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

來源:文萃谷 2.02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

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1

今天我讀了王安石的《傷仲永》,心中不免有些惋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金溪縣有個平民叫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還不知道文房四寶。有一天,他忽然放聲大哭,問父親要這四樣東西,父親很詫異,從別人家借來後給他,仲永接過後立即寫了四首詩,並題上自己的姓名,同鄉的人都來觀看,並説是神童。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立即便能寫好,同鄉的人都很稀奇,漸漸他的名聲大了,人們都把他的父親當做上等客人看待,有的人還用錢來讓傷仲永作詩。父親見有利可圖,便不讓他上學,天天拉着他去拜訪同鄉人。

當他十三歲時作的詩已經不能與之前相比了。當他二十歲時,已經沒有新的詩可作了,也就是説他的才能已經消失了。

王先生説再聰明再神童的人,後天教育不做好也不能成才;再笨再傻的人,後天教育做的好,再經過自身的努力,也能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但有的是天才,後天的教育做的好了,後來怎麼還是沒成才呢?讀下面的例子你就會明白了。一少年大學生錢某,十二歲熟通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裏閒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説仍無進步,最後荒廢到退學當了油漆工!為什麼哪?天才也需要謙虛和勤奮,踏實和努力。

又如京劇大師梅蘭芳小時候去拜師學藝,師傅説他眼睛沒有神,不是唱戲的料。但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常常盯着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日子長了,他的雙眼漸漸的靈活起來,人們都説梅蘭芳的眼睛會説話了。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不是天才,但他恆心和努力成就了一生的輝煌事業。

我贊成王先生的話,人成才在於後天的教育,更在於自身的努力。人的智力發展存在着某些差異,但不是起決定因素,我們還是要做好後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應正確認識自己天資,踏踏實實的學習就會成為棟樑之才,反之,天資在好,如後天不學習,同樣會碌碌無為的。

簡單的説就是:受至於人而不是受之於天,記住一句話:天才在於勤奮!

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2

《傷仲永》是王安石寫的一篇文言文,出自《臨川先生文集》,被編入我們的國中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

這篇課文的題意為為仲永感到惋惜,至於為什麼呢請看文章前半段的翻譯:金溪人方仲永,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耕田的。仲永出生後五年,還沒見過書寫工具呢,就忽然哭鬧着要它。

仲永他爸對此感到驚訝不已,但還是借了鄰近人家的給他用,沒想到仲永立馬寫詩四句,並題上自我的名字。詩的'資料大致就是要贍養父母,還要於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團結一致,這詩就傳給了全鄉的秀才觀看。從此以後,指一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完成,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去看的地方。

仲永同縣的人對此事感到驚奇萬分,有的人漸漸地開始去請仲永他爸來作客,也有的人拿錢財去求得仲永的詩。仲永他爸認為如此這般會有利可圖,便每一天都拉着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了。

看到這兒,天生神童方仲永的結局已經註定,可想而知,第二段中描述了仲永之後才能衰退,最終甚至過人天賦都消失成為了一名普通人。正如同作者王安石在最終一段第三段裏發出的感概:天資再聰慧,後天教育未到達要求也不行,不僅僅如此,天份如此之好的仲永,沒受過後天教育也只是普通人。

而此刻那些非天才,本來就是普通人的的人,又沒受後天教育,豈不是連普通人都不如!所以天才不是就是天才,天才不努力也會變廢柴,天才和努力應並重,天才少者當努力多,我們中無論是誰都要付出努力啊!

仲永小神童為什麼學業荒廢呢都歸功於他那沒文化的種田漢老爹,貪圖一點小利而拋棄了兒子學習的大好時光,可是他本人可能也沒認識到自我乾的好事,把洋溢的才華、智慧全賤賣了,仲永出生於此環境也許是天妒英才吧。相比之下,我們呢有如此關心我們學習的家長,還有學校這種學問的天堂,我們更應當感激這些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厭惡它們。珍惜時間吧,時光不待人啊。

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3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才能雖有差別,但主要來自於勤奮學習。《傷仲永》一文給我的啟示是:一個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賦,但如果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這樣的:並非書香子弟的方仲永5歲時便能“指物作詩,立就”,並“自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觀者”,因而揚名邑中。到了十二三歲,才氣漸減,“令作詩,不能稱前之所聞。”到了成年,竟“泯然眾人矣”。

一個天資聰穎的神童,因為被唯利是圖的父親每一天帶着四處拜訪本縣的人,而不讓他學習,使得“神童”竟淪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庸人”!這能叫人不扼腕歎惜嗎?神童泯然眾人,職責在於他父親,原因是“不使學”。像方仲永這樣的天才,由於後天沒有好好學習,尚且要成為普通的人,那麼,那些本來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學習,豈不是連一個普通的庸人還不如嗎?

所以説:才能來自於勤奮學習!“神童”由於後天不好好學習而淪為“庸人”的,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而本來不是“神童”、“天才”,但由於堅持不懈地奮發努力,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的卻大有人在。

不論是誰只要付出和他們同樣艱辛的努力,都能取得這樣或那樣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爾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樣深刻地説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4

“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説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能夠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書能夠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提高的階梯,有了今日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言家,預知着未來,預知着中國的夢。

今日我和媽媽一道讀了《傷仲永》,我明白了,人僅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提高。小的時候很聰明,並不代表他長大了也聰明。因為天才是要付出努力的。

讀完《傷仲永》這篇文章後,的確讓我感到有些“傷”。仲永天生聰明、有才智,年紀小小就能作詩,但最終卻得到“泯然眾人”的結果。

媽媽一向跟我説,當天的事要當天做完,不能半途而廢,僅有堅持到底,才會成功。可是如果不用功,再聰明也沒有用的,結果是不會成功的。學習就是是要用功,來不得半點馬虎,不付出自我的努力,是不會有回報的。僅有不斷的積累知識,擴大自我的知識面,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我和方仲永一樣地聰明,但我不能像方仲永那樣半途而廢,必須要持之以恆、努力學習,這樣才能成為有用於社會的人。

傷仲永讀書隨筆範文5

《傷仲永》這篇課文,作者經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能否成長,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息息相關。這就説明了,我們必須要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或許這句耳熟能詳的哲理名句,早已讓我們的耳朵聽出繭來了,可是,它卻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上,我們永遠只能吸收而不能滿足,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臨死前一個小時還在工作,他經常利用別人的喝咖啡時間學習,這難道還不夠嗎?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為類從奴隸時代發明文字到此刻流傳了幾千年的知識文化豈是隻用短短的“一輩子”的時間能學完的呢?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沒錯,人無不是在學習中成長,沒有一個人會説自我已經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會。在生活中,有些人因為取得一些成就便滿足於現狀,沉醉於一時的成功……這些人到了最終始終是落伍者。而一些人不滿足現狀,發奮學習,最終是社會的強者。可見學習是無止境,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習。

我曾聽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國外某大學一羣即將畢業的工程系大學生全部被一場他們全都自認為簡單的考試所考倒。這同時説明了我們將來在社會上還有許多東西要學,此刻的一點知識是絕對不夠的。

或許當我們結束了九年義務教育之後,一些人將繼續學習基本知識,另一些人則要去攻讀“社會大學”,雖然道路不一樣,但我們都還要不斷汲取各類知識,因為學習是無止境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