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音樂史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3.09W

西方音樂史讀書筆記

西方的音樂史讀書筆記

一、 古希臘羅馬時期

時間約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這部分的音樂資料只能從考古而來,從發掘出的繪畫、雕塑及少量流傳下來的詩歌文學與哲學著作可以進行了解,但幾乎是不可能聆聽與欣賞。有資料統計這一階段殘存下來的樂譜還不到10件,但是從殘存下來的雕塑等諸多文化遺產可以看出曾經存在過的輝煌與成就,古希臘的大哲學家都曾對音樂進行過討論與研究,這被後人視為西方音樂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紀~前8世紀荷馬時期的兩部史詩反映了古希臘的音樂文化。史詩本身既是文學作品又是音樂作品,它由職業彈唱藝人“阿埃德”用一種叫基薩拉的樂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舉行,在比賽時常伴有音樂,後來產生了音樂比賽。

公元前7世紀~前6世紀,斯巴達把音樂作為國事活動與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公元前146年後,古羅馬征服希臘後,它的文化主要受益於希臘,同時又吸收了敍利亞、巴比倫、埃及等國的文明成果。

1.希臘音樂的主要特徵?在古希臘音樂的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樂現象出現?

(1)主要特徵:單聲部旋律,樸素大方,並有簡單的樂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興表演,且形成了音樂、舞蹈與詩歌的“三位一體”;重世俗與現實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臘人豐富的社會生活與民族歷史。儘管古希臘音樂篇章極少保留了下來,但它的意義不在具體的作品的流傳,而在於激勵了後世紀音樂的繁榮。

(2)音樂現象:神話音樂、荷馬史詩、古希臘戲劇。

2.簡述古希臘時期對音樂社會功能的認識

古希臘理論家認為,“音樂可以三種方式對意志產生明顯影響”:它能激勵行動;它能強健體魄和心靈,猶如它破壞頭腦的平衡,最後它可以中斷政黨的意志力量,令人無法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因此,不僅在年輕人和普通公眾的教育科目中應該建立有規律,受監督的音樂教育,而且在平時的音樂演出中應倡導秩序、尊嚴、果敢和生機。音樂的目的絕不僅是娛樂,而是應象柏拉圖所言的“和諧的教養,靈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臘理論家比較強調音樂的理論價值取向,認為音樂直接影響人的品格。

隨着音樂生活的繁榮發展,面對新情況,有人認為音樂應該推陳出新,不斷向前進,而當時佔主導思想的還是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哲學家們的“心靈淨化論”,認為音樂不能太音樂不能太複雜和追求創新,應簡樸,才能起到淨化心靈作用。

可是,古希臘音樂觀強調音樂的社會作用,對音樂的評價並非是純粹審美體驗,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們認為音樂應該符合規則,提供均衡、莊重、簡樸的音樂,這無疑給後世的西方音樂以重大影響。

二、 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時期中世紀Medieval(476年至1450年左右)

從公元476年,Goth人入侵意大利,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間的長長一千年被稱為中世紀.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學者把這一時期稱為歌特(Gothic)時期.

宗教音樂是這一時期的主體,並確定了根據八個調式系統對曲調進行的分類,及從紐姆譜(neumes)逐漸發展為精確的音高記譜法(Pitch notation).

另外,從原始的單音音樂過渡到復調音樂的尚鬆(chanson)大量出現,樂器的發明與製作的進展也是該時期的重要特徵。

名詞解釋:復調

兩個或幾個旋律的同時結合。不同旋律的同時結合叫做對比復調,同一旋律隔開一定時間的先後模仿稱為模仿復調。運用復調手法,可以豐富音樂形象,加強音樂發展的氣勢和聲部的

獨立性,造成前呼後應、此起彼落的效果。

3.簡述格里高利聖詠的使用情況,基本特徵。

答: 格里高利聖詠形成於8、9世紀,是以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為羅馬天主教聖詠禮儀的.同意規範和最高權威。

基本特徵:①無伴奏的純人聲(男聲)歌唱的單聲部音樂形式。②以拉丁文為歌詞。③即興式無明顯節拍特徵。④建立在單純的自然音階基礎上。⑤歌詞主要來自聖經和詩篇。⑥旋律音調平緩,以級進和三度為主。⑦音域狹窄。

4. 簡述經文歌的特徵及其產生的意義。

經文歌的產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復調寫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經文歌的歌詞特點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徵,並預示着它的發展方向,13世紀最經典的經文歌為3個聲部,起初上方聲部附加的歌詞還是拉丁語,與宗教有關。後來,上方聲部歌詞開始方言化,出現了法文經文歌(上方兩聲部都用法文填詞),形成了經文歌特有的“復歌詞”現象,不同聲部演唱不同的歌詞。兩段法文歌詞通常為舞蹈歌曲和愛情歌曲之類。由於歌詞各具特色,經文歌的各個聲部在節奏模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獨立,節奏的運動在復調音樂具有了空前的緊張度,只有在各聲部發出協和音程中還能感受到一定的統一性。經文歌的復調結構是高度理性化的。

經文歌體現了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之間的相互影響,歌詞往往是宗教與世俗內容相混合甚至完全世俗化的。

5.新藝術音樂有些什麼重要特點?簡述法國新音樂代表人物馬肖的創作及特點。

特點:14世紀法國音樂的新風格,代表了一種在新世紀出現的音樂創作上的新趨勢(1)新的記譜體系(2)等節奏技術的運用(3)變化音的終止式。

馬肖:(1300—1377),西方音樂史上第一位音樂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音樂家。他的創作幾乎涉及14世紀所有重要的音樂體裁,包括經文歌、彌撒及大量世俗歌曲。共創作經文歌23首,主要為3聲部;在彌撒儀式中,慈悲經、榮耀經、信經、聖哉經和羔羊經經常被視為一套樂曲組合在一起,後來從禮拜中獨立出來而形成。

三、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1430年至1600年)

非宗教的人文主義興起,明確擺脱中世紀經院哲學的枷鎖,歐洲音樂文化趨於統一,聲樂、器樂表演藝術水平大為進步。復調音樂開始步入黃金期.記譜法已由字母法和符號法轉為二線譜、四線譜直至五線譜.

16世紀後期,在意大利誕生了最早的歌劇。

6.14世紀意大利重要的世俗音樂體裁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誰?

牧歌、狩獵曲、巴拉塔。

代表人物:弗朗切斯科·蘭第尼

7.早期文藝復興音樂在英國有什麼特點?代表人物是誰?布艮第樂派的最重要代表是誰,簡述其創作特點。

1特點:教少抽象理論的約束,與民間音樂保持着自然的聯繫,傾向大調性、主調風格,常自由運用三度、六度音程,以此產生出和諧豐滿的音響。

代表人物:利奧納爾·鮑羅、約翰·鄧斯泰布爾、法伯頓。

2布艮第樂派代表人物是:迪費和班舒瓦

布艮第地區的音樂作品主要是彌撒曲、經文歌和尚鬆,以三個聲部為主,聲部之間為對比音色。在英國音樂影響下,布艮第音樂的主調加強,上聲部突出,多采用三和絃,但各聲部仍然保持着對位的獨立性。作品多用大調性,主要為三拍子,兩拍子用於大型作品的對比部分。

8.眾讚歌有什麼特點,它對德國音樂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在音樂上最重要的成果——一路德眾讚歌,新教教會的一種音樂形

式。最初是單聲部、分節歌形成。後逐漸增添了和聲、對位,並擴大成四部合唱。

意義:對康塔塔、聖誕音樂、受難樂、清唱劇等的形成充實,使新教音樂逐步成熟、強大,併為巴洛克時期的大型聲樂或器樂創作開闢了道路。

9.帕特斯特里納創作的特徵。

帕特斯特里納(1529—1594):因出生在羅馬附近的帕特斯特里納小鎮,人們習慣以他的出生地稱謂他。

他以畢生的經歷獻身於宗教音樂,他的音樂具有一定保守傾向,然而他能在反宗教改革精神觀念的限制下,順應文藝復興音樂發展方向,對復調音樂做出了富有創造性的發展。他的創作主要是宗教音樂作品,有104部彌撒曲,250首經文歌。50多首宗教牧歌和100多首世俗牧歌。他的音樂風格是一種復調無伴奏合唱風格。

10.16世紀法國尚鬆有什麼特點?代表人物是誰?

特點:在寫作方法上,既有和聲式的,還有含有復調因素的主調風格的。

代表人物:塞米西,雅納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