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年味隨筆散文

來源:文萃谷 2.9W

時間在地球的自轉中一天天溜走,不知不覺間年越來越近了。可我卻毫無感覺,聞不到一點年的味道,只因沉重的生存壓力把我壓得都成了機器人,對身邊一切似乎毫無感覺。只有看到路上拖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的路人,我才猛然想起快過年了,也是時候回家和親人團圓了。但回家過年路途之艱辛又令我望而生畏,這不是説我所在的城市離故鄉有多遙遠,而是回家過年坐車人潮之擁擠和那價格直線上升的車票令我卻步。

故鄉的年味隨筆散文

炮竹聲聲除舊歲,在故鄉;炮竹聲成了除舊迎新的零界點。在我的味覺裏,那濃濃的炮竹味就是故鄉的年味!每年除夕零時一過,那迎接新年的鞭炮聲就會陸續響起,一直持續到天亮。聽着炮竹聲;聞着炮竹香;踏着除舊迎新的步伐,記得年幼時調皮的我,總會在天剛剛之時就起來四處亂跳。跟着撿回來一大堆未被燒着的炮仔,然後興致勃勃地用自己自做的炮槍玩了起來!此玩法在今天的我看來,那是拿自己的小命在開玩笑,想着,想着,我不更倒抽一口冷氣,幸虧當時老天爺保佑——而當時年幼的我卻玩得不亦樂乎。

年幼時的.我喜歡過年,不僅僅是過年有炮竹味。更重要的是過年還有新衣服穿和壓歲錢拿,在那個經濟並不寬裕的年代,一套新衣服;一塊幾毛的壓歲錢;對我來説是如此的泥足珍貴。聞着身上新衣服味;手中壓歲錢的錢味,這也是我感知中的年味吧!年後雖然大部分壓歲錢都上交父母,自己只能留下一小點,但嘴饞的我總是折磨着到底是喝健力寶還是菠蘿啤?所以;年味除了新衣服和壓歲錢,剩下的的就是零食味了。

故鄉的年味,除了每家每户門前紅彤彤的鞭炮紙外,還有就是新帖上去的春聯。每一家的春聯內容都或明或暗地透露了主人對來年的心思又或期待!曾幾何時那彰顯民權的春聯也被賦予某種政治色彩,某某萬歲;忠於某某;永遠跟某某走等等內容,成了那年頭故鄉春聯的年味。春聯內容的演變過程折射了國家由階級鬥爭轉向以經濟建設的過程,春聯內容的演變過程同時更是國家尊重民權的一個縮影。國家每進步一小步,對個體公民而然那是進步一大步!期待故鄉的年味不僅僅只有鞭炮味和春聯味,而更多的是民主味!

回不回家過年呀?我心情甚為糾結,在這萬物都在漲唯有工資低的年代。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下來掙了幾個錢,除了平日孝敬各路“神仙”外,快到年關還要給鐵老大打劫一筆後,所剩已無幾。唉!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收拾行李擠進滾滾的回家人潮,此刻;故鄉越來越近了,年;越來越近了,故鄉的年味更越來越近了!(魯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