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孩子自卑心

來源:文萃谷 1.31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隨筆-孩子自卑心,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隨筆-孩子自卑心

每個人都希望在集體中被接納,並參與集體,對於兒童而言最痛苦的莫過於他感覺到不如別人。只要不隱含社會地位的低下,任何苦難、悲劇和不方便都是可忍受的。對任何人而言,沒有歸屬都是莫大的苦難。自卑感抑制或限制了必要的社會興趣之發展。

不幸的是,父母常沒有給孩子“你們是夠好了”的感覺,因為父母害怕這樣做,會使孩子停止發展和進步。有兩種方式去刺激成長,一是在垂直面,為自我成功而提升;另一是在水平面,通過貢獻、擴展,而非壓過他人。這兩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達成目標,但垂直面成功的代價太高了,沒有安全感。一個人可能得到它,也可能失去它。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正是如此,容易使兒童遭遇到一連串的沮喪經驗,它剝奪了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而無法去應付可能面臨的`事情。

就如我們班新學期開學,來了幾位新同學,其中不乏是從小班直接轉上來的,還有的是剛轉過來但年齡沒達標而直接上中班的,對於這些孩子,他們在我們的教學以及集體活動中總是達不到預期所要求的結果。例如從小班升上來的一個小女孩,在班級中從來不講話,開學這麼多天了每次喊她起來回答問題或者早上老師在點名的時候,她總是坐在座位上,然後揪着自己的頭髮、頭一直低着不敢看老師或同伴,然後才慢悠悠的答“到”。每次看到這個情形我不禁在想:是我平時講話太兇還是長得太兇,以至於做什麼都不敢看老師呢?這個女孩才來班級的時候我們老師已經瞭解到她基本的一些信息,她在小班的集體中還是不錯的,自理能力都行,所以父母覺得可以直接上中班了,以致從沒想過小孩自己的感受。她剛入園上了小班的一學期,那時候才適應了班級的環境及生活,但就應父母的“覺得可以上中班,自理都還不錯”而上了中班下學期,試問一下,這樣的轉變對於一個三歲多點的孩子來説能接受麼?我們的家長有位孩子考慮過麼?

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集體中生活只會越來越感到自卑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這樣也會導致她們各方面的發展得不到提升。孩子的教育還是要讓她們自己的循環漸進着發展,而不是拔苗助長式的,那樣只會害了她們,而不是自己所期望的。

對待這樣的孩子老師應用自己更大的耐心來引導她們,給予她們更多的關注以及愛,讓她們慢慢地走出自卑的心裏,但前提是家長不要給予過高的期望值,而孩子不應給自己太大壓力,這樣有老師的幫助,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自己心理的,共同努力加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