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範文(精選26篇)

來源:文萃谷 2.1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那麼你真的知道要怎麼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範文(精選2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範文(精選26篇)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

相對於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永恆,無論怎樣偉大的人物,也會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無論你多麼成功,都會成為匆匆而居的過客,尤其是在史鐵生《我與地壇》裏得到了昇華,史鐵生的散文大多關於生死、命運、苦難的探索,因此充滿了濃郁的哲學味道和藴含了深刻的理趣,等待我們一起去發掘、揭開史鐵生散文理趣的神祕面紗。

史鐵生《我與地壇》中整篇充滿了富有哲學意義的理趣色彩,對生命有着非同常人的認識,不在僅僅的滿足和停留在對生活、夢想的探求,而是轉向了對未知生命意義的不懈探索和哲學思考之中。文章寫的也比較的隨性、自然,源於內心世界真的看開和走出慾望的泥淖,既灑脱又解脱,讀者看了之後,超凡脱俗。不但可以擺脱心靈的束縛還可以正視自己慘淡的人生,是超然物外的執着情懷,更加堅定了通往成功的人生目標,既符合現實實際,又避免了永恆的痛苦和迷茫。

此時此刻的史鐵生,是鳳凰涅盤之後的史鐵生,是不會被困難打垮的史鐵生,已不在急於探索人生的方向和夢想實現,而是通過構築精神家園在深化生命哲學意義,在另一篇散文中《好運設計》中也可以體現精神家園是虛構縹緲的東西,只有在不斷的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才會衝破絕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享受追求的過程,體會過程的美麗與悲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把一個必將到來的事實變成神祕探索的過程,變成你創造出獨特自我境界的過程。在沿途中尋找最美的風景,而不是等待命運的宣判結果,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凝聚了厚重的筆力訴説了生與死的經歷與思考,以殘疾人特有的思想角度自我解剖生死,與死神反覆較量所表現出對生的熱愛和對死的坦然面對。地壇承載了他的未知生命力,也彰顯了史鐵生的痛苦和無奈;對於史鐵生來説:死是上帝對每個人最公平的饋贈禮物,一個人出生了,是不可辯論和爭執的事實,死也是一樣,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解決了死的問題,其實死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那接下來就是如何生以及讓自己生存更好的話題了。

人生來誰想死?可上帝饋贈了生存的權利始終要收回,這恐怕是人間最公平的事情了。在史鐵生的散文《我21歲那年》中突降厄運,使青春年少的他有了天崩地裂般的毀滅,從生與死之間命運彷彿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他也曾憤怒、咆哮,無法接受命運的殘酷,想要以死來直面慘淡的人生,是母親的温情和文學的魅力平復了他躁動的心靈。鳳凰涅盤之後,思索生的意義便至關重要,開啟了深刻的人生思索之旅。遇見地壇恐怕是史鐵生一生最幸運的時刻了吧!

這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除了地壇作伴、除了行走地壇之外,他想不到宇宙中可以容身之地。在地壇中同時感慨宇宙的浩瀚和歲月的無情之際時,卻無奈地發現改變不了四季的輪迴和生死的安排,只能隨遇而安地尋找生的機遇,才能夠超越和戰勝困難。徹悟生死的史鐵生已經明白,人生的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他對死亡不在恐懼和着急,從渴望死到勇於生,史鐵生實現了精神的自我救贖。

對於史鐵生的慾望,其實稱不上慾望,只是一種得不到的追尋!我們暫且的稱之為理性的慾望吧!在史鐵生的多篇散文中多次提到慾望,可見他想通過實現慾望來完成探索人生,人活一世,草活一秋,皆是為了內心的慾望而付出所有的努力,而沒有希望的慾望,則包含着無盡的痛苦和無奈。史鐵生的再《我與地壇》中多次表達擁有健康軀體的美好願望,希望像劉易斯一樣奔跑、跳躍、自由的親近大自然;他甚至在《足球》中也含蓄的祈禱上蒼,若有來世,盼望能夠馳騁球場,然而僅憑史鐵生的生理條件無法滿足健康的慾望,這必然帶來了痛苦體驗和加深了人生的感悟,不斷的激發創造的力量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從而擺脱慾望的束縛,彰顯生命價值的力量,超越慾望和困境。

史鐵生的的思想主要寄託於文學作品的表達之中,因此比一般人更加能體驗到孤獨的苦楚和無奈,《秋天的懷念》中當母親的突然離別之後,留下他孤身一人推着輪椅欣賞秋天的菊花,該是何等的淒涼!在散文中史鐵生大量運用心靈獨白、以及自言自語的方式來訴説內心的情感,因為他太獨孤了,在遠離塵囂的地壇中,人與人都缺少了心靈的溝通和根本的信任,在繁華的都市之中到處充滿了算計和爾虞詐,因此作者享受內心的孤獨,甚至在文學作品中表達孤獨、寄託孤獨,更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一種文學創作的源泉和深度。作者以超凡脱俗的姿態屹立於地壇之上,寧靜的思索世間萬物的繁雜,就作者所處的高度和思想深度而言,以一位旁觀者的老人沉着冷靜地面對孤獨的發問;內斂沉靜的思索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潛在原因,作出深刻的批判和反省。

當作者在《我21歲那年》中無可奈何的因為疾病躺在醫院的牀上,面對周圍的寂靜和平淡,他發出了無可奈何的呼喚喧囂的到來,不住的瘋狂回憶那年春暖花開,摯友結伴而行的天真與快樂,看透了人世間的浮華與滄桑,就是在這樣的孤獨環境中,作者才思索到人生存在的意義是何?每一個人在被太多的規矩束縛,人與人產生了距離和隔閡,作者真誠的呼喚真誠的交談和心靈的溝通。在《我與地壇》中,作者只能無奈的獨處地壇,孤獨的內心無人問津和想法無法實現,作者只能藉助筆下的文字和填滿孤獨,在孤苦無依的文學創作生涯中與孤獨結伴同行,相依為命。正是在孤獨的地壇中,作者日日與孤獨相伴,享受孤獨時刻文學創作的靈感迸發,才創作出無與倫比的優秀散文作品。

困難是無奈的且無法改變的,人只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適應環境,改變環境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史鐵生既相信命運的神聖不可侵犯又想改變命運,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知識、文學去改變命運的束縛,甚至想掙脱命運的枷鎖,在史鐵生面對困難的時候,他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過程中經歷的苦難和風景,這是一筆珍貴稀有的財富,而不僅僅去過於在乎結果。他在逆境中不斷的使自己內心充實,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從而進入一個至高無上的境界。

史鐵生喜歡足球,卻無能為力;史鐵生喜愛生活,生活卻給了他苦難;史鐵生在不斷與靈魂的碰撞中才點燃了文學絢麗的火花,在他的散文中也曾透漏:其實生活和球賽一樣,也有固定的規則和裁判,你不努力自然會出局;也會給你各種障礙和困境讓你超越,你不勇往直前、不努力、不奮鬥,連自己都戰勝不了?怎麼迎接生活的挑戰?我們更要享受奮鬥過程的艱辛,不必在乎結果和目的。

對於上天逆境的安排,史鐵生不僅義無反顧的接受,而且當作是一次機會、一次挑戰,是命運對自己的考驗,不但可以體驗戰勝對手的快感,更加會增加智慧的光芒。我們要學着接受困苦和挫折,心平氣和的與他談判,儘量滿足他的要求,他自然就會離開你。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反覆提到: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嗎?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了醜陋,漂亮怎麼維繫自己命運呢?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見到一對小兄妹,妹妹很漂亮卻又智力缺陷,為什麼不讓它既聰明又漂亮呢?史鐵生在《好運設計》中也曾提到:如果上天把好運都降臨到一個人的身上,他為什麼會覺得不快樂、不幸福呢?其實解決這樣問題很簡單,因為沒有痛苦的體驗,就不會享受不到快樂幸福的滋味,沒有殘缺就不會完美,只有不斷的將自己的不完美不斷彌補才會更加完美,相反如果你很完美,便會驕傲自滿,到最後甚至都會變得不完美。

長期患病的史鐵生深刻的領悟到幸福的內涵,他是一個對直立行走渴望無比之人,也許就是自己長期在輪椅上;生病之時的痛苦體驗病痛的折磨才會倍加珍惜健康的來之不易,這樣想來,上帝對自己是公平的,上帝給自己超乎常人體驗幸福的滋味。

二十一歲那年厄運太突然了,當時作者還是一位充滿理想的翩翩少年,誰曾想到下半輩子就要與輪椅為伴,年少輕狂的他無論怎樣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因為殘疾,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在生存的絕境之時,他苦苦思索生存的意義,他也不止一次的想到死亡,只是為了母親和心中的文學夢想,他還是選擇了一人堅強面對人生,唯一活下去的理由恐怕只有寫作的吧!他在地壇中思索怎麼能夠更好的活着,怎樣才能不那麼快死去?

失去了雙腿之後,更加的憂鬱和彷徨,找不到有價值的人生追求了,他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殘疾人,不僅失去了健康身體的同時也失去了正常生活的機會,可是他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命運越想把他打倒,他偏要活的更加精彩,於是他不斷的挑戰困境。在《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它超越了對夢想的追求和停留在現實的角度,把個人對健康的嚮往轉化為鼓勵民族大眾的貢獻上,他通過散文傳播勵志的精神種子,給那些身殘志堅的人羣雨露甘霖,而他也不再自怨自艾、悲天憫人,作品的思想境界較為開朗和豁達,於是他的創作道路越走越遠、越寬闊。

因為孤獨,人生來註定只能與自己為伴,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因為慾望,慾望是渴望不可及的東西,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痛苦地陷於追尋夢想的泥淖,永無止境;因為恐懼,人生必定走向死亡,而死亡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要好好的計算怎麼精彩的活着?史鐵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寫作、健康的慾望,這也就是活着的意義:寫作!

史鐵生的世界裏最多的還是寂寞和空虛,唯一能夠充實人生的就是寫作,活着和寫作已天然的連為一體,寫作也被史鐵生當作一生的價值追求。他也曾經戲説:主業生病,副業寫作,如此而已。他想用筆來養活自己和家人、還想換取可望不可及的愛情,甚至想用筆戳開那扇神聖莊嚴的文學殿堂!他寫作也是因為母親孜孜不倦的鼓勵,想用稿費來讓母親過的更好,他寫作更是為了在母親離別之後寄託哀思,夢想、母愛、殘疾是史鐵生寫作的精神支撐!

人生來註定死亡,愛能賦予生命價值昇華的力量,愛有價值消除隔閡和誤解,互相理解和尊重,構建和諧社會。史鐵生的散文中到處充滿了對愛與美的呼喚與迴歸,包括對母親的回憶和思念,對世界的美好祝願,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對人與人友情的嚮往和眷戀,對殘疾人的同情等等都彰顯了史鐵生散文的人文關懷和生命價值的昇華。其實來説愛是對苦難的最好詮釋和慰藉,愛是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偉大,愛也是無上生命價值的彰顯和寄託,愛能拯救世界,換來和平。

在史鐵生的散文創作中,含蓄婉轉的穿插關於愛情的獨特見解和嚮往,也是個人情感表達方式的外現和突出亮點,奏響了史鐵生平凡生活歡樂的樂章,即使是平凡的殘疾人,也有對愛情的擁有和嚮往,也能享受愛情的甜蜜和果實,這也是愛情的獨特魅力,平等、自由、純潔。可惜年少輕狂的史鐵生在乎對方的看法,覺得自己愛別人是拖累別人、不配擁有愛情,放手才是最偉大的愛情,他認為愛別人就應該讓別人離開自己,讓對方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因此史鐵生對愛情猶豫不決,也錯過了不少的愛情,可見史鐵生內心還是顧及他人,渴望別人幸福,也對愛情發出了真心的呼喚。

關於愛情,其實史鐵生的心路歷程尤為複雜,因為也比一般人對愛情有着獨特的見解,從排斥躲避愛情、嚮往渴望愛情到尋覓探求愛情,從自卑到自信,史鐵生經歷了多少思想鬥爭之苦可想而知,但上天總是公平的,不會白白看你受苦而無動於衷,在機緣巧合之際自會賜給你一段美滿幸福的愛情或婚姻。

在史鐵生看來,愛情是兩個人同舟共濟和相伴此生,彼此消除隔膜,愛才能顯示出它的獨特魅力。作為自己的伴侶,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殘疾並且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獨寂寞,其實要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史鐵生一直嚮往神聖純潔的愛情,對此他也不斷的寫作奮鬥,渴望給自己心愛的對方更好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他想借助愛情彌補自己身體的缺陷,把自己的情感孤獨也在愛情中得到充實。

在《合歡樹》中史鐵生展示了一位平凡母親的偉大,當我二十一歲那年,我的雙腿已經完全殘廢,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那時候還經常抱怨生活的不公以及上天的捉弄,甚至自怨自艾、自甘墮落,母親為了給我治病,給我生活的勇氣,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年輕的母親愁白了所有的頭髮,哀求醫生一定全力以赴,到處打聽偏方,只求兒子能夠有活下去的勇氣。

在《秋天的懷念》中,母親答應陪自己一起去公園賞菊花卻永遠的不再醒來,作者在母親離開之時是多麼的悔恨與心如刀絞啊!母親給予孩子最聖潔的愛,包容孩子好與壞的得失和獨自承擔所有打擊的人,承擔所有苦難和安慰惦念孩子疾病的心,正是這種偉大的母愛,喚醒了那個狂躁不安,萬念俱灰的兒子,那個從未理解母親的兒子,那個在母親逝世之後而精神才復活的兒子,那個思念母親並且堅強活下去的兒子,只是作者心痛,一切懂得了太晚,彌補的太遲,母親永遠回不來了。

在史鐵生的世界中,母愛始終是一切愛的源泉和力量,給予了他第一次和第二次生命的勇氣和力量,也是他開啟文學創作生涯的不竭動力,在《我與地壇》中作者描寫當時剛剛大病初癒,心情煩躁不已,經常對着母親莫名的發火,而母親卻一如既往的目送自己出門,到傍晚時刻又把他接回來。甚至還擔心自己自殺,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裏,母親是怎樣的心神不安,坐立不寧,母親承受了怎樣的驚恐、焦慮和痛苦,但是母親在外人和自己面前從不流露自己絲毫的苦楚。這大概就是母愛的動力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和作者活下去的巨大推動力,否則作者所思所想所及也不會那麼深邃和廣闊,使得作者對人生的領悟力超乎常人。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

史鐵生的作品好似一把利刃,揭露人性善;史鐵生的作品猶如一縷陽光,照亮心底的黑暗;史鐵生的作品可比為一絲清風,驅散內心的燥熱。

史鐵生出生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庭,青年時局動盪,他本人也如千千萬萬的知識青年一樣,隨着上山下鄉運動的開展,來到了農村插隊,雖然此時的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對史鐵生的性格起了影響,讓他的作品更加接地氣。

我十分欣賞他的文章《命若琴絃》,他以兩位盲人入手,講述了他們賴以謀生的職業—— 説書。它有兩條線索,主線是一個藥方,能讓盲人康復。而老盲人就是憑藉這張藥方給他的動力才走到了今天,輔線是蘭秀爾,小瞎子正是因為她才覺得生活有了意義。

這兩條線索構成了這一個完整的小説。這篇小説的末尾,老瞎子像他的師父一樣,給小瞎子一張“藥方“,並繼續增大難度,似乎這個故事可以無休止的延續下去。

這篇小説給我們以人生的啟示:當一個人有目標併為之奮鬥的時候,他就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例如兩位盲藝人得到謀生的手段,讓他們生存了下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制定的目標或許遙遠,但我們卻可以獲得許多目標之外的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史鐵生雖然出身於地主世家,成份讓他失去了許多機會,但是他晚年卻名揚四海,可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3

這周是我們在家學習的第六週,我在這周裏一直堅持着看《三國演義》。

在學習了課文《那個星期天》之後,我從家中翻出來了一本《史鐵生散文》,現在每天晚上都看。看了之後我有一些感想,下面就是我的感想。

史鐵生是一個樂觀的人,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但他在雙腿殘疾之後,也有過一段時間的沮喪。從《秋天的懷念》中可以看出來,他那一段時間喜怒無常。

那麼我為什麼説他是一個樂觀的人呢?從《好運設計》一文中可以看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受到那種打擊之後有心情去幻想來生。

在《好運設計》一文中,還有一些讓我有感想的地方。比如在描寫他的來世的母親時,有這樣一段話:

“她只有一個願望,就是你能常常回來,你有時候回來一下。”

這讓我想到《我與地壇》中對史鐵生的母親來地壇找他的描寫。這一段描寫是對史鐵生母親的懷念及讚美。

《好運設計》中我還看出來史鐵生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因為在文章中,“我”得了病,一場大病,但好了,恢復得和原來一樣了。這一段中説了“我”能跑能跳。因此我知道了現實中的史鐵生想跑想跳。

我不禁感歎史鐵生真是身殘志堅。我也要發憤圖強。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4

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個夢想。夢想是火,點燃我們心中的鬥志;夢想是燈,照亮我們人生的道路;夢想是蜜,甜蜜我們孤獨的內心。

而在史鐵生的《我的夢想》中卻是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得到一個像劉易斯一般健壯的身體,像風一般在運動場上奔跑擊打。這就是一篇殘疾人對殘疾生命的思考。所以可以説殘疾人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個健壯的軀體。史鐵生通過《我的夢想》一部作品充分的體現了他的夢想,也是殘疾人共同的夢想。

史鐵生在生活中雖然是一個殘疾人士,但是他的內心卻無比的堅強,他的毅力十分堅定,並沒有自暴自棄,有着一個殘疾人共同的夢想。他在得知劉易斯敗給對手後,內心十分的傷心,並且十分困擾,他思考難道光光只有一個健壯的身體並不是最好的夢想嗎?然後,他便認為自己的夢想是擁有一個“強健的靈魂”,朝着心中的夢想而努力。

《秋天的懷念》也是史鐵生的作品,寫了他在腿癱瘓而暴怒煩躁的時候,母親默默的忍受着他,不但沒有責怪他還用一顆包容和關愛的心温暖着他。後來母親得了重病,卻一直隱瞞着。母親為了讓他堅強的生活下去,堅持推着史鐵生到北海看菊花,來安慰史鐵生。直到母親的病已經到了最後一刻,心裏面仍然還掛念着史鐵生和他的妹妹,令人感動。為了懷念自己的母親,他就讓自己的妹妹每個秋天都去北海看菊花,體會那種曾經的感覺。

史鐵生是一位偉大的堅強派的作家,他身上散發着與眾不同的氣質,作品中流露出令人深思的感覺。通過閲讀他的作品,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也更加堅定了我的內心。史鐵生的精神影響着我,告誡着我,激勵着我奮勇向前!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5

前幾天去舊書店淘書,買了一本《史鐵生散文》。於我,一個從小就對語文不感冒的人來説,買散文倒是件稀罕事。説到從理科轉文科,好象是大學之後的事。其實,高三的時候,就對散文之類的挺感興趣了。那個時候在準備大學聯考,幾乎每天都要做閲讀訓練。讀的文章要麼是大家的作品,樸實無華卻含義雋永;要麼是不出名的人寫的,辭藻華麗而形式精美。我漸漸的能從文中體會點兒什麼、參悟點兒什麼,語文成績也越來越好了。其實,一直以來,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經典之作;其實,按道理説,我應該很早之前就愛上閲讀。也許是課文後面的“背誦全文”讓我心生牴觸,也許是歸納中心思想的教育讓我只感到枯燥,總之,相比於對趣味數學的熱愛,語文確實受到了我的冷落。也因此,我一直都是個偏科的學生。語文和數學,兩大最最基礎的學科,少了其中任何一科,都只能是個瘸子。如果説數學帶給人的是縝密和智力,那麼語文帶給人的則是細膩和智慧。好的文章,應該拋卻雜念,用心來讀。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秋天的懷念》

文章很短,但是卻把母親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對於史鐵生來説,應該沒有一個人比母親更重要了吧。但是,直到失去了,他才後悔,怎麼以前一直都沒發現。

“上帝從來不對任何人施捨‘最幸福’三個字,他在所有人的慾望面前設下永恆的距離,公平地給每一個人以侷限。如果不能再超越自我侷限的無盡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麼史鐵生的不能跑與劉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

——《我的夢想》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在史鐵生看來,劉易斯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但是他也有他的不幸。這不是站着説話不腰疼,也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圍城,確確實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感覺。什麼是幸福?幸福不是像別人那樣,而是不斷的超越自己。有多少人能如史鐵生一般的達觀,難怪人們都説,雖然史鐵生的身體是殘疾的,但是卻沒有人比他的精神更加健全。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慾望。”

“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

——《我與地壇》

這些話,怎麼看都像是出自馬克斯·韋伯之口。你不用急着死,那是早晚的事。你一定想活,那就是慾望。人的名字叫慾望,在慾望的支配下,人怎麼才能自由?只有把慾望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你想活着,就別為自己找那些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則你就是活着的奴隸。你活着是為了什麼嗎?不,是為了活着而必須做點什麼。活着不是為了寫作,活着不是為了功名,活着不是手段,活着本身就是目的。如果你真想寫作,那就把寫作業當作目的吧,它也不應該是活着的手段。把目的本身當作手段,人才能自由。

“苦盡甜來,對,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好運道。”

“過程!對,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者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的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設計好運》

其實,痛苦與快樂,其實都是挺好的。快樂的好,在於曾經擁有;痛苦的好,在於即將得到。痛苦到了極端,也就只是剩下快樂了。我喜歡自虐,是因為自虐過後才能達到更上一層的快樂。純粹的快樂是沒有的,即使有也是無聊的。令人驚歎的是,史鐵生居然可以如此有條理有邏輯的將這樣一個道理講清楚。

生命在於過程。生命的起點是不能選擇的,生命的終點是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決定的,唯有生命的過程。生活的全部意義,也在於過程。能夠有多少體驗,能夠有多少收穫,都在於過程。每多一份體驗,每多一份收穫,都是生命過程的成就。所以我喜歡讓心靈有各種體驗,酸甜苦辣,都嘗一遍。所以我願意去嘗試任何新鮮事物,無論容易、困難、舒適、艱苦,都試一下。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6

每天都會有人經歷生離死別:過去已經歷;現在正在發生;或者説將來即將面對……這是每個人一生必定會經歷的事情。逝去一位可敬的長者,在他的家人看來,也許只會在那幾個月裏有難過、傷心的情緒,但在今後的掃墓過程中,可能只是淡淡一哭,之後就不再去在乎人的生老病死這一週期性的變化。試問這些當事人,你們可曾有思考過人為什麼生而人又為什麼死呢?可能有人會這樣説:這不就是正常的生理週期現象嗎,我們怎麼可能知道為什麼,不必再去費腦筋思考了。

這時候就會有一個人站出來抨擊你:人生下來就是贖罪的,他要來洗清他上輩子所犯下的罪孽,他是有任務並且有慾望而生的。這個説活的人就是史鐵生。關於生與死的問題,他已經思考過無數多個了,他是這方面的行家。他會每天問自己為什麼要活下來,還有為什麼會轉移死的話題來讓自己繼續擁有着生命。

有可能是因為他是個殘疾人,在成年之際經歷過人生的大劫難就是失去了行走能力,他所經歷過的困苦,比我們正常人要多得多,所以才會對生與死的問題有自己獨到的一番見解。在他的作品的字裏行間裏,處處流露出他對生的希望以及死的哀鳴。他是一個渴求擁有美好的生命,卻同時又不畏懼死亡的恐怖的人,他是一位坐在輪椅上思考的偉大作家。

也可以這樣説,是輪椅造就了今天的史鐵生,他的創作靈感大部分都是輪椅“賜予”的。只有經歷過劫難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劫難所帶給他的不行與機遇,是值得去思考和捕捉的。

生命,在史鐵生的眼中,那可是極為寶貴的東西。也許在無法直立行走甚至在坐上輪椅的那一剎那,史鐵生仍然是無法擺脱失去雙腿帶給他的痛苦與磨難,但是在他觸動寫作靈感的那一瞬間裏,似乎所有的苦痛,他都在那一刻有所淡然並隨之忘卻了。這對於他來説,是個多大的檻啊,但他最終還是跨過去了,並且在寫作領域裏有卓越的成就,他就憑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功了。在這成功的背後,是需要經歷過多少個夜晚冥思,經歷過多少次的重寫及修改,才能換取一個“作家”名號的。或許他並不在乎這些名利,他只專注於塑造強大的內心世界,只沉溺於他廣闊無垠的對生命的思考中。

在《宿命的寫作》一文中,他這樣寫道:“我自己呢,為什麼寫作?先是為謀生,其次為價值實現,然後才有了更多的為什麼。”還有“至於寫作是什麼,我先以為那是一種職業,又以為它是一種光榮,再以為是一種信仰,現在則更相信寫作是一種命運。”是的,寫作是史鐵生自己為自己選擇的命運。正是因為他選擇了寫作,所以才沒有再去考慮且糾結於自殺,是寫作帶給他無限的思考和輕鬆的生活,他熱愛寫作,並且視它為自己生命的希望。

在他的作品中,各個地方都流露出他對生命的渴望。因為他在生與死的抉擇中,他選擇了精彩的活着,所以他才會對生命抱以由衷的敬意。他不願意無精打采地活着,這才利用寫作來充實他的世界,一個屬於他和生命對話的世界裏。他比任何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生命,所以他格外珍惜與生命溝通的機會,他才會將好的作品以及他對生命的思考與我們眾人分享。

他每天都在不斷地思考、對話和寫作間流連穿梭着,可能是因為極少有人去關照他、愛護她,他的作品中才會透露出一絲絲的空虛以及蒼涼的感覺。我在品讀他的作品時,時常會嚐到他的內心既強大卻又脆弱得不堪一擊。他太寂寞了,寂寞到在他的文字裏都能品出他多美期盼着有人能聽聽他的訴説,能替他分擔一絲苦楚,能理解他內心的恐慌。

《對話四則》中的一問一答的方式,完美地對史鐵生的內心做了個詮釋,是他自己心裏真正的內心獨白。對話中,史鐵生有説過是卓別林大師的幽默感拯救了他想死的心,他很感激卓別林的樂觀和豁達。“要是你正正經經地陷入了絕望,你不妨聽聽幽默大師的話。當然,使我沒去自殺的原因很多,但是我第一次平心靜氣地放棄自殺的念頭卻是因為聽了卓別林的勸,以後很多次都是這樣。幸好有一天我去看了那場電影,什麼名字我忘了。一個女人想自殺,但被卓別林扮演的那個角色發現了。女人很埋怨他,發了瘋死地喊:‘你為什麼不讓我死?為什麼不讓我死!’卓別林慢悠悠不動聲色地説:‘着什麼急?早晚會死的。’”

就像史鐵生在《答自己問》裏寫的那樣,“純文學是面對着人本的困境。譬如對死亡的默想、對生命的沉思,譬如人的慾望和人實現慾望的能力之間的永恆差距,譬如宇宙終歸要毀滅,那麼人的掙扎風斗意義何在等等,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問題,不依靠社會制度的異同而有無。”這種文學就是史鐵生畢生的追求所在,他就像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使者,他是上帝的寵兒,他能夠給予人們更多的生存希望。在他的身上可以吸取上帝對生命的詮釋。

史鐵生在他的作品中有多次提及到他的母親,可能就是他的母親也同樣帶給他生的希望,親手種下了一棵小樹苗,是棵合歡樹。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7

第一次都史鐵生的散文是他的《我的夢想》。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散文總是十分晦澀,好似霧裏看花,叫人讀不懂,對散文實在是沒有好感。但是《我的夢想》卻帶給我另一種感受,沒有虛情假意,沒有矯情做作,樸實的語言直達心靈。從此,我記住了史鐵生。

開學伊始,作業不算多,閒來無聊,便在此捧起了這本《史鐵生散文》。可能是在青年時突如其來的下肢癱瘓讓他對人生產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文章裏,常常是一個問題連着下一個問題。這些問題串起了文章,雖然這些問題並不都能夠得到解答,有時甚至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原點,但這並不妨礙你在跟隨文章一起思考的過程中得到自己的收穫。

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許多文章我還是讀不懂(王文潔同學説《我與地壇》很感人,我還真沒這種感覺……差距啊差距),但在閲讀的過程中,我難得地感覺到了放鬆與平靜。一味地讀小説,那些或驚險、或離奇、或喜或悲的故事已經讓我們的心靈過於衝動,過於敏感。不如暫時放緩腳步,靜下心來讀一篇這樣的文章,放鬆一下,也為下一次啟程做好準備。

關於史鐵生的散文,最喜歡的應該是《好運設計》了。如果我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該多好啊。這樣的夢想想必每個人都做過,但像作者這樣規劃得如此詳細的卻是不多見。然而,當你順利地擁有一切時,生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於是,之前的“好運設計”一項項地被推翻,“設計”了半天,到頭來卻發現:享受現在、熱愛生命、注重過程,這才是完美的人生。這個結尾可以算是俗了,但之前的鋪墊卻讓這一切顯得順理成章,而且富有內涵。

這本書我讀的很慢,也不需要讀得快,慢慢地讀,細細地思考,才會有所收穫。

後記:其實這本來是一篇作業,當時週記沒什麼可寫的,就打算寫篇讀後感交上,沒想到越寫越有感。雖然寫完以後才發現,寫得實在很傳統……不過,誰讓我就是這麼想的呢。各位板磚啥的隨便扔。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8

史鐵生有一篇文章叫《記憶迷宮》,題目真是形象!確實,記憶就是人心靈裏的迷宮啊,還和潛意識混雜在一起。所以他在此文裏説:“記憶,在創作者那兒已經面目全非,已經走進另一種存在。”雖然他説的是以記憶的經歷為基礎的創作者、寫作者;但其實在我們每一個記憶者這裏,你的記憶都可能出現錯誤、混亂,毫無真實可言。可是啊!你記住的和你在記住時經由你的認知、情感改造過的記憶才是你生命的全部真實。史鐵生還是在《記憶迷宮》裏説:“我沒有用‘記憶’,而是用了‘印象’。因為往日並不都停留在我的記憶裏,但往日的喧囂與騷動永遠都在我的印象中。因為記憶,只是階段性的僵死記錄,而印象是對全部生命變動不居的理解和感悟。

記憶只是大腦被動的存儲,印象則是心靈仰望神祕時,對記憶的激活、重組和創造。”所以《關於真實》裏説“這些印象的累積和編織,那便是我了“。也就是説史鐵生認為:基於記憶的心靈的真實才是最真實的生命的全部,在這種真實裏,心靈是關鍵。其實回到讀書筆記開頭提到的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劉亮程的“內心生存”,也是關乎心靈的,原來,生命的真實就在你的心靈裏!文字、文學更能保存這種心靈真實,生命的時光不老。

我今年初春寫過一篇回憶國中的文章,以接續中斷了二十五六年的記憶。其中有一段:“記憶真是很奇妙的東西,記住了某件事,就是保存了某段時空給今日的豐富心靈增量。有時候已經忘記了某件事,有人提起,你又真切地全記起來了,因為它並不是消失了,而是潛伏在不知道哪個隱祕的角落裏,早已融為你敏感心靈的一部分。”我是覺得自己好幸運,我記住了某些東西,並感動過留戀過,那段生命的美好時光就不會消散。

我的同學們讀後也都有這樣的感受,還有一位並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學説的一句話也一樣的深刻。“她記錄的是她的回憶和故事,每個人都有精彩的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她這樣細膩的感情。”是啊,這些都只是我記憶裏細膩的真實,並不一定都是他們當年的真實;而在我記憶着他的時候,我在他的記憶裏又是怎樣的呢?我好想知道啊,那關於我的生命的真實。

史鐵生有一篇《牆下短記》,也是寫生命要接受牆的侷限,就是上一篇讀書筆記裏説到的“生命的平等的殘缺”。但裏面也提到了有關牆的記憶與生命意義的關係。以其中一段作為本篇的結束:“一段生命輕得飄散了,沒有了,以為是什麼原來什麼也不是,輕易、簡單,灰飛煙滅。一段生命之輕,威脅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靈魂裏滲透:是不是生命的所有段落都會落此下場呵?……要求意義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死亡光臨時有一個儀式,灰和土都好,看往日輕輕地蒸發,但能聽見,有什麼東西沉沉地還在。……可否還在美麗的位置上沉沉地有着重量。”他是説,生命的重量來自意義,只要你愛過恨過,歌過哭過,記住過感動過,心靈豐富過情感美麗過,生命就沉甸甸地在美麗的位置上真實存在着,不會輕得飄散了,沒有了。家人們在我們的羣裏就是以心靈真實存在着,我們在一起的生命。心靈的真實才是最真實的生命的全部,心靈記住了生命的全部真實!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9

史鐵生是位特殊的作家。畢業於清華附中,文革初期,18歲的他響應號召赴延安一帶插隊,過重的農活,惡劣的生活條件,傷害了他年輕的身體,有一次還淋了大雨,高燒不退。回北京後,生日那天住進了友誼醫院,從此再沒能站起來。癱瘓那年他才21歲,他寫有一篇《我21歲那年》。正值青春年少啊!用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裏的話來説,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每週3次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

殘疾到底給史鐵生帶來了些什麼?有人説,他因為身體的殘缺而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我想説,他發現了生命普遍的殘缺,並用生命的眺望彌補了身體的殘缺。

他在《給盲童朋友》一文裏給盲童們解釋“殘疾是什麼呢?殘疾無非是一種侷限。你們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卻不能走。那麼健全人呢,他們想飛但不能飛——這是一個比喻,就是説健全人也有侷限,這些侷限也送給他們困苦和磨難。……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

“健全人也有侷限,他們想飛但不能飛”,是呀,如果能飛,誰不想飛呀?還有諸如健步如飛、事業騰飛、飛到心愛的人身邊等等翱翔的人生願望,可是身體再強壯、頭腦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飛。人生而有缺陷,誰敢説自己的人生不會經歷挫折和磨難,不會有痛苦和無法擁有?既然如此,那麼健全人和殘疾人一樣都處在超越生命殘缺的路上;其實生命是普遍的殘缺,即使你是健全人。

他在《有關廟的回憶》寫道:“無論再往哪兒去吧,都説明此地並非圓滿。醜弱的人和圓滿的神,之間,是信者永遠的路。……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如果此岸的生命都圓滿了,就沒有信者去往彼岸,那人們心目中極樂的彼岸自然就因為毫無意義而坍塌了。這裏無非鐵證如山地告訴我們:一切生命都是殘缺的,誰也不會比誰更幸運,誰也不會比誰更不幸。幸運和不幸在不同的人那裏只不過表現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時段罷了!當我從史鐵生那裏明白了生命平等的永遠的殘缺,我便減輕了對生命春榮秋殺的憂傷。

比起普通人,史鐵生當然更懂得生命的殘缺,而他從當年同樣荒蕪了的地壇走出來後,寧靜平和地接受了這種殘缺。《病隙碎筆》裏的這段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但他最讓我感動的是他以殘缺的生命卻比任何健全人都熱烈地進行着生命的眺望,從而彌補了生命的殘缺。這裏先解釋一下他説的“眺望”是什麼。首先當然關乎史鐵生作品裏的核心概念“靈魂、心魂、心流”,總之,都有一顆心在。他在《想念地壇》裏説:“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於的尋求,即靈魂的最初的眺望。”史鐵生的眺望是“靈魂的眺望”。《有關廟的回憶》裏寫到了奶奶在廟裏聽做法事的音樂和誦經聲時的眺望:“奶奶聽得入神,搖撼她她也不覺,她正從那音樂和誦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種地方吧。”這不正是你我他,芸芸眾生為了解除生命的苦難殘缺而向彼岸極樂淨土的眺望嗎?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0

上帝奪去了他的雙腿,卻從未擊碎他堅強而善感的心;歲月悠久了昔日的青澀,卻從未消散那份柔軟與純淨——題記

讀了史鐵生的文字,你會覺得是品過了一杯珍藏的清醴,回味清香悠長,在某個時刻,也許會應景地湧上心頭,不急不緩,恰到好處地催人淚下。因為文字充斥着感性,更因為理性的敍述,更讓人的心顫然一抖。

多舛的命運讓本就心細的他更加感性。翻開書,你會發現那字裏行間,全都是感情——就像是一碗炸醬麪,醬汁沾染了每一根麪條……原諒我的俗氣,對於清貧的我來説,炸醬麪確實很美味。不,也許這文字真的就如炸醬麪,平白,卻深入人心。

靜夜時,閲讀着《插隊的故事》,我是九零後,沒插過隊。但讀着讀着,我似乎覺得那個年代同我並不遙遠,我甚至能感受到清平灣,仲偉,小彬……這些景和人是我見過且親身經歷過的。那種啃着摻麩的窩頭想着燒雞味兒的日子,那種見了心愛的男孩女孩卻不得不遮遮掩掩的羞澀,那種忍受着十足的青春幹勁被不平和心酸磨得一乾二淨的痛苦……我不知如何評論那個時代,因為畢竟我沒真正經歷,更多的苦痛細節我無法理解。也許,即使我經歷了那個時代,我也無資格評論,因為我於那段時光,只是一個平凡的經歷者,一個普通的記敍者。

更疼的是回憶。《插隊的故事》裏,多年後,當年的少年少女再聚時,那種物是人非的蒼涼,冰了心。面對癱瘓,文字已經有些鋭利。而在《原罪·宿命》裏,直接赤裸裸將無望表達了出來。這是小説,文中的“我”、那個“莫非”並不是作者本人,我告訴自己。但是,每個主人公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更何況,他們的經歷如此相似。事故發生後的冥想,不是痛極後的麻木麼?

我認為史鐵生感性,是因為還有他對母親的一份心。經典之作《我與地壇》中,他覺得自己沒能早些理解母親,沒能盡孝,愧疚之情溢於言表。可是,他能在母親有生之年重新振作起來,想必也是一種安慰吧。母親的愛永遠是博大無私的,她甚至可以為孩子心細地着想一切而忘記自己的存在。

而感性是與理性並存的,這才構造成一個完整的人。能將二者處理得十分得當的,便是一個識大體、有大愛的人。史鐵生便是如此。

感性的文字是用理性來表達的。《兄弟》《午餐半小時》裏,便是對現實的辛利理智地揭露。如一根長矛,直指社會最陰暗亦最易被人忽視的一面。《兄弟》裏,以一個善良女孩子的視角,表達了對貧苦家庭的一對兄弟的同情,更有對世事的無可奈何和對條條框框的思索。《午餐半小時》的文字則充分展現了史鐵生先生對光影和聲音掌握得敏感、到位,十分精彩。一羣工人一起談話的場面映入眼簾。描寫了底層勞動人民的辛勞與期冀,以及社會的不公與欺壓。

……

其實史鐵生先生的文字基本都是感性理性交融的,但我覺得還是感性在前。因為裏面有打破常規的想法,譬如説:愛情是兩個人相互理解,在理解之上而獲的自由;婚姻也許會讓有些人害怕,害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的美好;人活着,就是因為有個信念在支撐,不得不承認,只是每個人的信念不同罷了。信念消亡了,人亦不復存在,這和肉體無關,説的是精神世界……

很多人喜歡史鐵生先生的文筆,覺得純淨柔軟,像是一大朵一大朵的棉花,在棉花下,又是一片貧瘠鋒利的土——這是現實。再怎麼美好的文字,都是建立在現實之上的,否則就是無病呻吟。這説的也是理性。

當今,很多年輕的寫手愛堆砌華麗的辭藻、賣弄文采,浮得像一片油,沒有質量。對此,我想説:去閲讀史鐵生先生的文字吧,深厚而純淨、柔軟而現實,那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沉穩。相較而言,那便是一股清泉,乾淨而有質量。

因為那其中,有感性,亦有理性。感性在前,理性跟上。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1

那是兩個瞎子,一老一少。

老瞎子帶着小瞎子不知道趟過多少條河,翻過多少座山,走過多少個村落,度過多少個苦澀的黑夜……

現在他終於撥斷了第一千根琴絃,他終於能夠看看師父留給他的復明藥方了。

那其實是一張白紙,他哭了,他看着那張白紙哭了,他看着那張白紙哭了幾天幾夜。

我看着他在哭,我知道,這是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事實,可想而知,當一片綠葉從生命的最開始就沒能夠享受到陽光的愛撫,那種心情和從未選擇儘早凋落於地下的勇氣是帶着無奈的,或許是和着血的。可想而知,當一隻快要縱崖而下,羽擊長空的雄鷹,突然間被身後的獵人用子彈打穿胸膛而跌落懸崖,也許這並不只有不幸,是命運的無情與冷漠,冷漠到捅破了那個理想的泡泡。但也許我並不知道,我不知道這張白紙帶給他的其他感受,因為他的生活我並未經歷過,甚至未曾感受過,因為我的心思還遠不及他的深。

在人的一生中也需要白紙,可以是一張,也可以是多張。但你並不知道那是白紙,你只知道它是你過好充實的每一天的動力,是你努力不懈地奮鬥下去最充分的理由。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向那張白紙輸入你畢生的激情與熱血,你給它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甚至連愛情和生命,你都甘願為它所付出。

也許你辛苦了一生都不知道那其實是一張白紙,因為你的心裏那已經不是一張白紙而是用你生命中的每一秒鐘和身體內澎湃的熱血所編織而成的一幅最感人的畫卷,但其實那還是一張白紙,一張真正的白紙,看似無色,其實有色,看似無字,其實寫滿了字的。也許是歲月的風沙阻止你看清上面那一行行無色的字,恐怕你心酸,但如果當你真正看懂了上面的字,你會清楚地明白:原來你這一生就是一張白紙。

老瞎子的事也讓我明白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堵砌得完美的牆。牆上是始終都會有裂痕,只不過有的裂痕小的罷了,所以人只能帶着裂痕去生活。人也必須努力去超越那裂痕,去戰勝那裂痕,在裂痕的生活中得到意義。當老瞎子把真相隱瞞之後,小瞎子也擁有了一張白紙,他的人生也開始有了新的裂痕,老瞎子知道這裂痕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小瞎子的生命。他們的生命就寄託在這脆弱的琴絃上,寄託在這一條深深細細的裂痕裏。老瞎子做到了,因為小瞎子相信了。這時,老瞎子才真的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生本來就有困境和殘缺,如果沒有孤獨,愛就失去了意義,如果沒有慾望的痛苦,就得不到實現慾望的快樂,如果沒有人生的白紙,就永遠只是看到多色的世界。生命的殘缺,看似困境的困境,都是為了能讓你更好地戰勝自己,領悟生命存在的真諦的一陣助力的風。

“活着就是為了活着。”讀着史鐵生的作品彷彿也看到了他的面容,他的那顆生活的心,更是一個永不向生活屈服的靈魂。感動着的是活下去的理由,活下去的自信。他用他的文字證明了“人活着所應擁有的理由,他用他的光亮又照亮了一條通向人生象牙塔的道路。

那是兩個瞎子,一老一少。“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人生就是一條漫長的河流,但這條河有它向前流的理由,有它向前流的方向,它為它的生命尋找,為它的生命去證明,為它的白紙而不息。如果你是這條河,你是否有你要尋找的那張白紙呢?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2

史鐵生説生命是一條河,生是此岸,死是彼岸。那就讓我們暢遊這條生命這河以拯救我們的魂靈。

史鐵生,18歲下鄉,20歲就要靠輪椅生活,以後又有種種病患,他是一個很獨特的作家。《命若琴絃》是史鐵生1985年的作品,裏面講的是一老一少兩個瞎子的故事。為了生存,三絃琴幾乎能説是一代一代傳下來,他們跋山涉水,延續着似乎並沒有多少希望的生命和生活,老瞎子終於在無限的期待中彈斷了第1000根琴絃,打開了師父臨終前告訴他的治好眼睛的祕方,大老遠跑到市上的藥鋪,卻被告知那只是一張白紙,於是人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師父臨終前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治好眼睛:他必須彈斷1000根琴絃,可是他卻記成了800根,所以還是沒治好。在痛苦之後覺悟,於是在最後告訴自己的徒弟小瞎子説,該彈斷了1200根才能作為那個神祕藥方的藥引子。——他記成了1000根,所以沒有效了。這中間穿插的是小瞎子與一個鄉村少女的朦朧的愛情,當然,這個愛情是悲劇。

“茫茫蒼蒼的羣山之中走着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兩頂發了黑的草帽起伏躥動,匆匆忙忙,像是隨着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這是一個平和的開始,甚至讓人感覺這應該是寫一個世外的故事,或者傳説。應該説這是一個寓言式的故事,不是真實的。就像他用了同樣的話結尾一樣,更顯出他的寓言意義,因為只有童話裏才會有這樣的開始又呼應着像“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之類的話。

一種信仰式的目光,奠定了整篇小説的基本格調。深深的宿命感,淡淡的憂傷加淡淡的樂觀。

一部文學作品,是寫作筆法老道還是哲思驚人,與作家天生的才性有極其密切的關係,而史鐵生的小説並不能像我們讀蘇童的作品能夠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作家作為天才的小説家的天分,對於文學,他並不是一個天才。應該説,這部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是達到了一種文質和諧境界的,儘管就像中國畫,在加入很強的書法詩歌成分之後究竟是加強了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還是削弱了畫作為畫的特質很難説清楚。他的文學似乎也並沒有達到完美,如果説讓人流連,那更多的還是靠着那個“質”。不能不説,在《命若琴絃》中,我再次看到了文以載道的風範。

我想通過一篇看到的對這個小説的評論展開我自己的看法。説到小瞎子跟蘭秀兒的愛情,那篇文章中説到:“調動全身心的因子來體驗他們的生活愛情及鳳凰涅槃”,而我卻覺得,除了在童話裏有他們的感人之處,一旦放入現實就失去了説服力了。首先小瞎子對蘭秀兒的愛情自然是出於一種內心的喜歡,但是正如老瞎子説的,“這孩子到了要想那些事的年齡,非得有一段苦日子過不可了”,更多的是一種需要,有心靈的,也有生理的。而蘭秀兒對於小瞎子也許只是好玩,至於愛情還真是難説,她嫁到山外,也許是由於不自知,可是又怎麼知道她同樣是嚮往那山外的世界呢?若要她在小瞎子和山外的世界二者選擇,同樣難説。當然,對於史鐵生這篇小説,這些追問都是不必要的,他只是借愛情這個幌子,賦予了小瞎子一次痛苦,然後再告訴我們應該有超脱的態度看待痛苦。

文章寫道:“正如那必須彈斷的琴絃,經歷挫折越多,離生命的意義也就越近。或許人生的全部含義便是不斷承受苦難。琴絃只有繃緊了才能彈響心曲;生命的起點是追求,終點是生命的意義,追求的過程便是那繃緊神經所經歷的苦難挫折,是那些彈斷。”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琴絃的彈斷就只為了彈斷的本身在,沒有太多挫折的含義。在我看來,生命的意義既不在於經歷挫折也不在於不經歷挫折,如果有選擇的可能誰會選擇去為了那個虛設的“生命的意義”以及“人生的全部內涵”而讓自己辛苦呢?所謂別無選擇就是這個意思。史鐵生用琴絃來説明“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我換了一句更明確的説法:目的是虛設的,但是我們需要靠它活下去。我之所以説彈斷琴絃不是在講經歷挫折,是因為生活並沒有目的,挫折在某種程度上説也沒有意義。由此以前我們爭論的問題,諸如是逆境讓人成才還是順境更讓人成才,早已經失去了意義,甚至連成才本身也已經沒有意義,我們需要的首先是活下去的勇氣。我覺得我這樣解釋史鐵生的話更符合他的哲學,在他以後的訪談錄中,我看到有一次他特別提到了卓別林的電影《城市之光》,説一個女的想自殺,卓別林説了句“你着什麼急啊?”他説他對這句話特別欣賞。而且看得出來,卓別林的喜劇對他的影響很大。足以看出他對生命對活着的基本態度。

最深的感觸仍是他的那句: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要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而且明確無誤地説出來,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同樣的困惑,自我安慰都只能是暫時的,這種空虛和虛空感強烈地攫取着我們的精力,衝擊着我們的靈魂,當史鐵生一語點破的時候真有茅塞頓開恍然大悟之感。我絕對不敢説“於我心有慼慼焉”,説這話太自負,太不對他人的智慧負責任。

我不祈求救贖整個世界,我只想救贖我自己。理解史鐵生,理解他作品也有一個限度,如若逾界,人很容易隱入悲觀主義,而陷入悲天憫人的境地不能自救,就是最大的悲劇了。那麼還有什麼是不能放下的呢?所謂去留無意、寵辱不驚。慶幸《命若琴絃》告訴了我一切就是這樣簡單。

一切就是這樣簡單,把每一件小小的目的完成了,做好了就行,生活是一種完成。面對艱難和順利都請安之若素。

如果你在追問生活的為什麼並且感到答案的不滿意,那麼請你記住這句話,目的是虛設的,但是我們需要靠它活下去!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3

七月,自母親做完手術後,我便讀起史鐵生的文章,從《我與地壇》開始,很奇怪,為什麼《我與地壇》會成為我的淚點,是對生命意義的崇高敬畏嗎?是對經歷人生磨難後的堅強感悟嗎?或許都不是,應該是心底最不願觸碰的,關於對母親的愧疚,對母親獨有的超越生死的情懷。

看到先生在文章中不斷表達對母親的追悔莫及,便覺得我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有種壓得人喘不過氣的緊迫感,看到母親的無微不至的呵護時。想想現在的母親在我面前就像一個害怕犯錯的孩子一般,與我相處時太過小心翼翼,不禁反思自己的行為給母親帶來怎樣的擔心、悲傷和心灰意泠。

多年前,讀到《秋天的懷念》不以為意。那時,老師點我讀課文,讀到最後“咱們娘倆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班裏調皮的男生鬨堂大笑,格外不好意思,現在想來,那時的我們是多麼的可笑,現在再次捧起《秋天的懷念》,更多的是難以抑制的潸然淚下。有些書,不是我們讀不懂,而是沒有相同經歷的感同身受,沒有曾經悲痛的歲月沉澱,永遠都是模稜兩可的看看。

有幾年的時間,我始終無法從父親離去的悲痛中走出來,甚至責怪到母親,為什麼當年不給父親找更好的醫院,可能不會有後面的意外。父親成為我們之間苦大仇深的話題,多年來,我們之間從未談及過“父親”這一話題,父親離去的那些日子,我總會一個人坐在院子裏整夜的發呆,或者走在無人的大街上,我一直覺得母親不知道我的消極,直到,母親做完手術後,我們促膝而談,聊起“父親”這個沉重的話題,她説:“當時她看到我一個人悲痛的走出家門時,害怕我晚上會出去想不開,我一個人行走在街頭時,她也曾緊跟我的步伐,卻又想辦法不讓我發現,先生説:“有我車轍的地方,就有母親的腳印”與我而言是不是:“有我踏過的每一塊磚,都留下母親顫抖的身影”,那時母親與我相處,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時又不想傷及我的倔強。這之後,我才回想媽媽在我每一個傷心的不眠之夜到底經歷怎樣的擔憂,她和我説的時候,我真的哭了,好像心中有什麼東西被點燃了一樣,火勢蔓延,來勢洶洶,淚水矇住雙眼。

相比較我而言,最痛苦的應該是她,可她什麼都不説,還要承受我的不解和冷漠,就像先生文章中的一句話:“兒子的一切困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人世間最偉大的應該就是母愛,我們都應該懂得親情。

現在,我覺得我很幸運,我和母親都從悲傷中熬過來了,手術後,母親的身體恢復的.很好,我開始感恩上蒼,我想關於母親這一情懷,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讀先生的文章能產生共鳴的原因,讀一段哭一段,一直哭到讀完文章,但是先生沒有我這麼幸運,他比我悲哀。當他第一篇文章發表時,想與母親分享時,母親已經不在了,這樣卑微的祈求,這一生都無法實現。

其實在先生的《我與地壇》中,不僅僅寫母愛,還有夫妻之間的恩愛,社會工作者之間的敬愛,凡此種種,皆以愛的名義,闡述生命的意義,他以温情的文字,教會我愛母親,教會我堅強,教會我善待生活。涕泗橫流應該是小孩子該做的事情,現在長大了,該去做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事情,説是彌補,不如説是陪伴吧!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4

讀《我與地壇》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史鐵生的故事,一個勵志的、堅強的故事。20歲,人一生中最狂妄的年紀,他卻在這時永久的失去了雙腿,失去了肆意奔跑的權利,一生都被禁錮在了輪椅之上,但他還是很沒有被打敗,寫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地壇,就成為了史鐵生思考生命和消磨時間的地方,所以《我與地壇》就像是史鐵生的一本日記本。

《我與地壇》全文主要記錄着作者史鐵生內心的各種悲歡。獨自在地壇的時光打開他小時候的記憶,想起了他的爺爺奶奶、一直照顧他的母親、兒時的夥伴、“插隊”的朋友等等,他的親人與朋友在他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道路上給予了許多鼓勵和支持。回憶起小時候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沮喪,但看到爺爺認真編雞籠並對着他微笑的情形,讓他感受到了一個老人都可以微笑的面對生活,年輕而健康的他也一定可以做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經歷的苦難,活着就能想到辦法去面對,遇到問題不能逃避。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要找到一處安寧來安撫自己的內心,想必地壇就是作者心中的“避風港”。在地壇這片天地裏重新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內心,從而完善提升自我。

我讀《我與地壇》時,讀到作者雙腿殘疾獨處地壇的時候會很同情,讀到描寫母親對“我”無私的愛的時候還是會流淚。但是更多的是關注到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領悟到生命不僅僅是由生到死的過程,漫長的幾十年光陰怎麼生、怎麼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人在生命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層次裏都是不同的、是變化的。就像作者初次進地壇的時候,他只是無處可去逃避現實,可是經過長年累月的融入其中,最後這裏反而成了他人生中最掛念地方。作者在那裏曾遇見過各種各樣的人,一對夫妻從中年到暮年,從幸福的相互依偎,到步履蹣跚的相互攙扶,令人十分暖心感慨。還有一個愛唱歌的小夥子經常自由自在的在某個牆角唱着歌,可是突然從某天起,地壇裏再也見不到了他的身影,作者推測小夥子應該是考取了專業的文工團,不好拋頭露面了吧。也曾在地壇裏遇到過一個和自己一樣殘疾的女孩,不過作者覺得自己比她幸運,因為她是精神殘疾,第一次憐憫除自己之外的人,也學會了思考健全與殘疾這個問題。如果沒有殘疾,相對的健全就會變得司空見慣或者乏味。可能我的思想還不夠作者那種境界,文中關於“死”的論述總是讓我感到沉重的壓抑感,作者認為“死”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在生命的長河裏永流不息,一個生命的結束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如同太陽,每時每刻是夕陽也是旭日,當它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也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輝之時。

很喜歡史鐵生那細膩的文字和娓娓道來的口氣,沒有過分的情感起伏和浮誇。也許是癱瘓的病痛讓他經歷了煎熬、憤恨、認清、接受、平靜這幾個階段,有一種看透了塵世的坦然與從容,那樣的一種淡定,便滲透在文筆中。史鐵生也是這樣一步步的從生命黑暗的地方走向生命的光亮的地方。

作者史鐵生對人生的思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人生是如此複雜卻又如此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與史鐵生相比絕大多數人都是何其幸運,他的人生值得我們敬畏。值得讓每一個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問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邁出過腳步?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5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一部平和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集,這裏面,有他對地壇細緻入微的觀察,有對母親深切的懷念,有對芸芸眾生的記錄,也有對於生死的思考與感悟。“死是一件無須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在生與死的問題上,他看得比誰都透徹,無須糾結,無須着急。我們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卻能從他的文字裏不斷汲取積極向上的力量。不管過去如何,前路如何,試着活下去。

史鐵生的身世,相對是比較坎坷的,他生於1951年,1972年雙腿癱瘓,1981年患腎病,1998年被確認為尿毒症,2010年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上帝彷彿跟他打了個賭,不斷地試探着他能不能更堅強地活下去。他自己也説,“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最終他告訴自己,“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件必然會降臨的節目。”這些話,飽含着常人所不可及的智慧。生不容辯駁,那就無須糾結;死必會降臨,那就無須着急。在生與死麪前,上帝絕不會拋棄任何一個人。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評價,就説以燒水來打比方,普通人可能也會去思考生命,但他們只能燒到五、六十度,頂多到七、八十度,而有那麼多缺失性體驗的史鐵生,把這壺水燒開了,他燒到了一百度。但生死這個問題太大了,也太難以捉摸,感同身受是做不到的,僅靠想象也不可以。可能真的是,唯有真正走到那一步,才會有這樣的思考,所謂“不平而鳴”、“發憤著書”,大概也是這樣的道理。而我們,只能用自己淺薄的語言來謳歌我們所能看到的史鐵生的偉大。

人們喜歡用"向死而生"這個詞來形容他,説一個人的身體若無法行走,那他的靈魂一定走得很遠。但如果仔細讀一讀他的文章,看看他的經歷,就知道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他只是用很平和很平淡的語言來記錄生命,心裏卻也憋着一股勁,也在心底與生命作着抗爭。但命運對於他來説是不公平的。我們不好説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他卻勸説着自己接受苦難: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每次讀到這句話,心裏就會“砰”地觸動一下。很難從某種意義上對這句話做個闡釋,但卻總在冥冥之中從中得到一些鼓舞的力量。不是“算了吧”,而是“再拼一把吧”。生命的起點如何,已經擺在面前,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怎麼活”。至於要怎麼活,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也需要我們自己來給出一個結尾。

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我以前只把它當做雞湯文。一位年輕人去找一位老人算命運,老人一一指出他手中的生命線、愛情線、智慧線、命運線,接着讓他握緊了手,並問年輕人:你的命運在哪裏?年輕人不以自主地回答:我手裏握着啊。老人笑而不語,年輕人頓悟而去。以前總把它當做一篇雞湯文來看,但日復一日,對這個故事的敬佩卻越來越多。以後的我們,可能並不會一帆風順,可能會遇到我們目前想象不到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在短暫的情緒失控後坦然去面對。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總有一天是要回去的,在這裏的每一天都是賺的,為什麼不好好地再活一活,為什麼不精彩地過呢?

每讀一次,便又獲得全新的力量。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6

第三次讀這本書,看後還是思緒萬千。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留給世界的一件禮物,他送給了很多人,包括我。所以為了感謝他贈送的禮物,我得説説自己的感受,即便他已經逝世兩年。

史鐵生的地壇是個現實存在的地方,又是烏托邦。“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是他留給我最深的一句話。我感動於他的另一個精神層面,超於生活,卻源於生活,他找到了文學的真正含義。史鐵生寫了很多文章,《我與地壇》是對他一個時段作品的總結,從《合歡樹》中我能感受得到母愛對史的影響,也能從好運設計中看到史鐵生的樂觀,亦或是記憶與印象一、二的獨自懷念和不曾忘懷,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史的記憶力飄蕩,雖然已過幾十年,但始終未能忘卻,所以我不僅佩服史的才華,還佩服歲月賦予史的靈感。

史鐵生是脆弱的,又是堅強的。

開始的史鐵生,是個自暴自棄的人,他對着母親發脾氣,摔東西,砸東西,我想沒經歷過的人肯定不知道他當時的情緒,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更感動於他的悔改,就像個浪子知道回頭一樣,他説:“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烏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頹廢,殘疾或許生來就與史鐵生相違,所以他好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魔力,悄悄地把頹廢這類詞甩在腦後,提起筆,寫書,出書,再寫書。我想這與他的好人緣是分不開的,與他與生俱來的文學魅力是分不開的。

史鐵生是悲催的,又是幸運的。

我忘了史鐵生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特長,其實我搞不明白有好多人為什麼提筆就來靈感,而有的人卻抓破頭皮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後來我漸漸明白,只有“上天賜的”這個理由是最恰當的,也是最不能被反駁的。史鐵生的悲催好像是他的不苟言笑的臉決定的,還有他那不知怎麼的就殘廢了的雙腿。但他又是幸運的,不管是劉青還是梅娘,都曾無私的給予他幫助,他開始拿起筆寫作,他感受到了社會給予的温存,他被温暖包裹着。就像史鐵生所説: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他還説: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我欣賞他的樂觀。

史鐵生是古老的,又是現代的。

他“知青下鄉”,又“回力鞋”“語錄歌”,或是“紅衞兵”什麼的,只有在“那個時候”才有的產物他卻同“耐克鞋”“搖滾樂”聯繫起來,真是個才子。他是為數不多的生於上世紀卻又這個世紀內心的人,於是他就是現代的。史鐵生説過一句很經典很“非主流”的話:死亡是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亡是必然降臨的節日。我不知道這句話該不該形容成“非主流”,可能是很少有人把死亡比作“節日”,所以我更加覺得史是有個性的人。他的個性顯露的並非一星半點,至少現在的青年人是不及他的。

史鐵生是個知性的人,又是個感性的人。

這兩點好像一點也不矛盾,但對於史鐵生來説,就矛盾了一點。有文章用“生命裏的殘疾與愛情”為題寫了一篇關於史鐵生的文章,文章中有一段是這麼説的:

殘疾與愛情,這兩種消息,在史鐵生的命運裏特別地得到強調。對於此一生性愚頑的人,我説過,這樣強調是恰當的。我只是沒想到,史鐵生在四十歲以後也慢慢看懂了這件事。

這兩種消息幾乎同時到來,都在他二十一歲那年。

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的人,好沒影兒的先迎來了殘疾——無論怎麼説,這一招是夠損的。我不信有誰能不驚慌,不哭泣。況且那並不是一次光榮行為的後果,那是一個極為普通的事件,普通得就好像一覺醒來,看看天,天還是藍的,看看地,地也並未塌陷,可是一舉步,形勢不大對頭——您與地球的關係發生了一點兒變化。是的,您不能有以腳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與它摩擦。

不錯,第一是坐着,第二是躺着,第三是死。好了,就這麼定了,不再需要什麼理由。我慶幸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的要點:沒有理由!你沒犯什麼錯誤,誰也沒犯什麼錯誤,你用不着悔改,也用不上怨恨。讓風給你説一聲“對不起”嗎?而且將來你還會知道:上帝也沒有錯誤,從來沒有。

我記得,當愛情到來之時,此一鐵生雙腿已殘,他是多麼地渴望愛情呵,可我卻親手把“不能進入”寫進了他心裏。事實上史鐵生和我又開始了互相埋怨,睡不安寢食不甘味,他説能,我説不能,我説能,他又説不能。糟心的是,説不能的一方常似凜然大義,説能的一對難兄難弟卻像心懷鬼胎。不過,大凡這樣的爭執,終歸是鬼胎戰勝大義,稍以時日,結果應該是很明白的。風能不戰勝雲嗎?

山能堵死河嗎?現在結果不是出來了?——史鐵生娶妻無子活得也算愜意。但那時候不行,那時候真他娘見鬼了,總覺着自己的一片真情是對他人的坑害,坑害一個倒也罷了,但那光景就像女士們的長襪跳絲,經經緯緯互相牽連,一坑就是一大片,這是關鍵:“不能”寫滿了四周!這便是殘疾最根本的困苦。

這不見得是應該忍耐的、狹隘又渺小的困苦。失去愛情權利的人,其他的權利難免遭受全面的損害,正如愛情被貶抑的年代,人的權利普遍受到了威脅。

説殘疾人首要的問題是就業,這話大可推敲。就業,若僅僅是為活命,就看不出為什麼一定比救濟好;所以比救濟好,在於它表明着殘疾人一樣有工作的權利。既是權利,就沒有哪樣是次要的。一種權利若被忽視,其它權利為什麼肯定有保障?倘其權利止於工作,那又未必是人的特徵,牛和馬呢?設若認為殘疾人可以(或應該,或不得不)在愛情之外活着,為什麼不可能退一步再退一步認為他們也可以在教室之外、體育場之外、電影院之外、各種公共領域之外……而終於在全面的人的權利和尊嚴之外活着呢?

是的是的,有時候是不得不這樣,身體健全者有時候也一樣是不得不呀,一生未得美滿愛情者並不只是殘疾人呵!好了,這是又一個關鍵:一個未得獎牌的人,和一個無權參賽的人,有什麼不一樣嗎?

可是且慢。説了半天,到底誰説了殘疾人沒有愛情的權利呢?無論哪個鐵生,也不能用一個虛假的前提支持他的論點吧!當然。不過,歧視,肯定公開地宣佈嗎?在公開宣佈不容歧視的領域,肯定已經沒有歧視了嗎?還是相反,不容歧視的聲音正是由於歧視的確在?

好吧,就算這樣,可愛情的權利真值得這樣突出地強調嗎?

是的。那是因為,同樣,這人間,也突出地強調着殘疾。

殘疾,並非殘疾人所獨有。殘疾即殘缺、限制、阻障。名為人者,已經是一種限制。肉身生來就是心靈的阻障,否則理想何由產生?殘疾,並不僅僅限於肢體或器官,更由於心靈的壓迫和損傷,譬如歧視。歧視也並不限於對殘疾人,歧視到處都有。歧視的原因,在於人偏離了上帝之愛的價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會功能去衡量,於是善惡樹上的果實使人與人的差別醒目起來。榮耀與羞辱之下,心靈始而防範,繼而疏離,終至孤單。心靈於是呻吟,同時也在呼喚。呼喚什麼?比如,殘疾人奧運會在呼喚什麼?馬丁·路得·金的夢想在呼喚什麼?都是要為殘疾的肉身續上一個健全的心途,為隔離的靈魂開放一條愛的通路。殘疾與愛情的消息總就是這樣縈縈繞繞,不離不棄,無處不在。真正的進步,終歸難以用生產率衡量,而非要以愛對殘疾的救贖來評價不可。

但對殘疾人愛情權利的歧視,卻常常被默認,甚至被視為正當。這一心靈壓迫的極例,或許是一種象徵,一種警告,以被排除在愛情之外的苦痛和投奔愛情的不熄夢想,時時處處解釋着上帝的寓言。也許,上帝正是要以殘疾的人來強調人的殘疾,強調人的迷途和危境,強調愛的必須與神聖。

其實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寫的,他用一種很調侃的語言寫了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東西,的確,他是悲催,但他卻謀得了一條讓人受益的工作。“上帝在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給你打開了一扇窗”。用在史鐵生身上真恰當。“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我與地壇》雖然讀了三遍,但史鐵生的心,我們依然還是讀不懂。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7

我讀過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文中的作者因為身體車禍造成身體殘疾,因為心情糟糕忽略了母愛,而他的媽媽仍然無微不至照顧他,直到媽媽離去,他才幡然醒悟。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在我十一年的生活中,媽媽為我付出了多少呢?

我們都知道自己是媽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可你們知道嗎?媽媽可以為我們付出一切的東西,當你傷心的時候媽媽哄我們,當你感冒的時候媽媽給我們吃藥……

有一次,我星期六出去和朋友玩,我沒有給媽媽説就出去和朋友玩,我本想就玩三十分鐘,沒有想到,我們玩着玩着都不知道幾點鐘了,我們上了趟衞生間,我一出來,我看四周她們不見了,就像:她們一定去買東西了,我就在那裏等她們,我等了半小時都沒有看見她們,我又在心裏默默的想着,可能她們已經自己回家了吧,正想着,突然天空下起了雨,我説:“壞了,下雨了,沒雨傘回不了家了。”我就哭了。媽媽回家一看我不見了,就着着急急拿着傘去找我,媽媽去了好多的同學家裏,她們都説不知道,媽媽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家裏,媽媽才知道,我在廣場,就急急忙忙的去找我,我看見了媽媽,衝上去就保住了媽媽,我們回到了家,就快速的找出來了乾淨衣服給我穿上,然後媽媽給我煮了飯,吃完飯媽媽才放心了。

你們看,媽媽這麼着急的去找我,我非常害怕,媽媽上班回來,我給媽媽了一碗稀飯,媽媽説:“好孩子,以後不要四處亂跑了。説完,我就高興的笑了。媽媽累的上牀就睡着了。

我愛你媽媽,我一定好好孝敬您,用功學習,好好做人,不要讓你生氣。我不要像《秋天裏的懷念》那位作者一樣去後悔。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8

拜讀了《我與地壇》,起初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因為兒子説需要我寫感想。可是,讀着讀着,不知不覺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有幾處讓我不禁為之動容。這些年,整天不知所忙地忙碌着,雖然不能説是愛學習之士,但是經常讓自己找到讀書的狀態。可是,《我與地壇》帶給我的震撼已經很久沒有過了。

作者的執着與堅強感動着我。雖然失去雙腿的他曾經在年少時有過失落與暴躁,但是他日日躲進地壇,去深思,去觀察,去體味人生。從不間斷,這是多麼執着的一種精神,也就是這種精神成就了他。面對殘肢,面對挫折,風華正茂的他從彷徨走向沉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艱辛的勞動成就了自身的價值,給世人留下了無數的啟迪。做為身體健康的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卻經常會因為一些瑣事,甚至為了官位而自尋煩惱,相比之下顯得如此渺小。母愛的偉大無私震撼着我。

作者的雙腿癱瘓給了他痛苦的青春,這注定了他母親痛苦而短暫的一生。當他年少無知,時,他母親所承受的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她用自己的不動聲色,去放縱他、去呵護他,因為他母親知道未來的路需要他自己去闖。也許作者現在的成就能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可是她短暫一生承受的痛苦在天堂能釋懷嗎?作為已為人母的我,經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很稱職的母親,為了孩子的生活學習操勞着,甚至為了兒子可放棄官位與金錢,以為這樣自己就很偉大了。但是和作者的母親相比,我付出的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我心底,孩子的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最重要的,可是有時對孩子的缺點不能耐心地引導,對孩子的一些習性不能平和地接受,甚至有時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會暴跳如雷。雖然我的出發點是好的,願意孩子多學知識,為將來的就業生存打好基礎,可是由於方法不對,往往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響母子的感情。

不得不承認,作為母親的我,胸懷還不夠寬大,對孩子的付出,沒能做到任勞任怨。隨着歲月流逝,孩子的長大,我會加強與孩子的平等交流,在平和心態下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樂趣。作者的博愛感染了我。雖然作者自身殘疾,可是對生活的熱愛流露於筆尖。如果沒有愛,他不會發現地壇的內在;如果沒有博愛,他就無法觀察數年來地壇的變遷,以及每一位進出地壇人的特點,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愛,情感昇華到博愛的人,才能那麼細緻地觀察一切,精心地記載一切,用美麗的文字描述一切;只有心底有愛的人,他才能感悟出人生的意義,從痛苦境地爬過,走向光明;只有心底有愛的人,他才會如此懂得感恩,知道懺悔,才能勇敢面對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才能把一切寫出來,讓世人得到教育與啟迪。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事很多人,不可能事事稱心,處處如意,需要我們堅強,需要我們都有一顆平常心,一種平和的心態,學會面對,懂得感恩。記得有句禪語道:當你抱怨自己的鞋不好時,卻發現有人競沒有腳。所以不管是已經工作的母親,還是正在苦讀的兒子,都要盡心盡力地去付出,這樣才可以擁有無怨無悔的快樂人生。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19

我為什麼要活着?

這是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因為人的慾望,想要活着,不想錯過那些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但人不能消滅慾望,因為消滅人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消滅慾望。

史鐵生覺得,沒有人是一生下來就不怕死的,有些人怕活着,但這並不代表不想活着。人是為了慾望而活。

我卻有另一個觀點。

我覺得,人是為了責任而活。

一個孩子的出生,往往會使一個家庭充滿希望與歡喜,因為孩子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於是,從出生那一刻起,人就開始有了責任,一個迴應家人期望的責任。

孩子漸漸長大,會有朋友,有老師,結交形形色色的人,在別人心中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是許多人時間軸中一個轉動的齒輪。如果有一天,這枚齒輪停止了轉動,若齒輪是小的,就不會影響到整個時間軸的運轉,若齒輪是大的,那麼整個時間軸都會難以轉動,若齒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整個時間軸就有可能崩潰。

所以,人是為了責任而活。為了不讓那些關心自己的人傷心。

看到許多小説中,主角無數次面臨險境,面臨死亡,但總可以從死神的魔爪下逃出生天。每到這種情節,讀者都會説咱有主角光環咱怕誰,可若真看到那部小説中主角寫死了,就會覺得喉嚨裏像是哽住了一樣,有一種悵然若失之感,期待着作者神來一筆,將死去的人物在寫活過來。

讀者尚是如此,那麼那些小説中主角的朋友家人就更不用提了。

一個主角死了,要不復活,要不整個故事就結束在一片壓抑的悲傷之中。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0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便讀過作者的《我與地壇》節選段落,小時候對小説散文還沒有閲讀的興趣,以至於到如今才真正讀完了這本鉅作。

小説的段落文字較長一些,初讀時有些不適應,慢慢的也就習慣了。發現作者非常喜歡研究牆,並對牆做了許多分析。

書中有許多文字比較經典:

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説,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温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説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沒這樣回憶過的人不會相信,那竟是回憶不出來的!

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待一會兒,悲傷也成享受。

一些當時看去不太要緊的事卻能長久紮根在記憶裏。

既有博覽羣書併入學府深造的機緣,又有浪跡天涯獨自在社會上闖蕩的經歷;既能在關鍵時刻得良師指點如有神助,又時時事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奮鬥絕非平步青雲;既飽嘗過人情友愛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態炎涼的正常,故而能如羅曼·羅蘭所説:“看清了這世界,而後愛它。”

靈魂一到人間便被囚入有限的軀體,那靈魂原本就是多少夢想的埋藏,那軀體原本就是多少慾望的儲備!

作者所經歷的時代是一段錯綜複雜的時代,後來得病不能走路了,換了許多個輪椅,用他的話來説可以形容為“輪椅問路”。總之還算一本不錯的小説。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1

史鐵生,聽到這個名字大多和我一樣有着國中學歷的人來説都很陌生,因為他的一些散文文章沒有出現過在國中教材上,只有高中以上教材才有他的作品,我也是不小心偶然的接觸到了史鐵生及他的作品。

如果人的一生能用三個符號來表達,句號、感歎號、問號,那麼孔子、孟子的一生能用句號來表達,因為他們創造出了自己完整的思想體制,岳飛、文天祥等他們壯志未躊便離開了,所以用感歎號來結束,而我們大多數人不知道為什麼來到這世上,又蒙籠的過了一生,我們這類人的一生就用問號來結束,

我覺得史鐵生就是用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來結束了他的一生。

《我與地壇》這是一篇勵志、抒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思念母親及闡述母愛之偉大的文章,也是致地壇和自己人生的一封感謝信。這篇文章也能説是他與地壇的一個結晶或者一個產物。“正活到瘋狂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如五雷轟頂,二十一歲的史鐵生失去了雙腿,但他並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希望,他將自己的內心情感和人生情感都寄託給地壇,他在地壇思考生與死,在地壇與死神做鬥爭,最終他謝絕了死神的邀請,堅強的把他人生的問號變成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史鐵生能説是當代中國最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以及《我與地壇》和他的生命完全連在在起,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歡笑和明朗,他的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

他一如既往的思考着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出他是怎樣活出意義來的。他居住在自己內心,仍舊苦苦追尋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堅定的與未明的事物做鬥爭,堅定的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他的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的喚起了我們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他在《我與地壇》文中多次提到他殘缺的身體,無可厚非的就是激勵我們,而我們四肢健全的人有什麼理由自幹墮落?又憑什麼理由對生活麻木?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2

第一次聽到“史鐵生”這個名字,或許已是多年以前,然而,第一次接觸到他的文章,已經才是七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本上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這篇散文懷念母親堅韌的性格,博大無私的愛以及表達了對母親的感謝,處處令人動容。這才令我堅定了決心,在暑假讀這本《史鐵生精選集》。

《史鐵生精選集》裏共有小説十來篇,散文兩篇,每一篇文章都能顯示他極好的藝術感覺與文字功力。每一篇小説,都有獨特的結構,絕無重複。史鐵生將其樸素的人物與故事,容納在看似隨意的結構中,完成各種思想的表達。

小説《插隊的故事》令我印象頗深,文中的“我”在陝北清平灣插隊,清平灣那時十分貧窮,那兒的人民沒見過半導體,沒看過假牙,對知識青年的東西都感到好奇、驚歎。但是清平灣的人們樸實、能幹,待人熱情,你可以聽見破老漢抑揚頓挫的歌聲;你可以看見明娃媽的心靈手巧,看不出在她手裏有什麼東西需要買;你可以聽見疤子幫“我”扛裝滿厚重的書籍箱子的沉重腳步聲;你可以看見老婆兒時常用圍裙十幾顆雞蛋,小腳翹翹地走來問知識青年要不要……一切的一切,無不透露着清平灣人的美好品德,雖然條件艱苦,但是或許快樂,可當清平灣下起了暴雨,清平灣就不再那麼安詳,平靜,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可怕,人們很無助,好不容易得到的碎柴,偶爾有的圓木、麥子等等,都會跟着這洪水而去,誰能把急流中的東西撈起來,誰就是他的新主人。栓兒十分精壯,有一次,他被圓木拖進洪流,讓浪頭挾裹、摔打,可他始終沒鬆開那圓木,漂了幾十裏,沒死,連人和圓木被清平河扔上了岸。在這裏面,我們看得出栓兒的堅韌與不易,為了得到圓木整整漂了幾十裏,在湍急的洪水中活命的幸運。可又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栓兒明明可以放手,不被捲入這將要吞噬一切的洪水中,可他並沒有放棄。這又是為了什麼?栓兒為了錢,為了能通過得到圓木來換取糧食,他這麼做彷彿又是不得不,這也正體現了清平灣人民是十分十分困難和貧窮的……我當然沒有插過隊,然而這篇小説讓我看見了小人物們的不幸與他們堅韌執着的生命意志。當然,最令我可喜的是:最後陝北變得越來越好!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3

在老師推薦下,我去買了一本史鐵生作品集來看。原本我是不愛看書的,但是沒辦法,這畢竟是作業,只有去看了才會知道。我翻開書,仔細地讀起來。當讀到《合歡樹》時,我被觸動了,作者通過各種方式和各種手法,將合歡樹這種真實的物品,展現在我們眼前。

而文中的母親是十分有愛的,在我突然失去雙腿時,脾氣也十分暴躁。時常對她發脾氣,而她卻無動於衷,還是去各地找醫生問偏方。作者在文中也寫道,在我失去雙腿期間,母親不知跑了多少地方,問了多少醫生,餵我吃了多少藥。可以看出她對作者無限的包容和關懷。

好景不長,母親在幾年後就辭世了。在母親死後,作者開始反思自己,還回了一次地壇,還抱怨自己在兩年前,沒有親自來看看。在作者回憶時,他又想到了合歡樹,這個平凡的景物再一次成了他的依靠。文中多次出現合歡樹,是因為,這可樹是他媽媽種下的,在他失去雙腿時,時常給他依靠,讓他欣慰。所以,在作者死後,他希望找一塊貧瘠的土地,挖一個平凡的坑,安安靜靜的將他埋葬,然後在上面種一顆合歡樹。

這是作者對,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此句子的理解,文中也有講到。作者在文中用想和母親見面,又知道母親早已經離世相互矛盾,來講母親的形象最大化,這種寫作的手法值得學習。

書我還沒看完,但我知道,之後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讓我欲罷不能。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4

讀了這本書之後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震撼,我不太相信一個雙腿殘疾又換有諸多疾病的一個人能寫出這樣通徹的文章。去醫院病房裏我們常看到人們在病牀上呻吟,説話語氣也是那種垂死的歎息,感歎命運何其不公強加在自己身上。

但他是不同的,他是極少數對活着充滿希望。二十一歲的他本該是意氣風發,創造更多美好未來可能的時候,災難卻突然降臨—雙腿癱瘓。他也曾和常人一樣想要一死了之,讓一切苦難都結束但他沒有想到過他的母親:這個偉大的女性。她用她的生命闡釋了對孩子的愛,要好好活着、“我倆在一起要好好活”。母親因受苦而早日離開。也許是冥冥天意,也許是幡然醒悟,才能讓我們在今天讀到他的散文、學到他的精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那種無私奉獻最後卻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結果。“在靜謐的地壇裏我第一次感覺到:有過我車轍印的地方,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她總是不放心,總要在後面遠遠地跟着,還生怕被我發現。“去吧!出去看看也好”當時的我竟沒聽出那是她對自己的寬慰。母親給了他極大的空間也一直怕傷害到他的自尊心,對於“跑”“跳”“踩”她比我還敏感。十年後,我、妹妹和父親不約而同地來到母親墓前。十年之間,我們誰也沒有提起母親,可這並沒有阻止我們對母親的思念越發濃重。我想這裏面也有一絲絲懺悔吧!如果當時史鐵生回頭看到母親焦急的樣子,肯把她叫住是不是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也許母親就不會心力交瘁,整夜地大口大口地咳血,還不允許妹妹告訴我。母親過早地離開,這也許是史鐵生先生唯一的遺憾了,“一個沒有母親的人,無論他的年齡有多大就像草沒有了根一樣”。

也許是有某種聯繫,在靜謐的地壇中他總能思考出許多問題,對存在的虛無的理論像:生死、鬼神、愛情。分別從不同立場解剖闡明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他的思想比一般人奇特。他妙筆生花寫出的散文好像是賦有靈魂一樣吸引着我們產生共鳴。他看待問題就像他所説的並非“大徹大悟”,他所寫的文章在生活中都是最為平凡的,用樸素的語言刻畫出其中的紋理。他所寫《信仰就是自己精神上的描述》打破了原有格局體香了他質樸無華的靈魂。

史鐵生先生的文章給人帶來啟迪,裏面的答案可以糾正我們誤入歧途。任意從裏面亂翻一頁,讀上一小段總會在心中心起一絲波瀾。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5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小視頻,徐靜蕾朗誦史鐵生的文章《奶奶的星星》,看完後潸然淚下,感觸頗深,隨即搜了他的其他文章,其中有一篇散文《秋天的懷念》,仍然觸動我的心絃。

文章寫了自從作者雙腿癱瘓以後,他變得喜怒無常,自暴自棄,悲觀厭世。母親默默忍受,不但不責罵他,反而以一顆慈悲寬容的心來關愛他,照顧他,瞭解他,儘量讓兒子發泄心中的痛苦,為了重新讓他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母親拖着重病的身體,推着他去看北海的菊花,結果在路途中暈倒,永遠的離開了他。又一年的秋天,妹妹推着他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的爛漫。他懂得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那一個秋天成了他對母親永遠的懷念。

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或許有着各種各樣的不順心與煩惱,或是身體的病痛,或是心裏的壓力,在回到家與父母相處的時候,不免沒有笑容,言語生冷,這樣勢必傷了父母的心,孔子也談色難,指我們與外人相處總是談笑風生,言語得體,而對父母總是不冷不熱,沒有一個好臉色,這對父母而言,是一種殘酷的精神摧殘。父母已年邁,趁着他們還在我們身邊,趁着我們還有醒悟後可以努力的機會,收起我們的不如意,收起我們的冷言硬語,既然在家,就對家人温柔相待,對一些陪伴,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冷淡,少一些指責,讓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不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沒有那秋天的遺憾,讓我們家中的老人的幸福感一天比一天強烈。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 篇26

佛教禪語中有這麼一句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是人生的三種境界,是形容史鐵生再好不過的句子。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史鐵生二十歲時依然有少年人的鋭氣,目之所及都是陽光普照,然而,上帝不會讓一個人這樣一帆風順。正當他春風得意時,他的雙腿卻失去奔跑的能力——他的雙腿癱瘓了。此時的他不甘又癲狂,每天被圈在尺寸之地,“看着北歸的雁羣,我會猛然把書砸向牆壁”,他蜷縮在自己的角落,看見自己無力的雙腿,他又氣憤又無奈,眼前一片黑暗。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在母親一點點地呵護下,史鐵生的情緒逐漸平穩,“我一心只想着寫小説,彷彿那些東西能把殘疾人救出困境。”母親説:”那就好好寫吧。”生理上的病需用藥醫,而史鐵生心中的痛苦,則需要時間慢慢調理,這時的他,正緩緩抬起同命運抗掙的頭顱,雖然一切並非從前,雖然前方依然混沌,但至少有一縷光線透入心間。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歲月翩躚,造化弄人。當史鐵生情緒漸漸平復時,母親卻積勞成疾,永遠地離開了他,撒手人寰。所幸,史鐵生已不再沉弱於傷痛之中,只是淡淡地寫下了一句”悲傷也成為了享受”,一句話有多少思念在裏面!好像“當時只道是尋常”一般的心境,並非不再歷經人間種種痛苦,而是看穿了這樣或那樣的苦難。雖然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但因為心境不同,所感知的事物也就不同。

“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夥説,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這麼説,我再也看不見它了。”那超脱一切的心境,和那想象中插曳的樹影,竟使史鐵生感到一絲憾恨。而他真正遺憾的到底是沒見到合歡樹,還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呢?我無從得知。

只是,淚影朦朧中,好像依稀嗅到縷縷花香,脣邊有一絲苦澀,好像有一位身着藍底白花裙的女子,站在合歡樹下,淺笑吟吟。

熱門標籤