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清明的經典散文(通用6篇)

來源:文萃谷 1.7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散文的經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清明的經典散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通用6篇)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1

春分已過,風,還是那樣冰浸透骨;山,還是一片冷色。一年一度清明雨,還是那樣清清冷冷、還是那樣絲絲縷縷;還是那樣悽悽涼涼、還是那樣淅淅瀝瀝。

沒有雷鳴電閃,沒有風狂雨驟。就這樣,不緊不慢、不愠不火;下着、飄着、蕩着。打濕了裝滿香燭的小提籮,淋濕了咕咕叫的杜鵑聲。腳下的路,軟軟的;臉上的雨,柔柔的。花燃山色,柳卧明溪;松柏靜穆,霧殘雲愁。山野中會動的,是一把把花花綠綠的雨傘,是一頂頂尖尖的斗笠,是一羣羣踽踽而行的人影,是一縷縷從墳頭上浮起的青煙 。有道是:“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古人是“清明暮春裏,悵望北山陲。”我是“車過勝境關,悵望玉溪城。”滇黔高速,安順、關嶺、永寧、普安、晴隆、盤縣、曲靖、昆明一閃而過。只須五六個小時,客車便從黑土駛入紅土,從磅礴烏蒙駛入血色雲南。時隔兩年,我又來到玉溪靈鷲寺後山。孤身一人,沒有香燭,沒有糕餅,只有一束馬蹄蓮和一捧在路邊買的紅櫻桃。沿着水月庵左側小道,穿過一片黑松林,撥開蓬蒿亂草,一座葫蘆形的尼姑塔便進入眼簾。白綿石雕砌的尼姑塔苔痕斑斑,已不似當年潔白如玉,變得莊重老成。塔基下有八九個羅漢松果球,枯黑乾癟的、棕褐色的、谷黃色的,甚至還有青綠色的,不分輩分緊緊挨在一起,像一窩抱團取暖的小刺蝟。石塔頂端有白色鳥糞,説不清有多少鳥兒站在塔尖上唱過憂鬱的歌,有多少多情種與塔中人兒竊竊私語......

故鄉的清明,是踏青賞春節令,多多少少還有一點歡樂氣分。至今還記得當年回鄉祭祖,墳上縱酒吟詩,曾胡縐一首七言歪詩:

野山一夜染新綠,遊子歸鄉祭荒冢;

人醉不識來時路,隔籬高聲問村姑。

而今啊,“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祭墳亦可哀。”回首往事,悲從中來:“無話無酒過清明,心如死灰雨紛紛。五十六年此重過,野寺荒山尋故人。”

我來了,小元,我來看你。車過勝境關那一刻,心已飛到靈鷲寺、飛到水月庵。一位弱女子,為何削髮為尼?為何割指寫經?血盡經成人亡,何等殘酷!何等悽慘!何等駭人聽聞!人生竟有邁不過的溝坎,世事竟有越不過的難關,以至於對生命如此絕決,以至於對人生毫無眷戀。世人都説天堂好,亦説一節人生萬節難。孰是孰非,古今從無定論。“日落野狐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世有温暖,荒冢多淒涼。為何以青山而伴?為何與星月相擁而眠?人世悽慘,莫不過對人生絕望。人生有真愛,豈在白頭偕老?有道是:“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此話雖有些頹廢撩倒,亦有幾分説透龍門。

站在塔前,迷離恍惚,氣氛朦朧。忽而是小元出家前的芳姿倩影,忽而是削髮後的悽香婉玉。忽此忽彼,亦幻亦虛。跳動着,變化着......美麗的青春,人生的短暫,訣別的痛苦,讓人如夢似幻,縹緲虛無......

天,已晚了;

雨,已停了;

淚,已幹了;

我,也該走了;

小元,明春我還會來。目送我,走出黑松林,走過那座山崗......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四月的暖春,顯得有點清冷。記起兒時的清明,爸爸媽媽,爺爺和我去山上給未見過面的奶奶上墳,那山顯得崎嶇不平爬上去不容易,隨手摺下粗樹枝支撐着前進。終於到了,我們累得直喘氣,爸爸和爺爺拿起鋒利的鐮刀乾淨利落割去奶奶墳邊的野草,媽媽從籃子裏拿出奶奶生前愛吃的菜和蠟燭擺在墓碑前,我們一齊拜祭三次後,就回家了。

記起少年時的清明,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墓掃墓,當天準備好的白花戴在我胸前,那時天氣睛朗,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還有不知名的小花,我隨手摘取送給為國爭光的烈士。

記起前年的清明,公墓裏多了親人的墓碑,想起痛失親人的離逝,非常遺憾。跟我最要好的外婆,被病魔奪去她的靈魂,己去遙遠有天使的天堂,手捧菊花祭拜她,願她一生安好!

去年的清明,跟往昔不一樣。老天的臉沉悶無聲,煞白煞白的,沒有一點生氣的氣氛,淡淡的薄霧氤氲了整個村莊。媽媽和其他大人,把奶奶的骨灰盒拆遷到安置爺爺的公墓區,整個過程讓人看了都觸目心驚,心跳加快,當然我沒去參加!在家裏,我依然感覺到陰森森的氣氛使我心裏發毛,耳邊轉來女人哭的聲音,頭上撒下黃色的紙錢,一陣陰風把它們飄散到遠方。

今年的清明(3月30日),我、媽媽、大姑和二爹二媽去柯塔公墓拜祭爺爺奶奶,我們走路過去。雖然還有幾天是清明,因為到那時人很多,車輛也多。天氣晴朗,風也清新,我們往狗山繞過到河塔,我們到的時候發現人也不少,門口有人賣菊花呀,賣紙錢呀等。我跟媽媽説“給爺爺奶奶買幾枝菊花”,媽媽答應買了一束黃白的菊花。隨後走到上面的台階,終於到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區,媽和大姑擺放吃的和酒,完後我們拜祭三次。

二爹二媽去別的地方挖土,他們挖完後,我們各個撮一封黃土散在墓碑周圍,這是我們對他們的思念,就算他們不在我們身邊,但是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完後媽和大姑燒紙錢,我們再拜三次,看那被燃燒的灰燼,被風帶到天空,空氣中流動難聞的氣息。接着我們待一會兒就往大爹大媽的墓碑區走,我們到了後拜祭三次,最後我們收拾下東西回家了。

4月4日的清明,小舅媽叫我去給外公外婆拜祭,掃墓。我媽腰疼不便去,可是她還想跟我們去,我又叫了我侄子去,我們去的地方是山上,而不是公墓,只能輕裝出行,我聽媽媽説“上週日,我哥他們把外婆的骨灰盒拆遷到外公的墳墓裏。”我們把所有的東西準備好出發,那山上路很難走,旁邊都是樹和雜草,地面崎嶇不平也難走,雜亂的葉子阻礙我的視線,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走上去,回頭發現我媽跟了上來,她腰還沒好,上山的路又崎嶇,免得她掭上新的傷痛,我只好拉得她慢慢走上去,他們扶得我們上去。

終於到了,小舅媽擺好一些東西后叫我們叔侄兩個把墳墓旁邊的雜草割去,經過一番忙碌終於完成了,而且墳墓也乾淨了許多,我們卻髒兮兮的,接着我們拜祭外公外婆三次,完後我們又去拜祭二舅,拜完後我們下去便摘了許多艾草回家了。

常聽老一輩的人説:“清明”的意思,就是“清淡明智”,有時候覺得每到清明時,有的人會感到傷心,失去親人的感覺很痛苦。病痛讓他們受盡折磨,也許離開是最好的選擇,雙手合十祈禱他們一生無牽掛,願下輩子還做他們最親的人。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3

清明節,你的兒孫們向您走來了!

您不是被唐詩濡濕的清明節,因為那只是徒具一個符號一種形式而已;你是被鄉風民俗吹拂的清明節,翩然似二月的垂柳,萬千柔柔枝條般的親情,在明媚的春日裏纏絡着。

今年的清明來得尚早,不知是否想窺知春天的花事。然季節不待,濃濃烈烈金黃色的菜花,風華卓絕,一度將田野粉飾成一種夢幻,卻熬不住歲月的催促,而今已嫣然離去,奔騰而來的,是敦實青綠的菜莢,在麗日的映照下,烘托出一片安詳,凝聚於最頂端零星的花朵,融於璀璨的星空,昇華為最美妙的意境。

櫻桃樹上的櫻桃,我們最喜歡的“紅顏”,此時還是一點青澀,不勝嬌羞地隱匿於青枝綠葉間,躲閃着我們探詢的目光。

高大的泡桐樹,碩大的白色花朵,竟相綻放,像一支支喇叭,在廣漠的天宇間,吹奏出粗獷豪放的春的旋律。這種花純樸、厚重、實誠,一如我的父老鄉親。

豌豆花像一隻只白蝴蝶,正展翅欲飛,將生命張揚成怒放;葫豆花像一隻只小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窺視着這美麗的世界,“沉醉不知歸路”。

然而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那一叢叢生長於懸崖峭壁的白刺花。

這些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小花,它的花名也是我們隨意取的,就如同我們跟貓啊狗啊取名。它們毫不在意,全然淡泊,只樂於蓬蓬勃勃生長,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它們生命的態度,足以撼人心魄。它們的生長似乎就是為了這一次花朵的綻放,這些花朵,細小,白色,四瓣,像冬日空中飛舞着的雪花。不過很是繁密,勝過天上的繁星,匯聚成一條白色的瀑布,在山崖上盡情的宣泄,香遠益清,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釋放得淋漓盡致。

清明節,您是不是用這繁華美景來祝福你的子孫呢?

如果缺少了鞭炮聲,那就不是清明節,至少也應該説是一個殘缺的清明節。

清明節一大早,便有鞭炮聲在山野間炸響,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相互應和,就像山野親情地呼喚,茫茫天地間,親情的氣氛便被釀造得黏稠黏稠的,黏住了每個人的心。而我們的先人似乎也在聲聲呼喚中醒來,欣欣然安享子孫們的敬奉,蔭佑的目光像陽光般灑在子孫身上。

我有一個堂侄,承包了一個河堰,他估計清明節魚的價錢會比平時貴些,一大早用摩托拉了幾十斤魚去集市賣。離集市不遠時,他發覺摩托車的後輪好像要掉了,他馬上想到這是祖先在怪罪他,於是他不想賣魚了,就打電話叫堂弟開車來接他,誰知電話沒電了,他只得祈求祖先保佑,硬撐着把魚拉到了街上,為了能趕回來“掛清”,只得便宜出售。這一路上“掛清”時,他表現得很積極,不住的祈禱。我不大讚同他的這些想法和做法,但我沒説,我知道這是一種傳承,還因為這樣能給他一種精神上的.力量。

聽年長的説這“掛清”,是為了讓其他人知道這墳塋還有後人,別人便不敢隨便毀壞,還説在墳前燒的紙錢先人們是得不到的,只有在家燒的紙才能得到。我略帶開玩笑地説,這燒在墳前的紙錢,祖先們伸出手來就抓到了,怎麼會得不到呢?他們説,這是老人們説的。其實我知道這只不過是一種情感的寄託,用不着較真的。

那懸垂在墳頭的“清紙”,在三月的清風中飄飛,看去,像墳塋長出的白鬍子,又像是從墳塋裏伸出的一隻手,好像在招喚什麼?招喚什麼呢?想來應該是招喚子孫們不要迷失了親情吧!

年年清明,歲歲清明,親情便在清明中擰成了一股繩,牽引着歷史滾滾向前。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4

是誰在問酒家何處有?又是誰家酒香在杏花深處飄搖?

又逢清明。又是春雨瀟瀟,杏花紛紛。

第一次目睹親人離開,是奶奶。她矮小慈祥,又幹練嚴厲。她的手温暖粗糙,皺紋柔軟深刻。她的小煤爐裏肉骨頭燉的又爛又香,她帶我舀一小勺米去炸爆米花,那是童年最響最響的聲音,那是童年最香最香的米花。可她去時,我並沒有特別的傷心。也許是童年與成年之間隔了太長太長的時間,也許是目睹老人面臨病痛的折磨太過殘忍,也許吧也許,是我的心太小太鈍。

奶奶有一個很春天的名字,提醒我她曾像春天的杏花一樣的爛漫,也曾在少年的目光中低眉回首。她的經歷很坎坷,有很長一段時間,她給人的印象是乖戾、倔強,是多少的時光多少的經歷把一顆温潤年輕的心變得這般孤獨、堅韌?可是在歲月輪迴面前,我們都是這樣的脆弱和無助,像一個嬰孩,無力挽留似水流年,無力把握手中的暖暖餘温?奶奶,今天我沒去掃墓,可是我好想,你牽着我的手,走進那曲曲彎彎的巷道,米花,好香……。我希望老人家在那邊住的地方叫杏花村,因為她愛喝點小酒。看見過奶奶笑、奶奶生氣,沒看見過奶奶哭,可是,我這個孫女卻不自禁淚潸潸了。

去年,爸爸住院。奶奶的兒子也是這樣倔強、不服輸的人啊,當我幫他擦澡時,他居然是那樣的忸怩和害羞,我的眼淚就悄悄的跑出來。爸爸的病並無大礙,可我知道,當我們的身心在漸漸變得強壯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在漸漸老去。那一天我回家時,沒乘電梯,一個人從13層的樓道里慢慢的走下來,淚流滿面。

流光容易把人拋。別老別老,親人別走。可是—怎能?

天各一方,陰陽相隔,共同舉杯,即便不能人長久,就讓親情、懷念長長久久……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5

清明,是一個詩的節日,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吟詠歌賦,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每年的這個時節,正是春光明媚、萬象更新的日子,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祭祖、踏青,在這憂傷與歡樂並存的日子裏,感受清明節悠遠的詩意。

江南春早,如織的纏綿細雨,暖中略帶着寒意。行人衣衫漉漉,頭面盡濕,心中幾許惆悵,幾多淒涼,懨懨魂欲斷!欲尋酒家,飲幾杯暖酒,歇了這一路的疲憊,澆一澆思親的愁緒。遠處傳來牧童那悠揚笛聲,在雨中時隱時現。詩人上前且問何處沽酒?牧童短笛遙指“長堤十里,燦若紅霞;平野三春,紛如絳雪”的杏花村。遙見杏林叢中飄點着酒帘,一陣酒香也隨著斜風細雨傳來,不由得舉步前往那柳暗花明的去處,舉杯三兩盞,一醉解千愁!晚唐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意境空靈,婉轉動人。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西湖堤岸,春風拂面,楊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帶雨,惹得遊人不忍歸。祭祖歸來,于山野村間,正值草長鶯飛,結伴同遊於青山綠水之間,把酒縱歌,盡情抒懷。遊人如織,驚得流鶯紛紛飛向那白雲深處,直到日落西山,笙歌漸消,遊人散盡,才陸續歸巢。宋代吳惟信的這首《蘇真堤清明即事》文情並茂地展現了一幅如此生動迷人的遊春畫卷。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春風吹着楊柳,絲絲縷縷如霧如煙。蜂蝶戀花,暗香盈袖,樹蔭花影搖曳多姿,描繪不盡的清明二月天,良辰美景不虛設。春日的郊外,鞦韆翩飛,二八女郎笑聲清脆,迴旋山野,裙裾飄飄,似仙女下凡,更增添了幾分撩人的春色!又是一幅春天的迷人畫卷!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正值清明時節,又是一年春草綠。在烏啼鵲噪的郊外,荒冢林立,芳草萋萋。逝者已矣,生者何堪!跪倒墓前,焚一柱香,虔誠的訴説哀思。風吹得紙錢在空中亂舞,潔白的梨花、海棠花映着白楊樹在墓前依然燦爛如昔。故人音容笑貌還在眼前,如今卻陰陽相隔,怎不叫人唏噓感歎!風悽悽、雨瀟瀟,更添心中淒涼。暮色蒼茫中,悽悽然不忍離去!詩中寫盡生離死別的傷痛與思念!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祝福已逝的親人們在天堂安好!

  寫清明的經典散文6

纏綿的細雨,吟柔,温馨,懷舊。瀟瀟疏疏的況味中,風陰沉寒涼,樹抖擻瑟瑟。沉黑的天哭泣着暗雲,像簾懸掛天雲,遮月避星。冷落的碼頭偶有幾個模糊的人影上下船,渡船灰色的輪廓輕輕晃動,和躉船相摩擦發出呲呲聲響。昏暗的燈光透過玻璃射到外面,在細雨中交融,雨有光,光含雨。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又是陰雨菲菲掃墓時節,我和孩子都要來到這裏祭奠一個我們不相識也從未謀面的人。

三年前,我的孩子突然患了肝病,而且已經是晚期了,唯一的治療方案就是換肝。可是由於一直找不到健康的肝源,孩子的生命越來越受到威脅了。望着孩子瀛弱的身體,發黃的臉色,我無望的躲在走廊上痛哭自己的無能,無奈。孩子知道了我們的處境,要求出院,想去外面看看大自然,再享受一下自然的美景,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孩子最後的要求。我們辦好了全部出院手續,正要離開病房時,主治大夫滿頭大汗跑到我們面前,把我們叫到他的辦公室,告訴我們找到了健康的肝源。

我呆呆的站在主任面前,還沒有明白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眼淚就唰唰的流了下來。原來是一個年輕人因為突遇事故,雖然經過全力搶救,有極微弱呼吸但已經腦死亡。他家裏人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把孩子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來,讓他的生命得到延續。

正是春色滿湖,鮮花漫天。

我推着孩子散步在悠悠湖邊小路。柳綠桃紅,一派生機,櫻花純白,海棠絨紅,丁香温馨,迎春淡黃,一路花開,一路襲香。我看着身體恢復得很好的孩子,心中泛起陣陣酸楚。那個偉大的年輕人把自己將逝的生命器官無嘗的捐獻給了幾個絕望的素不相識的患者,讓他們都得到了生命的延續和重獲。我們活着的人,被救助的人一定要找到年輕人的家人,為他們做點什麼,報答他們的救命之恩!

孩子的父母親知道我們會去找他們,孩子走後,他們從醫院裏拿走了孩子的所有相關資料,沒有留下一字半句一丁半點信息,而且還給主治醫師都交代了封口事宜。

我們找了一年,終於找到了孩子的爸媽。

我們敲開門,眼前是一對滄桑憔悴,飽經風霜,一頭白髮的兩個老人,四目相望就知道了雙方的心裏。老年喪子讓兩個老人一夜白頭,我的孩子一下子跪在他們面前,失聲痛哭。老人把我和孩子帶到他們孩子的房間裏,孩子的遺像正笑笑的青春的望着我們。我們給孩子留下了他喜歡的手機,書本,水果,還有一筆錢。

我們買了很多各種顏色的鮮花去了年輕人的墓地。這是一塊按老人的要求設計的,沒有任何文字的無字碑。墨黑靜穆,清沉肅挽。上面只鑲嵌了雕塑家給孩子雕塑的兩隻微笑的眼睛。他在笑讀自己的人生,在笑看美麗的世界,在笑望自己生命的延續。

鮮花圍繞着墓地,已經有很多人來過了,一層層的鮮花,都擺放在無字碑四周,組成了一個很大的各色鮮花編織的花環。紅色的愛心,黃色的思念,白花的祭奠。瑩繞天雲,撼動日月。我們雖然沒有看見年輕人,甚至還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們看到了那雙微笑的眼睛,眼睛後面的愛心,善良,偉大。我們在心裏刻下了他的名字,血管裏湧流了他的血液,眼前銘記了他的微笑,我們留下了鮮花,帶走了對他深深的懷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