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散文

來源:文萃谷 1.45W
童年的散文1

時光似水無痕

童年的散文

四季徘徊交替

生命的樹輪,盛情地記載着歲月

柔和的春雨,忘情地洗禮童年的足跡

細膩的秋風,盡情地掃描純真回憶

幾度春秋

我們的童年已裝點成了單調遞增

如絲如隙

童年的風景構成了絢麗的畫卷

曾在柴叢中,在草垛上

我們翻滾着,打鬧着,嬉笑着

在田野上,我們手拽長長的線

放飛着尋覓夢想的紙鷂

小河裏,我們光着小腳丫

撲通,撲通 興奮着跳進水裏

撥開了旋渦,讓剔透的珠兒飛濺着

然後赤裸裸地如泥鰍般穿梭在水中

於是受驚的魚羣蝦落不禁閃躲不息

無法悠然自在

傍晚的夕陽下

裊裊炊煙翻閲着農家的暮夜時

我們揮着鞭兒,趕着牛兒,哼着歌兒

時而集來一片歡笑

迴歸自己的樂園

我們仍記着繁盛的古松樹下

夕挑促織朝弄知

燈火闌珊處

我們傾聽耳畔的絲語

仰望滿天繁星眨着眼睛

遙想明天的太陽

幻想長大

長大後亦是怎樣的一翻境界

是否還有無憂的笑臉

童年的散文2

爺爺午睡夢中迷迷糊糊的看到一片好美的雪景,那樣的祥和,到處是歡聲笑語,似乎聽到了爺爺的聲音,真的好想他啊。爺爺一定到了另一個很美的地方,在那裏默默的看着我,看着他的小孫女堅強的在這個世界上長大……

小賣部

那個時候,上幼稚園的我,是爺爺強烈要求要被他帶的。記憶是模糊而幸福的。每天傍晚,大家就會看到,一個小妞妞站在橋上盼啊盼啊,終於下班了,那個慈祥的爺爺抱起自己疼愛的小孫女,向小賣部走去,小女孩的手上就會有好多好多的零食。小賣鋪的阿姨早熟識了這祖孫倆……

巧克力,蟲牙和白雪公主

每次爺爺從東郊回來,都會帶好像是金帝巧克力,包裝很簡單,一斤卻要花去他一個月六分之一的工資,所以,小時候很多蟲牙,奶奶説都是吃巧克力吃的。

每個週末,爺爺會帶我去類似現在葡萄水晶那樣的,全開封只有那一家的冷熱飲店。每次都會買白雪公主給我,就是用冰激凌做成一個雪人,加上裝飾叫做白雪公主,那裏面最貴的冷飲

洋娃娃和西式玩具

因為爺爺經常去東南亞工作,可能是勞務支援吧。每次爺爺回來都會帶很漂亮的玩具給我。我喜歡拉着洋娃娃的手拍照,我和洋娃娃的個子差不多,照片上像兩個小姐妹。還有那套可愛的西式咖啡杯子玩具,後來都送給院裏的小朋友了,還被媽媽説自己的東西不知道保護

氫氣球的世界

小的時候,特喜歡氫氣球,爺爺,爸爸,媽媽,還有他們的朋友們,總會買很多很多給我。平常只要爺爺,或爸爸,媽媽從鼓樓廣場走過,就會買紅紅的大氫氣球和一捆彩色的小氫氣球放在屋內的平頂上,綴着長長的繩子,我就在氣球下面開心的跳……

電影院

媽媽爸爸經常會帶我去電影院,除了大型卡通片,我就會吃了一大堆零食後,睡的直到電影結束……

水墨畫

那個時候,多麼美的夕陽裏,一個耐心的父親和一個揹着畫夾十幾歲的小女孩,做着詩意的夢……

午睡醒來,夢到一片天堂的景色,記起一些童年的往事,眼睛濕濕的,內心暖暖的,也許心底永不泯的那份美好,都來自於童年吧……

童年的散文3

曾經女孩有個夢,可是夢總是那麼完美,可是夢醒了才發現那些回憶早已灰飛煙滅。都消失在故鄉的小山林中。

這個城市繁華空曠,膨脹着虛浮的快樂,而小女孩,滿目荒蕪,有人説,該回家了。這裏雖繁盛喧囂,卻始終不屬於我們。鄉音裊裊,生生扯落小女孩眼底的淚。那一抹化不開的鄉愁,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那花木掩映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幾座起伏的大山在這幾座連綿起伏的小山村中,顯得格外顯眼。突兀的山上早已失去了夏日的那份繁盛。枯黃的落葉遮蔽了土地質樸的顏色。女孩忍不住重拾那份被包裝的童真,再次踏上兒時的祕密基地----山頂的小木屋,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那份意想不到的破敗,隨之而來童年的一件件趣事在女孩的心中交相輝映。

‘姐姐看,這花真美啊’輕輕地撥開泥土。小心翼翼的將那朵花摘下,戴在姐姐的頭上。姐妹倆坐在小木屋旁互相依偎着望着山下的景色。這裏是他們童年趣事的聚居地。這裏有他們兒時的夢,就這樣他們終於長大了。終於有一天,告別還是不期而至。

皚皚的白雪給這座小山覆蓋了一層薄紗,讓他它顯質樸,又略帶輕盈,別有洞天。女孩再次登上山頂,這次她卻是和山告別的。女孩要去城裏了,去尋找另一座大山。儘管大山知道女孩就算有了新的大山也不會忘了他。但是他得知女孩要做的消息後,仍然很悲傷,不他一定在哭泣。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夢醒了,女孩再也掩飾不住心裏的悲傷。而那分悲傷卻是對兒時的懷戀。歲月的洪流,捲走了童年,捲走了夢,剩下的只是一個被歲月刻下深深印痕的傷痕累累的軀殼,和一顆滄桑的心。

沒錯,那個女孩是我,一個有着滿滿的童年回憶的我。

眼角的淚水已經湧出來了,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向所有人揮手説再見,就讓我們把這份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心底。

童年的散文4

童年是美好的,無憂無慮的,但也是短暫的。我還沒來得及步入青春,可是時間老人已經把我推進了青春的列車。童年,是真中的夢,是夢中的真,是失意時含淚的微笑。

《童年》是高爾基所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説。他的童年是幸酸的,幼時喪父,少時離母,他的童年在親情離合中沉浮……

童年,本應該是真中的夢,是夢中的真。有美麗的浪花相伴,有燦爛的朝霞相攜,正如今日許多人的童年,有家人的陪伴,無時無刻都有親情。

小時候我總是對天空有一種嚮往,希望自己擁有一雙飛向天空的翅膀。在春天我最愛做的事是放風箏,因為它承載着我飛向天空的夢想。

在夏天,下午我和小夥伴們打水仗,黃昏我們坐在一起看日落,晚上在廣場上跳舞。

在秋天,我喜歡在金色的田野裏散步,每當散步時都會想到“稻花香裏説豐年”這句詩。

在冬天,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雖然天很冷但是絲毫感受不到寒風的刺骨。

六一”是童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可是現在的我不能再過六一了。

小時候我總想長大,但是我現在又想回到童年回到小時候。因為長大1歲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負擔,多了一絲憂慮……

童年我們不可能再回去了,但是我們要珍惜童年的美好記憶,童年的記憶是珍貴的。我們不能因為喜愛同年而厭惡青春。

童年的.散文5

童年,有多長?天上的星星也説不明瞭;童年,有多短?亙古不變的太陽也道不清楚。童年,有多永恆?我明白。

回憶童年,那些小夥伴兒,那些好哥們兒。一上國中,曾經那些人,都不在身邊。曾經那些事,卻還在眼前。文傑啊,又曾想起你的開心笑顏;林雲灝啊,我給你講的奧數題弄明白了吧?太多、太多人和事,被碾碎在歲月無情前進的車輪下。而有些東西,卻是無法逝去的。

老師常説:“如今的你們早已不是小孩子。”是啊,如今的我們早已退去那頑皮青澀,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穩重。但隨着他們起走的,好像還有什麼東西。課間十分鐘的打鬧與追逐,成了下課後補作業的間隙。早起是跑到操場,第一時間就得拿起書。學習,真正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但,越補、越學,卻越丟的東西,好像叫做童真,還有爛漫,還有,太多太多。

曾經幾何,吃完晚飯走出門便有自己的天地。又曾何時,回到鄉下老家,一切一切都如此愜意。與家人散着步,胃裏有外婆忙了一下午烹飪的飯菜。心,暖暖的。沒走幾步便能遇到才分開沒多久的小夥伴,就拋下家人,和他們打成一片了。現在依舊,有着自己的鐵哥們,更加美麗的步行街。但不知為什麼,就是沒有田間小徑中的放鬆。外婆的手藝也不知進步了多少,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和小夥伴們瘋過後的香。學多久,也這問題搞不明白吧。

童年,在記憶中熟悉而又略顯陌生。雖然一直不願承認自己早已不是兒童,步入了多夢的少年時代。但時間,卻無情的將我審判——你長大了。成長,是不可避免的。那它是好事還是壞事?我看到大人們疲憊的心靈,覺得知道。看到夕陽下四目相對的老人又不知道了。聽到自己沉沉的歎氣覺得知道,看見自己學到的滴滴點點又迷茫了。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

冰心説:“童年,真中的夢,是夢中的真。”現實中的童年不知所蹤,而夢中依有那份幻想。而我的童年去了哪兒?只有夢中?還是那個天真笑容中?又或説它在嗎?它應該在吧?是那個難題被解的真心笑容中嗎?它在吧。它在和夥伴共同進步後一次真心喜悦中嗎。它在,它在自己追求童真的爛漫之心中。它一定在,就在那兒,笑對生活,樂觀向上,永遠不會過期的童心中!

童年,不逝。他會化作一位少年來監督我成長。童年,永恆。時間只能帶走時間,無法帶走我的那顆童心。對於有童心的人,何年不為兒童,何年不是大好童年?

童年的散文6

曾幾何時,面對緊鎖的木門,不再探頭探腦,想象着對面就是夢想的目的地;曾幾何時,不再把竹蜻蜓戴在頭上,以為可以和小鳥捉迷藏,雖然仍會傻傻地守在桌旁,等着連接奇蹟的抽屜突然打開,但我已經無可救藥地長大了,是時候告別我的童年和那個矮矮胖胖,在猜拳時只能出錘子的機器貓了。

長大了是什麼意思?就是在被別人欺負時,被老師罵時,考試不及格時……學會一個人擔當,學會用雙手搏擊命運?還是在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前滿是不屑地打破他們幼稚卻美好的夢?命運用時間這鋭利的刻刀把我們的肩雕刻得更寬,更大,足以承受哀傷,寂寞,無奈,但卻無情地割裂一個又一個幻想,我們原本鮮活熱烈的心變得粗糙,冷漠,積滿了塵埃。你哭、你罵、你捶胸頓足……但最後只能無奈的歎息。晝夜更替,星月輪轉,歲月的車輪,誰當得了?

今天,我終於看到了哆啦a夢的最終結局。果然,主題就是離別。多拉a夢不得不回到未來,永遠不再回來。大雄在淚眼朦朧中看到一幕幕往事像霧一般瀰漫,那麼熟悉,卻又那麼縹緲。大雄不敢動,也不敢想,他恨不得搶過亂時計,讓時間永遠定格。

為了讓多拉a夢走得安心,大雄破天荒第一次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過了完美的一天。完成作業、幫媽媽買東西,甚至擊敗胖虎……終於,離別還是來了,漫天櫻花飄散,細雨紛飛,好像每一次奇妙的冒險,每一個成真的幻想,還有共同走過的每一天,都隨着花瓣悄悄沉澱,然後被雨水,不,我寧願相信那是老天的淚水,衝到很遠的地方。

兩人在雨中擁抱,淚水再一次決堤……

我突然想起晏殊的歎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不正是現在的場景嗎?花雖落,燕卻歸;春已逝,夏將至。同樣,童年我不再擁有,但青春正向我招手。

在我的心目中,哆啦a 夢無疑是我五彩斑斕而又如夢似幻的童年的縮影,他卻走了,走得那麼痛苦卻也那麼堅決。也許,是時候向我的童年告別了。連大雄都能好好的努力下去,我為什麼不行呢?哦,再見吧!我的童年,我會把你珍藏在記憶中的酒窖,讓你的醉人香氣越來越濃。

寫罷文章,我打開書桌的抽屜,看着空空如也的木板,終於,笑了。

童年的散文7

拾貝殼——童年的心事!

這對於在海邊成長的來説似乎是一件很平素的記憶,可是對於生活在黃土高坡上的我來説,卻在不同程度上彌補了我記憶的空白!

前些天,和兒時的朋友聊起,談到我祖母家東邊的那一條河,朋友説這條河在幾年前就乾涸了,偶爾在夏天雨季的時候,這河裏才流過一些溪流,聽了朋友的話之後,我的心裏突然不知所措!

這條河可以説是我心裏的母親河,雖然許多年沒有親見這條河流,可是在夢裏卻時常從我的思念裏流過!

佇立在這條河的河牀上,時刻都能勾起我們童年許多記憶,尤其在春天來臨的時候,這條小河便成為了最快樂的地方,大人在洗衣服,小孩子在綠綠的草地上玩耍,尤其是那老牛與山羊,低着頭,默默地在品嚐着和牀邊青草的醇香,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總會讓不自覺地引的我們玩耍的孩子去舔指頭,現在想起遺落在河邊的記憶,一個個彷彿像我們在沙灘裏撿起的貝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記憶。由於我們家離我祖母家有二十多裏遠,於是每每我要去河邊的時候,跟在我後邊的往往就只是我的祖母了!

祖母不高,駝着背,滿臉都是深深的褶紋,性格直率的祖母,對我卻疼愛有加,在我的記憶裏,祖母從沒有打過我一下!

然而,到河灘上玩,撿貝殼,對於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來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對於大人來説要操多少心?

在那時,望着在河灘上撿起一個個貝殼的大哥哥與大姐姐們,我心裏不住地在告誡自己,快快長大吧?

蹲坐在河邊草坪上我不時地陷入沉思,祖母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被拖着,蹣跚着走到一個梳着辮子的女子面前,在耳旁低語幾聲,中午我在祖母院子杏樹下吃飯的時候,那個大辮子女子來到祖母家,手裏還拿着一個黑黑的塑料袋子,直到晚上,祖母才拿出那個袋子,裏面裝着幾個大小不一的貝殼,我十分的開心,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祖母分給我貝殼的情景:這個是你兩個妹妹的,那個是你讀國小哥哥的,而這個最好的就是屬於你自己的。我拿着祖母分給我的那個貝殼,放在自己的枕頭下,我夢見一個甜甜的夢,一個駝着背的老人,一個扎着辮子的女子……

貝殼,就像是童年的文字,裝飾了我的童年的心情,也成為了我生命裏一份不捨,説起貝殼的故事,我就會想起這條我心裏流淌的母親之河與河灘上上那一個個挽着褲筒撿貝殼的影子!

回眸,這兒時的夢已經漸漸離我而去,可是,這個曾經裝飾過我童年心情的貝殼,依然成為了我人生裏一段快樂的文字!

這可能是我人生經歷中一段特殊的文字,可是想想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心裏誰不想去用手握住有着和貝殼一樣美麗的心情!

放牛兒——少年的情懷!

對於放牛放羊來説,在今天的農村而言,漸漸地成為了一段歷史,也成為我生命裏一段熟睡的記憶!

放學回家,或者是過星期,我們農村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挖野菜、放牛放馬,踏着早晨的露水,牽着牛馬,拿着自己愛看的書,把牛馬拴在一棵大樹上,藉着幾分明媚的陽光,確實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

只可惜我不是一個畫手,要是能把當時的情景收藏在自己的畫集里人生或許會更有幾分情調,因為有些記憶就和我們身邊流走的時光一樣,再也無法挽回,這也許是我今天要寫這篇文字的原因之一!

放牛放馬的事情,對於城市裏人而言是髒活、累活,可對於那些善於捕捉生活心情的畫家、詩人與文學家來説,又何嘗不是一個個最真實,最樸素的素材呀?

隨着科技的發展,村裏的鐵牛(拖拉機)漸漸替代了牛馬,於是牛馬也漸漸退出了幾千年來耕田的舞台,成為了人們記憶裏的文字!

瀏覽着過往的記憶,人們喜歡收藏珠寶、古玩,而我卻偏偏喜歡在文字裏收藏記憶,這也是喜歡文字者共同的心願,用文字將記憶變成一種永恆,有些東西雖然已經成為懷念,可在印痕深處留下的一段段佳話,至今讓人們傳送,一如神話傳説裏放牛娃牛郎遇到仙女,戲曲中屠夫成了狀元郎等等故事,優美、婉轉、悲涼!

人生總會有太多的不捨,那些讓我們記起的事物,雖然有的與我們無關,可是,在我們的成長中,我們不能承認這些給我們人生留下的記憶!

翻閲從身邊流走的人,遠去的物,每一段歷史,每一個事物,來與去都是一定緣由的,只要我們用心去收藏它,我們就會走好自己現在的路!

雪來了,冬也來了,那春的腳步也離我們不遠啦!

童年的散文8

我時常回憶我的童年,因為它經久耐用,質地良好。

——題記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老木房磚瓦片青石巷,是我不管走多遠長多大,心底永遠的眷念。那時候寨子上還有一個私塾,兩個老師便擔任了所有的課程,我還小,沒有到上學的年紀,比我大三歲的表姐在我們寨子上私塾,於是我每天就和她一起坐在教室裏上課,所謂的教室不過是一間別人沒有居住的空房子,再在裏面放上幾快磚頭,橫搭一塊木板,長板凳。上課時我總會帶着一些從山上摘的野果揣在兜裏,拿到課堂上吃,我的表姐總是小心地提醒我説,説讓老師看到了會被罰站,於是我又小心翼翼地鑽到桌子底下偷偷地吃。那幾年計劃生育追得忒緊,計生辦的人霸道又無理,我們在教室門口親眼看到有人家的房子被拆,把那屋頂上的瓦片一塊兒一塊兒的掀了敲碎,年少不識愁的我們,儘管像是在看戲一般哈哈大笑。結果被老師斥責回了教室。

生命中的人總會悄然消失在你的眼前,你卻一點也沒發現,現在想起來我竟一點兒也沒發現,曾經和我一起生活的表姐在我今後的童年裏再也沒出現,寨子上再也沒有私塾,也不再坐在教室裏聽課。那年可能因為家裏的原因我和一個女孩相處得很好,她比我大兩歲,總像姐姐一樣照顧着我。那時候的春天好美,家外面是一片樹林,裏面有梨樹李樹桃樹,花開時,白的紅的,下起雨來,花在雨霧中,像仙境一樣。感謝那些時光,我做幾年的神仙,儘管當時不知覺,現在想來也亦美亦幻。任性的我喜歡樹上的花兒,非得逼着她為我摘到才好,無奈她把我背在背上,讓我得了那花兒,花兒最後並未被我好好愛護,想象中的寶瓶瓷裝,那時候我很依賴她,在我心裏亦親亦友。

七歲那年,我被父母接到身邊,家裏超生計劃生育追得緊,父母不敢住在鬧市,一家人住進了深山裏,砍出一片空地,搭了間帳篷,就連睡的牀也是媽媽自己用木樁釘在地上搭起來的。媽媽將門前的地挖了出來種上了白菜,還養了雞,還將一旁的樹藤弄成一個棚,放一張長板凳在裏面,白天用來乘涼,晚上用來看星星。那時候的星空漫天星辰,星星閃着眼睛,還有螢火蟲在圍繞着我們在夜空中飛舞。少女心的媽媽拿來空的酸奶瓶,捉來螢火蟲放進去,我們睡覺時就把瓶子放在我們的枕頭邊,和我們一起入夢。遺憾的是第二天起來螢火蟲往往因為缺氧死去了,但往往第二天我們還會捉來放進去。後來聽説螢火蟲一生只亮一次,完成使命後便死去了,我沒去證實過真假,但多少是欣慰的。

家鄉有一片一千多畝的茶園,是父輩們種下的,初衷再簡單不過,只是想着在種茶時偷偷省下一點化肥,拿回家種莊稼,讓莊稼長得更好些。沒想到這片茶園在很多年後卻成了很多家庭生存的根本,也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八歲時我回到了老家,知道可以採茶賣錢,心裏自然很嚮往的。我第一次採茶時是個煙雨的天氣,和弟弟一起拿着一個飼料口袋,採了一早上,換了一塊兩角錢。遇到一個炸餅賣的人,就想買來嚐嚐,心裏很膽怯,不敢詢問價格,只説我買兩角錢的餅,心想着和弟弟一人一個,結果她只給了我們一個,瞬間明白這餅賣兩角錢一個,於是和弟弟一人一半,吃着消失在煙雨中。隨着年歲的增長,我們在茶山待得越來越久,採的茶越來越多,換的錢越來越多。寨子上的孩子們很勤快,不上早課時早上天一亮就起牀去山上採茶,放學後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裏。父母早已把飯預留在鍋裏,匆匆吃完,拿上裝茶的兜又往茶山上採茶,總是要天黑後才去賣茶,賣完茶後大家拿着火把和電筒,穿行在夜空中。天上星辰閃耀,山下萬家燈火,大夥兒吆喝着歌聲,滿載收穫地回到家裏。那時我的爸爸會準備一個筆記本,把我們交給他的錢記下來,並且寫下日期,儲存起來。到了秋冬季節,沒了收入,我們便開始使用那筆錢,爸爸又會寫出我們的支出,到了年底,便會算一次總賬,一年還能剩下一套衣服的錢。那年汶川大地震,我讀五年級,學校要我們大家募捐,於是我們紛紛乘中午午休的時間跑回家裏把自己贊在枕頭底下的積蓄拿出來,慷慨地捐了出來,慶幸我們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靈。

童年的散文9

今天在鄰居的朋友圈,見到了一張照片,曾經那麼熟悉的小小的一棵野果樹,把我的思緒帶回了童年。

小時侯,每年的陽春三月,我們這些好吃的小屁孩,都會在放牛,掏豬草和砍柴的時候,偷偷地去土坎上,田坎上和大山裏,去找這個野果吃。

它的書面名字叫什麼,我真不知道,家鄉話叫它掛青子,應該是清明節前後就可以吃的吧。

這個樹葉很特別,正面是綠色,背面是乳白色。小小的一棵樹,都會結滿小果子,果子一串一串的,向下垂掛着,熟透了的果子會發着閃閃紅光 ,那水靈靈的模樣,讓人一見垂涎三尺。

這可愛的小野果子,想吃它也不容易啊!它的枝幹上長着長長的刺 ,一不留神刺兒會把小手刺出血來,同時還害怕它的周圍有黃蜂和蛇。熟透了果子,味道不錯,酸酸甜甜的,比草莓好吃多了。

家鄉山上,還有一個天生的自然野果,茶泡和茶片兒。這個不需要人工打理的茶籽樹,在每年冬天白色的茶花謝了過後,總會在枝頭上綻放幾個或紅或白的茶泡兒。

這茶片兒是長在小樹枝丫的,一片一片厚厚的肉肉,有紅色,粉色和綠色,其中數粉色最好吃。它們喜歡長在大樹底下矮矮的樹枝上,特別容易被我們發現。

這個就是甜甜脆脆的茶泡兒了。它們高高的掛在樹上,沒脱皮之前,它們是紅色的,遠遠地望去,它們就像一個紅紅的小燈籠似的,掛在樹上十分搶眼。

於是我們就走到樹下去,脱掉鞋子爬上樹幹去,在樹葉裏尋找它們的身影,有時候會讓小夥伴在下面指點,它會和我們捉迷藏的。

這個野果子,在太陽的照耀下,曬得它乾巴巴的,放到嘴裏一咬,脆生生的,味道甘甜 甘甜的。勤快的女人還會把吃不完的茶泡,煮熟來做茶泡幹了。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山裏的孩子愛大山,春雨一場,萬物生長。摘野蕨菜和扯小野筍,又是另一個好玩的事情了。

蕨菜喜歡長在背陽光,有濕濕泥土的地方,這樣它們才會壯壯的,肥肥的,肉嘟嘟的好可愛呀!蕨菜一般在驚蟄前後才有的。但在採摘過程中最怕遇見大蛇。

蕨菜摘回來後,不可以生吃的,要放在開水裏煮過,再放在冷水裏泡着,它們有很多種吃法,清炒和混搭依個人喜好。

春天來了,房前屋後的空地上,只要有竹子的附近,都會長出矮矮壯壯的竹筍,但大人是不會輕易讓我們吃的,除非是生長不好的,成不了大竹子的那種,才會讓我們有口福吃的。

家筍要做家裏的雜貨用具 ,菜籃子,簸箕什麼的。幸好山上有野生的可解我們的饞。我們會在帶着露水的早上,提着提籃去山上扯野筍,運氣好就會有一大提籃。

扯回來的小筍子,要一片一片剝掉外殼,清水一衝,就可切好下鍋了。竹筍炒肉是一道美味好菜呀!炒臘肉又是另一個風味了。

三月裏還有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情,就是去山上採蘑菇了。

野生蘑菇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蘑菇一般在春雨後的二到三天去採,又多又大。它們長在大片的松樹林裏,有紅色的紅豆蘑菇和綠色的綠豆蘑菇。

蘑菇味道鮮美,但千萬不要亂吃,注意毒蘑菇。為了安全起見,在煮蘑菇時,請放點米或蒜頭,如果它們變色了,就是毒蘑菇。這是我奶奶傳給我的經驗了。

春天的春雷過後,有黑色石頭的大塊地方,會長一個野菜——雷公屎,類似於木耳口感的野菜。味道十分鮮甜啊!

現在在外生活,家鄉很多的野味在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視野,除了回味,難回到兒時了……

童年的散文10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夢想

想象着自己是個外星人

當你被討厭、被嘲笑、被諷刺

被怨恨、被踐踏、被放棄

內心感到害怕

遇到挫折地遍體鱗傷

經歷一次次失敗

卻無法滿意的交卷

才會發現

原來你和這個星球上的人都格格不入

每一夜都在星空下翹首

盼望着小夥伴來接我回家

當你一次次的失望

但並不絕望

一時孤獨也不落寞

他們

也許就在來的路上

只是沒有前進的動力

你願意轉化成無形的能量

給他們加油

也許迷失了方向

你站在屋頂化身為燈塔

集中精神發送腦電波信號

為他們導航

也許飛船出了故障

你期盼他們能馬上修好

在心裏暗暗鼓勁

為他們祈禱

也許收到了求救信號

降落在不知名的星球

找尋到其他夥伴

為他們祝福

也許他們就在你身邊

只是默默的守護你

也許

也許你覺得地球

也挺好

童年的散文11

記得那時外婆為了便於小姨在團部上學方便。把家從七十二公里處搬到三支橋居住。那時候三支渠東邊渠幫子跟前有一口土井。那裏只住了幾户人家。我外公是養路段的,外婆負責家裏的起居飲食,小姨就近在團部上學。還有幾家熟皮子的。那時候熟皮子小組的三户人家也從三支口遷到三支橋居住了。可能是為了照顧我們這些孩子上學吧。我至今清楚地記住他們的名字。黃新玉。她離開三支橋後,我至今沒有見過她,現在也毫無聯繫。小王的一個舉動讓我至今記得:他與老婆幹仗,理虧,不服氣,竟然拿女兒小蘭出氣,胳肢窩裏夾着小蘭,説是要把孩子撩井裏。我外公他們就追他,他跑得更歡了,往三支渠下面土井方向跑,要把小蘭撩進那口井裏。倒是小蘭的媽媽大將風度,雙手叉腰,一聲吼:別攆他,有本事讓他扔!果不其然,小王扎住腳,愣怔了一下。説出去的話,收回來有些下不來台,他隨手把小蘭扔進三支橋邊上的小農渠裏。我外公他們就把小蘭撈出來。農渠不深,根本也淹不死小孩。只不過把小蘭嚇的大病一場。

也許是受了小王的影響,喜歡去在渠邊玩耍,有一天我小姨菊萍,到去邊玩,不小心掉到水裏,當時我拽着小夥伴小魚的腿,把他的腿拉進水裏,小魚嚇到嗷嗷大哭。小姨聞聲趕來也嚇得臉色發白,趕緊拉我出水,這下可糟了,外婆知道此事,把小姨狠狠的打了一頓,並且再不讓小姨帶我去去邊玩了。

記得我上國小那會, 我家就住在團部,離我家60米有口井水非常的甜,跟放了糖精一樣。數年後,勘測隊的人員到這裏做規劃,發現這兒的水很好喝,很甜,他們又發現這兒的孩子牙齒黑、黃,就化驗這兒的“洋井”水,結果是含氟量高得嚇死人,同時還含砷。他們又對各單位的水質進行了化驗,只有南區10連的水最符合標準,去10連拉水吃。

我小姨最怕去拉水,怕見到同學。怕同學心裏看不起自己。人家都在享受玩樂,而自己要來拉水吃。一天我隨外公拉水,碰到同學小劉,她見到我,沒有吭聲,向我揮揮手,有架子車拉着,倒是不太累。到了家,先把兩個小輪胎卸下來,再把車上大輪胎的接口繩子解開,汩汩地往桶裏接水,倒進缸裏。

三天的水就這樣備下了。

後來,由於外婆身體不好,父親就想辦法讓外婆家就搬到我家隔壁居住,就不用拉誰吃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