水災嚴重的地方調查,研究水的規律與流向,禹帶領老百姓日夜開鑿河道,帶着測量工具出發了。一天,禹剛好遇到了自己的家,他剛想走進家裏跟他妻子聊天,就擔心地説:“我還沒有治好水呢!”他看了一眼,就走了。為了治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黃河上游有座龍門山,山很大,擋住了黃河水的去路,禹想:“要把黃河的水引入大海,必須鑿開龍門山,可這工程量很大!”禹帶領大家,用原始的.工具在龍門山開山劈嶺,最後治好了水,禹和大家歡呼起來!

《紂王失天下》這一篇講的是:殷商的最後一個首領叫紂王,他養了很多飛禽走獸,紂王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百姓生活痛苦,罵他昏君,誰反對紂王統治,紂王就施以重刑,把他們綁在燒紅的銅管上。姬昌、九候和鄂候是紂王手下的三個部落首領,九候知道紂王喜歡美女,就將美女送去。美女不笑,被紂王殺掉。紂王還下令將九候殺了。鄂候勸紂王,紂王又將鄂候殺了。姬昌最後也被殺了。紂王臨時抽調奴隸匆忙應戰。戰場上奴隸倒戈幫助周武王攻打紂王。紂王大敗,只好自焚。

通過看這本書,我知道了很多成語,我一般般喜歡這本書,因為有些詞語還不是很明白。

史記讀書筆記 篇4

最近,我校正在開展經典閲讀的活動,來提高大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整體素質。其中我選擇了《史記》這部中國歷史上的最為經典的史書著作。

每回看史記總有不一樣的感覺,如同醍醐灌頂一般,優美的文字描寫,痛徹的歷史辯證分析,經典的場面一一浮現,不由得全神貫注,無法自拔。

司馬遷之所以偉大正在於此書,在於他敢於寫此書,併為此不屈的拼搏,即使是奇恥大辱依然不能改變他的決心。整本書貫穿的是“究天人之際”和“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關係,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則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為喜歡的那段歷史,而我的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歷史階段正是因為司馬遷和他的史記引入的——戰國秦末漢初羣英之傳。

竇嬰:深陷絕望後的真情。死訊悄無聲息的傳來,竇嬰在灌夫血濺於市的慘叫平息後,無奈的獨處屋中,久久回味着。他不相信深似海的侯門外,灌夫已離世多時,只有他一人獨自呼吸着空氣。祭奠無門,哭泣枉然。但後人卻會永遠記得他如棄破履般的壯語: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且終不令灌仲孺獨死,嬰獨生。一番話擲地有聲,背後卻是蕭索與黑暗。從繁華富貴躍入悽清無聞,竇嬰還要一邊注視着當年門下歌詠之徒湧入仇家,以博取笑臉。就在這時,互相扶持的灌夫又為己身處險境。這時的竇嬰終於在絕望中真正看透了浮華與虛榮,如同一個嬰兒般抓住母親的手,再也看不見其他任何一絲光芒。救灌夫也就是救自己。由於沒有了追求權勢、財富、青春的倚重點,他內心的真情迸發了。而灌夫的死,也就是宣告他的死亡,不論絕食而死還是棄市而亡,對一個早在墜落懸崖過程中的.人而言,又有何區別?

酈食其:堅守自我不為器。一直覺得酈食其之死太怨。蒯通一餿計真是誤了卿卿性命。但酈食其絕非一迂儒,他一聲大喝能讓侍從“懼而失謁,跪而拾謁,還走”,並自稱“酒徒”,此真乃一狂士。也因為他乃狂士,非策臣,才會説出“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之語。從而接受烹的厄運。因為他是為君主、為自己所執之念勸齊之人,而非一個只為用計助主然後謀功名利祿之人。他不是任何人可以驅來喚去,有智能的傳聲筒,而是認真選擇明主而事之之人。他眼光果然沒錯。

主父偃:人下人的最終釋放主父偃的確被壓抑的太久。遊學四十餘年,親不認、昆弟不收,賓客棄之,身不得遂。所以有一天,當他成為人上人時,他會驕橫過人,會放言“丈夫生不王鼎食,死即王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食之。”這話放肆無理,讀來卻令我心酸。因為即便身居高位,主父偃心中不是快意與得志,而是更深的咒怨與不滿。小人得志,貧者暴富時,會趾高氣昂,會羞辱以前羞辱過自己的人來釋放與宣泄。但主父偃卻用同樣的方式來折磨別人的同時,更深刻的折磨自己。他辛酸自己已然逝去的四十載年華,他明白來日無多,但他並不看重生命的餘下部分,並不着重享受已經無多的生命,因為他依舊沉湎在不得志的一生中,他無法不將自己的一生定為被屈辱的失敗的一生。所以,他會帶着最深沉的絕望去暴發,用表面的釋放去掩蓋內心最無助的痛苦與悲哀。而這種自決於世的方式表現出他最無助的痛苦與悲哀,也最終將他送上絕路。他對自己的一生已然無望,死也無謂了。

死士:遠古的浩蕩絕響太遙遠了,慷慨自決的背影。素灰的長袖隨風拂動,墳間的青草見證無悔的鮮血。凌亂的頭顱蒼白無息的懸於集市,污穢的身軀旁野犬嗷嚮明月。這是死士的下場。只為那曾賞識他們的義主,一個看重他們人生價值、厚遇他們的恩人。這不是奴性,我反覆告誡自己,在一個逐漸越發看重個體生命的時代,兩者的確讓我難以區分。自發拋棄生命的理由太多,苟延殘喘理由也太多,究竟何謂重大義,何是輕相拋,何是無恥苟存,何是忍辱負重,何又是自尊自愛?生或死,這是個取決人自身境界的問題。有人因惜命貶損後世,有人因輕死被人一笑了之。這全取抉於為何死,為何而生。

英雄:以一擋眾的豪氣。歷史上,文士、策士、説客是如此之多,或舞文弄墨,在紙上縱橫萬里,或滔滔不絕,博古通今。他們或可謂仁人志士,或為賢相良丞,但在我心裏,他們無法匹配英雄之名。同樣,奮血沙場的武夫也並不是。因為我心中的英雄只有一種人:他們孤身一人,面對強大的敵人。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全身而退,泰然如若無事。所以,藺相如和曹沫乃英雄中的上品。顏色不變,辭令如故的曹沫和懷璧請死的藺相如用灼人的氣魄令人生敬,進而生畏。那份自持、自信的無懼與膽魄令人豔羨與感慨。英雄的中品則如荊軻和聶政。但兩者又有不同。前者計未成而身死,不過卻具有中國文化中對失敗者名垂青史的所有條件:忠主,有勇有謀,明知死地而不懼,所以荊軻聞名久遠。而聶政更類死士,為知己者死且不拖累家人,雖死,英名猶在。下品則是灌夫、專諸之人。勇氣超絕,大而無畏,但智慧略缺。他們可壯一時,難有深厚內涵。

史記讀書筆記 篇5

寒假,我看了《史記故事》這本書,對《卧薪嚐膽》一文很有感觸。

《卧薪嚐膽》講的是春秋時期,吳國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在吳國當了三年的奴僕。這三年,勾踐受盡了無數的折磨和屈辱,勾踐下了決心,要發奮圖強,把國家治理好,打敗吳國,報仇雪恨。在他吃飯的地方掛了一個苦膽,每當吃飯前都要舔一下。他親自到田間種地,親自勞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十年練兵之後,他找到了報仇的機會,打敗了夫差,滅掉了吳國。

勾踐的故事告訴我們,失敗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於面對,敢於重頭再來。無論何時失敗對於我們都是悲傷的、沉痛的。在沉痛之中,勾踐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心懷大志,暗自充實自己鍛鍊自己,不斷讓自己更強大,然後等待機會,等待重新破土的日子。與其説成功是不容易的,還不如説籌備成功更不容易。迎來成功不可能沒有付出。我們總是看到表面的輝煌,卻很少留意背後的艱辛;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功,卻不願付出人家背後的辛苦;我們總是嫉妒別人比自己強,卻從不關心自己自身的毛病。

讀完了《卧薪嚐膽》,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它使我想到了一個人——蘇秦。小時候,蘇秦家裏很貧窮,他為了出人頭地,天天晝夜苦讀兵書,夜裏,他瞌睡了,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還把頭髮綁在房樑上,最後他遊説六國形成聯盟,蘇秦就成為了六國宰相,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一步。

同學們,加油吧!讓我們奮發向上,讓中國在我們這一代騰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