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實用)

來源:文萃谷 1.97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教育隨筆(實用)

幼兒教育隨筆1

爭吵

王淑瑤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孩子,只是平時很少説話。下午,小朋友正在玩積木,我聽見她在哼哼着哭,走過去問她怎麼了,她指着劉奕説:“他搶我積木!”我想她終於説話了,就讓劉奕把積木還給她,並向她道歉。我轉過身,就聽王淑瑤説:“我不跟你玩了,你搶我的積木!”“你跟我玩吧!”劉奕央求到。我聽見了沒説什麼,只是心裏想:孩子間的'吵鬧真有趣,這爭吵也是好事,孩子們不能總生活在平靜、温暖的港灣裏,總有一天,他們這些小船會駛進浩瀚的海洋,走進斑斕的世界。這爭吵矛盾,正是他們從個體走向集體,從諸多關心他的人中走向集體,從諸多關心他的人中走向更廣闊的社會所必經的路呀。

幼兒教育隨筆2

我班的水桶上有兩個水龍頭,已經很久沒見到水龍頭流“眼淚”了,為此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班的孩子終於不浪費水了,終於知道節約用水了。

在這之前,我們班有幾個孩子洗完手後經常不關緊水龍頭,為此我很傷腦筋。為了讓孩子們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我不知費了多少心思,想了多少辦法,講道理、批評教育、彼此監督,甚至讓孩子們一起種了兩盆大蒜,一盆經常給它澆水,一盆不給它澆水,過了一段時間,被澆水的那一盆大蒜長得非常旺盛,沒澆水的那一盆乾枯了,以此為目的讓孩子們瞭解了水的重要性,知道了世界萬物都離不開水,但還是不見效果。直到有一次,我班李文慧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哭得非常傷心,突然一個孩子説:“快看呀!文慧哭起來和打開水龍頭一樣呀,”一句活給了我啟示。

於是我問,孩子們,你們説李文慧為什麼哭呢?因為她摔倒了,很疼唄。“因為沒有小朋友去扶她,她很傷心了”。那你們説這樣做好不好呢?不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説。我笑了笑,繼續對他們説:我們班裏有個“小朋友”呀,經常因為其他小朋友不理睬它而悄悄流眼淚。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小釗沉不住氣,老師,你説的是誰呀?你們想知道嗎?“想”,那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吧。大家好奇地跟着我來到水桶前。就是它。我指着流水的水龍頭説。大家都被我的`舉動弄糊塗了。李順宇是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你是不是説小朋友都不關緊水龍頭,它就會流眼淚?我點點頭,接着説:“你們願意幫助它,不讓它再流眼淚了嗎”?孩子們都齊聲地回答,願意。我高興地笑了。

從此,我班的水龍頭再也不流眼淚了。

幼兒教育隨筆3

早操時間到了,當我帶着班上的小朋友去做操時,看到一個小朋友哭得非常傷心,原來她是剛入園小朋友想媽媽了,這時,不知哪個小朋友説了一句:“真丟人”“不害臊”其他孩子跟着哈哈大笑,有的還吐舌頭,做鬼臉,來笑話那個小朋友,小姑娘哭得更傷心了,面對這場面,我沒有立即批評他們,而是抱起小姑娘幫她擦掉眼淚,並安慰她説:“如果你不哭了,老師會打電話告訴媽媽早來接你,好嗎?聽了我的.話,小姑娘真的不哭了。

回到班上,我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你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心情怎樣?你希望別人對你怎麼樣?剛才你們做得對嗎?你們現在是哥哥姐姐了,弟弟妹妹剛來幼兒園想媽媽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怎樣來幫助那些弟弟妹妹呢?小朋友討論得非常熱烈,他們不僅理解了弟弟妹妹想家的感受,還送了他們小禮物。此後,我又有意識地組織了“大帶小“活動,進一步培養了幼兒友善,情感和助人為樂,活動中,大班小朋友扶弟弟妹妹上廁所,為他們提褲子、繫鞋帶。

通過這些活動,我班幼兒逐漸懂得了如何關心,尊重他人,心靈中逐漸埋下了了愛的種子,願這顆愛的種子在我們大家精心培養下,結出豐碩果實。

幼兒教育隨筆4

欣欣是班裏比較內向文靜的女孩,這學期她媽媽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給爺爺奶奶照顧。

我時常把她攬在懷裏問:“媽媽回來了嗎?你想她了嗎?”她總是搖頭或者點頭。我心裏暗自“佩服”這個懂事的孩子。

然而,一個偶然的電話,讓我感到震撼。一天上午,我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電話鈴聲響了,我“噓”了一下,拿起話筒,是欣欣媽媽打來的。她想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想和欣欣通個電話。我叫欣欣來接電話,又壓低了嗓門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只聽到欣欣“嗯”、“好”的答應聲。過了一會兒,聽見欣欣説:“媽媽,你早點回來啊!”我扭頭看了一下,欣欣離開了電話,淚流滿面地向我走來,卻沒有哭出聲。多麼堅強的孩子啊!我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趕緊接過話筒,對欣欣媽媽説:“孩子想你了,多回來看看她啊!”電話那頭哽咽着,沒有了聲息。

我能做什麼呢?一張淚流滿面的孩子的'臉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刺激着我的心靈。我把欣欣擁入懷中,一邊給她擦着淚水,一邊對全班小朋友説:“欣欣多了不起呀,爸爸媽媽都到外地去工作了,她跟着爺爺奶奶,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我們大家應該向欣欣學習!”孩子們熱烈的掌聲讓欣欣不再流淚,重新融入了我們這個幸福的大家庭。

“老師就像我的媽媽呀”。欣欣,但願老師和小朋友的愛能像媽媽一樣温暖你的心靈,也祝願欣欣能早日和媽媽團聚!

幼兒教育隨筆5

孩子和老師都是期盼週末的,孩子們喜歡週末是因為週末有自己最親的人的陪伴。老師們喜歡週末,是因為自己可以從緊張的工作狀態中解脱出來,真正的身心放鬆。可是,我聽到班上皮皮説:“老師,我不喜歡過週末。”

在我的追問下才知道,皮皮的爸爸媽媽沒有周末的休息,爺爺奶奶遠在河南的老家,所以,他的週末是被媽媽鎖到家裏的。聽到這裏,眼淚都在打轉。一個不滿六歲的孩子,獨自面對着空空的大房子,沒有一個人陪他遊戲,沒有一個人陪他説話。皮皮餓的時候就吃媽媽提前買的零食。皮皮一個人在家的時間是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這麼長的.時間皮皮是怎麼熬的過去的。怎樣才能幫幫皮皮呢?

經過和皮皮媽的交流,皮皮媽同意把他送到興趣班裏,但是考慮到費用問題,他也只能在興趣班度過一天,那皮皮的另一天會由誰陪他呢?皮皮説:“媽媽,有人陪我説話就好。”對,可以讓皮皮想説話的時候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電話就成為陪伴皮皮的另一位夥伴了。這週末,我也接到好幾個了皮皮的電話,他只是簡單的問我:“老師,你在哪裏呀?我什麼時候能見到你?”他總是認真的聽着,一個電話就要打好久,也許他真的不在乎我在説什麼,他只想聽到熟悉的聲音罷了。

週末沒人照看的孩子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們渴望陪伴,他們渴望訴説,他們渴望傾聽。請忙碌的成人們,留一點時間給孩子吧,他們的童年很短暫,請你給他留下一個快樂地充實的週末吧。

幼兒教育隨筆6

1幼兒環境教育可以通過繪畫課進行

幼兒喜愛繪畫,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從塗鴉、參照到想象、創造。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也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滲透進去。例如,大部分3歲幼兒入園時還處於無目的地塗鴉,這時應教幼兒學習繪畫中的基本的豎、橫、曲線的方法。我就設計“小羊吃草”“小魚游泳”等內容去滿足幼兒塗鴉的需要,並把教學內容與環境教育滲透進去。

繪畫“小魚游泳”在學習用曲線畫水的同時,教育幼兒保護環境。讓幼兒知道小魚喜歡生活在清澈的水裏,那如果水被污染了,魚兒就會死去,只有我們不向水裏亂丟亂倒髒物,保護好水的清潔,這樣才能讓魚兒有美好的生活環境。通過這堂繪畫課不僅使教學目的達到,並增加了幼兒環保意識和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幼兒園的任何教學活動都不會是單學科的教學法,必須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體現幼兒學習綜合性、整體性的特徵。例如,幼兒學習了歌曲“小燕子”常識“鳥兒”後,我及時把繪畫“小鳥”添加了進去,使技能掌握與環境教育同步進行。通過繪畫進一步瞭解鳥兒生活的環境——清鮮的空氣、茂密的樹林、温暖的陽光,是需要人們的保護和創造的,同時還有人類對鳥兒的愛護。課後延伸活動,設計了讓幼兒去想還有哪些動物的生存需要去保護,人類還要制止一些對動物的殘殺活動。組織幼兒繪畫環保標誌,豐富環境保護知識。

2通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讓幼兒學習和鞏固自我保護的技能

小班幼兒具有好奇心強,好動,隨心所欲的特點,而且不知深淺,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師不注意玩一些危險物品,做一些危險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教師不能因為這些就限制幼兒的活動。雖然他們年齡小,但他們與需要不斷的獲取經驗,在生活中去不斷的探索和反思。在與環境進行交互作用之後從而獲得相應的信息、感受。教師要在一日活動中,仔細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利用各種教育活動,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一次,妍妍在關門時手被掩了一下,孩子們看到妍妍受傷後痛苦的表情後都紛紛説:“以後可不能關門了。”幼兒知道不再關門、玩門了,可能以後幼兒由於玩門受傷的機率就會很小了,但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會抑制幼兒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後幼兒一開門、關門就會想到會掩手,事事需要成人幫忙。這樣,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幼兒會越來越喪失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後如果遇到突發事件,他們就會束手無策。於是,我請妍妍講講怎麼掩得手,幫助幼兒分析怎樣才能不掩手。並教幼兒學習兒歌“開關門”。讓幼兒知道一手扶門框(牆)、一手扶門把兒是正確的方法。並讓幼兒親自實踐,掌握開關門的技能。

3創設室內環境,發展合作能力

環境就像一位不説話的老師,它默默地發揮着特殊的、潛在的教育作用。材料是環境“老師”的“祕密武器,它吸引孩子玩中學,學中玩,在此過程中發展着,成長着……如何遵照《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的“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的要求,更好的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為使良好的環境,能帶給幼兒美得心境,幼兒園應在環境創設方面有新的探索。

互動牆壁畫是幼兒作品的特別展示法。活動室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地方,互動牆壁對幼兒的影響潛移默化,它通過環境展示了幼兒的教育成果,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交流的平台,能促進幼兒有效的反思和討論,也有利於幼兒的交流和分享。教師通常根據主題,組織幼兒定期更換教育內容。互動牆壁的創設力求清潔,美觀大方,還要考慮到環境對幼兒的教育性、主體性和啟發性。幼兒作品要生動、形象、富有情趣的裝飾畫、意願畫.、主題畫外還要體現出幼兒優秀作品展、評比欄等。教師可啟發幼兒大膽設計、操作畫面,美化室內環境。如:用毛線、線絨、紙盒、樹葉、皺紋紙、各種植物種子、稈、皮、昆蟲等粘貼成情節畫面,展示幼兒的技能。互動牆壁,簡易框架展,都可充分展示出幼兒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意識,滿足了幼兒表現自我的良好願望。

4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能力是緊密結合的。小班剛進入幼兒園,幼兒年齡小,一些常規的養成還不能形成習慣。於是,形象的標記幫助了幼兒。剛開學,幼兒入廁、喝水常常擁擠,我不斷的提醒,但不見成效。偶然的一次,我想起了銀行的一米線。有了一定的限制幼兒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了。但“一米線”顯然不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於是我在幼兒的小便池、洗手池、水罐旁貼上小腳印兒。幼兒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腳印,才能洗手、接水,沒有了小腳印兒就要在旁邊等一會。一段時間過後,擁擠的現象減少了。在一次入廁時,我發現麗麗小朋友在等待時對前面的小朋友説:“你洗完我在洗好嗎?”前面的小朋友高興的説:“好吧。”並且洗手的速度明顯加快。很快就輪到白乾鋭洗了。我及時表揚了這兩位小朋友,並將這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此後,幼兒入廁、洗手時我常常能聽到這句話。即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品德行為,同時幼兒的行為規範也養成了,自然,安全的隱患也

5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與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思維活動的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傳統模式是注入式多,這是由於幼兒學習語言的途徑是靠“聽”和聽後的模仿“説”。幼兒背誦了一大量的兒歌、詩歌、故事等文學作品,這樣只是死記硬背,沒有給孩子們自己思考的空間。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發展幼兒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在培養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單讓幼兒具有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學習舉一反三,會依照原有的語言範例,填換內容,表達新的意思,從而具有口語表達能力。如我在上《小水滴旅行記》時,我把故事與幼兒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讓幼兒觀察濕衣服與乾衣服、濕毛巾與乾毛巾有什麼不同,請幼兒思考説出自己的想法。在實際觀察中,幼兒得出了結論,豐富了知識。在瞭解小雨滴到哪去了時,孩子們自己動手做試驗,並把實驗結果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動手、動腦,發展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分析比較和判斷的能力。教育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經常保持主動、積極的情緒,使之求知慾旺盛,愛動腦筋思索,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從事物間的聯繫中,初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概括,發展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另外,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注意採取綜合教育手段較好地達到教育目標。如講故事時,我結合主題活動,不僅讓孩子聽故事、回答問題,我還用故事表演、畫故事等手段,加深幼兒對故事的記憶與理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想像力。在語言教育中,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6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重要的是不僅應該讓幼兒知道哪裏有危險,更應該讓他們學習如何征服危險,在征服危險的過程中怎樣保護自己。剪刀的使用是小班幼兒的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可能會過分的關注幼兒,或者不敢讓幼兒使用剪刀。進行安全教育後,我們設計了“手指劃破了”的活動,通過我班幼兒達達由於沒有正確的使用剪刀而劃破手的事情,教育幼兒使用剪刀時不能將剪刀對着自己和別人、取放剪刀時應握着小剪刀尖兒。並經常鼓勵幼兒使用剪刀,使幼兒逐步掌握使用剪刀的技巧。小班幼兒剛剛入園,遇到不舒服或尿濕褲子,許多幼兒不敢告訴老師。我們就設計了木偶表演“小紅不舒服了”。讓幼兒知道不舒服時主動告訴老師或爸爸媽媽。這樣,在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中,將自我保護的內容融入了遊戲之中,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鞏固了生活技能。避免了不必要的傷害。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7多誇誇孩子吧

月月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平時幾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總喜歡一個人在那裏畫畫,雖然他畫的不是很好,但每一次一畫起畫來,都特別的認真,於是我和同班的老師説:“今天月月的畫畫得很好呢!越來越棒了!”(月月自己也能聽得到)隨後我在教室裏轉了一圈,裝作很無意的來到他的身邊對他笑着點點頭,他也對我笑了一下。

內向的他也很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得到老師的肯定,可是又怕太張揚了,因此時常會害羞,對於得到老師的肯定他們是快樂的。像月月這樣內向的孩子要及時捕捉他們的優點,並及時加以的表揚,只有這樣才能整整有效的幫助他們。

8迷路的蚯蚓

雨後的清晨,幼兒園裏更加清新秀美。初升的朝陽透過輕紗般的薄霧暉映着大地。花兒爭相開放,小鳥兒在枝頭歌唱。我帶着孩子們一起在院子裏玩球,不一會兒,孩子們被什麼東西吸引了,圍成一團嘰嘰喳喳議論着。

李雨嫣小朋友邊向我跑過來邊説“老師,這裏有一迷路的條蚯蚓,你快來看看吧。”還有幾個孩子也跑過來拉着我的手叫我去看迷路的蚯蚓,我正要拒絕,突然發現了孩子們那好奇的眼神。我想,這不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嗎?我何不借此機會讓孩子們對蚯蚓的生活環境有所瞭解呢?想到這兒,我快步來到了孩子們中間蹲了下來,引導孩子們觀察起蚯蚓的外形特徵。在觀察過程中,我説:“你們説這是一條迷路的叫蚯蚓,可你們知道它生活在哪裏呢?它有什麼本領?蚯蚓吃什麼?幷根據這些問題讓幼兒展開了猜想和討論。孩子們互相爭論着、探討着。有的孩子説蚯蚓不吃東西,有的説蚯蚓吃草、有的説蚯蚓吃土。陳慶潤説:“蚯蚓吃泥土中的枯枝爛葉,蚯蚓本領很大,它的身體斷成兩截後,就能變成兩條蚯蚓,是《十萬個為什麼》書上説的。”李夢彤説:“蚯蚓愛泥土,因為它的家在泥土裏,這是兒歌裏説的。”看到孩子們那興奮的表情,我對幼兒的積極發言給予了肯定,並進一步向幼兒講述了有關蚯蚓的知識。我提醒孩子説:“蚯蚓是益蟲,是大家的好朋友。”夢璇説:“那我們大家可要好好保護它,對吧老師。”雨嫣説:“老師,我們知道了蚯蚓的故事了,快把迷路的蚯蚓送回家吧,要不它在外面會受傷的。”孩子們都爭着説“對,送蚯蚓回家,”“送蚯蚓回家。”我同意了孩子們的做法。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我們一起用小卡紙託着蚯蚓放進了草坪上,只見蚯蚓彎彎曲曲使勁地鑽進了草坪的泥土裏。孩子們邊高興地説着“蚯蚓回家了。”邊滿意的回到了活動室。

這次隨機教育,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蚯蚓,知道要保護蚯蚓,更重要的是體現出了孩子們那份小小的愛心。

9老師,我也想領隊

户外活動時間又到了,孩子們歡呼雀躍的在我的組織下很快站好隊,只有馬維鑑和鄭一茜在隊伍前面擠來擠去不肯站好。我大聲説:“你們兩個不快站好在擠什麼”。鄭一茜説:“老師馬維鑑他搶我的地方要來領隊。”我説:“馬維鑑快到隊伍裏站好。”我語氣中夾着一點責備的口氣對他説。馬維鑑把小嘴撅的老高,眼裏含着淚花還不停地用不滿的眼光斜看着我,低着頭,無可奈何的站到了隊伍的最後面。

在活動過程中,馬維鑑一會跑到這兒,一會兒又跑到哪兒,在隊伍裏亂竄。我提醒他不要到處跑,他卻跟沒聽見似的碰碰這個扯扯那個。開始我有點生氣,可轉念一想,我覺得,我把馬維鑑從領隊攆到隊尾,實際上對孩子是一種處分。處理問題如此輕率,難怪孩子會有牴觸情緒,幼兒爭當領隊,這是孩子一種向上心裏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當然領隊不是誰願意搶就能搶來的,當上領隊之後還要有責任感,小孩的“競爭”有待老師的正確引導,想到這兒,接着我在全體孩子面前承認了錯誤,並告訴大家,願意當領隊是好事,但要明白,領隊在站隊時要動作快,知道領着大家走好、活動好,活動時要認真,不能到處亂跑,能在活動中起帶頭作用,這樣你才能領好隊。結果在一下午的活動中,馬維鑑沒有再到處亂跑,而是表現特別出色,活動非常認真。

通過這件事,使我深刻體會到,在教育教學與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抓住時機,正確引導孩子比批評更為有效。

10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照顧

每年的新學期開始,我們都要忙上個把月,對新入園的孩子來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每位老師跟每位小朋友,讓他們儘快融入集體的生活中,一般的孩子都能很快融入班集體的活動中。我園為最早實現這個目標,提前開學把小班的孩子招來幼兒園。

在這次招生工作中,我負責的幾個村的孩子,跟我熟悉,一來園就往我身邊來,感覺就像見到了熟人,其中有永浩、月月、文勛、若希等,特別是若希,一見到我就高興地叫姨,跟媽媽説:“你到大門外等我,我找姨去。”我就這樣跟他們呆上一會,再送他們進入小班,他們表現的很好。只有義義小朋友不同,他整天只會哭,我還有我班的孩子,我曾經想到放棄。

一個偶然的機會,徹底讓我改變了想法。那是一天下午,他奶奶來送他,一進教室就拉奶奶的手,哭着説:“家、家、、、、、、哭個不停,奶奶就帶他來了院子裏,我給他們拿了兩個凳子,奶奶放開手讓我帶他玩,開始他不找我是怕他奶奶走,我跟他説:“奶奶不走,就坐在凳子上等義義,姑姑給你拿好吃的去。”他還是哭,他奶奶告訴我,這個孩子從一生下來,爸爸、媽媽就不會照顧他,是我一直照顧着,家裏的其他人也插不上手,在家中,整天由我抱着長這麼大,讓奶奶喂水、餵飯,説話只説最後一個字,兩個的就不會連着説了。我班的孩子見我帶他到我班去,就問我:“老師,你怎麼去哄小班的孩子。”我告訴他們:“他是小弟弟,剛來幼兒園,會很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我們一起和他玩吧”。我園的每一個老師都對他獻出愛心來温暖他,下課後,都跟他一起玩,離園時,我們就摸摸他的頭,拉拉他的手,跟老師再見,他會笑着點點頭,擺擺手,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加上老師的付出,義義已經不哭了。

我想:特殊的孩子,就應特殊照顧,不能輕易放棄,只要我們把耐心於愛心全部奉獻給孩子們,他們回報的將是那燦爛的笑臉。我堅信。不知是誰説過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11教育孩子行動最重要

我班教室前的地面是地面磚的,前面是塊沙地,裏面有木樁和木製玩具,孩子們課後總喜歡在裏面玩。

平時怎麼玩都好説,每逢雨過天晴,孩子們從室外進入教室,總是帶進許多泥沙,儘管我掃了又掃,拖了又拖,活動室內還是很髒。一天,又下起了雨,我在教室內收拾玩具盒,有一個紙盒開了,我順手把它打開放在門口裏面,上去用腳踩了踩,意在伸平,以免絆倒小朋友。那天户外活動後,我帶幼兒回活動室,走到門外我隨意跺了跺腳,把粘在鞋子上的泥沙跺掉,走在紙盒上踩踩紙盒。我的動作每個孩子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個一個的跟在我身後,跺腳蹭鞋踩着紙盒進了活動室。

自打那以後,孩子們進活動室之前,總是先跺一跺腳。我們知道,教育孩子不光靠嘴上説,更重要的是用實際行動影響孩子,我們的行動對孩子來説,就是榜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聲的教育。

模仿是其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模仿可能會產生好的效果,也可能產生壞的效果,關鍵在於他模仿的對象是怎樣做的。因此馬克思説:“你可以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影響孩子,可最好的方式還是你的行動。”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身教比言教更重要。我會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給孩子做好榜樣。

12教會孩子保持好的心態

今天,與往常一樣,下課後陪小侄女到武術班去訓練,今天的課程是練習摔跤,利用小姚老師所教動作要領來完成,三局決定勝負,比賽加訓練開始了。

鏡頭一:小姚老師做示範,孩子們兩人一組模仿學習。

小姚老師先與一名大哥哥進行示範,孩子們認真的觀看。

然後小姚老師點名兩兩分組,進行練習,根據動作要領,在教練的指導下,孩子們動作規範,認真的練習着。

“哇........”一聲大哭,第二組的張佳玉小朋友受不了同班的抓痛,(基本動作從對方雙臂互相纏繞開始),邊哭邊喊,“貝貝的手勁太大,抓的我胳膊老疼”。一旁的媽媽,趕緊擦掉孩子的眼淚,“佳玉,好樣的,不哭,練習就是這樣啊!看,別的小朋友也沒有哭的啊,好了,過去,重新開始。”不管教練和媽媽怎麼勸説,孩子就是一個勁的喊疼,“胳膊疼,不練了。”——嬌氣的小女孩。

此時的我的小侄女,剛剛抓痛佳玉的孩子,這時走過來,跟我説;“姑姑,我的胳膊也老疼,可是我不哭,我就照教練説的來練習的,她又沒受傷,幹嗎哭啊,是吧,姑姑。”面對天天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我笑了笑説:“我家貝貝真勇敢,疼也不不哭,不過,以後跟同伴練習的時候,不要太用力,輕點,這樣佳玉就不會再哭了,一定要注意,記住了吧。”“記住了,姑姑。”“好,練習去吧。”

就這樣,孩子重新進行組合,又開始着手訓練一對一的摔跤練習......

13正確對待孩子的反應

今天早上接待孩子入園的時間,接過每個孩子陸續拿來的自測體温記錄表,我邊看邊與孩子們攀談起來,“嘉穎,今天是誰給你量的體温?知道自己今天的體温是多少嗎?”“36度,是我媽媽給量的。”“那韶涵呢?”“也是媽媽。我不知道是多少,媽媽沒告訴我。”説話的功夫,看到羽凡的姥姥領着孩子來到了我的身邊,“羽凡,體温表呢?”孩子還沒來得及回答我的問話,她姥姥就急着跟我訴苦“這孩子就是不量體温,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我用眼神制止住了羽凡姥姥的繼續嘮叨。於是我蹲了下來,撫摸着羽凡的頭説,“是這樣的嗎,羽凡,哦,老師知道了,是不是羽凡今天想讓老師來量體温呢。”看到孩子一臉茫然的望着我,我忙説:“我就知道羽凡是這樣的,來吧,讓我們一起看看羽凡的體温是多少。”我一邊説着一邊給羽凡量體温,看到孩子順從的、認真的等待着,我順勢接過家長手裏的自測體温表格,説:“羽凡姥姥,今天就有我給孩子填寫,您放心的回去吧”,就這樣的,一會的功夫,測量體温就完成了。

“我今天三十六度三,老師告訴我的。”看到孩子高興地跟自己的同伴交談着自己的體温,我就在想,量體温看似事小,其實從每天的自測體温中,孩子們學到的知識可不少,關鍵就是要看我們作家長的是怎樣來做的,就如今天的羽凡,事後我問她為什麼不讓姥姥量體温,你聽孩子是怎麼來説的,她説,每天媽媽也沒有給她量體温的,上面的體温都是媽媽給寫上去的,跟本沒有量過。

也許今天的事是偶然的,也許我們的家長壓根就沒有把量體温看做是一回事,我不得不説,不管對誰,都是不負責任的,特別是在孩子的心裏,如何給孩子起個帶頭作用,如何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就在這裏,從每天的小事做起,如果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好,何來做大事呢?什麼時候才讓孩子崇拜我們,以我們為傲呢?

因此,針對今天發生的事情,立即召開了一次全園師生、家長討論會,通過這次會議,讓家長們進一步認識到測量體温的重要性與必須性,然後,讓孩子和家長互相監督,自覺把這項任務型的工作完成到最好。

期待不會再次出現不量體温的孩子。

14幫助家長度過成人的分離焦慮

在幼兒產生分離焦慮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家長在幼兒上幼兒園時所產生的成人的分離焦慮的現象。有的時候幼兒的分離焦慮時間的長短,分離焦慮的程度是由家長引發的。如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後在教室外久久徘徊讓孩子總是看到屋外的家長、或是對孩子説你要堅強不要想爸爸媽媽、想爸爸媽媽的時候也不要哭。在家長這樣的引導下孩子會忍不住哭鬧,家長也和孩子一起哭。成人分離焦慮會大大加重幼兒的焦慮心理,使幼兒的分離焦慮期延長甚至會影響到集體幼兒的情緒變化。

1、分析成人分離焦慮的心理原因:

A家長因不熟悉幼兒入園後的生活而產生的不安心理;

B社會上對幼兒意外傷害的報道而使家長產生的過分緊張和擔心;

C因對教師工作質量和幼兒園生活條件的不瞭解而產生的擔憂。

2、減少成人分離焦慮的方法:

A、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裏的活動及生活內容。及時的讓家長了解幼兒的進步。

B、有計劃的邀請家長參與幼兒的活動,讓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瞭解幼兒園的情況熟悉教師從而放心幼兒在園內的生活。

C、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幼兒在幼兒園內的生活反映給家長如:照片、錄製幼兒生活集錦等。

D、頒佈對家長的服務措施,並加強與家長的電話聯繫和在網絡上的溝通。

孩子從家庭走出來,第一次接觸家人以外的集體就是入幼兒園。入幼兒園對幼兒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義,是幼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的歷程。幼兒的分離焦慮的產生與轉變對幼兒能否比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義。為孩子們創設一個好的環境,幫助他們儘快的度過分離焦慮期,將會為幼兒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15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説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但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麼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老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説:“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老師嗎?”“願意”,“好,現在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老師就給你戴上小老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着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積極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來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7

幼兒園裏,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並且有許多摩擦是由於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老師,珂珂哭了!”“老師,是浩傑打她了。”“我親眼看見了。”珂珂在哭,浩傑也委屈的要掉眼淚。珂珂與浩傑平日裏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於是我讓兩個講一講事情的起因。珂珂邊抹眼淚邊説:“浩傑打我。”浩傑分辨説:“沒,我沒打他。”看兩個人的樣子,都不象説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浩傑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浩傑,你能告訴我是怎麼回事嗎?”“我想跟她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於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生衝突或爭執,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生的衝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衝突。

幼兒教育隨筆8

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遊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的關愛,而那些喜歡調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評教育,但往往又事與願違。細想起來,其實這些喜歡調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

軒軒是我們小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樑,看上去很討人喜歡。可他又是典型的調皮大王,搗亂鬼。在與小朋友的.遊戲時特別容易發生衝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交往。在我的觀察中,軒軒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與他們一起遊戲。每次在區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自己,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注。

但他與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確,所以經常導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經常讓小朋友給打小報告。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軒軒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狀:看書的時候,他總是不斷的下座位,和別的小朋友搶圖書,而在搶圖書的時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邊的小朋友,所以,我聽到的就是:“老師,軒搶我的圖書了”“老師,他碰到我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的去接近他,多關注他,摸一下他的頭,給他一個會意的微笑,與他交談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況怎麼辦,鼓勵他與小夥伴要搞好團結,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軒軒小朋友的繪畫比較有創意,在活動時,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進行展示,進行表揚,引導孩子們向他學習。慢慢的,軒軒小朋友的笑聲多了,小朋友們都愛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是我們的教育宗旨,愛是我們的教育手段,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些賞識,多關愛一下調皮的孩子吧!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幼兒教育隨筆9

領着孩子們從小班升到了大班,心中竟和孩子們一樣,有一種欣喜,啊,升級了!

下午下班走出教室,剛下台階,就聽到有孩子在後面叫:“許老師!許老師!”原來是幾個因年齡不夠而留在原班的孩子。他們正趴在窗台上,探出一個個小腦袋,衝着我叫,有的還向我招手,呢!看着他們一張張熱切的笑臉,心裏熱乎乎的。我被他們所感動。同時,我又很慚愧,因為我沒有向他們惦記我一樣惦記他們,我深知狠心的把她們留給陌生的老師,而自己卻不在意地走入了新教室。

他們中叫的最響的是健健,那是個曾經讓我最頭疼的調皮鬼。以前總是訓他:“不準打人,不准沒禮貌,上課不準説話……而我沒有想到,在他調皮的外表下,有一顆那麼無邪、那麼可愛而又純潔的`童心!

朝他們揮揮手,在他們的叫聲中走向辦公室,我感覺到肩上的擔子的分量。

幼兒教育隨筆10

午飯過後,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於是我帶小朋友去樓下操場散步,就在經過大一班的時候,突然……“老師,他們都不走了!”孩子們的聲音從後面傳了過來,我把目光集中在幾個造成這起“交通事故”的孩子身上。只見他們圍着大一班小朋友手裏拿着的恐龍,久久不跟着我走,於是我問大一班借了一個最大的恐龍,説道,“你們看,這是什麼?”這一問,把我們班的孩子話匣子都打開了,“這是恐龍啊。”“老師,我見過恐龍的。”“老師,我家裏也有恐龍呢。”

看着他們很感興趣,我便問道,“那你們知道我手裏的這隻恐龍叫什麼名字嗎?”我們班的孩子都啞然了,這時候,一個好主意在我腦海中生成了,如果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找一找、講一講關於恐龍的知識,那應該蠻受孩子歡迎的。於是為了不弔他們的胃口,我問大一班的小朋友借了一本恐龍的書籍,挑了幾種恐龍介紹了一下,沒想到,我們班孩子原本一個個都在打打鬧鬧,這會兒如飢似渴的小眼睛一直盯着恐龍。

“這是無齒翼龍。”“這是霸王龍。”“這是劍龍。”……我認真、耐心地講着。但是,散步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都該午睡了,於是,我説道,“今天我們就聽到這裏,陳老師今天也知道了很多恐龍的小知識,但是啊,我們現在要去午睡了,我們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查一查恐龍的知識,然後再來幼兒園介紹給大家,好嗎?”“好”孩子們響亮的.回答着。

接着,星期五我向大一班借來了許許多多恐龍,來給我們班的孩子做進一步的介紹。我們班孩子的熱情又一次高漲了,而且還有許多孩子都帶來了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的恐龍圖片及介紹。

藉着這次的經歷,我想,興趣是學習一切的動力,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要磨練一雙會觀察的眼睛,在生活中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各類喜歡的探索活動中,學習到各種知識,也讓他們的兒時充滿濃濃童趣,讓他們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

幼兒教育隨筆11

“老師,這次是真的嗎?”孩子的`一句話,把我問得怔住了。上課時為了使課堂活躍,結束時一般以遊戲形式來進行,但孩子太多,只能是個別孩子參與,對於其他孩子我的承諾是:下課後我們到院子裏一起遊戲,結果都不了了之。

這次上語言課,表演烏龜和兔子的故事,結束時我又對孩子們説:“等下課後,我們小朋友一部分扮演烏龜,一部分扮演兔子,好嗎?”這一次孩子們沒有高興地説“好”,而是問:“老師,是真的嗎?”這句話震撼了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於是,我便向孩子道歉,領他們到院子裏做遊戲,孩子們玩得開心極了。

可見,教師一定要言行一致説到必須做到,如果有些事不做必須説明原因,得到幼兒的理解。

幼兒教育隨筆12

9月29日是我班穎欣小朋友的生日。

剛入園,穎欣就高興地説:“老師,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高興地抱起她,親了一下:“寶貝,老師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如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嗬,我班的這羣小精靈,老師還沒來得及起調,他們早已經唱起來了。在祝福的歌聲中,新穎小朋友高興的大喊:“媽媽説,買個大蛋糕送到幼兒園讓老師和夥伴們跟我一起過生日。”果然,沒過多久,穎欣的'媽媽帶來一大蛋糕。我幫穎欣點上蠟燭,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快樂歌。教她許願並吹滅了蠟燭。每個孩子一小塊蛋糕,大家玩得很高興。吃完蛋糕,大家一起討論,自己過生日了,蠻高興的。可爸媽那麼辛苦的工作,勞累着。所以,在家裏要聽爸媽的話,大家都要做個乖孩子啊。最後,老師跟小夥伴們祝穎欣小寶貝永遠快樂。

幼兒教育隨筆13

在我們班裏,共有20名幼兒,在這些幼兒中,可以説是什麼性格的都有,有好動的、有愛靜的、有調皮的、有文靜的。孩子們的智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行為習慣上也不一樣。

針對這些,我在教育過程中給予了不同的教育,對於那些調皮好動的孩子,我採取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比如説:xxx小朋友,你今天表現的特別棒,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對於那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我一遍一遍的、不厭其煩的去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是至關重要。尤其在幼兒時期,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它能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一個好的老師就應該認真做好孩子們的啟蒙教育,照看好孩子別碰着、別摔着、別出現意外傷害。還有,幼兒獲得信息大部分是靠感性認識的,作為一名老師,在幼兒面前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任,要把那些美好的東西,通過自己的身教傳遞給孩子們,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全面發展,才能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隨筆14

世上自古以來有許多因佔有土地或金錢而發生的戰爭,可你們見過為幾個又小又輕的氣球發生的"爭奪"戰嗎?我就曾經目睹過一件這樣的事。

6月1日上午,全福元為了吸引孩子們搞促銷活動。我帶孩子興致勃勃地來到全福元,準備帶孩子游玩一番,全福元門口的兩位服務員正組織到店的'小朋友到門口做遊戲,做完遊戲,她拿來一把氣球,準備送給小朋友留作紀念,小朋友們都安靜的排好隊等着。

誰知在旁邊看得大人卻等不及了,一擁而上衝進小朋友的圈內,爭先恐後的爭奪氣球,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子,還是打扮入時的摩登女士,都不顧一切的往前擠着。同時腳踮得高高的,胳膊伸的長長的,生怕拿不到。我看見一個青年男子,仗着身高體壯擠到最前面,他拿了兩個氣球,臉上立刻顯示出一種滿足感,招呼他的孩子道:"乖兒子,看,爸給你搶了兩個氣球呢?在爭搶的隊伍中,女士們也毫不示弱,有一位戴着金首飾,揹着真皮皮包,穿着時髦的女士也像長臂猿猴一樣伸着胳膊搶氣球,但是沒有搶到,,頓時只見她急得面紅耳赤,繃起了臉,還嘮叨着"為什麼不給我們家子女"之類的話。僅僅幾分鐘,三十多個氣球已經被一搶而空,而本應該得到禮物的小朋友們只得望"球"興歎了。

望着眼前的一幕,我想了很多,這些大人其實都是為自己的孩子搶氣球,從表面上看是愛孩子的表現,但不知道他們想到了沒有,他們這種行為與平時他們嘴上常對孩子講的"不要自私,要學孔融讓梨,要舉止高雅"等都是自相矛盾的,孩子們看到了家長們的所作所為,還能怎麼聽得進去那些説教呢?許多人都説獨生子女太自私,根源在哪裏呢?是不是跟這些唯恐自己孩子吃虧的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呢?雖然這是一件小事,難道不值得當代家長深思嗎?

幼兒教育隨筆15

人們都説“沉默是金”,而且許多人都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卻覺得沉默不是金。

就拿我班的鑫坤來説吧,每次上課他都認真聽,可就是一提問他,或者讓他起來背兒歌,他就一聲不吭。要是再堅持,他就紅眼圈,然後“掉豆豆”。所以,平時真是不敢提問他。據家長説,他回家也從來不説在幼兒園學了什麼東西。就他的表現來看,他不屬於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平時也很主動的參加集體活動,挺活潑的一個孩子,為什麼就是不回答問題呢?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錯了,老師批評他。第二,是由於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點,此時,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經出現,逆反心裏佔主要作用。老師越讓他説,他越不説,或者用哭以示反抗。老師拿他沒辦法,只好算了。於是,他從心理上得到了強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習慣。

孩子在回答問題上沉默算不了什麼,但也許會遷移到人及交往等方面,如果這樣,問題就嚴重了。

俗話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首先要注意到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更要注意觀察分析每個孩子的自身特點,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沉默的孩子,既要採取開導勸説的方法,又要經常提問並鼓勵他。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擺脱沉默。不信你看,現李鑫坤比以前活潑多了,上課也大膽回答問題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