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篇

來源:文萃谷 8.26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篇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

蕭紅,以前只知道她是一代民國才女,媲美林微因,但具體瞭解和感興趣來自一部名叫《黃金年代》的電影,電影以蕭紅的小説《商市街》為主題,細膩描寫了蕭紅和愛人蕭軍在日偽統治下的艱難貧困的生活,蕭紅一生及其坎坷,31歲英年早逝,本身的經歷就是一首悽婉的哀歌。

《呼蘭河傳》寫的就是蕭紅的家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在日偽統治下,人們生活的水深火熱。但真的僅僅是日本人殘忍的統治嗎?不是,文中大量篇幅描述的是來自底層愚昧人民對自己親人手足,鄰里街坊的殘害,他們表面上寫着一個大大的“好意”其實骨子裏都是“看熱鬧心態”、”自私心態“、”看不見別人過的好心態“、”仇富心態“、”重男輕女舊習“等等落後的思想作怪,往往慘死的人不是死於敵人,而是來自身邊的親朋!蕭紅以極其諷刺的語言,又如同講故事似的輕鬆讓我們看到血淋淋的人性醜惡,每個人一旦落到利益兩字都表現出翻臉不認人的惡毒。

在那裏,我們看到了受壓迫致死的小團圓媳婦,因為性格大大咧咧,愛笑,被人説不像個媳婦而活活打死,好吃懶做貪小便宜的有二伯,願意跟命運搏鬥不服輸的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唯一能挺起腰桿,蔑視諷刺、勇敢生活的人,書中有一段對他的描寫:可是馮歪嘴子自己,並不像旁觀者眼中那樣的絕望,好像他活着很有把握的樣子似的,他不但沒有感到絕望已經洞穿了他,因為他看見了他的兩個孩子,他反而鎮定下來,他覺得在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要長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這份能力沒有,他看着別人也都是這樣做的.,他覺得他也應該這樣做於是他照舊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負着他那份責任。他雖然也有悲哀,他雖然也常常滿滿含着眼淚,但是他一看見他的大兒子會拉着小驢飲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淚的眼睛笑了起來。這充滿着蛋蛋悽美的故事!

雖然蕭紅面對着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和祖母用針刺我手指的這些事,因為有祖父的寵愛的後園的熱鬧景色,蕭紅的童年還是很美的,讓蕭紅覺得這歌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夠了,還拍什麼那?祖父喜歡開”家雀把你的帽子叼走了“的老玩笑,經常笑的像個孩子,可愛、單純,從內心底真正愛着孩子,對孩子有真愛,有耐心,不粗暴。祖父喜歡種菜,不會讓地閒着。祖父對人慈善,收的房租很少,提供的房子很好,而且容許欠着房錢,等寬裕了再給,祖父幫組着周圍的人,雖然不是救世主誰人都救,但祖父處事正派,講個理,也是整本故事裏唯一能看透周圍愚昧事情的聰明人。但祖父也很有侷限,他能做和能改變的也很少。

如果説《呼蘭河傳》鞭笞的人性還是輕輕撓癢的話,《生死場》就是真正見血的刺破了。推薦看看《待嫁女》這部電影,同樣是一個悲劇,女人的悲劇。女人在嫁人前受男人哄騙,嫁人後做牛做馬,生兒育女到頭來往往逃不開命運的嘲弄。

蕭紅對女人美麗的描寫也是出神:月英是打漁村最美麗的女人,她是如此温和,從不聽她高聲笑過,或是高聲吵嘴,生就的一對多情的眼睛,每個人接觸她的眼光,好比落到錦榮中那樣愉快和温暖。最後因為生病被男人活活餓死!死人死了,活人計算着怎樣活下去,人們組建了一個抗日隊伍,卻因為一個叛徒滿盤皆輸。魯迅評價描述的哈爾濱自然不過是略圖、敍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這寫的只是哈爾濱附近的一個偏僻的村莊,而且是覺醒的最初的階段,然而這裏面是真實的受難的中國農民,是真實的野生的奮起。它顯示着中國的一份喝全部、現在喝未來,死路與活路。胡風評價到:使人振奮的是,這本不但寫出了愚夫愚婦的悲歡苦惱,而且寫出了藍空下的血跡模糊的大地和流在那模糊的血土上的鐵一樣的戰鬥意志的書,卻是出自一個青年女性手筆,在這裏,我看到了女性纖細的感覺,也看到了非女性的雄邁的胸境。我們才能夠真切地看見了被搶去的土地上的被討伐的人民,用了激動更緊地和他們擁合。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2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書中講了許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繼續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摘了一把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卻不知道,還説:“今年雨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來祖父非常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已經六十多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已經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很愛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後園就是我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很自由。

書裏還講了在東二街上有個大泥坑很深,那個大坑淹死好多生命,那個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説拆牆,種樹,就沒有人説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很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長大的',我和外祖父一起玩,一起幹活。

書中寫到團園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十二歲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賣給一户人家做童養媳,很可憐。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沒有重男輕女,沒有戰爭。

啊,我真想永遠留在童年,可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那麼快,童年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喲。作文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3

《呼蘭河傳》是蕭紅在80年代的一部長篇小説。故事發生在蕭紅小的時候,優美感人,是蕭紅憑記憶寫出來的,讓人從書中感受到舊社會人們的生活是多麼艱苦、寂寞。

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小團圓媳婦。她12歲就被迫去當老胡家的童養媳,剛來老胡家時,她笑容滿面。可不久就因奶奶婆婆常打她、罵她,讓小團圓媳婦生了一場大病。由於婆家人的迷信,再加上都不愛小團圓媳婦,不給她治病,只給她跳大神、抽貼、燒"替身",還讓她吃黃連,還當着眾人面給小團圓媳婦洗燙水澡,不但沒治好病,反而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成天昏睡,連辮子都掉下來了,不久便死了。她死時,年僅12歲。我非常同情她,因為12歲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時候,而她卻因為舊社會的愚昧而被折磨而死。

小團圓媳婦的故事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學校裏,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聽老師講課;在家裏,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身體有一點不舒服,爸爸媽媽更是細心的呵護我、照顧我,甚至連班都不去上。可小團圓媳婦,12歲就被迫當了童養媳,天天捱打、捱罵。現在我們都是靠高科技生活,住的都是高樓大廈。而舊社會的.人們,住的只是破舊的平房。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呼蘭河傳》讓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和同學、朋友相處時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長大後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

《呼蘭河傳》是民國女作家蕭紅所著。它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説:“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以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口氣,寫成了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小説。

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講胡家的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個童養媳,才十二歲。她的婆婆很會持家,對家裏的家禽家畜很是愛惜,對雞鴨豬狗都捨不得打,怕打了豬不長肉,怕打了雞不生蛋。。。。。。唯獨對小團圓媳婦,卻毫不留情,每天打八場罵三場,還美其名曰:不打成不了好人。結果,打出病來,也不去大夫那兒治病,迷信地東家要個偏方,西家討個祕方,把團圓媳婦放熱水裏熱昏,再用冷水澆醒。如此這般折騰了許多次,活生生地把這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折磨致死,人財兩空。

從這個故事裏,我不僅讀到了一個生活在公婆打罵下的童養媳悲慘的命運,更認識到那個時代女子低下的地位。書裏説到,當地男人打妻子的時候,都會理直氣壯地説道:“娘娘(廟會上的子孫娘娘)還得害怕老爺(子孫娘娘的丈夫)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可見,男人打妻子,婆婆打媳婦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連明媒正娶的女子都難逃脱被打罵的命運,更何況一個地位卑微,甚至可以説半是媳婦,半是傭人的童養媳。

其實,即使小團圓媳婦沒有被折磨死,她也會和那個年代大部分女子一樣,默默地為別人走完一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去何從。被三從四德綁架了人生觀的女孩子,一生只知道完成三件事:出嫁,生子,持家。她們的一生,僅僅是服從,僅僅是一個附屬品:從父,從夫,從子。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女兒,也往往沒有屬於自己的完整的名字。她們的姓就是她們的標識。父姓上冠以夫姓,便伴隨她們的一生,直至刻在墓碑上,留下一點她們曾經來過的痕跡。 從“xx氏”,我們無從得知她是誰,有着怎樣的音容笑貌,只能看到兩個家族的聯姻。她們代表的不是自己,只是一個代號,一個附屬品,一個婚姻證明。在時代的限制下,她們只知道自己是某某的女兒,是某某的妻子,是某某的母親。她們並不知道她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我”—— 作為一個“人”的真正自我。 正因為沒有自我意識,她們不知道自身的尊嚴,當然也無法認識自身的價值,只能在打罵歧視下,或痛苦或麻木地走到人生盡頭。書中還提到,有些媳婦不堪忍受婆家的暴力或冷遇,回孃家訴苦,可是母親卻告訴她這是“命”。 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悲哀甚至痛苦的“命”。有些人實在不堪忍受,只能輕生以求解脱。所以,生在那個時代的小團圓媳婦,她的命運註定是一場悲劇。

我特別關注這個章節,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到今年年底,我也是十二歲。 幸運的是,我生在一個民主而開明的時代: 男女社會地位平等,每個人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擁有自由的意志,懷有獨特的夢想,所以我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人生而平等。既不應該有地位,職業的歧視,也不應該有性別的歧視。在我們周圍,優秀的男同學和女同學各領風騷;我們放眼社會,各行各業的男女精英各有千秋。性別,本不存在“誰比誰優秀”或“誰比誰差”的問題。無論男女,作為“人”,不僅有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更需要為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同樣十二歲的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在大千世界裏行萬里路,在夢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在夢想着諾貝爾的榮耀。我深深地同情同齡的小團圓媳婦,為她歎息,為她流淚,也為自己慶幸命運的恩寵。

千年前,《木蘭辭》 用委婉詼諧的方式向男性世界宣告:“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千年後,我們迎來了男女平等的環境。既然有幸降生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名女生,我會更加自信自強,展現自己的風采,發掘自己的潛能,追逐自己的夢想,努力活出自主的人生!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5

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知道了蕭紅童年在呼蘭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蕭紅細膩地寫下了呼蘭河是一個並不熱鬧的一個小村莊,敍述地寫出了她的家和那美麗而沉寂的大公園。祖父,二伯……在蕭紅的筆下讓我知道了那個小村莊的民俗風情和那些小團圓媳婦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蕭紅告訴大家,她的童年既快樂又寂寞。在蕭紅家的大花園裏,她的快樂童年回憶全部都裝在這個大花園裏了。她和祖父一起在這個大花園裏笑聲總是在盪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鏟地,但是蕭紅不會,拿不動那鋤頭杆,於是祖父便把鋤頭杆拔下來,讓蕭紅單拿個“頭”來鏟。因為不知那個是苗那個是草,所以用鋤頭亂勾一陣,把菲菜當野草割掉了。還有蕭紅看見祖父在澆菜,蕭紅搶過來澆,但是她並不是往菜上澆,而是往天空澆,還説:“下雨咯!!”

呼蘭河裏還有很多有趣和令人發笑的`故事。特別是呼蘭河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發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最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後釘一個鈕釦,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隻耳環,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着抱走一個。據説這樣做,來年都會生兒子的。還有賣帶子的也特別多,婦人們都爭着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會變成大家的笑料。

呼蘭河雖然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是處處都是故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6

“東家西舍的也都説馮歪嘴子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熱鬧的人,都在準備着看馮歪嘴子的熱鬧。

可是馮歪嘴子自己,並不像旁觀者眼中的那樣絕望,好像他活着還很有把握的樣子似的,他不但沒有感到絕望已經洞穿了他。因為他看見了他的兩個孩子,他反而鎮定下來。

他覺得在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長的.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這份能力沒有,他看看別人也都是這樣做的,他覺得也應該這樣做。

於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負着他那份責任。”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7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這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的“回憶”式小説。全書共七章。裏面的故事、人物描寫得鮮活、靈動。雖然每一章都獨立成篇,並無太多的聯繫,卻渾然一體。將呼蘭河小城的生活,娓娓道來,讓我讀得津津有味,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妙處所在吧。

第一章東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小衚衕。

“呼蘭河”在哪?那裏真的有一座“呼蘭河城”嗎?不知道。只知道那是一個冬天裏“大地會裂開口”的地方,是“結滿冰溜子”的地方,是“能把人的手凍裂”的地方,是在東北很冷很冷的地方,是一座再小不過的小城。只有兩條小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街上有染房、牙醫店、藥店……掛着各樣的幌子。除了街道,就是些個小衚衕。沒有繁華和熱鬧的街景,但蕭紅卻用生動的文筆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我最喜歡在衚衕裏“賣麻花”的那一節,以前東北賣麻花的都是提個小籃子,上面蓋張白布,從衚衕這頭吆喝到衚衕那頭,每一家都好像要買似的,全部出來摸一下,挑個好的,等摸得手上油光光,卻又放下不買了。有一羣小孩子“他們的手黑得厲害,完全是黑的灰的,深的淺的,各色的雲層。”把籃子裏的麻花都翻遍了,才買了幾個,後來又退了一個。而退的那個又被一個老太太買了去,還招呼着小孫女“快來吃!”誇讚道:“這麻花真乾淨,還油亮亮的。”可見以前的人真是太不講衞生了。

我還發現,那時候的人,思想很古怪,做事更古怪。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人們“常常抬車抬馬,淹雞淹鴨”,甚至小孩子也掉下去。那泥坑足有五六尺深,“下了雨泥漿好像粥一樣”,是造就無數蚊子的地方。可是,“若説用土把泥坑填平時,卻一個也沒有。”要是現代的人,東邊蓋樓嫌吵,西邊公廁嫌髒,稍有不滿,便要投訴。而那個時代的人,好像只有自顧自,不管條件多麼惡劣,只要能活着就行了。就好像“冬天來了穿棉衣裳,夏天來了,穿單衣裳。太陽出來了就起牀,太陽落了就睡覺”。是這樣嗎?那又是為什麼呢?

還有,文中提到了一種東北的豆腐。“用筷子觸了一點點豆腐,就能吃下半碗飯,再到豆腐上去觸一下,一碗飯就吃完了。”我吃過北方的`紅豆腐、南方的廣式豆腐、四川的辣豆腐、更有湖南的臭豆腐,就是不知道這東北的豆腐,是啥樣?咋這麼香?真有那麼好吃嗎?

第二章跳大神。放河燈。野台子戲。逛廟。

跳大神、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些都是舊時東北原汁原味的民間傳統習俗。有些現在已經絕跡,再也看不到那種熱鬧的場面了。對於我確是聞所未聞的新鮮生活,是那樣的生動、熱烈,所以這一章讀起來饒有趣味。

特別是“跳大神”這一節我最感興趣,因為以前我就聽説過,可是究竟“跳大神”是怎麼個跳法卻一直沒弄明白,猜想着或許就是什麼人假扮成鬼神,跳舞祭祀的表演吧?而今看過這一節,才終於明白,原來“跳大神”是舊時的一種迷信活動,“大神”其實就是人裝扮成神仙,撒謊説是有什麼神仙附體,並且跳啊唱啊的,就能給人治病。可見當時的人們什麼都信!

蕭紅筆下的那個“大神”描寫得太生動了。文中寫道“從頭到腳,無處不哆嗦,哆嗦一陣之後,又開始打顫。她閉着眼睛,嘴邊噗噗的。”還有更精彩的,寫“大神”離去時,那滿天的星光,那悲涼的歌聲漸漸遠去,寒意襲來,讓人感到莫名的惆悵,感慨“人生何如?”。夜靜時分,那送神回山的鼓聲,若即若離,讓人想起生離死別、不幸的人生,“若趕上一個下雨的夜,就特別的淒涼,寡婦可以落淚,鰥夫就要起來彷徨。”寫得多麼傳神啊!

“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也寫得精彩,我從中瞭解到,那時候,每逢廟會,都是人山人海,難免會擠丟些小孩子。這些小孩子就由警察先集中管起來,準備有人來認領。這也不足為奇,讓我感歎的是,有的小孩已經十歲了,也被擠丟了。警察就問他家在哪裏啊?他説家門前有一條小溝,叫“蝦子溝”。問他廟會離他家遠不遠啊?他説“騎馬一頓飯的工夫可到,坐車要三頓飯的工夫才到。”問他吃飯了麼?他回答:“睡覺了。”哈哈,太好笑了。我猜他準是個傻子,不然,十歲了,至少要上四年級了,要是現在的小孩才聰明呢!哪裏會這樣笨!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8

團圓媳婦的例子又何嘗不是一這樣個血淋淋的例子呢,團圓媳婦身邊的所有人包括她的婆婆,都認為她是不對的,合該管教,最後害得團圓媳婦被折磨死了。這個悲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普遍的,這種情況不僅古代有,近代有,現代還是有。眾人現代提倡自由,提倡我不同意你説的每一句話,但堅決捍衞你説話的自由。但這種意識,除了小部分開明人士,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呢?

我們現在大部分人依舊歧視殘疾人,農民工,同性戀等弱勢羣體。就拿同性戀來説,我國20xx年才把同性戀者從精神病患者的'名單上刪除,現在如果看見了,依舊會有人説變態。20xx年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小組在市中心做以同性戀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接受錄音調查的人中還有一小部分人覺得那是變態,有一部分覺得那是自己生活之外的事,還有部分人覺得我們同學會問這種問題也是變態。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其實,我們反省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行為,就會發現我們的確有這樣一些不太友好的觀點,也許這些並沒有對某個人造成明確的傷害行為,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某些行為卻會彙總起來造成一種社會價值取向,給一些特殊羣體龐大的精神壓力,甚至導致一些人走上絕路,這樣看來,我們難道不是類似於那些在不自覺地迫害團圓媳婦而不自知的“熱心人”一樣的人嗎?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9

我以前覺得看書非常的沒有意思,總愛看漫畫書,所以就忽視了文字書,不過在上一週的時候,媽媽拿出這本書來看,從早上看到晚上,有一次,我再也忍不住了,我悄悄地走到了跟前,拿起那本書,撒腿就跑,看看這本書有多麼大的魔力,會吸引人的注意。

《呼蘭河傳》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哈爾濱市呼蘭縣)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後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磨坊裏上演的馮歪嘴子的愛情童話,馮歪嘴子是作者在童年記憶裏所熱愛的一個人物。”勤懇忠厚、愛妻曉得馮歪嘴子在他所看過的模仿裏與趕車老闆的女兒王大姑娘私自結婚生子,成了小城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但他從不被人鄙視所左右,和老婆孩子親親熱熱地過日子。

一雙黑大絨的雲子團,是親手做的。或者就在他們的本城和本鄉里有一個出名的染缸房,於是送了兩批白布去,吩咐他好好的加細的染着,一批是白底染藍花,一批是藍底染白花。藍底染得是劉海戲金蟾,白底染的'是蝴蝶鬧蓮花。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知道了在原來城市裏的生活是怎樣的了,平平凡凡的過日子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無憂無慮,是我們最嚮往的一種生活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0

前幾天,我有幸閲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這是一本充滿無奈的“回憶式”長篇小説。

整本書分為七大章和尾聲。七大章主要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幾個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風俗。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寫出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小鎮。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經這樣評價《呼蘭河傳》。“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無聊的`交替,沒什麼好驚訝,就像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的那些蕭條的事一樣平凡。這個小鎮裏,蕭紅將它描寫得到處都好似暗灰色的淒涼的暗灰色如同一張紗布,不知不覺的籠罩着這個小鎮,籠罩着那羣愚昧的人們。遮住瞭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稀稀拉拉的的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雲”……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敍述,將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在那裏,人們和迷信,隨處可見因愚昧、無知而發生的一個個悲劇……裏面的人讓我感覺可悲,他們愚昧無知,使一場場悲劇在這裏發生。他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他們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讓我不知道哪個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憐惜或是痛恨……

呼蘭河不僅只是呼蘭河,它可以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有些扎彩鋪是為死人而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到地獄裏去,地獄裏邊怕是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馬騎。活着的人就要為他做這麼一套。用火燒了,據説是到陰間就樣樣都有了。怪不得城裏人窮人都説“活着還沒死了好”之類的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都成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當我翻到最後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中,又想起那段話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都是自由的……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

每個人都擁有童年,有些是美好的,有些是痛苦的,但蕭紅姐姐的童年是多樣的。

在這本書裏,我感到童年時期的蕭紅姐姐是一顆未熟的葡萄肉,純潔的內心看到骯髒的表皮,看到社會的骯髒,在這本書的文字中我看到了怪怪的有二伯,可憐的`小團圓媳婦,慈祥的外公……

我印象最深的是由二伯了,他要是被一塊磚頭絆倒了,他會指着那塊磚頭罵上半天,可見他脾氣有多麼古怪可是他又可憐,又善良,有二伯就沒有了母親,他是喝羊奶長大的,長大後,有二伯從來不不吃羊肉。蕭紅姐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