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讀書筆記四篇

來源:文萃谷 2.63W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下面是關於高一讀書筆記四篇的內容,歡迎閲讀

高一讀書筆記四篇

  高一讀書筆記1

懷着悲憤與憐憫,我讀完了巴金的小説《家》。這是一個敍述封建社會的著作。故事圍繞着封建家庭中三兄弟的不同人生走向展開。巴金以自身遭遇及時對封建制度的認知為框架,用嫻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五四”時期封建家庭的沒落與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覺醒。

這部小説中,塑造最為成功的人之一,當屬身為長房長孫的高覺新。在高家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覺新接受了封建主義的所謂:正統思想“,並奉之為行為準則,但也對家中長輩們的勾心鬥角,自私自利感到不滿與無奈。他既苦於封建意識的壓迫,又深深陷入自我痛苦的泥潭,卻又無發聲質疑的勇氣,無力自拔。他只好老實地做個少爺,事事奉行”無抵抗主義“。這種”無抵抗“破滅了他與梅的美好戀情,這種”無抵抗“葬送了他與瑞鈺的幸福愛情,那扇他始終無法推開的門,絕不是真的重如千鈞。他推不開的其實並不是門,那是把鎖,一把心靈上的鎖。那把名為”維護家庭和諧”的鎖啊,那把名為“責任”的鎖啊,鎖住了他熱血的心,鎖住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乃至前途。或許那種美好的生活,對他來説,只是夢中泡影罷了。魯迅之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他的性格也是極正確的寫照。

同樣出身於封建家庭覺新的三弟覺慧,卻有着與大哥截然不同的性格。他有着燃燒的心與永不衰竭的夢想。他以滿腔熱血,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運動;他大膽抨擊封建制度的腐朽,奮力抵制長輩的迷信行為;他勇於衝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與地位”低下“的侍女鳴鳳相愛。這個可愛的年輕的生命,這個舊禮教幼稚而大膽的”叛徒“,給”快要悶死人“的家庭帶來一點新鮮的空氣,帶來希望。他是中國新一代有志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現,預示這陳腐的封建社會走向崩潰的必然結果。

書中還提到諸多重要角色。如劍雲,一個柔軟,怯懦的徹頭徹尾的封建主義受害者。他把對一個少女的愛看做他生活中的唯一明燈,卻連自己這最寶貴的感情也不敢讓她知道,把這新生的感情埋葬於心底。如覺民,一個有着熱血因子,但理性的新青年,相對於覺新的”作揖主義“與”無抵抗主義“,以及覺慧衝動的,不顧一切的鬥爭,他選擇只進行有意義的反抗。面對包辦婚姻,他用逃避來實現另一種形式上無言的抗爭。他是一位熱血而又不失成熟的優秀青年。

書中還描寫了許多女性,其中有覺新之妻瑞鈺,覺新曾經的戀人梅,覺慧的侍女與戀人鳴鳳和覺民的愛人琴四人。她們代表着不同性格的四種女性,其中前三人都在萬惡的封建禮教下做了犧牲品,被斷送了青春。而琴,這個給舊家庭點燃了希望的火花的新女性,書中未曾提到她的結局,我只好在心裏默默地祝福她能掙脱封建束縛,衝出傳統的籠牢。

在如此沉重,壓抑的背景下,我仍然能體會到作者那激情無限的心,那有力的心跳,是對青春的讚美:縱使世界是黑暗的,只要青春的熱血不熄,我們始終將打破黑暗,迎接曙光,走向光明!青春萬歲!

  高一讀書筆記2

看了兩本《隋煬帝楊廣》的書。心裏感慨萬分。在這裏就談下我的感想。

説到隋煬帝,大家並不陌生。並且一聽到這個名字馬上會給他來兩個定義:昏君、暴君。是他讓一個強大的隋朝迅速滅亡了。關於他的罵聲,從隋末農民起義一直罵到現在。有些人甚至怎麼罵都不覺得過癮。是的,隋煬帝的確有罪,但我們不能因一罪而廢百功啊!他做得對的地方還是需要肯定的。

首先我認為他有理想,有追求,更有抱負。他有超過漢武雄風的雄心壯志。他要建立比漢武帝更大的功業。他要做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皇帝。在他即位之初,就定年號為大業,意在表明自己雄心壯志。但繁體字的業拆開來就是苦與末,大業就是大苦末,很不吉利。有人勸隋煬帝換一個年號,隋煬帝偏偏不信邪,一直不肯換。可見在他心裏,成就一番大業就是他的理想、抱負。

再者,他有自己理想奮鬥的精神與精力。有學者統計,隋煬帝在為十四年中,待在大興城的時間累積不足一年,在東都洛陽時間累積也不超過四年,其餘時間都在各地巡遊,視察各地情況。一個皇帝,為了成就一番大業,他放棄了在宮中貪圖享樂的機會,用自己的精力跑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其中,他為了加強對西部地區的控制,親自西巡行河西走廊,一路上爬山越嶺,最窄的路只容許一個人過去。有時從清晨到夜晚都沒走完。好多士兵因此死在路上。而隋煬帝本人也是狼狽不堪,吃盡苦頭。最後走到了玉門關,在這裏設置了四個郡,從此青海與新疆部分地區,納入了大隋版塊。為了成就一番大業,為了開疆擴土,他吃盡了苦頭。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做到了!至少在疆域上,他超過了漢武帝。

不僅如此!隋煬帝也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親征吐谷渾,將其版圖納入隋朝。他北巡草原,東突厥啟民可汗跪在地上請求隋煬帝賜他改穿漢服。他三次親征高句麗,夢想着像漢武帝一樣將其納入中原王朝中。他營建東都洛陽,並以此為中心修建“人”字型京杭大運河,只為了讓東西南北地區平衡發展。此外,他建了很多大糧倉,唐太宗曾稱讚他留下了50年都吃不完的糧食。而且,大隋王朝的疆域更是在隋煬帝時期達到了全盛。

但他性格中的急功近利,愛講排場,剛愎自用,性情暴虐,把一切都毀了。大業元年,也就是他一即位,就馬上下令修建東都洛陽。不久,又下令修大運河,在大運河還沒修完時又下令修長城,不久,又大量徵發男丁來拉他的巨型龍舟下江南,其規模宏大,講盡了排場。他自己倒是出盡了風頭,可苦了這麼多拉船的老百姓。之後又徵發大量男丁,三徵高句麗。這樣,老百姓就吃盡苦頭了,沒完沒了的一個接着一個的大規模工程讓他們去做。做累了想休息下還得挨監工的皮鞭,所以不少人死在這些大規模工程中。隋煬帝如此急功近利,8年內就完成了3項大工程,但誰知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大成就,這背後有多少老百姓因此而死去?然而三大工程完成,百姓本以為可以安定下來時,隋煬帝卻又三徵高句麗,這讓百姓忍無可忍,頓時揭竿而起。這才導致隋煬帝在親征高句麗時後院起火,不得不趕回來鎮壓起義,三徵高句麗也就無功而返。這就是急功近利,愛講排場的後果。

他的性情暴虐則表現在不把百姓當人看。他曾説:“天下就是人太多,人一多就會聚在一起變成盜賊,所以該殺的人就殺。”這不是反人民嗎?他的剛愎自用則表現在他的一句話:“我最討厭別人來勸諫我,他一定是想通過進諫博得好名聲,謀求大官。要是這樣,我一定會立刻將勸諫的人宰掉。”就算就再怎麼強,再怎樣聰明的人,也一定要虛心納諫才行,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他不懂,他認為自己是英雄,百姓都是螻蟻,只有自己的決策才是英明的。最後,農民起義,大臣反叛,隋煬帝眾叛親離,在江都被兵變的手下絞死,一代天子就這樣死於非命。死後唐朝給了他一個最差的諡號“煬”。可憐他志存高遠,雄才大略!因為對待百姓的錯誤態度與自己的急功近利,剛愎自用。讓自己死於一片罵聲中,而這些他建立起的功業也在罵聲中被掩蓋起來,留給唐朝人乃至今日的我們一些教訓!

  高一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陶行知文集》。讀了之後深深感歎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論,被文中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的,他畢生致力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為改革中國教育,創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不愧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與偉大的實踐教育家。學習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對於今天我們搞好教育教學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動素質教育與教育現代化有着重要意義。陶行知的文集,內容豐富,娓娓道來,深邃的思想通過樸實的語言展現出來。我談談兩點感想:

(一)生活教育就是“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問”一章中詳細解答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為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要學生學得“自得”,學得“自動”。並且,學得的知識與現實應是一致的。這讓我想起我們的春遊,帶着孩子來公園之前我們教育孩子要講究衞生,不亂扔垃圾。然而到了公園,孩子扔垃圾的時候,老師有時卻熟視無睹,這不是“教學與做”分離嗎?這應該引起我們老師注意,在生活中,我們更應該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否則,學校學的知識就變得貧乏,蒼白無力。

陶行知先生又説: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教師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要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陶行知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因材施教”嗎?。

在 “教學合一”的理論中,陶行知先生還強調:先生不僅要拿教的法子與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與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他認為,教師不是販買知識的,教師自己的知識也會陳舊的,自己也要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斷研究學問,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陶行知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嗎?

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的教改思想,強調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在他杜威教師那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新的突破,這對於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一讀書筆記4

這是第二次重讀小仲馬的《茶花女》,第一次讀是什麼時候想不起,而這一次再讀卻是感受更深,以至於多次為主人公的淒涼曲折命運眼淚汪汪而不能自抑。我想,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也是真情的感染。合上書,心頭思緒如潮,感歎,時光真的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它可以毫不留情地將容顏一天天老去,但它賦予心靈的卻是越來越醇厚的温潤。

美麗絕倫的瑪格麗特是巴黎上流社會有名的交際花,因每次到劇場看戲,總會隨身帶一束茶花,因此別人送個綽號“茶花女”。身為名妓的瑪格麗特一直過着紙醉金迷,墮落,放縱無度的生活,以至身體羸弱而患上嚴重的肺病。這樣的生活方式,讓瑪格麗特對生命逐漸心灰意冷,她一天天在墮落放縱中把自己放棄。直到有一天,瑪格麗特遇到阿爾芒。

一個人愛上一個人,除了外表上的吸引,在心裏應該是心疼對方的。阿爾芒被瑪格麗特的美貌所傾倒,但是他看着瑪格麗特在那裏狂喝濫飲糟蹋自己的身體,他的心裏是難過悲哀的。瑪格麗特因為不停酗酒而引起一陣狂咳,在他看來彷彿她胸膛裏的五臟六腑都被撕碎了。在旁人看來,瑪格麗特這樣的狀態再正常不過,而他卻無比擔憂。書中有這樣一段瑪格麗特在劇烈咳嗽後,一個人躲進卧室,虛弱躺在沙發上的描寫“我走進她,她紋絲不動。我坐下來,握住她放在長沙發上的那隻手”。這個“我”當然是阿爾芒,正是這麼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卻打開瑪格麗特冷卻的心扉。她看到了這個青年的真誠與同情心,而不是像其他男人一樣垂涎她的美色與身體。為什麼愛上你,因為你看到我咳血時握住了我的手,因為你哭泣了,因為世間只有你真正同情我。“而且,你愛我,是為了我,不是為了你自己,而別人愛我從來都只是為了他們自己”。

真正的愛情總是使人變得美好,不管激起這種愛情的女人是什麼樣的女人。所以在我看來,瑪格麗特就是一個那麼可愛至真至性的女子。美麗的愛情讓瑪格麗特從身心上渙然一新,她可以為芥蒂小事發出孩子般的驚訝,她像十歲的孩子一樣在花園裏追逐一隻蝴蝶一隻蜻蜓,有時,她也會坐在草地上整整一小時,觀賞自己用來取名的一種普通的花——雛菊。當你眼前看到這樣一個天真爛漫的美麗女子,又怎會想到她曾是那個整天在放縱自己過着墮落生活的x女。

看到瑪格麗特這樣煥然一新後發自內心的幸福快樂,我很感動。而幸福就像美夢一樣,總是那麼短暫。回到現實中來,瑪格麗特始終是一個受人供養的姑娘。而即使她轉身上岸,她的曾經還是一個深深的烙印,在世俗裏是不容的,而一個x女要想得到真正的愛情該是天方夜譚吧。所以,當阿爾芒的父親聽到他親愛的兒子拜倒在一個x女的石榴裙下,他勃然大怒,在他看來x女都是沒有心肝,沒有理智的人,是一種機器。而他的兒子跟這樣的女人在一起,無疑是誤入歧途,也傷風敗俗。

生活對於心靈有時會提出殘酷的要求,而且是必須逆來順受。瑪格麗特,你那麼愛阿爾芒,那麼就力圖做更大的犧牲,這種犧牲比您為我的兒子做出的犧牲還要大。那就是永遠離開阿爾芒,犧牲自己的愛情,來成全你所深愛的人的前程,當然也包括成全另一個少女的幸福。這就是阿爾芒的父親鄭重向瑪格麗特提出的要求。你愛,那你就犧牲,用犧牲來證明你的愛!這樣的犧牲於瑪格麗特而言是何等悲涼又是何其殘酷!

讀病重彌留之際瑪格麗特的日記,外面正下着雨,心裏很沉很沉,淚又情不自禁湧上來。這個世界真是滿目蒼涼啊,在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女子面前,所有認識她或不認識她的人們在做着最真實的表演。身邊沒有一個人,親愛的人,你在哪裏?深深地想念,懷念着那在一起短暫的美好時光,而那些日子如今安在?一直到生命的最後,瑪格麗特都相信,人,總不會永遠不幸。而她也一直在等待,等待愛人,等待春天的來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