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隨筆[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1.54W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教育隨筆[彙編15篇]

小班教育隨筆1

“做幼兒教師這麼多年了,孩子又哭又鬧的,天天跟他們在一起,你煩不煩呀!”每每聽到這樣的疑問,她總是笑笑説:“跟孩子們在一起很快樂的”。這就是她——一名平凡的幼兒教師張鳳連二十多年的時光在平凡中悄然逝去。面對繁重的工作量,低廉的工資待遇,別人紛紛離開了,但直到今天,她依然堅守在幼教工作崗位上。雖沒有留下驕人的業績,也沒有做出驚人的壯舉。但正是在這平凡和樸實中,她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着一名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她執迷幼教事業,她滿懷激情的為之奮鬥。她中午從不回家。説用這段時間備備課,看看書,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以適應新時代幼兒教師的步伐。至今她仍擔任着班主任工作。是因為她從心裏愛孩子,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她。她説: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不但快樂而且充實。她還説: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聽到孩子們甜甜的“老師好”,一切的苦和累都煙消雲散,留在心裏的是欣慰,是幸福。

一件事至今仍讓張鳳連老師感動不已:一個週末,她正在做午飯,電話鈴聲響起,是曉旭的媽媽。曉旭媽媽説:曉旭因為畫筆的事情,在家又吵又鬧,哭喊着要找張老師。她聽了後馬上放下手中的“活”,騎起車到了曉旭家,孩子見到張老師後一下子撲到她的懷裏委屈的哭了,她抱着曉旭, 先試着安撫他的情緒,並帶曉旭回自己家吃飯,到村外的空地上放風箏,一同欣賞她兒子的成長相冊,還講了有關媽媽如何生育寶寶、養育寶寶長大的故事。曉旭是個聰明的孩子,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他把頭埋進老師的懷裏,低低的説:“老師,我錯了,媽媽養我長大很辛苦,我不應該鬧脾氣讓媽媽生氣,你現在送我回家吧,我要向媽媽道歉,我要好好聽話,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掙很多很多的.錢,給媽媽買好多好多的好東西,讓媽媽幸福。老師我也買好多好多的好東西,送給你,你教我學畫畫,學唱歌,你是我的老師媽媽。”

她不僅被孩子們所依戀,也受到家長們的認可。友靜小朋友的媽媽跛腳,走起路來很吃力,張老師就親自把孩子送到在校門外等候的媽媽身邊;遇到下雨、下雪天,她就直接把孩子送回家,一直堅持到友靜畢業。畢業典禮上,不善言辭的友靜媽媽握着張老師的手感激的説:“老師,你真的很好”。

其實,她也走過幼教事業的最低谷,20xx年,她所任教的村莊新開了一家配備設施高檔的私家就餐幼兒園。新園的高檔設施和時間吸引了家長,家長們陸續把孩子送到了新開的就餐幼兒園,班裏只剩下15個孩子。那時的她對幼教的激情和希望徹底破滅了,她想過辭去工作另謀高就。正當她的思想徘徊時,村裏的領導和家長們給了她無私的關愛、幫助和鼓勵。最終,她沒有放棄這份事業,她捨不得可愛的孩子們、也捨不得自己所熱愛的工作。憑藉她對幼教工作的熱情和對孩子的關愛,再次贏得了家長,孩子們陸續的回來了,從15人慢慢的到48人……。她的心如干旱再浴春雨一樣滋潤了,她的工作與生活又再度揚起了自信的風帆。

瑣碎事例還有很多,看似平凡事,但就是在這些平凡的事中感受到了不平凡,她把愛都給了孩子,在愛的光環下,她與孩子的距離也越來越近越來越親。

教育是事業,事業需要奉獻。因為愛,奉獻也快樂。她就在這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獻着自己,尋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

小班教育隨筆2

有趣的户外活動

户外活動時,孩子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羣孩子圍在一起大聲地説:“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此興奮,我有些納悶。走到跟前一看,原來他們正圍着地上的小樹葉説着這個是什麼形狀的……等。

我還沒來得及問孩子,幾個孩子就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老師,你看我撿到一把小扇子等孩子們都爭着和我説。原來在孩子的心中,小小的樹葉不單單是片葉子,孩子們的童心為它們賦予了更多的色彩,讓它們有了生命,有了情感,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大千世界。

看着孩子的樣子,讓我頓時想到了很多,這是我覺得教育的時機到了,我説:我説:“孩子們我們來玩樹葉寶寶找媽媽的遊戲吧”!請小朋友們自由撿起地上的樹葉去找這些樹葉的`媽媽,並且要説出自己撿的樹葉是什麼樣子,什麼形狀的。

説着遊戲開始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撿起葉子,還不興奮的跑到我面前:"老師,你看我撿到的是銀杏樹上的葉子,上次姥爺告訴我的。他還説銀杏葉還可以做藥材呢。

""你們看它多象西遊記裏的芭蕉扇呀!""真漂亮!"孩子們發出陣陣驚歎。這一次的活動非常成功,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觀察、思考、分析。而這種經驗對於孩子們來説是相當寶貴的。孩子們對樹葉都有了新的認識,並且,都掌握了關於樹葉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園一直很重視孩子的户外活動,鼓勵教師組織形式多樣的户外活動,在確保玩的時間的基礎上,提高玩的質量。

小班教育隨筆3

幼兒園裏常會有一些個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歡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會有老師無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特殊問題。

這學期,小一班有個“吃飯困難户”,每到吃飯時間就哭着要回家,任憑老師怎麼哄、喂都不願意張開小嘴巴,老師來向我傾訴煩惱。於是我在用餐的時候來到了小一班,看到這個叫寧寧的小男孩,正趴在桌上鼓着小嘴巴,把飯碗推到了桌子中間。我走過去,蹲下身子問他:“怎麼了?不想吃飯嗎?”他看看我,點點頭。我又問:“這麼好吃的紅燒肉,你不喜歡嗎?要怎樣你才喜歡吃飯呢?告訴老師好嗎?”又過了會兒,他小聲地説:“我想喝水。”我趕緊倒來了水,他“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下去,然後終於張開了嘴巴,一口一口吃起了飯。而此後的每一天,飯前只要給他提供一點水,他都能很高興地把飯吃得乾乾淨淨。

有的事情,其實就是這樣簡單,一句話就能打開一個結。關鍵是,有沒有給孩子輕鬆表達自己心聲的機會,有沒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細膩心靈。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尊重,被關懷,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引起成人的關注,哪怕是用極端的`方式,那也是他急於表現自己的手段。老師,應該是個多重角色,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拉一把,在孩子需要關懷的時候像媽媽一樣撫慰,在孩子需要理解的時候像朋友一樣傾聽。把自己當孩子,真正蹲下身來,會發現每個孩子那扇心靈的小窗都有一把獨特的鑰匙可以打開,只要有了那把鑰匙,快樂和驚喜就會隨之湧來。

小班教育隨筆4

前天午餐前,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我講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時扭動身體,轉動着小椅子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於是我邊講故事,邊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後仍無濟於事。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説:“坐好了,不然楊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雖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肖宇左邊的袁司彥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着:“老師又生氣了。”

袁司彥的話讓我的心絃猛然一顫。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作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説一次。袁司彥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製作孩子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我表露出“生氣”這種不良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與幼兒認知、社會性的發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後遺症”。

孩子不是因為覺得我有道理,而是懾於我作為教師的威嚴與氣勢。且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為我是一個“無能”的教師,因為我只會“生氣”。我為什麼不能耐心一點觀察瞭解幼兒行為背後的原因?為什麼不能以理服人?為什麼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説:“肖宇快坐好吧,藍貓不是説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麼?”也許這樣一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昨天開始教育活動前,我拉過肖宇和袁司彥,誠懇地對他們説:“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再也不會‘生氣’了!”

小班教育隨筆5

放寒假了,心裏一下感到好簡便啊,能夠不管班裏孩子的安全了,也不用管他們學不學知識了,不用管他們吃飯多少,可是沒過幾天心裏突然感到很失落,好象少了很多東西,隨着時間的推移,心裏越發想念幼兒園裏的孩子,不明白他們在家裏過的怎樣樣?好不好?是不是聽話?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教育嗎?會有孩子偷偷玩火、跑到水邊嗎?在馬路上安全嗎?心經常會被自我嚇的坐卧不寧,也就越來越盼着快些開學。

開學的第一天,吃過早飯早早來到幼兒園,打掃好衞生站在門口開始接待孩子入園。第一個入園的是最調皮的郭廣吉小朋友,遠遠看到我,臉上頓時露出了天真的微笑,跑到我的跟前大聲地説:“教師我想你了。”説完就撲到我的懷裏,陸續到園的孩子也圍繞在我的身旁唧唧喳喳的告訴我,自我也想教師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的鼻子有些發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想到自我在假期裏何嘗不是天天想着這些可愛的孩子呢?

以前自我經常想,幹幼兒教師工資少,待遇低,工作累,天天還要為幼兒園的孩子提心吊膽,有時家長不理解教師,還會來園説一些不負職責的`話,還是轉行算了。可是經過這一個假期,使我改變了自我的想法,不管能拿多少錢,最起碼我贏得了孩子們的心,想到這些自我的心境開朗起來,同時也堅定了我幹好幼教事業這一光輝事業的決心。

小班教育隨筆6

人和人在一齊都講個“投緣”,若投緣,一切事情做起來都簡單,和幼兒園的孩子們在一齊亦如此。當孩子王十幾年來,一向自認為比較有孩子緣的我竟遇到了一件讓我尷尬無比的事。週二午時,我如往常一樣踏入了託班的教室上英語課。伴隨着孩子們“Lucy來了”的歡呼,進入我視線的還有一張陌生的新面孔。“Hello,告訴教師,你叫什麼名字?”“哇——”回答我的.是一陣嚎啕大哭。我很詫異,明明剛才還玩得好好的,難道我長着一張凶神惡煞的臉?我試着調節一下頭部神經,微笑着想繼續和他交流,可換來的是更猛烈的哭聲。“你走!你走!”這是怎樣了?班上的教師怕影響上課,把他帶到一邊的玩具角去了。我認識了這個新來的小朋友,軒軒。課還得繼續上,在和孩子們互動的同時,我發現離我遠遠的軒軒正在建構區拼插他的積木,旁若無人。一切隨他吧!

記得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做麥田裏的守望者,慢慢看着學生成長。”對!要學會守望。彆着急,慢慢愛!

小班教育隨筆7

今日,在小五班的活動課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僅有媽媽好》,沒想到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鳴,許多小朋友跟着唱了起來。啊,有那麼多小朋友也會唱這首歌,並且,許多小朋友還一齊表演起來,他們唱啊跳啊,臉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突然,歌聲中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並且越來越高,一聲嚎啕大哭打斷了大家的歌聲。我和小朋友們都禁不住地向哭聲望去……一個小姑娘正趴在課桌上,大聲哭着呢!“是誰?怎樣了?”我急忙問方玲玲你怎樣了?她説她沒有媽媽她爸爸媽媽離婚了!她媽媽不要她了!,許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説着。“噓!”我急忙制止了孩子們的聲音。

原先,玲玲的媽媽離婚後去外面打工一年多了,她跟爸爸生活。“我要媽媽!玲玲繼續哭着説,看着可憐的孩子,我一邊哄着她不哭,自我心裏也是酸酸的,我説“讓教師臨時做你的媽媽,好不好?”

活動課結束了,小朋友都跑出了教室,僅有玲玲還坐在那兒呆呆的望着我,“玲玲該出去玩了!”我走過去,彎下腰,輕聲的説。“教師!”她站起來怯怯地,小臉紅紅的説:“你能夠抱抱我嗎?”“想媽媽了!對吧?好孩子,來抱抱!”方玲玲緊緊地抱着我的脖子,就像回到了媽媽的懷裏。“多謝教師媽媽!”就在我彎腰把她放下的時候,孩子響響得親了我一下説着,臉上帶着幸福的`微笑跑了出去。

事後,我在想,作為教師愛孩子是應當的,同時,能獲得孩子的愛也是幸福的。可是,我想問,媽媽的愛是別人能代替的麼?孩子心理上缺少的愛誰來給她呢?

小班教育隨筆8

穿衣有招

開學以後,天氣依舊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線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舊是我們老師頭疼的一件事。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嘰嘰喳喳的互相幫助着,有點小朋友能幹點,能幫忙別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來;有的卻只是在牀上磨蹭,也不着急;還有的更是趁勢和旁邊的小朋友打鬧嬉戲起來了……真是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啊!再説起牀的時候吧,“老師,你幫幫我!”“老師,你幫我拉一下!”……很多個聲音會同時從四面八方向你傳來,紅彤彤的小臉上都擺出了一副“請教”之相,有時候真是會讓我們老師手忙腳亂,頭皮也發麻。

這個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對這個現象仔細反思了,雖然孩子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還是有方法可以引導的。

這天起牀後,我們老師故意對這些小傢伙的幫助視而不見,不一會兒,有的'小傢伙不耐煩,自己穿了起來,不穿不要緊,一穿我們大呼上當受騙,原來很多孩子還是能夠自己穿的。除了幾個幼兒衣服太多,實在穿不進去,很多孩子還是走出了這關鍵性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隆重地表揚了幾個會穿衣的孩子,並給他們頒發了紅蘋果獎。這下小傢伙們的士氣倍增,一個個都信誓旦旦的説自己也會穿,也要得紅蘋果,看得我們老師心裏直偷偷樂。

小傢伙們漸漸掌握了要領,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難度也很大,所以我們還讓孩子們相互合作,發揚互助精神,從那以後,每到睡前與睡後,教室裏一片熱鬧紅火的景象,幫着拉袖子的、幫着扣鈕釦的、幫着掏袖子的,孩子們忙得不可開交,“請幫幫我”、“謝謝你”等聲音不絕於耳。我們不禁感歎:4歲兒童竟有如此精誠的合作精神,咱們成年人真自歎不如啊

專家曾説過,兩歲的幼兒就有獨立穿衣的願望,3歲的幼兒已經具備獨立穿衣的能力,那為什麼現在很多幼兒到了6歲還不會穿衣服呢?這個都是“心軟”惹的“禍”呀!

小班教育隨筆9

對書的渴望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那還是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我們數學的韓教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教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師,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教師特有象徵的脖子,我們還偷偷的給教師起外號呢!

“長脖子教師”,可是,我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因為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為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因為每當韓教師給我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我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因為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幸福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所以,那時候的我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教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我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

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僅有“物以稀為貴”才該有的吧,説歸説,圖書的不斷改善,為此刻的孩子學習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並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我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提高,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書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學習的時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間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小班教育隨筆10

天氣有點悶,幼兒的精力又旺盛,常規活動時幼兒顯得很躁。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在上面點名,幼兒在下面有的説話、有的玩耍,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又想到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於是靈機一動,對着孩子説:“來,我們現在誰都不要説話,豎着耳朵聽。你仔細聽,聽到了什麼聲音過一會老師請到你,你就起來告訴大家。”頓時,教室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的尋找更多的聲音,過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説出他們當場聽到的很多

聲音:小鳥聲、水聲、對面馬路汽車開過的聲音……有的幼兒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老師告訴幼兒,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會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來幾天,我變化着玩法,比如我讓幼兒閉上眼睛,然後老師用鉛筆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較有趣的聲音來,再讓幼兒猜猜老師發出的聲音是什麼,再進行節奏練習。

還有一種變形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名幼兒出來看老師口型説什麼,然後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後,按指示玩遊戲,如“請你幫老師拿點名冊來。”等。

這些“聽聲遊戲”有助於孩子養成保持安靜、沉默的習慣。這也是誘導孩子們服從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們對這些遊戲很有興趣,幾天下來,幼兒安靜了許多,説話聲音也輕了。所以我也總結出: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必須在萬變中去“應付”幼兒的千變。

小班教育隨筆11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處劃破了。一條口子雖長,但不深,星星點點地流着一點血。我毫不介意,拿紙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

誰知道眼睛特別“亮”的楊楊竟然發現了:“姜老師,你的手流血啦!”聲音雖然輕,但關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聲中,孩子們都將目光轉向了我的手指,並且紛紛嘟囔着:“姜老師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們關切的眼神,我笑着説沒事的,希望就此結束這件事。沒想到,孩子們可不想就此罷手。

細心的朱朱説:“老師,你怎麼不用創口貼啊?”

王芷欣緊跟着説:“姜老師,用了創口貼就不疼了。”

雯雯還指着自己手腕上的“傷疤”説:“我上次也弄開了,媽媽給我貼了創口貼。”

……

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真不少,這時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們了:“老師沒有帶創可貼,就不貼了吧,沒有關係的。”

“那我明天給你帶個創口貼吧!”小朱朱真的很有愛心哦。

“我也給你帶!”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搶着説了。

我感到心裏一陣陣暖流湧起。“不用了,姜老師家裏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貼好了哦!”於是我又開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在活動室門口接待孩子們。“姜老師,給你一個創可貼哦!”小朱朱遞給我一個創口貼。説實話,我被感動了,原來他昨天不是隨便説説的,原來小朱朱確實把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師,我也給你帶了創口貼!”調皮的小宇竟然也有這份細心,他爺爺還跟我説:“昨晚一回家就説要帶創口貼了!”原來小宇心裏是有我的,可惜平時還因為他的調皮我老是生他的氣,我不禁臉紅了,有些後悔。

“姜老師,我幫你貼上吧!”天真可愛的杭杭拉着我的手,非要親手貼上她帶的創口貼。我蹲下來,頭一次像一個孩子一樣,享受着被人照顧的感覺,這是一種多麼奇妙、甚至讓人迷戀的感覺啊,而給我這種感覺的竟然是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看着她認真的表情、細心卻顯笨拙的動作,我忍不住在她的頭上親了一下,多可愛的孩子啊!

……

一樣的早晨,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幾張創口貼,十幾張來自於孩子手裏的創口貼。看着這一張張小小的創口貼,我有種流淚的衝動。這豈止是一張張小小的創口貼,我看到的是在這小小創口貼背後的濃濃深情,是孩子們對我的一種關心、一份關懷、一片愛意!

我最親最愛的孩子們,衷心地祝願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乾淨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環節

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係,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於是在之後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並有節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裏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幹。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乾。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兒紛紛跟着我學了起來。“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讓幼兒在有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演兒歌內容,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並能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去動腦筋,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僅僅一個洗手的習慣,我們也要考慮很多。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孩子們更多更強的獨立能力。

教師應做有心的人,從孩子長久發展的利益考慮,我們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更要親自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體驗孩子們的需要,制定的常規制度應隨時調整,並改變教育方式,形成真實的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小班教育隨筆12

孩子在幼兒階段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孩子含糊的發音、用詞不規範、語句不完整,往往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理解幼兒的思想,知道幼兒的各種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

曾經看見過一句名言:“沒有學會傾聽的教師,就有沒有學會傾聽的學生,哪個教室有不會傾聽的學生,就一定有不懂得傾聽的老師,要想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指南》指出: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説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迴應。如果教師能真誠地傾聽幼兒的意見,理解和尊重他們,接納他們稚嫩的觀點,分擔他們的困惑,共享他們成功的快樂,用温暖的笑臉去面對他們,就能增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就有益於幼兒的發展。記得有一次,在吃午飯時,老師發現地上有一灘水,問是哪個小朋友尿褲子了,可沒有一個孩子回答,我告訴他們,沒關係的,不小心尿濕褲子,老師幫助你把濕褲子換了,這樣才不會生病。過了一會,妍妍小朋友走到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我實在憋不住了,我就尿在褲子裏了。你不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聽了這些,我急忙給她換了褲子,並告訴她:老師一定給你保密。因此,我們應該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去傾聽他們的聲音。

幼兒的行為總是刻意或不自覺地模仿成年人,他們內心是希望有人能夠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然而成年人卻一直把他們當做小孩子,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從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想法,這種方式可能對幼兒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三歲看百年”這句俗語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沒有學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那麼他們長大後很有可能表現得沉默寡言,這個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籃球比賽剛剛興起的時候,那時候籃球網還沒有洞,每一次投籃投中時,都要人爬梯子上去取,這樣既拖延了時間,又使比賽很不盡興,維持人們想了很多種辦法,甚至發明了專門又來取球的機器,但是結果仍不盡人意。直到有一天,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去看比賽時,看到工作人員費力的一次又一次去取籃球,她疑惑的問道:“為什麼他們不用剪刀把籃球網剪一個洞?”小女孩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般,人們在籃球網上剪一個洞,問題就解決了。小孩子往往能夠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成人常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所以,常常傾聽孩子的聲音是十分有必要的。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傾聽者,首先我認為要有耐心,認真觀察幼兒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努力從幼兒含糊不清的發音中理解幼兒的意思,然後做出回答,不能敷衍,這樣只會讓幼兒因為表達不清楚他的意思而着急,甚至有可能大哭大鬧,我們自己卻不知他們為何而哭鬧。如小班新入園的幼兒,常常以哭來表達自己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父母的依戀,面對這種情形,作為老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幼兒的聲音,用敏鋭的`觀察力去分析他們哭的原因,是生病了?是褲子尿濕了?是想媽媽了?還是……在新小班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的孩子因怕老師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午睡時有的孩子想解便又不敢説,導致把尿弄在褲子上,尿在牀上。就因為這樣,有的家長就説,我家寶寶回來説老師在午睡時不讓孩子解便。還有的孩子想喝水,他們也不願表達,一出幼兒園,就吵着家長要喝水。針對這些現象,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是否該聽聽孩子們的聲音,不要跟孩子們規定:不準午睡時上了牀以後隨便上廁所,不準上課時隨便下座位去喝水入廁等。孩子畢竟還小,他和成人的自控力怎能相比?我想,有的老師可能害怕有的孩子是故意想借上廁所玩,有的孩子午睡時大聲叫老師又會影響其他幼兒睡覺,所以在午睡時便有了這樣的規定。要改變這樣的情形,老師可以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可以告訴他們別人在午睡時,你如果要上廁所,可以小聲點告訴老師,這樣就不會影響別人。

小班教育隨筆13

對於剛剛進入集體生活的小班寶寶來説,不管是吃飯、睡覺、穿衣、小便都需要老師的細緻照顧和關懷。隨着天氣漸漸地變冷,寶貝們身上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每天午睡前,我都要一一為寶寶們脱下衣服。起牀後,一大羣孩子圍在身邊,充滿懇求和無助地説:“老師,我不會穿。

”“老師,幫我。”“老師……”開始,我心裏美滋滋的,享受孩子們圍在身邊依賴我的樂趣,於是便很有耐心的幫助他們穿好。可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孩子們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感覺上他們會做的也跑來要我幫忙。

往深處一想,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的幫忙遷就,不給他們鍛鍊的機會,他們如何能提高呢?於是,我改變方式,開始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當然,開始肯定有些困難,很多幼兒無從下手。我便採取了先給幼兒一半的幫助,在幫助幼兒脱衣服時只脱一隻袖子,另一半讓幼兒自己動手脱下;穿褲子時,先把褲子正面朝上,利用兒歌的方式,鼓勵幼兒玩“鑽山洞”的遊戲;穿鞋子的時候我也只幫一半的`忙,只穿一隻,剩下一隻讓寶貝自己穿。漸漸地,幼兒動手能力增強了,身邊圍着的孩子也越來越少了,看到的只是孩子自己在動手自理,聽到的也只有“老師,我會……”看到這一幕幕,我的心裏很欣慰。

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將一定空間或問題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去思考,相信孩子,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醒。

小班教育隨筆14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改善這些孩子的狀況,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幼兒園是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它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對兒童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於膽小的孩子,應該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來處理羣眾的關切。直接與廣大羣眾打交道會給孩子們造成很大的壓力,這可能會促使孩子們從最初的膽怯轉變為恐懼。它需要一個過程來徹底改變它們。

當我教育膽小的孩子時,我會在他們最初參與羣眾活動的過程中給他們一個緩衝。我不會直接強迫和要求他們,我會先讓他們有一個適應活動的過程,這樣他們就不會有一顆膽怯的'心。例如,在玩“找朋友”的時候,我會多去幾次,用信任的眼神看着他們,親吻他們。切斷語言,與他們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少一些對他的恐懼;孩子和孩子是最真誠的接觸,可以改變一切,我會充分利用這種關係來幫助他們。在玩“娃娃屋”的時候,我會叫一些比較活躍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形成一個強與弱的隊形,讓能説會道的孩子帶動其他的門,多和他們交流,玩遊戲,讓他們發揮主導作用,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雖然只是一些小策略,但這一次,他們的性格確實改變了很多,他們的聲音也很大。父母都是感激。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我們應該更有耐心並鼓勵他們。當然,我們不能沒有父母的合作。

小班教育隨筆15

平常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關心周圍的夥伴朋友,與夥伴朋友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讓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友好習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快樂生活。今天,在幼兒園裏發生了這樣一個事情。

今天午飯後,我領着孩子上廁所,孩子們上完廁所出來站隊,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着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小班一個小朋友一邊走着一邊在哭,因為這名孩子是特殊兒童,屬於侏儒症,因此手很短,提不上褲,王鵬程在輕輕給他提褲,走在旁邊的張倩説:“我也幫助你!”我們都來幫助你,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我跑過去説:“孩子們,你們做的很對,夥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的,老師為你們的所作所為感到高興。”對呀,聽了孩子們這樣的對話,瞭解到孩子們能互相關心,我們作為老師感到很高興,很欣慰,特別是關注特殊兒童,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樣的孩子,讓特殊兒童感受到夥伴朋友對自己的關心。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同伴了,很好。”並表揚了所有小朋友,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一定有什麼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於行動,照着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