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文萃谷 2.8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東坡傳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5篇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

蘇東坡作為文壇詩文大家,寫作“如行雲流水,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傳世經典作品自然浩如煙海,不是我這十分之一吊子能讀全的,也不是我想在這篇小短文中所能列舉全的,僅就我熟悉的文字材料中常看到的在這做個記錄,算是對自己對這些文章的温故知新吧。

東坡為一性情中人,寄人懷人文章自然情真意切。而説到人,弟弟子由不得不説是蘇東坡最親最思念的人。有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博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婢娟。

這首“水調歌頭”是熙寧九年(一0 七六)在密州時作的。在神宗熙寧七年(一O 七四)九月,蘇東坡在杭州的三年任期屆滿。他弟弟子由那時正在山東濟州任職,蘇東坡於是呈請調到山東去。他所請照準,這次他是升任密州太守。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説:“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一首。詞序寫着“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兼懷子由”就可看出對弟弟的思念,東坡曾經這樣感慨自己和弟弟的關係:嗟餘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深情自不待説,留待後人慢慢咀嚼。

對待女人蘇東坡的態度一直是“樂而不淫”,在當時的社會能做到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偉大如歐陽修也有醜聞,觀念中才子好像都會與風流搭檔。東坡一生三任妻子,首任妻子王弗是最讓曠達豪放的東坡斷腸的人。婚姻父母做主,結婚時東坡18,妻子王弗小他3歲,美貌賢慧,機敏貞靜,知書達禮,兩人相親相愛,可惜王弗早逝。王弗逝世十年後,蘇軾還難以忘懷,依舊夢見她,寫一首悽美哀怨的“悼詞”《江城子》,據説,這首《江城子》是宋詞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裏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第二任妻子王閏之是王弗堂妹,讀書不多,但也是一個賢淑的妻子。王潤之與蘇軾共同生活25年,跟着他享受了榮華富貴,也吃足顛沛流離之苦。是陪伴蘇東坡青壯年時期生命最旺盛時的伴侶。

第三任妻子朝雲原本是妻子的買的丫鬟,後來成為侍妾,紹聖元年(1094年)八月,蘇軾59歲,被貶往荒涼之地惠州。他想到朝雲才三十出頭,漂亮聰慧,沒必要跟着自己受罪,就勸她也離開改嫁。朝雲非常生氣,第一次對他大發脾氣,然後收拾行李,跟着他長途跋涉來到惠州,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蘇軾對朝雲既憐愛又感激,稱她為“天女維摩”,晚年給她寫了許多詩詞,視為真正的知己。 朝雲初到惠州時,見霜露已降,落木蕭蕭,不禁肅然而驚,悄然而悲。蘇軾就作了一首《蝶戀花》,讓她歌唱快樂: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朝雲歌喉將囀,聲音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淚滿衣襟。 兩年之後,朝雲得了重病,不治身亡。臨終之際,朝雲握着蘇軾的手,念着《金剛經》上的謁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意思是自己死了就死了,要他不必太傷心,倒要多多保重。 蘇軾把朝雲葬在惠州的西湖孤山棲禪寺大聖塔的松林裏,在墓邊築了“六如亭”,撰寫了一副楹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雲逝後,蘇軾一直鰥居,再未婚娶。他還作了一首《西江月》,表面詠梅,實則悼念朝雲: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粧不褪脣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年過六旬的蘇軾,一生曠達大度,從未曾為生活的苦難掉過一滴眼淚,卻在朝雲的墓前,追憶往事,潸然淚下,泣不成聲。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萬丈紅塵,吾誰與歸?”

印象中,蘇東坡少有寫父親的詩文傳世,不知為何,這成為我讀這傳記的一大疑問,期待以後有所印證。

人事外,歷史也是東坡吟詠的對象之一。其中我們不得不提詠史經典《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詞豪邁的一塌糊塗。只要你是男人,一讀,丹田沒有不湧起一股叫豪氣的,這豪氣直衝霄漢,再猥瑣的人讀它時也會挺直腰桿成為偉丈夫。詞從蘇軾由婉約變的豪氣干雲,開了一代詞風。不知後世有多少英雄豪傑是有此詞撐起的!是男人都要讀一讀,並且要好好的讀!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2

有無數筆者寫過蘇東坡,但也僅僅是寫過,東坡只是在他們筆下一閃而過,卻從未活過。

而林語堂先生喜歡蘇東坡,到了迷戀的程度,他在這本書裏説:“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所以,東坡先生,在他筆下活着。

有誰會不喜歡蘇東坡呢,除非他的內心盛不下這麼純粹的人。蘇東坡身上有着人們一生追慕的完美人格,林語堂先生執着地喜歡着東坡,以致他筆下的東坡有他自己的影子:他們同樣熱情、幽默、豁達、真誠,也難免天真,並會為此遭受磨難。

雖時隔千年,林語堂在寫這本傳記時,仍無法冷靜,他把自己的生命體驗投射到蘇東坡的身上,牽動自己的悲喜,也讓這本書裏的蘇東坡活得更生動、立體。在這本書裏,林語堂是衝動的,富於想象的,他眼裏的東坡是一個神奇的綜合體:“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整本書裏,林語堂先生勾摹出一個看似熟悉又有很多獨特細節的蘇東坡,官方簡介的“文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慢慢隱去,從林語堂這裏復活的是一個“造酒師、人道主義者、月夜徘徊者、生性詼諧者”。這是密友嘴裏的蘇軾,是老友重逢。

林語堂和他的這本書,想要描述的是一個優雅智慧而又有趣的人,他活在一個不完美的時代,但葆有着幾近完美的人生。苦難沒有讓他生活沉重,反倒拓展了他人生的邊界,這是林語堂渴望但無法企及的人生。

蘇東坡有一種自然的魅力,讓旁人無法抗拒,在平步青雲時,他心無旁騖,絕極詩、文、書、畫、詞的造詣。縱使後來身處海南的瘴雨蠻煙中,他仍能胸中自有一片心安故鄉。這又是他更大的魅力。當年面對烏台詩案,東坡被潑了一身的髒水,攜帶了二十多口家人來到黃州,生活從花團錦簇變成屋漏夜雨,悽悽慘慘慼戚。可他芒鞋短褂,親自動手開魚池、找菜種,經營苦難的生活,那些背後設計他的人,期待他落魄,希望他悲悲切切,他端出的卻是一碗“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這樣的名篇。面對苦難,蘇軾説“一蓑煙雨任平生”,生活賜我以苦難,我報之以哂笑,面對人生低谷時的樣子,展示的就是自己的格局。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3

蘇東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的醫生是豐富多彩的,他聰慧過人,心神更是天真無邪。它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才,閲讀蘇東坡的一聲,往往會被他的浩然所吸引。

蘇東坡自有其及其迷人的魅力。就如同魅力之在女人,美麗之在花朵,是宜於察覺而難於説明的。

蘇東坡的這種高深莫測,令人不知應當因其大無畏的精神而敬愛他,抑或為了使他免於旁人的加害而勸阻他、保護他。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遏制,這股力量,有他呱呱落地開始,即強有力在他身上運行。他揮動巨筆,肆無忌憚的潑墨,如同兒戲一般。

對於蘇東坡的人格與品質,我只能説自己可能連仰望的資格都沒達到。

在歷史的長河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而蘇東坡是一個渺小而又龐大的人,為何説蘇東坡偉大,因為,蘇東坡像一面鏡子,從他的一生中可一折射出中國文人的精神與思想。正是這些精神與思想才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一直流淌,永不幹涸。

我對蘇東坡的瞭解甚至連表皮都沒達到,認為自己真的幼稚,但還是要寫下來,這既是我的讀後感,也是我向一個偉大的文學領袖致敬,因為,我堅信,精神不會僅為生命的流逝而散去,而蘇東坡的精神定會屹立在文化的長河中。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4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歷史在時光的沙漏中一點一點溜走,漸漸被淡去,而當我們真正去聆聽和撫摸它的時候,總有一些痕跡會讓我們記起某個人某些事,舊日如煙,似水流年,卻帶不走這樣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為人所傳誦,為人所敬仰,為人所品味的名字——蘇軾。

讀過《蘇東坡傳》我對他的敬仰和崇拜油然而生,非常喜歡他的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個簡單的景色卻描繪了生動的早春圖;“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體現了他樂觀的精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表現出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蘇東坡的一生波瀾起伏,他的一生坎坷而讓人敬仰,他身上有着樂觀曠達,率真孤傲,豁達超脱,有理想有抱負,有政治見解,性情耿直 為人坦蕩,勇於進言的性格特徵,正是這些精神讓我喜歡崇敬他。

蘇東坡,他是一個具有多種性格的人物,同時,被林語堂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從他自幼説起,出生在書香世家,受着多人的文化薰陶,仙姿聰穎聰明伶俐,後又通過後來不懈地學習和努力被世人稱為“蘇仙”。他具有極強的政治抱負,能言善辯,獲得了後宮的親萊。仕途不順,被貶四次,四次的變遷並沒有使他垂頭喪氣,而是更加樂觀積極地去生活,飽含熱情地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佳句。對現代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荒漠化,常常抱怨、煩躁。也許我們沒有那時免費的無限風光可以遊覽排遣,也沒有妙筆生花的文筆抒寫,但可以擁有蘇東坡式的心態,坦然達觀,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偽裝。

作者林語堂在加深我們對東坡的印象時,也加入了蘇東坡的反黨——王安石。但我們以歷史的眼光看待,他甚至直接説王安石為國家一大害。我聽過性不可以善惡論也,更何況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變法雖然失敗了,但也有可取之處。

這些所有的零零碎碎的感觸,其實都能是一個真實情感的表現吧——只有最純真、最率性、最真實的人才能如此的可愛、如此的瀟灑、如此的熱愛生活、如此的令人感動。從東坡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種愛、喜悦、快樂、平和的力量,從他的詩中,從他的經歷中散發出來。在面對人生的坎坷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態度很重要,是笑對苦難呢?還是一蹶不振?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圈住了自己的心,慢慢得使自己不能放開,不能釋懷,不能真真實實的去感受生活。不要怕苦難,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生活賦予我們的是什麼,才能真正用心去珍惜!從今天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予生”。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5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讀了《蘇東坡傳》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我很愛讀書,但是由於功課繁多,平時很少讀書,唯獨這本《蘇東坡傳》可以讓我過目不忘。我讀這本書一共花了一個月每天晚上我會為了這本書熬至深夜。

蘇東坡天縱才已,不必多説,書中妙手的文章的例子比比皆是,蘇詩不少見,擔書中引用的詩文都結合了詩人的生活情景,每一句都是在某種特定的場景下借詩人只口自然,吟詠而出。嘻笑罵接成文章,讀起更絕鮮活可敢。蘇東坡先生性格豁達,喜好郊遊。常人也有機會和他舉杯共飲,尋幽探勝,當他在月夜孤舟上發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聲。”的感慨時,孰能不神往?這是和蘇東坡同一代人的幸運但他們也是不幸的蘇東坡所在的時代也正是宋朝由剩轉衰的時候蘇東坡雖文章文明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破害。但中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的宋朝登峯造級;他比中國的其他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幽默感、豐富感、變化感,他的人格精神體現的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是歷史的星空。

自始至終,蘇東坡都保持着一顆赤子之心,達則兼濟天下,窮則其獨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與人士的鋼絲上行走的得遊刃餘。他又是至情之人,對親人、愛人、友人的厚重敢情浩浩蕩蕩,充盈在胸,隨意噴湧即是錦繡文章,一曲“十年生死,兩茫茫”更成千古絕唱。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了弊端,蘇東坡馬上反抗,拿起了他的武器筆,把王安石的惡端自己的政治思想全都寫了上去。但他反抗失敗了被貶至杭州,隨後蘇東坡遠離喧囂,迴歸於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更加俊逸撒脱。他不怕困難,被貶了許多次。但他都沒死心,反而反抗心裏更強。誠如林林語堂所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詞一樣永留千古。”蘇東坡不會説空洞的官話,不會討好朋友,也不會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他只知道堅持他認為正確的,並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對於這些,他是絲毫不在乎的。也正因為蘇東坡身上的人道主義光輝,他深受百姓的愛戴,成了百姓之友。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們親切敬佩的微笑,恐怕是這個原因吧!

讀一本好書就像於一個高尚一人交流,讀《蘇東坡傳》使我從蘇東坡坎坷的人生經歷中感悟到了人生的豪放和壯美,從中吸取不盡的力量源泉。讀書吧,書能淨化陶冶人心靈讓人永保精神上一愉悦。同學們,讓我們量身書上的海洋巾吧,讓我們的人生於書豐富多彩。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6

好像總是這樣,隨着一個人年齡漸長,能使他快樂的事越來越少,在日復一日的歎息和抱怨中,渾渾噩噩地過着一天又一天。蘇東坡,一個歷史上真真切切遭受過命運惡待,還能淡然微笑的人。

蘇東坡早年成名,登上仕途,不曾想隨後的人生卻是在宦海漩渦中坎坎坷起伏。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於蠅營狗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藏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於會招致何等後果,與自己有何厲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正如他詩句所説:“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蘇東坡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採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腐,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妄。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脱的態度堅持人生、對完美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現從現實人生到藝術人生的轉化,使他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審美情趣的人生,並體現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創作中。“國家不幸詩家幸”,在我看來蘇東坡是“人生不幸詩家幸”。

蘇東坡雖然飽經憂患,他的性格並沒變得尖酸刻薄,反而更趨温和厚道。這正是我們喜愛他的緣故。從古至今人們不會從內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的作家,即便他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於文學所給予讀者的快樂上。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喜愛,而不為短暫的文風淹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具有一種發乎肺腑的真純和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

我最為欣賞的是他那首曠達豪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現實中又有幾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用充滿洞察力的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曠達和逍遙。

蘇東坡異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達樂觀的一生。他無論悲喜,無論沉浮,都能懷揣初心,一路向前。正如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餘情,經萬古流不盡!在這樣一個人面前,我們所有的傷春悲秋都顯得矯情,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感歎時代太糟糕、命運給的太少呢!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7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我最喜愛的蘇東坡的一首詞——《定風波》。這首詞充分體現了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的人生品格。以前知道蘇東坡是因為他的詞,而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之後,才真正認識蘇東坡。

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才有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過文壇的鉅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後,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温和厚道,並沒有變成尖酸刻薄。”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鬥智鬥法。政治上許許多多的災禍,全是由於他的才智所帶來的,然而,這正是因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實事求是未曾泯滅!

蘇東坡為官時,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處處為百姓着想,頗受百姓愛戴。他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修研佛道。“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他為藝妓題詩,與和尚趣談,為百姓求雨,他四處遊歷。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進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即使是泥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着小調,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被貶黃州的時候,為了生計開荒種地,將當時“賤如泥”的豬肉烹製出美味無比、流傳至今的“東坡肉”。蘇東坡的詩詞裏,既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作為詩人,他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文采飛揚,談笑風生;作為書法家,他自評“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的不拘小節、天真爛漫;作為官吏,他有“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他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豁達與瀟灑。我喜歡他毫不恭維、仗義執言的性格。雖然他有時比較衝動、做事不經“大腦”,但正因為這一點,才使他更富有魅力。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麼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可以從字裏行間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嚐人物的喜怒哀樂,並從他的事蹟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所以我們會説:“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用林語堂做結語時的話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話説就是: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

有人説,人生低谷時,建議讀一些名人傳記,看看別人在順境或逆境中是怎樣生存的,所以我推薦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8

《蘇東坡傳》裏提到過曾有一天飯後,蘇東坡捧腹踱步,問道:“我肚子裏是些什麼?”侍者們分別説,滿腹都是文章、識見。而他的侍妾朝雲卻説:“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

“不合時宜”就是蘇東坡獨有個性。

蘇東坡一生幾乎從沒做過大官,這絕不是他的才華不夠,而是靈感來的總是不合時宜。在宋朝那個做任何事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時代,像蘇東坡那樣,顯然是不明智的。他也不是不明白,只是生性豪爽的他怎麼能忍住自己的心裏話呢?明明有能力卻不被重用反而被一貶再貶,縱然是蘇東坡也會對這個社會無奈吧?太多人的眼裏容不下他啊!即使是他隨手送給朋友的詩詞也會遭到別人的輿論。

“伏念臣性資頑鄙……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隋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蘇東坡這樣説過。

“新進”一詞,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遷的無能後輩。在朝為官的卻誤認為是蘇東坡不信任他們,認為他們必會在朝廷造反。(雖然是事實,但被人一語道破也沒面子。)於是,眾怒難犯,就是皇帝也不能放着那麼多人的抗議。蘇東坡的“不合時宜”終究還是害了他,自己被官兵追捕,朋友們被牽連。對那些酒肉朋友,他表示後悔,但對他的知心朋友,他卻表示絕不後悔。對社會現狀作出正確評論的蘇東坡,有什麼理由要後悔?好在後來有兩首送給子由的詩傳到了了皇上手上,他見子瞻措辭悲慘,這才使蘇東坡的案子雖有御史強大的壓力,但是最後卻判得很輕。這也許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蘇東坡的“不合時宜”幫了他。

蘇東坡總是受到歷代皇后的庇護。元佑年間,朝廷在短時間內使蘇東坡升至第三級翰林。不過蘇東坡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大官——元柏四年三月十一日,在蘇東坡懇請之下,朝廷終於降了他的職位,讓他出任杭州太守。

蘇東坡的不合時宜大概是他唯一的缺點了吧。在元佑八年的秋天,蘇東坡的兩個守護神相繼離世,自那以後蘇東坡的倒黴日子又開始了。直到他六十四歲去世的時候,一切才全部結束。

終了。世上再沒有第二個像蘇東坡這樣不合時宜的偉人了。再沒有了……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9

拜四處奔波所賜,在機場、機上以及高鐵上,最近讀了不少,慢慢記錄如下吧。

説實話,林語堂這本書讀來大失所望,想象中東坡居士的傳記也當風流瀟灑、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才適宜,但此書中規中矩,乏善可陳,還夾帶着翻譯腔,治政以及與臨川先生的篇幅又太多,讀完跟讀了一本《王安石傳》似的。還別説,如果是王安石這種彆扭的個性,倒挺適合這麼書信訓詁的寫法。

哦,對了,也有可能我的胃口已經被各種東坡的軼事帶偏了,我寧願看東坡先生嘴炮全集,跟蘇小妹(嗚嗚,貌似是虛構的人物、也沒嫁給秦觀)、跟佛印,甚至跟王安石都有好多有趣的調侃和插科打諢,茶餘飯後一樂,倒是比綜藝節目更有營養。

比如蘇小妹三難新郎,簡直是民間故事智慧的'結晶,就拿蘇小妹新婚夜給秦觀出的對子來説吧,簡直一絕。小妹存心刁難,寫的是“閉門推出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斷然不雨”,不雨既指不行雲雨之事,又諧音不語,而秦少游也才思敏捷,作答道“投石擊破水底天,天高氣爽,明朝一定成霜”,霜諧音雙,即是成雙。多麼有趣,我寧願這是真的。

又比如東坡與小妹互相嘲笑相貌,居士笑妹紙凸額凹眼,作詩道“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小妹聽完反脣相譏,“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亦笑話其兄眼距寬臉頰長,詩畢兩人哈哈大笑,不以為忤。因為是民間故事,記憶中貌似兩首詩作者也有可能反過來,但也不重要了。

當然不能忘了佛印。大部分故事都是居士調侃和尚的,但偶有和尚也欺負居士。話説,蘇軾作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覺得寫得特別好,於是傳信給佛印鑑賞。和尚讀畢,寫了兩個字“放屁”還給了他。得信後居士大怒,時值瓜州任職,特意親自坐船過江到金山寺找佛印理論。佛印哈哈大笑,説“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好吧,居士也有吃癟的時候呀。

哦,宿敵王安石也不能少。小時候去泰山玩,買了本泰山神話傳説,大部分都是講碧霞元君娘娘跟兄長黃飛虎之間的軼事,沒想到中間還有段講蘇東坡和王安石的小故事。傳説,蘇東坡與王安石一同去泰山遊玩,看到一塊奇石朝東面傾斜,東坡有意吟道“恨當年安石不正”,安石知道東坡在暗諷其貶謫之事,便也回道“到如今仍向東坡”,眾人大笑。然而我覺得這回復還是略遜一籌,比不得居士牙尖嘴利。

以上,該書一概沒有。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

《蘇東坡傳》被譽為20世紀四大傳記之一。在林語堂筆下,講千年前的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着林語堂的筆觸,一個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向我們走來。

中國文化史上,蘇東坡無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對於詩詞、文賦、書法、繪畫,蘇東坡幾乎無一不精,無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蘇軾位居其列。宋詞方面有“蘇辛”之説,蘇軾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書法上宋四家的“蘇黃米蔡”蘇軾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賦》、行書《黃州寒食帖》享譽書史。蘇軾的畫是文人畫的典型代表,他明確提出“詩畫一律”的概念,林語堂評價説:“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則是由於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

從人生經歷上看,蘇東坡的遭遇坎坷、磨難深重,亦十分罕見。“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33歲時蘇東坡一度進入中央政權的中心,但很快由於政見不合,他便開始了大半生的顛沛流離,但一生也未能逃離波譎雲詭的政治漩渦。35歲時他正當盛年,被貶往杭州任通判,從此開始了惡夢般的貶謫流放生活,按時間順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這個路線圖總的趨勢是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而離黎民百無恥政客的中傷、流言、攻擊、陷害,他不屑反駁與回擊,只是莞爾一笑,然後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個流放地。

在惠州的松風閣流連漫步時,他想到的是“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能放下的是個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祿。而百姓萬民之憂樂卻總是掛在他的心間。興修水利、賑濟災民、減免租税、平反冤情、為民請命……每到一地,蘇東坡總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語堂稱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個流放地都當作文化傳播的場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杭州西湖因東坡而靈動,而“蘇堤春曉”成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長江邊的荒僻之地黃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東坡赤壁”由此名揚天下。惠州的“玉塔微瀾”、徐州的“放鶴亭”、揚州“三過平山堂”,莫不浸潤着蘇東坡的曠世情懷。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1

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淌的華彩;他用豁達凝練成筆上飄灑的旋律;他用痛楚壓抑成意識奔湧的篇章。

人如其文,蘇軾是一杯清茶,他將伴我一生。苦澀中遮不住的淡香溢出翠玉般的碧壺,沁滿心田,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也是“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的哀思。這種苦澀的思念被寄予給一杯清茶,被寄託給一輪明月。淡的相思,淺淺的哀愁無需言語,沉鬱便是所有。

蘇軾是一江碧水,他將伴我一生。掩飾不住內心的寂寥,傾訴不盡“高處不勝寒”的蒼涼。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寂。在鬢髮幾百之際,故人不在,源於內心的寂寥。埋葬,便是所有。

蘇軾在他用文字編織的夢幻中遨遊,在他用詩堆積的象牙塔中放縱。“浮游天地間”“放浪形骸外”是他全部思念的凝結點,是里程牌,是伴我一生的人生格言。

回首蘇軾,我無語。因為我正在用心和他作超然物外的風流。閲讀蘇軾,品位蘇軾,我終於明白,一切痛苦只是過眼雲煙,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如茶,伴我一生讓我平淡;蘇軾如水,伴我一生讓我寧靜。蘇軾:我心中的永恆!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2

若要我説,歷史上有幾個曠世奇才?我想恐怕不多,而蘇東坡絕對算是其中之一。因為他是一位集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哲學家,煉藥師等為一體的全才。

就是這麼一個多才多藝的全才,理應受到周圍人珍視他,景仰他的蘇東坡卻被朝廷一貶再貶,最後只好謫居荒蕪的海南島,永無翻身之日。這真是天妒英才。只怪蘇東坡偏偏生活在一個君主昏庸,小人當道的黑暗時代,以致於他才華橫溢卻無處可施。蘇東坡晚年被貶到惠州時曾經修築過兩座橋,曾建議過當地政府依谷價公平地對農民徵税,曾修建水管引山泉到城中……他被貶後利用自己的才能為百姓辦了許多實事。但是有一天蘇東坡寫下了兩句詩描寫春風中酣美的午睡,表達自己的閒心。這首詩卻被章惇看到了,便又把他貶到了更遠的海南島。我看到這兒,在感歎他命運坎坷的同時,不禁幻想蘇東坡如果生活在盛唐時期,那他一定是身居要職,

可是,深受迫害的蘇東坡卻從來沒有這樣想過。他雖然無能為力,但他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似乎他也從來沒有怨恨過誰。蘇東坡把道家的豁達詮釋得淋漓盡致,正是這種豁達讓他即使被貶在外是,也不改樂觀的天性。他是一個在被貶到海南那種蠻夷之地後,還能説出:“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麼曠達的話的人。又怎能不讓人敬佩呢?蘇東坡此時就好比是像道士一樣清閒,他早已無心追名逐利,與農民相居每天以閒談為樂。退去凡塵。自在輕鬆。

但是迫害他的當權小人當然不會這樣放過他,聽説蘇東坡住在官舍裏,受太守張中優待,於是,就將張中革職,把蘇東坡逐出官舍。蘇東坡被迫住進了一棟簡陋房子,他五月給朋友寫信時還説:“置之不足道,聊為一笑而已。”不久以後,蘇東坡閒暇時還觀察小蟻,覺得“此事甚妙”,於是“與諸友人小飲後記”。蘇東坡全然不把貶謫當懲罰。而正是隨緣自適的蘇東坡讓章惇和他的其他敵人傷腦筋,因為似乎沒有什麼能讓蘇東坡傷感的。

唯一能讓蘇東坡難過的也只有親人的離別了,在堂妹去世是,蘇東坡寫到自己是“此心如割”。而他的最後一位妻子王朝雲過世,蘇東坡痛心不已,按她生前的要求將其安葬在西豐湖邊,不就蘇東坡寫下了《悼朝雲》,句句真切。為她念誦小乘佛經,為她超度。而蘇東坡最愛去的西豐湖,如今也不忍心再去了。他的悲傷讓我明白了蘇東坡不僅是豁達的道人,快樂的天才,還是一位痴情的詩人

蘇東坡是一位偉大的曠世奇才,他的偉大不僅僅偉大在他的各項全能;他的偉大也不僅僅偉大在他屢遭迫害卻仍樂觀開朗;他的偉大更偉大在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有豐富的感情。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3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書寫了文豪蘇東坡仕途坎坷、歷經磨難的一生。蘇東坡多次被貶謫流放,大半生都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儘管多次遭遇不公,但他卻沒有抱怨和頹廢。他總是那樣豁達隨遇而安,總能找到快樂的理由,這正是蘇東坡快樂人生哲學的體現。

自從接觸語文,蘇軾這個名字就在國小課本中屢次出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時期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文、書、畫在宋代登峯造極,但仕途上卻屢遭迫害貶官。公元1101年,蘇軾病逝與常州,享年65歲。

但是僅課本對蘇軾的介紹,往往不多。於是,我翻開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認真讀起來。

這本書介紹了蘇軾坎坷曲折的一生,展現了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和藹可親的一代文豪形象。

讀罷此書,我對蘇軾一生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第一點

蘇軾從小刻苦努力學習,不斷攀登藝術頂峯,取得巨大成就,這還得從他小時候説起。

蘇軾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六歲入學後,每天回家,都要把課本上的古詩詞抄在筆記本上。這不僅讓他記得更加牢固,還可以練習書法,這為他後來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有像蘇軾那樣從小勤奮刻苦學習,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點

蘇軾在人生遭遇重大轉折時,依然樂觀面對。

在蘇軾被流放之前,是杭州太守這樣一位大官。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宋哲宗聽信小人讒言,將蘇軾一貶再貶,不斷流放。仕途上接連挫折,使他生活極其艱苦。但他從不怨天尤人,依然樂觀如故。因為樂觀,他縱情山水,而且完成了《易經》《尚書》《論語》的註解,寫出至今膾炙人口的佳句。

我在佩服蘇軾的同時,也反省了自己。從前,我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一些小困難、小挫折,就只知道抱怨、逃避,一心只想打退堂鼓。如果是我面對如此逆境,就容易悲歡失望,喪失堅定的信念。所以從現在起,我向蘇軾學習,像他那樣做個樂觀向上的人!

第三點

蘇軾始終做到心繫百姓,關心百姓疾苦。

蘇軾擔任杭州太守時,他發現,杭州人口雖多,卻無一家公立醫院,導致一些病人還沒來得及治療就一命嗚呼了。蘇軾為了讓跟多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公立醫院——安樂坊(後改為安濟坊)。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4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文壇的鉅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後,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温厚和厚道,並沒變得尖酸刻薄。”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後,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嚐。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鬥智鬥法。至於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鬥那種善於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類比蘇子由——蘇東坡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

説到底,在於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於提出、敢於批評的態度。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慾,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鬥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脱離了實際,與救百姓於水火發生了牴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於在他管轄的州府裏,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着小調,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為百姓求雨,他四處遊歷。蘇東坡的詩詞裏,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拿林語堂作結時的話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話説就是: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5

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對這種人的人品個性做解釋,一般而論,總是徒勞無功的。在一個多才多藝,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選出他若干使人敬愛的特點,倒是輕而易舉。我們未嘗不可説,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説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説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温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