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

來源:文萃谷 2.5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1

《雙城記》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部歷史小説的創作動機在於借古諷今,以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借鑑,給英國統治階級敲響警鐘;同時,通過對革命恐怖的極端描寫,也對心懷憤懣、希圖以暴力對抗暴政的人民羣眾提出警告,幻想為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國現狀尋找一條出路。

從這個目的出發,小説深刻地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會矛盾,強烈地抨擊貴族階級的荒淫殘暴,並深切地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尖鋭地指出,人民羣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貴族階級的殘暴統治下,人民羣眾迫於生計,必然奮起反抗。這種反抗是正義的。小説還描繪了起義人民攻擊巴士底獄等壯觀場景,表現了人民羣眾的偉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即反對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對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筆下,整個革命被描寫成一場毀滅一切的巨大災難,它無情地懲罰罪惡的貴族階級,也盲目地殺害無辜的人們。

這部小説塑造了三類人物。一類是以厄弗裏蒙地侯爵兄弟為代表的封建貴族,他們“唯一不可動搖的哲學就是壓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撻的對象。另一類是得伐石夫婦等革命羣眾。必須指出的是,他們的形象是被扭曲的。第三類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義解決社會矛盾、以博愛戰勝仇恨的榜樣,包括梅尼特父女、代爾納、勞雷和卡爾登等。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2

“耶穌説,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題記

那是小説作品中最著名的開頭之一:“那是最昌明的時世,那是最衰微的時世……”無數人套用過此橋段;那是我們最無法想象的愛,“沿着巴黎的街道,送死囚的大車轟隆而過……”——卡屯先生把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那天晚上全城各處都在談論他,説在所有那些上吉洛汀的人當中,他最為鎮定自若,面不更色。許多人還説:他顯得莊嚴崇高,有如先知。”

連那位一起受死的最柔弱的小裁縫,在最後時刻,“那張逆來順受的臉上只有甜美、堅定的靈光。”

還有達奈,兩次被判死刑,臨行前對露西説:“我要給我的愛人作訣別的祝福。我們會在睏乏人得安息的地方重又相聚的!”

他們不怕死嗎?不!他們多希望能平平安安地度過每一天。那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勇氣和信心?

這要從馬奈特大夫説起。小説的開篇就是這位法國名醫,因偶然目睹了貴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菅人命的暴行,被投入巴士底獄“活埋”了18年。出獄後,他變成了一個沒有思想、沒有感情只會做鞋的機器人。在女兒露西、好友勞瑞的悉心照料下,逐步“起死回生”。經歷了這樣的磨難後,他並沒有想去報復,而是選擇了寬恕,一走了之;當發現即將成為自己女婿的達奈就是自己的家仇,也能剋制住病理性的精神痛苦,化仇為愛,給了女兒最美好的祝福。

達奈,本可以與露茜和孩子一直過着幸福的生活,只是為了解救因服務他們家而遭到逼迫的管家,而被投入死地。

馬奈特、露西知道情況後,連同他們的僕人普若斯小姐和勞瑞先生,毫不猶豫跟到危險重重的法國,與達內共患難。緊要關頭,為阻止德發日太太對露茜母女的追殺,普若斯與她進行了殊死搏鬥,此處,作者只説了一句話:“愛總是比恨有力得多”。

卡屯因為露西的緣故也來到巴黎。為了保全所愛人的丈夫及家庭,他精心策劃了一個調包計,替達奈去死。

作者説:無論是卡屯的愛情,還是普若斯的友情,兩者同樣純潔無私,其最高表現形式就是犧牲自我。

當整個國家都變成了一個殺人機器的時候,這些手無寸鐵的人,用什麼來以抗拒風浪呢?我的腦海中蹦出四個字:向死而生。

海德格爾認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也就是“向死而生”。這個説法在現代思想中經常引用、卻又難於理解。海德格爾稱生理上的死亡為“亡故”,而在哲學上,死則作為此在藉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稱。死比亡故更基本、更原始,因為此在只有死着,才能夠亡故。而人們一般認為死即亡故,其實兩者在概念上有所差別,如死可指一個過程,亡故則指此過程的結果。然而,這個差別正是海德格爾死亡本體論的關鍵。海德格爾的觀點是,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

只是馬奈特大夫、達奈、卡屯,包括那個小裁縫,他們的“向死而生”是有一塊基石的,那是他們的勇氣之源、信心之所在,那塊基石就是:愛。愛可以戰勝恨,愛可以救贖罪,愛可以為人與人、城市與城市、國家與國家之間帶來和諧。這樣的愛,又來自哪兒?

“耶穌説,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在父親的墓前、準備替達奈赴死時、站在斷頭台上,卡屯反覆唸的就是這樣一句話。

還有小裁縫對卡屯説的一番話:“親愛的陌生人,要是沒有你,我一定不會這麼鎮靜,因為我生來就是個可憐的小人物,膽小得很。……想到那位被人處死的主,使我們今天在這兒還能懷着希望,感到安慰。”

是的,就是這位被人處死的主,即耶穌,從未與罪孽有染,不曾虧負誰。為了證明愛是不計算人的惡,並且生命勝過死亡——他不惜受窮,受辱,受屈,受死,毫無怨言地被掛在十字架上,如果他要討債,所有站在十字架下的人都不能倖免,然而臨死前他卻只説了一句:“父啊原諒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就是他,用十字架抗衡了斷頭台。

20xx多年前,耶穌就是以這樣的愛,勝過了仇敵、勝過了世界。他以他無瑕的身軀替人死了,並且復活了,這就成為無數必將要死的人心中的安慰和盼望。狄更斯在他所有小説裏堅持這個信念,並用它奮力打破這鐵桶似密不透風的世界。

沒有人願意死,然而,實在要死的話,他們也不害怕,就像達奈説的,他們會在得安息的地方重聚。因為他們相信痛苦和死亡不是全部,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美好國度在世界盡頭等待着,那才是永恆的家鄉,“在那兒沒有時間,也沒有煩惱。”他們不用靠搶奪和把什麼人從自己前方掃掉才能到達那裏,只要彼此相愛,他們都能憑着信心説:“我現在所做的是一樁大好事情,遠遠勝過我一向所作所為。我現在去的是一處大好歸宿,遠遠勝過我一向所知所解。”

當我們理解了耶穌的愛和救贖,我們就能有這樣的信心,因為神就是愛。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3

文/伊人

最近在看狄更斯的《雙城記》,關於“雙城”則指的是——巴黎和倫敦。本書以馬奈特醫生一家與德發日夫婦之間的糾葛為主,描寫了導致法國大革命爆發的誘因,那就是貴族對於農民的迫害自己殘酷對待,並在死亡抉擇中凸顯人性的華美。

而小説結尾則是卡頓代替好友查爾斯行刑結束,而這裏有着一種神話似的回望,卡頓彷彿看到露西夫婦很幸福的生活着而他們的孩子則以他(卡頓)的名字命名。而他的這次替死,也讓我精神一震。原來世間本就存在真正的情義。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曾經聽過的故事,有個犯人將要行刑,因為母親病逝,於是向國王申請由他的好友代替他坐牢,而他必須約訂在真正行刑時一定要趕回來。國王答應他,只是因為他想要看看他們的友誼可以維持多久的時間。

可是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當所有人都以為犯人趕不回來時,因為下雨,他很是痛苦,於是狂奔,終於趕在行刑時趕到,而國王也在看到犯人如約而來時。被感動於是成全了一段友誼,同樣也被這樣的友誼喚起了對於友誼的回憶。

而狄更斯的《雙城記》第一句第一段是這樣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着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最初喜歡這本書的緣由也是因為喜歡這一句句排比句。每一句都有可對應的.展現。人,生於世,你難免不會被世俗所累。

像最近在看的《遙遠的救世主》,耳邊循環的是那首《天國的女兒》空靈的女聲,靈魂的每個毛孔都在張開,而書中的每個字,我都不想錯過,今天看到芮小丹與黑惡人員王明陽關於“文化屬性”“神”“道”以及關於《聖經》中的很多對話,我彷彿看到了現場他們的對話。而與此對應的,是我從心底升騰的對於他們高度的敬意與佩服。

而《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芮小丹這樣的人,他們生活的階層,經歷的事,我們很難理解。只是因為一首音響播放了《天國的女兒》,就足以讓芮小丹這個足夠優秀的人。可以跑遍北京古城,只為了找到一個能一樣的聲音,我想那是一種靈魂的皈依。

而在芮小丹差點被黑惡人員王明陽打死時,我得心驚了,幸虧是顆臭蛋。而芮小丹與丁元英在雨中的擁抱,也讓人心底擁有的不是對於男女戀愛的好奇,而是兩個擁有同樣靈魂的人終於惺惺相惜,彼此依靠。

正是這本書擁有這樣的高度,擁有靈魂孤獨的人,看了它,才會觸碰心底最脆弱的神經,所以它被禁,而這大概也是被中國所謂的文化屬性所束縛。

我曾經給愛人説過一句話。“我不要你的依靠。我希望我們彼此依靠。”而我這種太過獨立的價值觀,也讓我面臨過很多的選擇。在我可以選擇依靠時,是我自己硬撐了下來。後來回想,我為自己的勇氣驚歎。偶爾,我很懷念那個那麼有勇氣面對挑戰的自己。

那麼,迴歸正題,情義?什麼是情義,是替朋友行刑,還是芮小丹他們那樣的靈魂超脱?我想,情義,就像那句中國流傳的話語“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桃報李”,如此,才會“無心插柳柳成蔭”。

而通過閲讀《雙城記》,也讓我對當時法國大革命有了更深的意義。這就是書的魅力,我看不到更遠的世界,但我依然通過閲讀,充盈着我的靈魂。

願每個靈魂找不到皈依的人,都可以被伯樂發現,並彼此依靠,以此,來排解這千篇一律的瑣碎日子。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4

《雙城記》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部歷史《雙城記》的創作動機在於借古諷今,以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借鑑,給英國統治階級敲響警鐘;同時,通過對革命恐怖的極端描寫,也對心懷憤懣、希圖以暴力對抗暴政的人民羣眾提出警告,幻想為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國現狀尋找一條出路。

從這個目的出發,《雙城記》深刻地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會矛盾,強烈地抨擊貴族階級的荒淫殘暴,並深切地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尖鋭地指出,人民羣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貴族階級的殘暴統治下,人民羣眾迫於生計,必然奮起反抗。這種反抗是正義的。《雙城記》還描繪了起義人民攻擊巴士底獄等壯觀場景,表現了人民羣眾的偉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即反對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對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筆下,整個革命被描寫成一場毀滅一切的巨大災難,它無情地懲罰罪惡的貴族階級,也盲目地殺害無辜的人們。

這部《雙城記》塑造了三類人物。一類是以厄弗裏蒙地侯爵兄弟為代表的封建貴族,他們“唯一不可動搖的哲學就是壓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撻的對象。另一類是得伐石夫婦等革命羣眾。必須指出的是,他們的形象是被扭曲的。第三類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義解決社會矛盾、以博愛戰勝仇恨的榜樣,包括梅尼特父女、代爾納、勞雷和卡爾登等。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5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説它好,是最高級的;説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這是整本書的開頭第一章,將全書的基調定上了悲劇色彩,然而就在這矛盾的時代中,也確實存在過光明。

這本書敍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圍繞在醫生馬奈特一家周圍的事,這本書顛覆了我對自由,權利以及善惡的看法——法國人民不堪重負,推翻了波旁王朝,然而新政權建立之後朝他們走來的難道是他們心馳神往的自由嗎?不,仍然是以往的提心吊膽,稍不留神明天就會被送上斷頭台。得勢之後的德發日太太濫用職權,將死敵們個個置於死地,最後卻落得個慘死的下場。正如那句話所説的:“自由啊,有多少罪惡是假借你的名義幹出來的。”大革命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美好,而是以暴易暴。它沒有拯救人民,而是將人民推入了另一個火坑。

再來看看另外一位大革命的犧牲品——達內,革命前,他放棄了國內的家業,隻身來到英國謀生,在他看來,壓迫人民是一件極不人道的事,然而,革命爆發後,他反而無辜地成為人民的敵人,人們不分青紅皂白地要將他領上斷頭台。不過相信在九死一生之後,他依然是原先那個善良的達內。

而卡頓——一個才華橫溢卻自甘墮落的律師,他與達內有着相同的長相,卻有着不同的命運,在面對活着還是讓自己心愛的人得到幸福的抉擇時,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在他看來,生命在愛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在斷頭台上,他也表現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沉着冷靜。因為在他的心底,一直有一個信念在支持他:“耶穌説,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他用死完成了自我救贖,他用死來反抗虛偽的革命者,他用死來詮釋對露絲的愛。生命,成了他最後的武器,愛,成了他唯一的支柱。

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一個血的印記。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充滿不確定;在這種無秩序的狀態下,人性的一切表露無疑。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透過為族與平民之間的仇恨衝突,作者狄更斯只想傳達出---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愛---貴族的暴虐對平民造成的傷痛不會因為鮮血而癒合,平民對貴族的仇恨也無法替代對已逝親人的愛。

故事中,梅尼特醫生從監獄中重獲自由和女兒一起到倫敦生活。五年後,他們在法庭上為名叫查爾斯?代爾那的法國青年做證,露西和代爾那因相愛而結婚。1792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故事場景轉至法國。代爾那因身為貴族後裔而遭逮捕並判死刑,在千鈞一髮的時刻,一直愛戀露西的英國青年西得尼?卡登替他上了斷頭台。

卡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亦最複雜的角色之一。頹廢、消極,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出社會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它仍然選擇為另一名律師工作。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有著深深的温柔。憑這一斛温柔和對露西的愛,卡登做了一個意義重大的決定---代替代爾那上斷頭台---用自己的生命換回另一個人的性命,換回一個家庭的幸福和笑顏。這是卡登守護露西的表現,為愛而犧牲,這在那個大時代、甚至現代,是多麼高貴的舉動!

相較於代表的温柔和愛,多法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由於親人慘死在代爾那的父親和叔叔的魔掌下,她終其一生為仇恨而活;為置代爾那一家於死地,無所不用其極,最後終於讓自己死於擦槍走火的意外。多法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但也叫人不禁感歎恨的力量,將本該快樂幸福的女人塑造成復仇女神。十八世紀末的法國,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阿修羅地獄。

教訓和意義不能因為歲月而被遺忘。如果我們無法從其中獲得一些什麼,相同的悲劇依舊會重演。兩百年後的今天,希望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能創造出真正平等、自由、博愛的新世紀。

卡登的死,就像一支羽毛輕柔的飄落水面,沒有水花,卻有一個個漣漪,提醒人們:真正的自由平等無法用斷頭台建立。有一天,世界會變得更好,就像卡登臨死前看見的世界,那不是天堂的幻影;有一天,那會是我們的世界。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6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題記

眾所周知,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的一個血的印記。而《雙城記》真實地描繪了統治階級的兇殘和腐朽。通過閲讀《雙城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統治階級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尖鋭矛盾,體會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愛”。

《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描繪了十八世紀的一位醫生梅尼特從監獄中重獲自由,和女兒一起到倫敦生活,五年後,他們在法庭上為名叫代爾納的法國青年作證,露西和代爾納因相愛而結婚。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代爾納因身為貴族後裔而遭逮捕並判死刑。在千鈞一髮時刻,一直愛戀露西的英國青年卡爾登代替代爾納上了斷頭台。

卡爾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也是最為複雜的一位人物,他頹廢消極,渾渾噩噩地生活着。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工作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他仍然選擇默默無聞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沒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温柔的,執着的愛着露西,甚至最終為了露西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露西那深沉的愛:用自己的性命換回自己心愛的女人的家庭幸福與她的笑顏。無論在哪個時代,卡爾登對露西的愛都顯得那麼珍惜和高貴。

相較於卡爾登所代表的温柔與愛,得伐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因為親人慘死在代爾納叔叔與父親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為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也叫人不禁感歎仇恨的力量。18世紀末的法國,就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了修羅地獄。

小説同樣也讚美了其他角色:梅尼特醫生正直高尚,且善良寬容,是仁愛的理想化身;露西則是愛和温情的化身;代爾納是給統治階級指明出路的人。這些人物表現出來的種種美德,都是作為人道主義者的狄更斯所熱情讚頌的。

作者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他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他所著的《雙城記》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羣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着這嘲恐怖的大火”也將在法國上演。

我完全贊同卡爾登在臨死前説的:“復活在我,生命在我。"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7

有人説《雙城記》是一部偉大的愛情小説,着眼於卡頓對露西的博大的單戀,為了後者的幸福,前者不惜犧牲自己去搭救後者的丈夫。不過如果從情節和人物關往中,比較難以感受到卡頓怎麼會深深愛上露西,在單戀的前提和基礎似並不牢靠的情況下。

我想《雙城記》並不重在寫情,露西與達奈的相愛結婚,卡頓對露西的單戀其實比較概念化,個人認為《雙城記》是狄更斯對革命和人性痛苦深思所交的答卷。

革命是社會階級的矛盾的產物,當體制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後,下層積累的仇恨最終會大爆發,沖垮舊的體制。由於下層的仇恨缺乏構築合理的新體制的能力,革命往往會演變成單純的毀滅性的暴力,而最終建立的體制可能與舊體制相距並不遙遠,但這個宣泄仇恨的過程付出的社會成本是相當慘重的。在這個過程中,維繫過程中維護人的起碼生命、尊嚴、道德、法律,都被當成舊體制的一部分被否定了,因此種種人間悲劇也就不可避免了。革命政權的官方意識形態傾向於認同為革命的理想可以不擇手段也並非全部,也有相當的一部分人只不過將革命作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機會,也不排除有些人,包括革命領導在內將革命作為宣泄個人仇恨或是爭權奪利的工具,而革命這種形式制度上的缺陷,更是使一部分人大有可為。可以説包括法國革命在內的一切革命概莫能外。所以人道主義作家對革命無不抱着矛盾的態度,它們一方面贊同改善民眾處境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又痛苦於血腥而非理性的革命現實,如果它們非要堅持個人觀點,那麼在

不寬容,不允許中間路線的革命時代,它們個人命運往往是悽憐的。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即從人生角度對以上的部分觀點作了生動的闡述。《雙城記》的兩個主角應該是厄尼斯和卡頓。酒館老闆娘厄尼斯是受壓迫的勞苦人民的代表,她的弟弟和妹妹都被貴族艾弗蒙害死,她因此形成了瘋狂的仇恨,表現為要利用革命的混亂殺掉每一個和艾弗蒙家族有關的人,包括其有人道主義思想的管家,其外甥達奈,以及達奈的妻兒。革命就是報仇雪恨,而且是不受限制的濫殺,這是相當一部分受殘害的普通民眾的態度。甚至有些人道知識分子在深受迫害的時候,也會喪失理智,產生這一想法。莫奈特醫生被艾弗蒙陷害,在巴士底獄關了18年,在獄中身心具殘,變成了精神病人,獄中他即寫到要向艾弗蒙討回血債,直至他這個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當然當他出獄神志清醒時,其人道思想佔了上風,他能夠分清敵我,可以接受敵人的親戚作為女婿。而正是瘋狂的仇恨使他付出了代價,他在獄中偏激言論最終使女婿上了斷頭台,差點斷了他女兒的幸福。仇恨使人瘋狂,瘋狂的仇恨造成瘋狂的革命,瘋狂的革命最傷害瘋狂的革命者,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的命運豐滿的闡述了這一觀點。

而卡頓則寄託了狄更斯關於人性的理想,書中無卡頓自暴自棄的原因,我想這是人道主義者反對現實人性的種種醜陋而造成了理想的失落,卡頓從事法律工作,他才華橫溢,但看到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民眾墮落,他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又不想同流合污,爭取那些易如反掌的利益,於是不如自暴自棄,甘於被庸才利用。狄更斯通過對這個人物的歌頌告訴我們仇恨對抗仇恨只會使人瘋狂,而自己犧牲

利益,它才會帶來福音。當然這也是理想主義的想法,絕大多數人都會達到這種境界。所以這種理想主義,也只能是寒夜中的星光。

狄更斯在全書最後回到了基督教,“主説,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句話在托爾斯泰的《復活》中也被引用,看來基督教的道德思想一直被這些人道主義作家奉為圭臬。

《雙城記》讀書筆記範文8

本書作者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史上古典作家除沙士比亞外最偉大的作家,這本書是狄更斯巔峯之作,過了一個多世紀,依然奉為經典。讀完這本書後,依然覺得回味無窮,整個故事不是跌宕起伏,而是娓娓道來。整本書中,讓我感受到狄更斯有着很強的敍事能力,故事情節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雙城記》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故事的大環境是法國大革命,雙城指的就是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狄更斯通過來回切換場景的手法,描述了當時大革命下人民的生活狀態、思想狀態和社會狀態。狄更斯筆下的人物比較坦誠,從一出場就能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人,譬如卡頓的才華橫溢、正直勇敢,露西的美麗善良,馬奈特先生醫術精湛、心地善良、為人正直,洛瑞的能幹精明等。

首先狄更斯在開篇佈下宏偉背景,在這樣背景下,講述了一些小事,譬如洛瑞先生前往法國營救關了18年的馬奈特,在酒館與德發日太太對話,返程時在船上遇到達內等等,看了三分之一後,我依然迷茫,沒有理清楚到底故事有怎樣的關聯,繼續讀下去,你會發現,前面每一個人物的刻畫,每一個場景的描述,都與接下來的情節有着密佈的聯繫,讀完後,反過來再看看,從一開始狄更斯就做了層層鋪墊,直到爆發的那一刻,這種震撼,是當今文學作品無法比擬的。讀着讀着,刻畫出了每一個人物的形象,刻畫出每一個場景,彷彿我穿越到了十八世紀的歐洲,就站在每一個故事發生的地點。毫無疑問,從文學上來講,這是一部好書。如果單單是文學上的好書,我想《雙城記》也不會成為經典,因為文學著作創作的誕生,不僅僅是讓讀者看了打發時間,而是在特定的時間,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書中至始至終都是在革命,自由、民主、博愛、飢寒交迫,被貴族剝削的人民站起來反抗,勢必要打到貴族,實現自己的民主自由。一旦革命沾了獻血,一旦讓反抗的人民嚐到了獻血的滋味,他們又怎麼能適可而止,當這些革命人士站在勝利的舞台,他們瘋狂的殺戮,報復,勢必要把貴族們徹底消滅。這應該就是恨的力量了吧,恨讓他們革命,恨也讓他門殺戮,恨也讓他們站到制高點後失去理智,比如德發日太太的行為。

雖然這本書有很多震撼之處,但是男主查爾斯.達爾的人物形象並不豐滿,只單方面對其道德水平和自身修養進行了突出和美化,並沒有充分描寫其思想基礎和社會基礎,以及他對貴族的種種抗爭也顯得很抽象,是理想化的抗爭。另一個德發日太太的人物塑造,雖着重刻畫了她可怕、兇狠和冷酷無情,但並沒有將她童年時期家庭遭受重大變故的悲慘人物塑造成正面形象。全書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卡頓,他愛喝酒,看起來很頹廢,但是工作一絲不苟,正直勇敢,他沒有因為向露西表白失敗後而恨,也沒有因為露西結婚生子而放棄對她的愛,露西的女兒愛卡頓叔叔,睡覺前都要向卡頓説晚安,卡頓也愛這個小女孩,對他來説這就是幸福。最後卡頓為了救露西的丈夫達內犧牲了自己,死的時候,他毫不畏懼,寧靜安詳,神態莊嚴。他告訴我們愛比恨更有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