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物的優秀散文:一千多歲的“遊埠市”

來源:文萃谷 3.17W

《一千多歲的“遊埠市”》是作者朱之輝所創作的,文中主要是寫了遊埠市的歷發展變化,同時作者希望遊埠能擁有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遊埠市是怎樣發展的吧!

寫物的優秀散文:一千多歲的“遊埠市”

古代在邊境駐兵戍守稱為鎮。鎮將管理軍務,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廢。《新唐書·兵志》上説:“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宋以後稱縣以下的小商業都市為“鎮”,故而萬曆《蘭溪縣誌•市鎮》稱:“古者日中為市,而居所不遷者,亦以鎮名之。”可見,有了“居所不遷”的情況,即可稱之為:“鎮”。

2006年在遊埠鎮恆星鏈條廠附近發現一座東漢時期古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可見早在東漢時,遊埠已經出現,但是否出現“居所不遷”的情況,是不是小商業都市,現在還缺少直接的證據。

兩晉時期,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使得原本較為興盛的儒教開始衰落。飽經戰亂和欺壓的百姓、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名士紛紛皈依佛教或道教。哈佛中國史《南北朝卷》中説:在漢朝末年與唐代之間的時代裏,家庭與祖先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一是家族墓地的建立,一是分散在各地的同宗家族成員在寒食清明節時,會在墓前進行定期的聚會。同時,書中又指出:這一時期(南北朝)的家族也越來越信任宗教組織,並從宗教儀式中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特別是在佛教秩序中產生了一種新的對來世的重視。為確保死者能夠轉世投個好胎,一些佛教儀式變得非常重要,它們對於維繫家庭與祖先之間的關係也至關緊要,因此不斷強化了家族的結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東晉義熙二年(406)胡鳳施捨出他的住宅建造了和安寺。現存於水亭生塘胡村胡氏宗祠內的《兜率禪寺碑記》對此有清晰的記載:

於戲胡公!辭榮不讓於二疏,知足式依於元老。厭伐冰之貴,攀定水之宗。悟萬世皆空,歎三生苦幻。以晉義熙二年正月,舍所居為和安寺。

注意,胡鳳的身份是左散騎常侍輔國大將軍,散騎常侍是負責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的官員。這樣身居高位的大臣退位,在多數大家族南遷的東晉,住在遊埠這個地方,應該就是一個大家族。由是可知,在和安寺建寺之前,這裏就有胡姓大族聚居。遊埠至少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居所不遷”的情況,“鎮”也就出現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