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優美散文

來源:文萃谷 4.26K

兒子吃飯有個頑習,碰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拿着一雙筷子,旁若無人地東挑西揀。對此,丈夫和我沒少費口舌,聲色俱厲地呵斥過;語重心長地教育過;丈夫的筷子還曾揍得兒子的食指青紫紅腫過,奈何兒子整個一屬雞的——記吃不記打,你打你的,我吃我的。

最後一個優美散文

有一天,父親與我們一起用餐。席上有一盤豬頭肉,兒子又犯了老毛病,舉着筷子,滿盤翻揀。吃完飯,父親問兒子:“為什麼拿着筷子到處翻揀?”兒子的臉紅了,低着頭,不説話。父親説:“我説個事給你聽聽,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

父親説,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他上國中時,中午吃飯要在學校吃。食堂裏的窩頭是人工做的,難免會大小不均,窩頭端上來的時候,許多同學都會簇擁而上,挑個大窩頭,好填飽肚子。父親班裏只有一個同學,從不去爭搶,總是最後一個取走同學們揀剩的最小的那個窩頭。這件事引起了班主任老師的注意,老師問他,怎麼不早點去拿個大點的?他説:“總有個人要吃最小的,我長得瘦小,就我吃吧。”後來,學校裏的老校長也知道了這個事,老校長感慨地説,他教了這麼多年的學,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一個學生。這個學生不一般哪,將來指定有出息。這個學生就是我的父親。這是兒子、也是我,頭一次聽父親講起這件事。

父親的講述讓我想起自己上學時,集體分餐的時候,如果不是有事去晚了,我是絕不會等到最後一個拿饅頭的。誰都知道,最後一個,肯定是最小的,誰願意吃最小的呀。拿饅頭的時候,我固然沒有像班上有些男生那樣上去爭搶,一個一個地翻揀大饅頭,卻也一定會用眼快速掃視一下盆裏的`饅頭,從中取走一個看上去個頭大點的。這樣做的時候,我很坦然,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當然,如果哪一天自己不幸成為了最後一個,就會很懊喪,以後的日子,就會想方設法避免成為最後一個。因此,我們的最後一個從不曾固定過。

為什麼別人都儘可能避免成為最後一個,而父親,卻心甘情願地成為最後一個呢?難道父親就不想吃個大點的窩頭嗎?

父親説,那個時候,他也是非常飢餓的,儘管他的身子瘦小,但他也是長身體的時候哇,他的胃也強烈地渴望有個大窩頭來填充。但是,他的心卻不允許他這樣做。父親説,一個人,為了一個大點的窩頭,就用手在那些窩頭上翻來覆去地挑揀,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又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最後一個確實是最小的,但這個最小的為父親贏得的尊重卻是無價的。所以,父親寧願每天成為那最後的一個。

兒子後來吃飯時,筷子很守規矩。父親的最後一個,收到了教育的奇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